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 27、大婚终至
    到了冬月十七这天,内务府分给瑶光的另外十个陪嫁被送了进来。这些人天还没亮,就等统一在了院子里。

    如今已是寒冬,北方的冬天,哪怕晴空万里的时候,也干冷异常。在屋子里不拢火盆都觉得难受,何况是院子里?

    这些人虽然因做了陪嫁的缘故,都穿上了内务府新发的棉衣。但棉衣再厚,站在寒风里一动不动,滋味儿也可想而知。

    当瑶光醒来之后,得知这些人四更天就已经来了,震惊之余,忙叫燕姑姑吩咐其中两个去提了姜汤来,叫他们先喝点热乎的暖暖身子。

    因着她在畅音阁只有两间房,不可能让这些人都进来,索性就都不让进来。

    瑶光自己出了钱,从光禄寺拿来很多高油高糖的点心给他们吃。

    这些东西,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岂不知现代人眼中的垃圾食品,对肚里没油水的古代人来说,都是上佳的补品。

    哪怕这些点心从光禄寺送到畅音阁时,大多数已经凉透了,这些人就着热水吃到嘴里,依旧觉得又香又甜,对瑶光感恩戴德。

    作为新娘子,瑶光今日是没有早膳可用的。

    内务府的梳头娘子和喜娘都是赶在瑶光醒来前一刻钟来的,燕姑姑带着翠娥和红绒,先伺候着瑶光沐浴洗漱干净,梳头娘子才被允许入内梳妆。

    这时候的新娘妆面,主打一个人鬼难辨。

    瑶光也不准备标新立异,任由梳头娘子拿着香粉和胭脂,不要钱似地在她脸上作乱。

    妆成之后,是物理意义上的“唇红齿白”。

    若是夜晚灯光的照耀下露齿一笑,十个人看见了能吓晕九个。

    等妆化到一半,卢氏带着大小周氏也来了。玉微没来,小周氏把照看玉衡的重任交给了她。

    也是到了今天,瑶光才从卢氏口中得知,虽然她这个准皇子妃不能从娘家出嫁,但她的娘家也是要办酒宴的。

    至于招待的客人,都是同住戚里的外戚们。但凡关系和新郎没出五服的,都要带着礼物到傅家去赴宴。

    傅家那三进的院子肯定是装不下的,不过戚里专门有一条街,就是给外戚们大摆筵席的时候用的。

    因着晋王要成婚,谁也没敢在这时候占地方。

    这时候妆已经梳好了,礼服等到吉时前半个时辰再穿就行。这中间的空档,就是特意留给新娘子和娘家人说话的。

    阮子娴给卢氏三人见了礼之后,就很识趣地退远了。

    卢氏看了她两眼,低声对瑶光说:“这位姑娘是个有后福的,你日后可与她再亲近些。”

    瑶光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头上繁重的首饰压得她差点没叫出声来。

    ——就算她再想树立“简朴”的人设,今天这种日子,该往头上戴的,一件也不能少。

    就这,还有一顶九翟冠没戴呢。

    大周氏安抚道:“忍忍吧,就这一天。”

    小周氏把剥好的鸡蛋送到她嘴边,“来,将就吃点吧,今天你也不能吃别的。”

    瑶光一口气吃了两个鸡蛋,觉得火烧火燎的胃好受了许多。

    她轻轻舒了口气,低声问道:“才来京城就要举办大宴,家里还揭的开锅吗?”

    卢氏微微一笑,说:“放心,办宴席的钱都是内务府出的。”

    小周氏笑道:“你奶奶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瑶光惊讶地看着祖母,“奶奶,您已经在京城打开市场了?”

    早知道自家祖母厉害,没想到还能这么厉害呀。

    大周氏笑道:“你不是说过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奶奶可是十成十点真金,不怕红炉火炼。”

    虽然目前的客户群体还仅限于戚里的外戚们,但相信要不了多久,会有越来越多的权贵求上们来的。

    “厉害,您就是这个!”瑶光满脸钦佩地对祖母竖起了大拇指。

    卢氏微微一笑,半点谦虚的意思都没有。

    在场的都是自家人,谁不知道谁呀?那些虚话都是说给外人听的,自家人面前完全不用。

    她倒是很惋惜,惋惜地对瑶光说:“你比你娘的天赋还高,老身原本是想将全部衣钵都传给你的。”

    谁曾想,大孙女有这么大的造化,一朝嫁入皇室,有些职业就不好再做了。

    瑶光却道:“您还可以传给我呀。就算日后没机会用,也不耽误我学呀。”

    却是她想到了还挂在自己脖子上的白秋练,这位可是说好了日后要在她家水渠里定居的。

    有这么个前车之鉴,谁能保证她以后不会再遇到别的灵异事件?

