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乌间鹭传奇 > 第63章【天时不予】
    大海用力扔了烟头,不想说话,看山下达人领路,很不情愿跟在他后头。



    二人离开了顶楼,走到了下面的一层。刚下楼梯,走进楼道,就能闻到一股很好闻的香气,大海见楼道里灯光幽幽暗暗,远处有一名女子正缓缓走向他。



    山下达人朝着大海又鞠了一躬,说道:“姚局长,鄙人有事要去忙,只好让别人接待您。您什么时候想走了,我在下面派了人,会送您回家,鄙人先失陪了!”



    刚说完,也不等大海开口,就走下了楼梯。



    大海正不知所措,里头走出来的那位女子,已经到了跟前。



    只见女子低眉向大海行了一个万福礼,黄鹂鸟儿一般清脆的声音,传入了大海的耳朵:“姚先生,请进!”



    大海低头看去,见到这位女子婷婷袅袅,正穿着一身淡粉的汉服。汉服宽大,隐隐约约可以看出她的腰身比例完美,玲珑浮凸,看得大海一脸通红。



    女子缓缓抬起头,看向大海,大海不自觉呆了,他从未见过如此美貌的女人。他看出这女人应该比自己大上一些,大眼细眉,晶莹的眼眸里闪烁着难以言喻的风情,一笔高挺尖鼻,一双樱桃红唇,全身露出皮肤的地方,如白玉凝脂一般光滑诱人。



    可以说,每一寸肌肤,每一处细节,都是上天精心雕琢的杰作,令人不由得心醉神迷。



    大海缓过神来,唯唯诺诺想要拒绝,女子一只玉手,轻轻捏上大海的手踝,拉着他往里走,嘴里说道:“姚先生不要拘谨,放松就好!”



    大海浑浑噩噩被她拉着,看到一路上挂满了白色清透的薄纱窗帘,被风吹得飘飘荡荡,犹如进到了一处仙境之中,走了一阵,进到了一处大房间。



    他往房间里一看,房中布置着假石花草,一处清泉,流水潺潺,上头架着一座精致的小桥,置景的前方空出一大片,地上是绿色的草皮,放着一堆红黄蓝绿各色的丝锦蒲团。



    绝色女子蹲下身,给大海脱去了皮鞋,大海缓缓踩上了草地,发觉这地上的,并不是真草皮,而是一种不知道何种质地的绒布,做成的假草丝绒地毯,踩上去松软有弹力,当下不仅不能放松,反而更加紧张了。



    女子温柔脱去了大海的外套,大海感到耳边香气如兰,一道凉凉的呼吸朝着他的耳根吹来,紧绷了神经不敢动。



    女子发觉大海肌肉紧绷,娇声笑了一笑,轻轻拍了拍手。屋子最深处纱帐之后,传来了流水声、清风声和一阵悠悠的乐器声,仿佛在万籁无声中,突然传出的一声抚慰人心的天然之音。



    “小女名叫柳玉,今晚给姚先生带来第三个节目,也是三道:【雏莺鸣翠】、【信马由缰】和【九曲江淮】。”柳玉温柔笑着说道。



    说着,走来了两位年纪很小的女子,一名女子在一旁点上了香炉,另一名将一盏淡紫色的小灯,摆在房间里的一个茶几之上。



    大海闻到了香炉中传来的味道,这香气清淡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甜,这感觉,仿佛是一名倔强少女,流露出一抹羞涩的不安分。



    又去看那盏小灯,古铜的灯座上,镶嵌着一颗拇指大小的石头。石头正发出鬼魅的淡紫色光芒,大海总觉得哪里听说这样的石头,又一时回忆不起来。



    柳玉见大海一动不动,脱掉了自己身上的汉服,露出一身雪白的肌肤,上下一丝不挂,只用粉色薄纱的肚兜遮住了。



    大海看到她身姿曼妙,如柳絮轻舞,极致优美的曲线,让他无法呼吸。



    两位女子出现在柳玉身旁,柳玉看了眼其中一位女子道:“【雏莺鸣翠】就由她来服侍您,这一道讲究的是处子之味,我选的人,遵从【腰肢九细】、【柔若无骨】这两条津门花吟的标准。我知道您眼下要娶新妻,所以提前准备好了这一道,让先生学得了,可以与夫人在新婚之夜,循序渐进,激发她身上的万种柔情!”



