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袁世凯发迹史 > 六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郑永邦前脚离开,袁世凯后脚就将给李鸿章的电报
李鸿章到电报后,并没有急于上奏。他把自己关进签押房,前前后后想了几天,又和身边的幕僚详细议了议。李鸿章为什么这么谨慎呢?因为他最担心的不是东学党能不能闹大,能闹到多大,而是日本人。日本
但他又不能把朝鲜
总署到这份十万火急的电报后,并没有马上答复,因为
还有一个人比李鸿章还急,都快急疯了,他就是日本驻朝鲜代理公使杉村。郑永邦回去后,把袁世凯的话对杉村一讲,杉村乐坏了,以为中国出兵代戡这件事是板上钉钉了,哪知一等就是五天,中国竟然毫无出兵迹象。
杉村坐不住板凳了,坐车便来到中国驻朝商务公署,决定实地打探一下。
袁世凯和杉村
杉村说:“匪乱日炽,商务受阻,各地日商频频告急,不知贵国戡乱之兵何时赶到?”
袁世凯长叹一口气:“电报已经
杉村问:“韩王的求援国书
袁世凯:“好像还未
杉村试探性地问:“就算到韩王的求援国书,贵总理衙门也要上呈朝廷。”
袁世凯很肯定地答:“只要韩王请援,我国肯定派兵船过来戡乱。但未到国书,朝廷不便派兵前来。”
杉村很焦急地说:“鄙人就怕,韩王迟疑不决,党匪扑犯公州,真到那时,汉城可就危险了。眼下的局势,很让人担心啊!”
说完这话,杉村忧心忡忡地站起身,对着袁世凯施了个礼,便告辞而去。袁世凯送走杉村,马上给李鸿章
李鸿章到袁世凯的第二封电报,马上把日本驻天津领事请到衙门,探询日本对中国出兵替朝鲜戡乱一事的态度,哪知道领事的态度与杉村基本一致。李鸿章放下心来,二次急电总理衙门转呈朝廷,请定议。奕劻的肚子这时已经好了,本打算第二天再去衙门办理公事。但章京怕误事,打
圣旨连夜下到天津,命李鸿章迅速调兵入朝。圣旨这样写道:“本日奉旨,李鸿章电奏已悉。此次朝鲜乱匪聚党甚众,中朝派兵助剿,地势敌情均非素习,必须谋出万全,务操必胜之势,不可意存轻视,稍涉疏虞。派出兵练千五百名是否足敷剿办,如需厚集兵力即著酌量添调,克期续
圣旨
想了想,李鸿章又给中国驻日公使汪风藻
得知李鸿章已经派兵前来,袁世凯马上把情况通报给朝鲜朝廷和驻日公使馆。杉村一连道出三个好来,然后便没了下文。
但汪凤藻从日本
李鸿章马上给日驻天津领事馆
领事马上来到北洋大臣公署,面谒李鸿章,把国内外务部来电出示给李鸿章看,并解释说:“国内派舰赴韩,也是出于无奈。韩国党匪猖獗,危及商旅,我国不能不派兵保护。”
李鸿章抚须说:“袁道来电称,汉城、仁川、釜山各口俱很安静。我国出兵,是替朝鲜剿办党匪,并不到汉城及通商各口,贵国没必要派兵啊。”领事说道:“敝领事前来,就是向贵大臣通报一声,我国已经派兵赴韩。我国也是按乙酉约所定办理。”
李鸿章沉吟许久,只得说道:“贵国既已派兵,本部堂自无话说。但本部堂不能不强调,贵国出兵,非韩所请,断不可入内地,否则华兵与日兵相遇,极易生事,如何了得。”
日领事马上说:“中堂所言甚为有理,敝领事回署,就把中堂的话电告我国外署与伊藤首相。”
李鸿章点头说:“如此甚好。”
送走日领事,李鸿章马上致电总理衙门:“驻津日领事持外署电来谒,谓韩事多警,日本已派兵往保护使署及商民。鸿告以汉城仁釜各口现俱安静。中国派兵专剿内地土匪,并不至汉及通商各口,汝国似不必派兵,致人惊扰。该领谓兵已派,未言多少。鸿谓如已派保护,官商断不可多,且非韩请派,断不可入内地,致华日兵相遇生衅,该领允即转电外署与伊藤。”
其实,李鸿章的话转不转给伊藤都无所谓,因为为了这一天,日本已经暗中准备了好多年,只是保密工作做得好,不被人知罢了。
同清初一样,日本原本也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自从1854年美国用武力打开了它的门户以后,德川幕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促使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是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
伊藤于是放下心来,认为实施大陆计划的火候到了。清政府和李鸿章本人,始终被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