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387章 考试的难度,直接拔高一个新台阶!
    刚才陆知白说要限制中举儒生的待遇。



    一些官员暗暗侧目,已经有些不开心了。



    虽然他们已经当上官了,但还有家族后代啊。



    只听陆知白继续说:



    “一张一弛,才是制衡之道。所以也要给中举考生一些权利。



    比如通过乡试,成了举人,即可录用。可在州县的衙门做典吏,或在县学做低位教谕。



    过了会试,成为贡士,就可以在省级部门。



    若是能通过殿试,便可以去京师的部门……大概就是这样。”



    朱元璋听了,眼眸微微一眯,思索起来:



    “乍一听,倒也有些道理……”



    吏部尚书却满脸不可思议,无语至极反而笑了,问:



    “侯爷难道不知,官与吏不同吗?已然成了举人,怎么可能还去做吏?”



    陆知白说:



    “自然知道,但这不是我提的,是胡惟庸提的啊!”



    众人皆无语:“……”



    他们很怀疑事情的真假。



    胡惟庸既已犯谋反之罪,说什么都没用的。都快死了,还在为国家考虑,他还谋什么反?



    对了,胡惟庸到底提了多少新策来着……



    古代的吏,全是临时工。



    也就是说,不享受朝廷固定俸禄。



    一般来讲,是雇主或衙门掏钱。



    陆知白望着朱元璋,说:



    “民间有句话叫做,‘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县令’。



    胥吏往往有家传,与豪绅巨室交好,是地头蛇一般的人物。



    或许可以在官与吏之间,设置一个‘参官’的级别……”



    朱元璋微微一笑,眼中却不见笑意:“百里侯……”



    吏部尚书提醒道:“侯爷,咱们不是在说科举吗?”



    “嗯,”陆知白继续说,“殿试之后,可再考一场,优中选优,他们极可能是栋梁之材……”



    朱元璋点头,倒是赞同了这个提议。



    其他人也在琢磨。



    而后陆续发表意见。



    礼部尚书说:



    “通过乡试就可做官,恐怕有些不妥……”



    陆知白两手一摊:



    “我也觉得!胡惟庸这压根就是馊主意!”



    朱元璋似笑非笑:“……”



    陆知白:



    “或许可以在殿试之后,再安排一场考试,未进殿试者皆可参加,若是通过,便可得用。”



    说白了,就是复活赛。



    朱元璋摸着两寸长的胡须,饶有兴致,思索起来。



    其余官员一番考虑,纷纷发表意见:



    “殿试后再加试,倒要更稳妥庄重一些。”



    “若是有人因种种缘故发挥失常,倒也有补救的机会。”



    “只是……”



    礼部侍郎悄悄看了陆知白一眼,说:



    “如此一来,殿试之后要加试两场,其中一场规模甚大,倒是要好生筹备……”



    陆知白眉梢微动,并不言语。



    他真想建议老朱学武则天,一年考一次。



    这样每年都有人能上岸,朝廷也不缺人才了。



    但科举制度和流程太繁琐了,五级考下来,以古代的组织能力,根本做不到。



    这就是宋朝开始,科举渐渐固定为三年一考的原因。



    筹备科考,是礼部的职责。



    陆知白提出加试,既增加了礼部的活儿,却也变相地扩大了权柄……



    接下来。



    朱元璋说:



    “以往这科举资格,是‘乡里举保’,但难免串通舞弊。



    以后,就在各府州县,设专人查验。严防冒籍、冒名等事!”



    陆知白点头说:



    “不错,这资格审查,应该贯穿科举,甚至为官的始终。”



    众人又详细的讨论了科举从头到脚的诸多规则。



    尽量保证公平公正。



    比如回避、隔离、搜检、巡考、誊录等等制度。



    两个殿阁大学士,在不停的记录着。



    朱元璋问道:“诸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各自思索。



    陆知白道:



    “儿臣以为……”



    朱元璋抬手问道:“先说是谁的主意!”



    陆知白笑:“是儿臣的主意……



    一,考试内容不只限于四书五经。至于增加何内容,请陛下勘定其他经典!”



    那群五六十岁的老官员,一下子睁大了老眼,纷纷望着他。



    这家伙,横竖要跟儒家过不去啊……



    朱元璋则眯起眸子,满脸的若有所思。



    陆知白继续说:



    “第二,提高时政,包括策论的占比!



    每次科举要考很多场,出过的题一般不再用,但四书五经适合出题的内容就那么些。



    长此以往,将无题可出,题目就会稀奇古怪,逐渐偏离初衷。



    还有考生,一味地背诵范文,有时竟也能幸运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朱元璋微微颔首,说:“你倒是有远见。”



    陆知白又道:



    “第三,除行测外,自乡试起,再增加‘面试’一科!



    因为每场考试,基本都是在考写作,却不考说话、仪容,未免有失偏颇。”



    六部等官员眼睛瞪得更大了,用看怪物的目光看着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这一句话,筹备科举的工作量,不知道又增加了多少……



    而考试的难度,更是直接拔高了一个新台阶。



    太狠了啊!



    别让考生知道是你提议的……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转,却有些意动了。



    殿试是要见人的,但仍然不算面试,因为还是要考文章。



    但历朝的科举中,确实也有结巴、近视等人能中举。



    朱元璋忧虑道:



    “既然见了面,若是与考官相识,岂不就有舞弊的可能?”



    陆知白就说了异地、主副考官、双盲、抽签、权重计分等办法。



    朱元璋沉吟着,说:“咱再想想……”



    有些官员的神色间,则多了几分忧虑,道:



    “若施行此法,只怕难度太高,通过者寥寥……”



    陆知白笑道:“不会的,按照分数排名次,矮子里也能拔将军。”



    朱元璋问:“你还有主意吗?”



    陆知白思量片刻,提出影响全国政治文化格局的重要事项:



    “南北文教不均,应根据人口比例,尽早定下各省科举名额,以免日后南北离心……”



    礼部尚书等人,不由得深深凝视着他。



    原来这驸马,倒也不是想为难考生,确实是为国家和社稷着想……



    朱元璋神情也凝重了些,点头赞许:



    “此言有理!



    北边西边,本就文教不兴,若是再不帮扶,岂不是会积弱?



    至于科考大省,若是搭配上加考,想必考生也不会有太多怨言……”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