    大海听都没听过这些东西,哪里知道这中国的名妓,也分花魁、花吟、花颜这许多,花榜更是模仿科举,分出一甲、二甲、三甲等等,花样繁复。



    柳玉继续说道:“【信马由缰】,由我来服侍先生,这道展现的,是驰骋疆场的豪放不羁,能泄尽先生胸中,万丈男儿血性!”说完,柳玉指了指假石一旁的一辆马车,走过去了拿起了一条皮鞭,展示给大海看。



    大海看柳玉转身的时候,后背处,满满都是被皮鞭打伤的疤痕,他心跳得急促,额头大汗淋漓。



    “最后一道【九曲江淮】,由我们三人共同服侍,讲的是,九曲江淮,情丝缕缕,纷纷花影如梦。红烛傍拂,罗纱昏昏,迢迢日月星辰。让姚先生回归到天地间最极致的快乐。”



    说完,三女拉住大海,走向房间正中。



    大海这时昏昏沉沉,不由自主,跟着过去,躺在了软绵绵的地板当中。



    三日之后,华人会。



    徐为在二楼会议厅,正与各界的南洋名人交谈甚欢,突然楼梯口传来脚步声,杨修林穿一身黑色的丝绸大褂,面带微笑,正和众人招手打招呼。



    徐为眼神犀利,看出杨修林脸上血色全无,嘴唇灰白,明显这阵子过得不怎么好。他不动声色,想听听这位会长,搞那么大的阵仗,请了那么多人前来,到底想说些什么。



    杨修林喉咙沙哑,勉强说道:“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身前来,杨某最近染了风寒,喉咙哑了,差点说不出话,望诸位海涵!”



    会议厅的人默不作声,微笑看着他。



    杨修林继续说道:“今日请诸位来,是想说一件事。我近来身体不好,恐怕要在家里养上一阵子。徐为年富力强,正是施展才华的年纪,我提议,让乌鹭棋社的徐师爷,作为华人会的代理会长,协助我管理会馆的大小事务。!”



    说完,杨修林犹犹豫豫,朝着桌上的众人看了一眼,问道:“诸君意见如何呀?”



    银行万家的二公子万兴泰,这时笑着开口道:“最早就是由杨会长联合乌鹭棋社,在南洋竖起了这【华人会】的招牌。我们小辈中,最敬佩的,自然是杨会长,这第二位,当仁不让,正是徐师爷。我相信,不论是杨会长还是师爷,都会将华人会发扬光大,带着我们南洋华人,团结向前!”



    说完,其他几家商社的人一齐鼓起掌来,杨修林看出徐为这阵子,已经私下和这些人串通好了,一心要逼自己出局。



    卢学川这边,他更是自身难保,这次他就是被卢学川逼着,前来与徐为拉扯,希望延缓徐为上位,替他们拖延时间。只等那桩大事做成了,这帮华人的上层精英,才会再次将天平倒向自己。



    渔业商社派了火扳指前来,他知道杨修林表面大方,心里多半是虚情假意,明白师爷广得人心,就开口给徐为助力:“杨会长,按照我们华人会的流程,不管是不是代理会长,还是要先投票,您看?”



    杨修林站起身,双臂一展,用嘶哑的声音喊道:“我只是提议,一定要尊重大家的意见,我们先投票!”



    刘家、金老虎等人,与乌鹭棋社交好,自然全力支持,七大商社所有会员齐齐举手。百货公司的郭经理看支持徐为的人多,也举手投了票。



    十几个席位,只剩下大马路这边的几位老板,犹犹豫豫不出手,他们看银行万家出来给徐为站台,没有办法,最后也缓缓举手投票。徐为以全票,通过了此次决议。



    杨修林看会议桌上的人,都一边倒向徐为,脸色难看,强撑起一副笑脸说道:“全票通过!今后要劳烦师爷,为咱们华人会尽心尽力,携手南洋各界,继往开来!”



