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一代名臣曾国藩 > 曾国藩勤俭治家之道

古人不仅讲究修身之术,还讲究治家之方。古人认为,一个人只有修好身、齐好家,才能去治国、平天下。
通常大家都认为“高薪可以养廉”,但曾国藩认为“俭以养廉”才是至要。俭以养廉既是曾国藩纵横官场的法宝,也是他终生廉洁的护身符。
对“俭以养廉”四个字,曾国藩
余往年撰联赠弟,有“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二语。弟之直,人人知之,其能忍,则为阿兄所独知。弟之廉,人人料之,其不俭,则阿兄所不及料也。以后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工夫,用一番苦心,不特家常用度宜俭,即修造公费,周济人情,亦须有一俭字的意思,总之爱惜物力,不失寒士之家风而已。莫怕寒村二字,莫怕悭吝二字,莫贪大方二字,莫贪豪爽二字,弟以为然否?
曾家是中国传统社会耕家庭的典型。曾国藩继承了祖父、父母倔强刚毅的性格,又将他们拙诚、仁孝、勤劳的品格
曾家的家规家训
曾国藩曾说:“子弟之贤与不贤,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特别是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他将祖父曾玉屏的家规编成八句话:“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并告诫家人:“此八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
后来,曾国藩按照实际情况,将“八好”总结为“猪蔬鱼书,早扫考宝”八字治家格言,将曾氏治家、持家之术更加完善、实用。
猪,是指家中的猪圈里一定不能没有猪,猪是农家宝,家家少不了;蔬,是说空闲的房前屋后一定要种上时鲜蔬菜,既省钱又方便,吃起来还放心,又可以美化环境;鱼,则是告诉家人,池水塘里撒上鱼苗,就算不心侍弄,也能有所获;书,是警告后辈们,要想让家族长盛不衰,族里人才辈出,就要好好书;早,说的是事事赶早,不要落于人后,包括劳动赶早、书赶早;扫,是告诉家人要天天打扫环境,扫除心灵灰尘,不能懒惰;考,则是指要诚修祭祀,不要忘掉自己的祖宗,否则就会像无头苍蝇,能飞出去,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宝,则是告诫家人,无论何时都要善待亲族邻里,不要妄自尊大。

曾国藩治家,并不仅仅停留
曾国藩
女人腌制咸菜、缝制布鞋这两件事,不仅他本人一直坚持要求,就连各立门户的曾国潢、曾国荃等人也不敢懈怠。所以,从曾家走出来的女人,无论长得美丑,个个都非常贤惠,且都会腌制咸菜和缝制布鞋。这几乎成了曾家女人的独门绝技。
说到曾家的腌菜,与别人家的也是很不相同。这话得从曾国藩的太爷曾竟希说起。
曾竟希靠着给大户人家打短工的积蓄买了五分田,十几年后扩大到二十几亩。为了让菜地多出些银子,不同于别人都用最好的菜来腌菜,曾家把好的菜都卖掉了,腌菜全用菜根儿、菜叶来制作。如果菜根儿出得少,便用瓜皮洗净了代替,总要填满十几缸。
亲戚邻居们见曾家已过得有些气象,都认为曾家大可不必如此节俭。曾竟希却说:“菜根儿补肾,苦瓜根儿去火,都是宝哩!”
曾家什么都
除了对家中的女人有具体要求之外,曾国藩对家里其他人的要求也极其严格。比如,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其子孙始而骄逸,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若不能看透此层道理,则虽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层道理,则我钦佩之至。

曾国藩这么要求家里人,他自己对“勤俭”二字更是身体力行。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曾国藩当时已经官至二品,相当于现
曾国藩当时的俸禄不算低,但由于京城的花销实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曾国藩因为替一名弹劾广西巡抚郑祖琛的监察御史鸣不平,被咸丰皇帝一句话就给稀里糊涂地扔进了刑部大牢,又让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陈孚恩稀里糊涂地打了三十大板,后来还是肃顺说情,咸丰皇帝才又一句话把他官复原职。这样算起来,曾国藩离开府邸也就是几天的光景,但当他回到府邸时,还是被吓了一跳。
府邸里静得瘆人。曾国藩叩门时,心中还
叩了很长时间的门,里面才有动静:“客人请回吧,我家老爷出皇差了,不
曾国藩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周升就告诉曾国藩:“礼部来人说老爷触犯了国法,被投进了刑部大牢!我就赶紧告诉家里人,千万别出去乱说。我千嘱咐万叮咛,还是被钱庄知道了。钱庄前儿个来人要搬您老的《廿三史》,小的们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昨天另一家钱庄来人,说啥也要把轿子抬走顶账。您刚才一敲门,我还以为又是钱庄来讨账呢。”
还有的史料记载,曾国藩有一次着急用钱,实
曾国藩身为堂堂大清国二品大员,竟然屡屡要靠去钱庄借钱、当铺抵押财物维持全家人的开销,实
曾国藩以自己的行为真正落实了他“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