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386章 各种罐头~科举重启,改制
    这些日子,陆知白也很忙。



    经过多次试验。



    终于成功为大蒜量身打造了更大的设备。



    以前的设备,一次只能处理二两左右的蒜泥。



    这次的大玻璃缸,一次可以处理几十斤,缺点是间隔一段时间需要人工加以搅拌,使受热均匀。



    依然是用水溶液提取。



    至于其他方法,现在根本没有操作的可能……



    即便如此,也是降维打击了。



    他还有空关心修路的进展。



    水泥路已经修了快半年。



    据三弟子王青山传回来的消息,现在修了快一百里。



    因为大多在原先的官道上修,经济发达地区,官道还是很不错的。



    转眼到了五月份。



    陆知白比较关心的耐储存食物,也成功了。



    玻璃罐头!



    至于做罐头的方法,北魏的《齐民要术》里就写过了。



    只是名字不叫罐头罢了。



    但要细究起来,古代使用的是密封储存法。



    和现代用的煮沸消毒法还是不同。



    陆知白觉得可以取长补短,搭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制作出多种多样的罐头。



    比如高浓度的盐酒、蜜糖、酱醋、腊水等,都有良好的杀菌防腐功能。



    可以做出酸的、辣的、甜的、咸的种种罐头。



    食材选择也是多样,有各种水果,尤其是蔬菜,什么冬笋、蘑菇、豌豆、栗子、胡瓜、菱角等等。



    到时候出海了,想吃什么吃什么~~



    对了,还有肉类。



    不管盐渍法、烟熏法还是油封法,都可以极大的延长保质期。



    陆知白又吩咐一些人,低调的购买猪牛羊等,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



    烘干作坊也成立了。



    烘干技艺,在古代也不算难事。



    唐宋时期就会利用炭作为热源了。



    明清时期烘干更是广泛应用于造纸和纺织等行业。



    但陆知白的主要诉求,是热风能够循环利用。



    最后,用的还是造热气球的那种涂了漆的厚亚麻布,作为循环通气管道。



    使用木炭、柴、煤炭等作为热源,再搭配风箱等。



    烘干作坊建成之后,立刻就投入使用。



    这下,得从周边农户那里收购蔬果了~



    ……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北边还没有特别的军情传回来。



    陆知白倒是接到了朱元璋的召见。



    到了之后才发现。



    今天来的人不少啊。



    六部的尚书和侍郎,都来了。



    还有翰林院的几个老儒,大概也是翰林院的一二把手。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此番为何而来。



    反倒还有人望向陆知白。



    陆知白眉梢一挑,他也不清楚啊。



    但是,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重要事情不开会。



    今天要讲的事,应该比朝会上说的要重要些。



    不久之后,朱标也到了。



    朱元璋坐在上首。



    大家对皇帝和太子行了礼。



    朱元璋没寒暄几句,就直奔正题,说:



    “今天招诸卿来,是要说说科举的事。



    咱思来想去,这举荐选官,终究是不稳妥,不如科举稳定。”



    “咱停下科举,到如今已有快十年了。为啥停嘞?咱觉得选出来的,多是些年轻文士,不晓世情,不通政务,不堪用!”



    大家垂眸听着。



    也有人眼睛斜瞟,偷偷的瞄向陆知白。



    实话说,自从去年他搞出了个什么新式考卷。



    科举要改制,早在意料之中。



    朱元璋继续说:



    “但是呢,在驸马的启发下,咱发明了‘观政’制度,让那些中考举子,先在各部观摩政事,的确是可以弥补科举的弊端。”



    “即便如此,咱德薄才疏,唯恐还有疏漏之处。



    故而,今日召大家议一议,这科举还有哪些要改的,要如何改,才能尽善尽美……”



    沉默了一阵子,礼部尚书率先道:



    “科举乃抡材大典,陛下欲重启科举,必定文教大兴,群贤并起!”



    紧跟着,又有人道:



    “任官惟贤,庶可成于治道!”



    陆知白:“……”



    朱元璋倒也不耐烦听这些马屁,摆手道:



    “好了,无需多言,咱只要实策!”



    陆知白低眸,眨眼,拼命的回想历史资料。



    有一套书叫《中国科举制度通史》,讲得非常详细。



    虽然名字都叫“科举”,但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具体规则都不尽相同。



    在实践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不停的打补丁、修改制度。



    想参加科举考试,首先得取得考试资格,然后才能一级一级往上考。



    明代科举,是五级考试制度——



    科考、乡试、会试、殿试和庶吉士考试。



    科考,不是科举考试的简称,而是为了获取科举资格。



    所以,童生试不是最低一级的考试。



    童生试只是决定能不能进入府、州、县的学校。



    因为,也有许多没有进学校的社会人士,但科考中式,就能以“儒士”身份去考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庶吉士考试,就很高端。



    庶吉士是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



    科举制度在明朝,虽然发展得很完善了。



    但现在洪武年间,后面的很多制度还没有出台。



    陆知白倒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提前透露正确答案,尽量消除以后的种种弊端,省去了百十年的摸索。



    比如考试内容逐渐僵化,出题形式单一,功利主义等。



    一时间。



    众官员都在苦思冥想。



    朱元璋点名道:



    “驸马,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陆知白便拱手道:



    “倒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朱元璋道:



    “总比没有想法好,说来听听。”



    陆知白便说:



    “首先,就是略微减少,并固定对中举儒生的优待,后世也不得增加。”



    他又想起了什么,忙说:



    “对了,这是胡惟庸提出来的~”



    “嗯???”



    其他大臣,纷纷朝他侧目望来,满脸惊异之色。



    “胡惟庸?他不是早就死了吗……”



    尽管血腥尘埃已经落定,但这个名字,许多人还是不愿意提起。



    陆知白微微一笑,对他们解释:



    “不错。临行之前,他曾与我长谈,说了许多想法,想要将功折罪……”



    其他大臣望着他。



    许多人脸上满是狐疑。



    朱元璋清咳一声,不怒自威。



    陆知白便继续说:



    “第二,可以在其他方面,给中举者一些补偿,比如……”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