    学了本事就算不对外用,对内自保也好呀。

    她把塞在脖子里的锦鲤玉佩拿了出来,拉起卢氏的手握了上去,笑道:“奶奶您看,您为我求的护身符,是不是比从前更酥润了?”

    卢氏一怔之下就反应了过来,伸着脖子仔细看了看,点头道:“是比从前酥润了些。常言说得好:人养玉,玉养人。你这个主人的运道,也能影响佩玉的成色。”

    虽然她不知道这块看起来就不怎么样的玉,自家孙女是从哪里得来的。但自家大孙女明显是要她帮忙过个明路,她当然要积极配合。

    不过,她毕竟是有真本事的,仔细一看之下,就发现这块玉佩乍一看平平无奇,实际上内里却蕴着一团灵光,绝对不是凡品。

    此时再想瑶光执意要跟着她继续学的话,卢氏心中一凛,眉头皱了起来,看向那锦鲤玉佩的目光也逐渐变得不善。

    瑶光轻轻覆上她的手背,满是亲昵地说:“孙儿能从傅家村一路走到今天,多亏了奶奶这块平安符的保佑。”

    ——祖母安心,这玉对我无害,反而有利。

    卢氏瞬间放下心来,笑道:“还得是你自己争气,平安符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

    站在稍远地方听吩咐的燕姑姑耳朵一动,忍不住那边看了一眼,心里琢磨着等日后跟着瑶光到了晋王府,也找机会再向卢氏求一道平安符。

    原先她在傅家村就求过一道,不过那个是黄表纸画的,不好存放。这次就求个玉的,也挂在脖子上。

    “姑姑,您看什么呢?”翠娥看见她的动作,低声问道。

    燕姑姑咳嗽了一声,正色道:“没什么,老实点,内务府的人还在这里呢。”

    翠娥心知必有内情,但也知道不是问的时候,便暂且闭口不言,想着等空闲时候再问。

    不多时,退出的梳头娘子和喜娘重又进来,欢天喜地地说:“吉时快到了,请王妃更衣戴冠。”

    一群宫女立刻围了上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帮瑶光穿好大礼服,最后才把流光溢彩的九翟冠戴在她头上。

    九翟冠戴上的一瞬间,饶是瑶光早有准备,也忍不住晃了一下。

    无它,实在是太重了!

    据瑶光估算,光是这个头冠得有十斤,身上的礼服也有十斤。其余零碎的首饰配饰不算,扛着二十斤的重物活动一天,是个人都得费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原来这句话不是形容词,而是纯写实呀。

    皇子成婚,迎亲是不可能迎亲的。皇子妃从皇宫出嫁,需先拜别皇后,由四名宗室内命妇和八名三品以上的外命妇作为送嫁使,和皇子妃的娘家人一起,把人送到皇子的府邸。

    而后,夫妻二人先在正殿前的广场上设下香案迎接圣旨,而后才能入正堂拜天地。

    如果圣人与皇后肯赏脸前来,拜完天地就再拜高堂。若是那两位不肯赏脸,那就只拜天地。

    至于女方的长辈?

    他们还不配受皇子一拜。

    前面的六皇子和七皇子成婚时,帝后都没有露面。如今轮到八皇子,朝野内外都暗暗猜测,帝后会不会来。

    不管怎么说,八皇子都是皇后的养子,其母顺妃生前又极得圣人宠爱。虽说圣人这些年只看重太子,说不定就看在已故顺妃的面子上,给八皇子做脸呢?

    但很可惜,直到瑶光被送入洞房,天子也没露面。

    而天子不来,皇后自然也不好来。

    猜错的群臣再次肯定了太子在圣人心中的地位,觉得以后对待八皇子时,只比对其余皇子多几分尊重就可以了。

    至于再多的,那就没有了。

    宗室命妇和八位外命妇在喜房中陪着瑶光,卢氏婆媳借着这个机会,很快就利用专业知识和他们搭上了话。

    先出手的自然是卢氏,她的目光在一众命妇的脸上扫了一圈,就锁定了眼神最为疲惫的那一个。

    据她多年看人的经验判断,那种疲惫,绝对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

    卢氏随身带着一瓶柳叶水,悄悄用指尖沾了沾抹在眼皮上,再往那位命妇看去,就看见对方身上缭绕着一股淡淡的妖气。

    这股妖气并无恶气,也无血腥之气,看来他们家只是闹了妖,并无人伤亡。

    爱捉弄人却又不伤人的,多半就是修正道的狐妖了。

    心里有了成算,卢氏就悄悄走过去,笑眯眯地喊道:“这位夫人。”并顺手握住了对方的右手。

    那位夫人从未遭遇过这样的,一瞬间不知所措,竟然愣住了。

    就趁着她发愣的间隙,卢氏在她虎口上揉捏了一阵,把她身上沾染的妖气散了出去。

    那位夫人瞬间就觉得清爽了许多,看向卢氏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