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一代名臣曾国藩 >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
晚清的官场混沌不堪,买官卖官盛行一时,吏治败坏。真正有才学的人可能根本无法进入官场、报效国家,而

选贤任能是曾国藩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像曾国藩这样,能够识别、培养、造就数量如此巨大的一批人才的,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面对国库不盈、烽烟四起的局面,刚刚登基的咸丰皇帝于五月十四日下旨命百官荐贤举能,用于扭转日渐颓废的国运。曾国藩抓住机会,一次就向咸丰疏举五人,称:“李棠阶以学政归家,囊橐萧然,品学纯粹,可备讲幄之选;吴廷栋不欺屋漏,才能干济,远识深谋,可当大任;王庆云闳才识,脚脚踏实,可膺疆圉之寄;严正基洞悉民隐,才能济变;江忠源忠义耿耿,爱民如子。”
要知道,
后来面见咸丰皇帝时,曾国藩又把他举荐的这五人的事迹重新讲了一遍。
第一个是广东学政李棠阶。李棠阶堪称品学纯粹,尤其是丁忧归籍时,只有一箱书和一副行李,真正是两袖清风!两广士子无不交口称赞,万名百姓自
第二个是刑部郎中吴廷栋。吴廷栋虽拔贡出身,却能勤奋自学,历朝法典能背出,堪称才能杰出,远识深谋,可当大任。
第三个是通政使司副使王庆云。王庆云通知时事,闳才识,究心财政,穷其利病,稽其出入。尤其王庆云入京以来,能始终廉洁自律,办事扎实,实
第四个是
第五个便是举人出身的浙江丽水知县江忠源。江忠源
其实,曾国藩没把话说完。京城流传的不是一句话,而是两句话,叫作“包送灵柩江岷樵,代写挽联曾涤生”。江忠源字岷樵,曾国藩字涤生。这两句话是说,江忠源有侠肝义胆,曾国藩有同情心。但曾国藩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看相之术。相由心生,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人善恶都可以由面相看出。曾国藩能够为朝廷推荐贤能,和他通看相之术密不可分。《冰鉴》是曾国藩立意看人识相而著,让曾国藩不朽的一生更添几分传奇。
关于曾国藩相人,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他对淮军将领刘铭传的评价。
据说,李鸿章带着新招募的淮军到安庆来向两江总督曾国藩报到。把军队安顿好以后,李鸿章就带着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这时曾国藩碰巧出去散步了,李鸿章就让三人
不久曾国藩回来,听到李鸿章想请他考察外面的三个人,张口便说:“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更担不起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可以重用。”
曾国藩向李鸿章详细阐述了三人的品行能力,这让李鸿章不禁暗自生疑。曾国藩明明没有会见三人,却对三人如此了如指掌,只此一面,便对三人侃侃而谈,这是如何办到的呢?
曾国藩于是告诉他:“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他们身边时,看见左边那位始终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的人;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小人;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可见是一位大将之才。”
曾国藩所说的这位“大将之才”,便是淮军猛将、后来官至台湾巡抚的刘铭传。
曾国藩具有异乎寻常看相识人的能力,通过观察对方的外貌、肢体语言,便可推断出对方的品质、性格、能力,这

“求人才至难,当如鹰隼击物,不得不休。”曾国藩把求人才比成苍鹰猎物,一定要捕猎到才能罢休,可见曾国藩对人才是多么的重视。
曾国藩还说,求人才要像青蚨有其母、野鸡有其媒一样,以类相求,同气相引。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主将身不正,求得的就难免是一群鸡鸣狗盗之才了。
曾国藩认为
除此之外,曾国藩的爱才之道还
曾国藩敢于而且能够用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
曾国藩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后来又因为建立军功而进入政界,成为国家的高级行政官员。如左宗棠被封为大学士,彭玉林被封为兵部尚书,杨载福、曾国荃做过总督,江忠源、胡林翼等人做过巡抚。这些湘系元老,
尤其可贵的是,当时冒出的一批科技人才,如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人,也都因为曾国藩的重用而最终成为海内一流科学家、工程师。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神,就先说到此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