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 26、大婚礼服
    次日的婚礼还算顺利,杨婉的家人被特许入宫送嫁,母女姑嫂时隔多日再次相见,真是说不尽的伤感。

    好在今日之后,杨婉就跟着六皇子一起住国公府了。杨家人进宫不容易,去国公府探望自家女儿却便意多了。

    因着有杨家人在,无论是瑶光还阮子娴,都识趣地没往前凑。就算是最爱出风头的李思蓉,今日也特别乖巧,仿佛在缩减自己的存在感。

    她如此反常,不但瑶光注意到了,杨婉显然也注意到了,看似不经意地往李思蓉的方向看了好几眼。

    唯有阮子娴没有多想,低声对瑶光道:“咱们的婚礼还要等到下个月。我想我娘了,上次她进宫来,才待了一个时辰就走了。”

    下个月就是十一月了,看来圣人是打定了主意,要在过年之前把几位皇子的婚礼都办了。

    他们几个的婚期临近腊月,更是一入府就要面临“年节”这个大关口。若是处理得不好,在圣人和后宫娘娘面前的印象分往下掉也还罢了,就怕影响了夫妻感情。

    或许皇子们觉得今年能抱着媳妇一起过年,是件大大的好事。可作为受害者,瑶光只觉得当今圣人可真够坑的。

    自从杨婉出嫁之后,李思蓉就特别老实。她既不设宴请瑶光和阮子娴了,没事也不串门了。

    时间一久,就连阮子娴都察觉出不对来,关起门来拉着徐姑姑和两个宫女嘀咕:“你们觉得,那天素梨摔倒的事,跟李姐姐有没有关系?”

    风筝道:“奴婢觉得有,她最近也太反常了。”

    徐姑姑道:“能分到诸位姑娘身边的,即便不是稳重之辈,也不会是毛手毛脚的,素梨摔倒,肯定是有人绊了她。

    当时在那个方位的只有你们三位,我们这些伺候的都在后面站着。首先姑娘是没有的,那不是傅姑娘,就是杨姑娘。”

    “不可能是傅姐姐!”阮子娴脱口道,“如果是她的话,她又何必拼着受伤去救呢?”

    徐姑姑冷静分析道:“或许她是富贵险中求呢?”

    “那也太险了吧?当时你也看见了,真的是只差一点。”阮子娴还是觉得和瑶光没关系。

    但徐姑姑却道:“也有可能是傅姑娘艺高人胆大,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

    “可是……可是……”阮子娴不知该如何反驳了,胀红着脸说,“反正我相信傅姐姐,她不是那样的人。”

    徐姑姑暗暗叹了口气,心里发愁:她伺候这位,良善是良善,但未免太过单纯,太容易相信人了。那位傅姑娘明显是个有成算的,只盼别坑了自家姑娘就行。

    想到这里,她不着痕迹地看了风筝和纸鸢一眼。

    虽然不知道这两个宫女究竟谁才是后宫娘娘放进来的眼线,但今日他们的对话,一定会传到后宫去的。有后宫的娘娘出手,想来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

    果然很快。

    李思蓉的婚期是冬月初十,七皇子徒景炽的生母——裕嫔郎氏,冬月初一就给儿子送了两个入选之后待分配的秀女做庶妃。

    庶妃与正妃、侧妃不一样,是不需要婚礼的。不管是上面赐下来的,还是皇子们自己在外面看上的,都是直接一顶小轿抬进府里就行了。

    原本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至少不至于传到畅音阁这种僻静的地方来。

    可消息偏偏就传过来了,还传得沸沸扬扬的,弄得景阳都特意派王喜又送了一趟东西,转告瑶光:咱们成婚之前,府里是不会进人的。

    不但景阳叫人来了,九皇子徒景明身边的小太监也跑了一趟,明面上是给阮子娴送两张皮子,说是他自己打的。

    非但如此,皇后和九皇子的生母吴贤妃,还分别请了瑶光和阮子娴过去说话。两人回来时,各自都带了一堆的赏赐。

    李思蓉立刻就被凸显了出来,这下畅音阁的人是不多想也不行了。

    裕嫔这么敲打她,七皇子也不闻不问,显然是李思蓉犯了什么让他们不能容忍的错误。

    联系最近发生的事,也就是那一件了。

    阮子娴道:“我就知道,肯定是她!”

    她满脸得意地看着徐姑姑,仿佛在说:看吧,看吧,我就知道傅姐姐是好人!

