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率领的淮军还没抵达朝鲜,日本便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返回朝鲜为名,派遣四百名海军陆战队官兵组成的先遣部队,乘坐军舰,随大鸟入朝。军舰
一见形势突变,袁世凯大惊失色,慌忙约见大鸟。
大鸟很快来到中国驻朝商务公署,不仅翻译郑永邦随行,参赞、武官也都跟
大鸟答:“袁大人不要误会。我国
袁世凯:“我国兵到,各地土匪惧于兵威,已经散去大半。我将士都
大鸟起身鞠躬说:“大人口才甚好,所言甚是。”
袁世凯皱了皱眉,请大鸟落座,接着说:“我与公使交往甚久,性情契合,怎么想的,我便怎么说。鄙人以为,若贵我两国和睦相处,亚洲必和平;反之,则互有伤害。统筹全局以利国,乃使者职分,岂可效武夫到处生事?考虑到这些,管敝国
大鸟二次起身鞠躬答:“大人所言,鄙人亦有同感。我政府看韩国匪势鸱张,怕本国商人受害,所以骤遣大兵,并无他意。鄙人年逾六十,一心向往和平,不希望事情闹大。鄙人回署,就电告我国政府,不要再往这里派兵了。”
袁世凯忙说:“公使如此说,鄙人就放心了。我家李中堂说,汉城无警,贵国不要往这里派兵,以免居民惊异。何况我国军兵到了以后,土匪已被打散。”
大鸟坐下说:“我国现
袁世凯马上说:“我国增兵,是受贵国
大鸟第三次起身说:“大人如此说,我二人就约定,除已到军兵外,鄙人电告我国政府,不再加派一兵。”
袁世凯马上起身,与大鸟以掌相击。
送走大鸟,袁世凯把大鸟的话飞速电告给李鸿章。
眼见来到仁川的日本兵越来越多,停泊
袁世凯一见形势开始恶化,急忙电告李鸿章。李鸿章大吃一惊,回电命袁世凯迅速敦促大鸟请日军撤兵,以防出现不测。
电曰:“大鸟即与汝约定日兵究竟何时必撤?是否撤?须取伊信函,或回文为据,以便派船往接全队。倘彼游移或仍留兵若干,我亦应酌留若干,商妥后速即电知,并电叶军门酌办为要。”
为了敦促日本早日撤兵,李鸿章又给驻日公使汪风藻电报一封,言称韩国土匪已被剿灭,请立即转告日本政府,快撤兵。
到北洋来电,汪风藻马上
袁世凯到李鸿章电报,马上约见大鸟,但大鸟却没时间和袁世凯见面,只打
而这时的日本外务省,却奉外相陆奥宗光之命,向中国驻日本公使馆,递交了日本撤兵的三个条件:一、拟日军与华会剿韩贼军;二、两国派员共同整理朝鲜改革方案及税务;三、两国派员共同教练朝鲜军队,使其自能靖乱。汪凤藻不敢耽搁,马上用加密电报
其实这只是日本方面为了达到吞并朝鲜,所提出的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只要中方不接受日本提议,日本便找到了翻脸的机会:或武力占领朝鲜,或与中国一比高下。总归,日本此时的态度,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与大鸟交涉无果,袁世凯仿佛看透了日本人要武力占领朝鲜的心理。他密电李鸿章,提出“迭力阻鸟毋令新兵来汉,伊已允,然前言俱食,后言何可信。况且廷意
袁世凯电至天津时,李鸿章正与英国驻天津领事商谈日本
见英国人说话模棱两可,李鸿章心一沉。
送走英领事,李鸿章有些六神无主。恰巧这时,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离京度假,路过天津,正好来拜访李鸿章。
李鸿章大喜,客套话说完之后,李鸿章便把日本借口戡乱兵
李鸿章一时喜从天降,对俄国人,心里生出无数的感激之情来。
但临告别,喀西尼又道:“俄国只能以友谊劝日本撤兵,不能相强。”
李鸿章蒙了,一丝不安开始升上心头。
从心里讲,李鸿章并不想与日本闹得太僵,甚至动武。
李鸿章比谁都清楚,北洋水师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式建成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当时北洋水师有舰艇二十五艘,官兵四千人。虽然此时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军事变革基本停留
中国希望日本快从日本撤兵,但日本却坚持先要讨论改革朝鲜的内政,日本人的居心,已经很明显了。
但中国的朝廷以及一些大臣们,却和李鸿章的想法不一样,代表人物便是两代帝师、素有清流之名的翁同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