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末伏。朱厚照起了个大早,等赵林找来时,朱厚照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到了内校场,魏老头和一众工匠都已到了。府军前卫改造内校场的辅兵都让收了工,一群军官正围着大炮品头论足。
“一千斤的炮,口子怎么才这么点,不太威风呀。”
“你懂个屁,没看见旁边放的是铁弹子,俺还没见过铁弹子能做得这般大,这要是砸在人身上怕不得打成肉渣了。”
“有道理,只拿块木板做演示不太好看,要不建议太子牵头牛过来当靶子?”
“有道理,那你去说说看...”
“干脆把你绑在木板上当靶子得了,一边去。”朱厚照给了这丘八一脚,挤进去看了起来。
炮身打磨的很是光洁,和朱厚照想象中黄灿灿的颜色不一样,是青黑中透着铜色。
炮口黑漆漆地斜指着天空,朱厚照把手伸到炮膛里摸了摸,内壁很是光滑。转到后面试了试青铜螺杆,刚做好的螺杆转动起来还有些费力。
炮身两边放着装填用的几根长木杆子,有捣火药的、勾残渣的,还有清洗炮膛的拖把,炮身下面还挂着锻铁箍的木桶。
朱厚照让工匠再最后检查一遍,没有问题就开始试炮。
魏老头亲自出马,准星被放在炮口和炮尾对应的圆孔中,搬动螺杆,炮口一点一点俯下来对准了三百步外的靶子。
一个工匠把轻绸分包好的两斤火药塞进炮膛,用宽头木杆捣严实,再抱起铁弹子放了进去,用木杆推到底。
魏老头在炮尾用铁锥伸进火门捣了几下,再从竹筒里把火药倒入火门,退到了一边。
众人都跟着太子躲得远远地,看着一个年轻的工匠举着根绑着火绳的长竹竿往火门跟前凑。
竹竿有点长,举在半空晃来晃去、忽上忽下的半天点不着,看得大伙都跟着着急。
猛然间炮口红光一闪,一声响彻云天的炸雷震得众人耳朵里嗡嗡直响,每个人都感觉心口被打了一拳般透不过气,跑来看热闹的振武殿老太监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火炮被后坐力推出去一丈多远,炮口处白烟弥漫。
众人凝神往靶子处望去,只见漫天的木屑飞舞,木靶子四分五裂地飞在半空中。后面的土堆顶上被铲出了一道深槽,铁弹子呼啸着又砸到了十几丈外的围墙上,“咚”的一声在围墙上撞开个大口子飞了出去。
内校场里鸦雀无声,众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朱厚照一看不好,赶紧拔腿就往大门口跑去,众人连忙跟上。
待众人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围墙另一头,对面赃罚库里鬼哭狼嚎,仓库围墙塌了一截,三寸八分的铁弹子正镶在里头库房的青砖墙上,周围墙体遍布裂纹,房顶上的瓦片撒落一地。
“还好还好,没伤到人。”朱厚照赶忙从围墙缺口处爬了进去,铁弹子静静地呆在砖墙里,四周还冒着青烟。
赃罚库里的太监也聚拢过来,一个个心有余悸。
弘治正在乾清宫里看奏本,猛然听见外面传来一声雷鸣。弘治放下奏本看了看门外,大太阳底下外头的草都打着蔫,怎么可能有雷声?弘治莫名其妙地走出殿门,周围和往常一样静悄悄地。
门口戴义也莫名其妙地四处张望,“去打听打听,出了啥事,哪里来的雷声?”弘治吩咐道。
过了一会,戴义慌里慌张的跑进来,“方才是太子在内校场试炮,据说是炮口高了一点,打穿了内校场和赃罚库的围墙,万幸没伤到人。”
“这个不省心的...”
弘治让人准备好步辇,打算过去瞧瞧。
等弘治到了赃罚库,那枚铁弹子还耀武扬威地嵌在墙上没取下来,众人还没找到大小合适的工具来撬。
宫墙里当值的内阁和六科廊的诸官听到雷声也跟了过来,正瞧见太子挨训。
“俺哪儿知道围墙这般不结实,里面也有土堆挡着,炮口稍微高了点...”朱厚照把责任推给了内官监造的围墙。
弘治气急败坏地还要继续训斥,刘健却道:“这是太子新铸的炮?算没算过这是打了多远?”
朱厚照答道:“是,昨日刚打磨好。靶子和炮距离三百步,到这里怕是五百步有余。”
刘建听了“呵呵”笑了,“太子知道我朝的大将军炮能打多远吗?”
朱厚照摇摇头。
“顶多三百步,还是石弹子。像这般打穿两层一尺多厚的墙,大将军炮绝无可能。可否带老臣去校场看看炮?”
朱厚照看看弘治的脸色,弘治点了点头。
一大帮人便又回到了校场,众人此时再看青铜炮,眼神就不一样了。炮身泛着青黑色的凶光,硕大的两个轮子也显得狰狞起来。
弘治和众臣看完炮,又走到土堆和围墙跟前看了看,四尺厚的土堆顶上的土都被掀飞,留下了一个笔直的土槽。内校场的墙倒是没塌,中间被砸出个两尺来宽的洞。
“这是平射的,炮口可以上仰到十度,这个角度能达到最大射程。”
刘健听不懂啥叫十度,但听明白了五百步还不是最远的。
“那最远能有多少步?”
朱厚照手一摊,“这要试了才知道。”
刘健对弘治躬身说道:“陛下,太子所铸火炮威力远胜以往,城内无法试炮,不如把炮拉到南苑仔细测试,这可是国之利器。”
弘治点点头,“那就后日好了。太子,你好好安排,将功折罪。”
朱厚照点点头,南苑还没去过,开心。
朱厚照叫来赵得功,让他带人先去南苑布置起来。
两天后,圣驾和内阁、兵部、工部、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从正阳门启程去往南苑。
朱厚照带着一众工匠和自己的府军前卫军官团跟在圣驾后面,大炮由两匹马拖着,后面还跟着一辆四轮大车拉着炮弹、火药和维修工具。
走了一个多时辰,便来到了南苑大红门。南苑元时叫下马飞放泊,是个皇家猎场。太宗时增扩其地,修建了一百六十多里的围墙,浑河和凤河也在苑内穿过。
进了大红门,赵得功又领着圣驾往前走了三四里,来到南海子边上的鹰台。弘治下了马,带着众臣上了台子,这里看得远。
赵得功按照太子的吩咐,每一里用石灰画了一个直径五丈的大圆,一共画了四个。
火炮和工匠就位后,弘治吩咐开始试炮。
这次点火的工具换成了一丈多长的木杆子,顶端钉着一枚长钉,有点像军中的戟,引火绳就缠在钉子上。
第一炮还是平射,弹丸砸在第一个白圈与第二个白圈之间,连蹦带跳地滚到了第二道白圈边上。
鹰台后面隔着几十丈远的马群受了惊,骚动了起来。骑不成马,府军前卫的军官只好跑了过去,用布尺量了弹着点和圆心的距离,再跑回来报数。
“第一弹着点六百二十步。”大明制,一步五尺,平射两里不到一点。
朱厚照让把马群再牵远点,报数的人就守在马边上,听见炮声再骑马跑过去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