    徐姑姑再次叹气,觉得自家这位没心眼实锤了。

    而瑶光这边,则统一都是“果然如此”的神色。他们早就分析过了,最有可能的就是李思蓉,也不排除阮子娴的嫌疑。

    虽然阮子娴看起来活泼又单纯,但后宫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善于伪装之人。

    从私心里说,瑶光不希望阮子娴是个心机深沉之辈。却也知道这世间之事,从来都不会顺着人的心意走。

    她的处事原则是:害人之心看情况,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管怎么说,李思蓉都是圣人明旨赐婚的七皇子妃,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就打了圣人的脸。

    冬月初十那天,婚礼还是按时举行了。李思蓉的母亲和嫂嫂入宫来为她送嫁。

    看见自己的亲人,李思蓉这些日子积攒的担忧和害怕一瞬间全发了出来,扑进母亲怀里痛哭失声。

    内务府安排过来的喜娘脸都绿了,还是李母反应快,说他们家乡有“哭嫁”的习俗,上花轿前新娘子哭得越悲痛,婚后就越是夫妻和睦,子孙满堂。

    得了这个由头,又有李家嫂子塞过来的银票,喜娘很快就换了一副欢喜的神色,吉祥话不要钱似地往外倒,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这边李母也哄好了李思蓉,亲自扶着她去妆台前梳妆打扮,还把自己当年陪嫁的一支羊脂玉簪子插在了她发间。

    “为娘嫁到李家之后,一共生了你们姊妹五个。这支簪子是我的陪嫁,如今娘给了你,希望你也能子孙繁茂。”

    观礼的瑶光听见了,不由心中一动。

    等婚礼结束之后,她拉着燕姑姑问:“圣人给皇子们选妃时,是否也考虑了秀女家人丁是否兴旺?”

    “那自然是要考虑的。”燕姑姑笑道,“皇家选秀,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繁衍子嗣。家中人丁兴旺的,自然就好生养。”

    翠娥好奇地问:“不都说屁股大的好生养吗?”

    燕姑姑啐了她一口,纠正道:“在宫里,不能说那些不雅的字,要说身姿丰满。”

    翠娥心说:还不都一样?但面上却乖乖认错。

    见她还算诚恳,燕姑姑也没再追究,解释道:“那是盆骨天生就大,生产的时候容易,轻易不会难产。可若是连怀都怀不上,盆骨再大又能如何呢?”

    翠娥和红绒都受教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瑶光心说:宫里这方面的知识还挺科学。

    七皇子的婚礼顺利完成,但内务府却半点不敢松懈,皮子反而更紧了。

    因为紧接着的这一场,就是皇后的养子、除太子外诸皇子中爵位最高的晋王的婚事了。

    虽说如今太子妃靠着圣人的支持,从皇后那里分走了一部分的宫权,但无论是皇后还是太子,都对晋王十分宠爱。

    对底下这些办差的人来说,遇上晋王的事,他们非但不能利用皇后和太子妃的矛盾借力打力、从中牟利,反而要承受双重压力。

    还是一加一大于二的那种。

    这些压力延展到瑶光身上,就是她试大婚礼服的时间要比两位嫂嫂都早三天,内务府根本没征询她的意见,就把七个婚服的款式都做了出来,让她随意挑选。

    七套礼服全搭在架子上,瑶光被内务府的太监和尚服局的女官簇拥着,就站在那些礼服中间。

    一眼望去,四壁绫罗,满目锦绣。两个宫女手里都提着增亮的灯笼。灯笼散发出的光辉打在金丝银线绣出的各种图案上,但见霞光煜煜,瑞气千条,恍惚间若置身蓬莱仙境一般。

    瑶光看得眼花缭乱,一时之间根本就选不出来,便问道:“你们可问过晋王殿下了?殿下喜欢哪个颜色的?”

    尚服局的朱女官陪笑道:“晋王殿下说了,一切以姑娘您的心意为准。”

    他们这些有品级的太监、宫女们之所以对瑶光如此谄媚,晋王表现出来的看重绝对占了大头。

    晋王没意见,也就是说她毫无参考答案,只能靠自己的感觉选了。

    瑶光闭了闭眼,暗暗吸了口气,凝神再看时,觉得墨绿色绣满小巧彩凤的那一套,在一众金碧辉煌里显得格外沉稳大气。

    “就这一套吧,庄重典雅。”

    朱女官立刻赞道:“姑娘真有眼光,这七套礼服,就数这一套最费功夫。”

    她挥了挥手,立刻就有四个宫女小心翼翼地把那套礼服拿了下来,让瑶光试穿。

    宫女服侍她穿衣时,看见她脖子挂的锦鲤玉佩,觉得这样材质的玉不大相配,便低声建议道:“珍宝居也有好玉匠,不若换成羊脂玉的?”

    瑶光若无其事地说:“你有所不知,这不是普通的玉佩,而是我家祖母在许天师神位前供奉了七七四十九日的平安符。”

    那宫女闻言,立刻就知道自己唐突了,连忙陪笑脸。

    瑶光没和她计较,摆手道:“不知者不罪。说起来,今日是我辛苦你们了。”

    “不敢,不敢,这些都是奴婢们应该做的。”

    话虽如此,但众人离去时,瑶光还是每人给了一颗金锞子,领头的太监和女官每人给了五颗。

    皇宫之中,钱可真不禁花。

    不过,想到朱女官说,没被选做婚服的六套大礼服,也会作为嫁妆一起送到晋王府,她又觉得自己赏出去这点不算什么了。

    虽然这辈子她大概只能结一次婚了,但古代成婚时穿的大礼服,平日里参加各类重要宴会也是能穿的。

    以后自己过日子,能省则省嘛。

    就她所知,杨婉和李思蓉成婚时多做的那两套,内务府和尚服局根本就没再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