    徐为也不谦让,缓缓起身,向所有人抱拳道谢。



    杨修林看几个商社的人,对徐为甚是看好,举手投足间十分亲密,也不多说什么,向着众人宣布道:“徐为正式成为华人会代理会长,有请师爷来我办公室,我有几句话想交代。诸位都是好久不见,请多坐一会儿,聊一聊天,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说完,呆呆走向了自己的办公室,徐为紧跟着也进去了,关上了大门。



    “卢学川想邀你入局!”杨修林瘫坐在大椅上,冷冷说道。



    徐为打开折扇,笑着问:“杨会长,今天这演的是哪一出啊?”



    杨修林眼神躲避开他,只顾说话:“卢学川眼下,想组织起一股力量,将英国人赶走,一海之隔,对岸就是法国人。这两国反扑起来,南洋将战火不断,所以,不仅要一鼓作气拿下,更是要建立起一个政权,一个我们华人自己的政权,这才能师出有名,真正与英法长期对抗,将他们彻底赶出南洋!”



    徐为心里早已猜到了几分,只是要建立政权这事,属实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当下不说话。



    “本来想着,乌鹭棋社一直维持南洋各个阶层的平衡,这革命的事情,八字没一撇,只好先瞒着不跟你说。眼下...这眼下事情中间有了误会,只好跟师爷说清楚,希望你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徐为开口问道:“白鹭准备怎么做?”



    “卢学川那头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我与你,负责联合七大商社和南洋各界,控制住整个过程中的局面。眼下卢学川需要军队那边帮忙,手里缺钱,他去跟万震霆谈过,银行里听到他想打仗,不肯借钱给他。他想让你帮帮忙,去跟万家商量商量。”



    徐为一口拒绝道:“这事情风险太大,我不准备参与进来。你去告诉白鹭,希望他不要白日做梦,这事我只当不知道。”



    “并非白日做梦,中国那边,革命已经成功,他们答应,可以派出海军帮我们一帮!”



    徐为一惊,收回折扇,沉默不语,过了半晌,回答道:“还是不成,这事仍有变数!”



    杨修林问:“有何变数?”



    “日本人!日本人打败了北洋水师,又赢了俄国人,眼下中国的辽东、台湾都在他们手里,军事实力更甚之前!他们对南洋虎视眈眈,不得不防他们黄雀在后!”徐为厉声道。



    杨修林笑了一笑:“你放心,卢学川跟日本人说好了,在南洋,他们只做生意,绝不插手其他事!”



    徐为站起身来,轻声骂道:“现在他们在这里根基尚浅,当然这么说,只等华人与英法两败俱伤,日本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坐收渔翁之利,这种屁话,你们也信!”



    杨修林见徐为不肯与卢学川合作,睁大眼睛,听了听门外的动静,在桌上用钢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交给徐为,嘴里说道:“师爷好好考虑,这事不急。”



    徐为见他行为举止奇怪,连忙接过纸一看,上头写着【我全家在他手里,救我】这几个字。



    徐为心中一惊,知道此刻杨修林正被卢学川控制住,也不好贸然答应他,想着回棋社再想办法,就故意提了提声音,应道:“这件事情太大了,我要回去好好想想,眼下还不能答应你。”



    说完,徐为伸手去拿钢笔,在纸上写下了【他们在哪】。



    杨修林边写字,边说道:“如今时机成熟,英法两国本土打仗,顾不上这边,要是这次机会一失,恐怕你我二人此生,都再等不来这样的好局面了。”



    徐为拿过纸来看,杨修林写的是【越洋大饭店】,徐为不慌不忙,又写上了【我为什么要帮你?】,嘴里说着:“你要知道,这战火一烧,我们几十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一炬,我奉劝你们趁早收手。”



    杨修林见到了这个时候,徐为还要问他交换利益,想了一想道:“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纸上写上了【我可以救码头】,徐为看见了,眯着眼睛想了半天,不说话。



