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388章 摧枯拉朽!干脆进攻残元都城
    朱元璋思虑片刻,终于露出笑容,说:



    “单凭驸马此言,便可消弭未来许多祸端……此乃大功!”



    朱元璋一直很想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不然也不会征调江苏浙江的富户,大搞移民,去填充山西、四川等地。



    甚至一些人犯了死罪,本是该死,但陆知白劝谏,朱元璋便也顺势扔他们去建设北方。



    众大臣听皇帝都这么说了,便也顺水推舟,夸赞道:



    “驸马忠心许国,年少机敏,实在让下官自惭……”



    陆知白不得不谦虚几句。



    心中却好笑。



    记不清老朱有多久没有赏赐他了。



    距离老朱赐下宫廷粽子和烤鸭,已经整整两个时辰了!!



    这会接着往下开。



    等到太阳西斜,好几个官员都憋不住想上厕所,总算是结束了。



    两个大学士的记录,足有两三万字。



    朱元璋道:



    “好啦,今天辛苦诸卿了。



    可是这科举,也是国本,关乎文脉和国运,不可不慎。”



    大家纷纷拱手做礼。



    散了散了。



    ……



    几天之后。



    会议记录整理出来。



    科举改制,正式旨意,昭告天下!



    现在都五月了,肯定赶不上八月的秋闱。



    所以,明年二月,才开始乡试。



    今年下半年的任务,就是科考,先定下考试资格。



    由于某人的参与,这科举考试相较历朝历代,改动极大——



    阅卷改成了赋分制,糊名,交叉审核,避免误差太大。



    朱元璋还增加了行测和面试两科。



    如此一来,传统科举的题量就减少了一些。



    行测、传统科举、面试,分数权重为三成、五成、两成。



    每一场考试,根据三科的综合分数计算排名。



    虽然筹备、阅卷等压力加大。



    但繁琐无所谓,朱元璋就喜欢这样的井井有条,规规矩矩,方方正正。



    并且,他心中认为陆知白说的对,只按四书五经来出题,百年后就无题可出了。



    所以,会再增加些诸子百家中对皇权、社稷有用的经典,当做参考。



    在殿试后,增加庶吉士试,优中选优,入翰林院;



    增加廷试,历次科举未入官者,都可以再考一次,考过了也可以任官。



    综合考虑人口、教育等因素,定下各布政司的科考名额,扶持中部和北部。



    但同时,稍稍限制了读书人的特权,并勒令后世皇帝不得更改;臣子怂恿改动,斩。



    一番改动下来。



    令许多读书人大为震惊。



    没办法,只得一边消化,一边准备复习了。



    一时间。



    就连卖书的商贩,都听说了要重开科举的事。



    民间到处都在议论。



    这几乎是他们阶级上升的唯一办法了。



    书店里。



    许多书生跑来买书。



    却有人劝阻说:



    “兄台,你们没听说吗,以后考的是标点版四书五经!”



    也有人说:



    “没事,等标点版面市,我自己再添句读……”



    要重开科举,直接把四书五经的价格抬高了一倍!



    哪怕一些富哥,也觉得有些肉疼。



    这个时候,又传出一个消息——



    大明皇家科学院藏书楼,免费对外开放!



    只要读书识字,不管是哪里人,哪怕来自高丽,都可以登记、借书,限在校内阅读。



    但最好自带桌椅,因为坐不下……



    而且,每天名额有限,只有四百个。



    即便如此。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得到了成千上万个书生的由衷感激。



    藏书楼开放的当天。



    从各处闻讯赶来的书生,直接占据了操场。



    许多人带着桌子板凳,奋笔疾书,抄写标点版四书五经。



    科学院的一些学生,受到了些影响。



    难免有人抱怨。



    却也有人说:



    “他们只是没我们这么走运,不能进这里学习。别忘了院长平时的教诲,我们是从百姓中来的。



    若是现在就觉得他们低人一等,以后真当了官又会怎么样?



    再说,真去考试,还不一定能考过他们呢……”



    有的学生被说得心生愧疚。



    倒也有富家子弟,又慷慨仗义。



    于是买了许多白馒头,分发给这些穷书生。



    至于水,有免费的井水供应。



    学校里的商铺,有栖霞的造纸作坊,稳定供应纸张,价格便宜,几乎供不应求。



    但最开心的,居然是收夜香的。



    人多了,公厕一天要清一次。



    “哎哟,不愧是读书的郎君们,一个个的可真能拉~”



    ……



    五月十五。



    北边终于有军情传回来。



    这次北伐派出的,徐达、汤和、傅友德,无不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他们分两路出塞北征。



    东路以傅友德为先锋,在灰山大败元军,俘获许多元军人畜;



    又行军到北黄河,北元部队遇到他们,不战而逃。



    明军乘胜追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并没有什么埋伏。



    只是单纯的菜。



    北元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被俘!



    西路军,以沐英为先锋,出长城古北口,攻取高州、嵩州、全宁。



    正在渡胪朐河。



    两路大军先报了军情。



    徐达等人记着朱元璋的命令,仍是在继续深入,扩大此次战果。



    实话说,这次到现在,他们打得还不过瘾。



    改进的新式火铳和地雷,甚至都没怎么派上用场。



    本来还想检验一下这新式装备的实战威力呢。



    但元军太弱,不给机会啊。



    徐达望着一箱箱弹药的辎重,陷入沉思。



    他给朱元璋写信道:



    “此皆非元主力,臣将深入,佯攻和林。



    若和林告急,辽东纳哈出或出兵相援,然前有沐英,后有秦、晋、燕王诸护卫,不足为虑。”



    朱元璋端详了半天舆图,回复道:



    “可!但需记往昔败仗,勿要太贪功冒进……”



    纳哈出是残元太尉,占据辽东,和天元帝互为犄角,相互照应。



    但朱元璋不怕纳哈出派兵支援。



    燕王也早已就藩。



    北边,已有三大塞王,个个悍勇。



    朱元璋手中还有牌可出。



    纳哈出却没有!



    大明屡次招降,纳哈出皆不应。



    朱元璋心中还有些期盼,最好能将这家伙也一网打尽。



    ……



    漠北。



    大军朝和林进发。



    期间又打过几次遭遇战。



    皆是明军胜利。



    后来,距离和林,竟只有几百里了。



    徐达等人在商议。



    “元军还不防卫么?不会真要攻城了吧?”



    陶成道说:



    “飞球营还未出动过,此番愿为斥候,还请将军应允……”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