    杨修林看徐为一声不响,着急得将纸揉作了纸团,塞到嘴巴里,硬生生吞了下去,吞完,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



    徐为想了一阵,想不出他们已经成功稳下了丁楚,这卢学川还能从什么地方,对码头下手,疑惑间看向杨修林,见杨修林又要与他谈条件,冷笑一声道:“等我回去想想!”说完,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杨修林看徐为最终见死不救,瘫软在椅子上,两眼混浊,气息渐渐弱了下来。



    他想到这几天,全家上下受到的非人的酷刑折磨,实在熬不下去,知道哪怕徐为救出了他的家人,这些人也未必能够活得下去。



    眼看门口的人,又要将他带回刑房,深深的恐惧萦绕脑海,万念俱灰之下,他紧紧握住钢笔,往自己的喉头,用尽力气,狠狠一插,又用力一拔出,脖子血管里的血,喷溅了老远。



    门口卢学川的手下看见了,慌忙冲进去,关上了房门。



    徐为与这几个人擦肩而过,并没有发觉到杨修林已经自尽,笑着走到会议室中间,与人继续攀谈起来。



    这时,会馆的一位秘书走出来,朝着众人微笑说道:“杨会长突然身体不舒服,让我来跟大家说一下,今天就不设宴款待各位了,希望大家能够见谅!”



    众人听这话的意思,是已经散了会。这些南洋名流,各有各忙,见杨会长迟迟不出办公室,寒暄了一阵,自顾下楼,开车回去了。



    徐为也好奇为何杨修林迟迟不出来,想到他最后写的【救码头】这三个字,越想越不对劲,连忙让黄包车送他回了棋社,并嘱咐黄包车的人,立即去码头,将阿南和明月叫回。



    不到半个钟头,阿南明月就一起回了棋社,徐为让二人在账房中坐好了,将华人社的事情,与卢学川的计划,简单说了,吓得阿南和明月都惊呆了,说不出半句话来。



    “乌鸦,你马上动身,着手调查越洋大饭店,第二个,派人去大马路盯着,卢学川和丁楚的外孙女,可能还会去戏院看戏,让人去摸摸这两人的行踪。金老虎回了南洋,刚才跟我聊了几句,让你明天过去矿业商社找他。”



    阿南应下了,抱拳向师爷告退,出了房门。



    徐为拿着折扇,看了一眼墙上鸟架上的哑巴,问明月道:“我想不出来,白鹭还会用什么法子,去找码头的麻烦?”



    明月更猜不出,问道:“师爷,为何卢学川一定要拿下码头?”



    徐为喝一口茶,缓缓道:“南洋靠海而生,码头是南洋的咽喉,英法就是从这海岸登陆,才拿下的这片土地。如今白鹭拿码头,一是为了扼制英法海军,将两国主力控制在海上,二来可以掌握贸易,一旦英法军事上占不到便宜,还可以用商贸和他们谈判,另一方面,也能利用贸易,让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



    明月点了点头,又问道:“他的赢面大吗?”



    徐为听明月这样问,笑着道:“冷静想想,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政府中,至少有一半人控制在他手里,我猜陆军那边,他肯定已经谈妥了。欧洲战事牵制住了英法的军队,中国那边又愿意派舰队来帮忙。白鹭这盘大棋,下得是又稳又狠。只不过......”



    明月忙问:“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俗语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你去看那些列强,皆尽举国之力,方能称霸一方,卢学川眼下最难的,还得是一个【钱】字。但是,话说回来,清朝国库里的钱,也不算少了,北洋水师何等威风,这等船坚炮利,为何连日本人都打不过?”徐为严肃地问明月。



    明月想了一想,小心回答道:“是因为人心不稳吗?”



    徐为扇了几下折扇,笑道:“非也,反倒是因为时运不佳!铁拐李曾跟我讲过,道家里关于国运、时运和命运的说法,不管你如何地利人和,只是第一项天时不予,即便你智慧通天,能力超凡,都赢不了一星半点。我墨家是显学,讲的是人能胜天,事在人为的道理,可无数结果,告诉我们,造化弄人,恰恰最后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明月低头沉吟道:“天时不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