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一代名臣曾国藩 > 为国育才,奏请留学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相继成立了,可是,曾国藩却不得不面对购置好的机器无人会使用的局面。此时的欧洲早已进入了工业时代,这引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快帮助中国实现强国之梦,容闳又自拟条陈四则,分别寄给升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已调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
容闳的条陈四则如下:
一、中国宜组织一合资汽船公司。公司须为纯粹之华股,不许外人为股东。
二、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派遣之法,初次可先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百二十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
三、政府宜设法开采矿产以地利。矿产既经开采,则必兼谋运输之便利。凡有内地各处以达通商口岸,不可不筑铁路以利交通。故直接以提倡开采矿产,即间接以提倡铁路事业也。
四、宜禁止教会干涉人民词讼,以防外力之侵入。
容闳
到条陈后不久,丁日昌、李鸿章、曾国藩、容闳四人因天津教案一事齐聚于天津。谈完教案的事,丁日昌与容闳便当面向曾国藩、李鸿章谈起了向美国遣派留学幼童的事。四个人讨论了好几天,曾国藩治国理念的第二项内容——派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即所谓的洋为中用——便正式启动了。

曾国藩
“我去年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计划,我
“经查,美国与我国新立和约第七条里写道:‘今后中国人要想进入美国国立大小学校学习各科文化技艺,美国必须像对待最优国国民一样对待中国人。’另外和约里还说:‘美国可以
“三月间,英国公使来天津,也问到有无派学生出国一事,李鸿章就对他以实相告。他颇为赞赏支持,说先到美国学习,英国的大学极多,将来也可以根据情况派到那里。这本来就是外国人非常欢迎的事情,对于和平友好的大局有益无害。臣等想,外国人所擅长的东西,既然肯听凭别人一同学习,志刚、孙家毂又已经探出了一条道路,由太平洋乘船直达美国,一个多月就能到了,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
“有人说,天津、上海、福州等地已经设机构仿造轮船、枪炮、军火,京城设立了同文馆,挑选满族和汉族的子弟,聘请西方人教授,另外,上海也开了广方言馆,挑选文科的学生学习,似乎中国
“西方学问崇尚实用,无论知识分子、工人,还是士兵,无不进入学校学习,共同学习原理,熟悉机械,亲身实践,各自
“听说以前福建、广东、宁波等地的孩子,也经常有去海外留学的。但他们只是想学点儿粗浅的外语,以便和洋人交易,为了衣食打算。既然这样,那么刚开始选择幼童起,就要慎之又慎。带到国外后,都要归委员管理约束。分门别类,力求
经过曾国藩、李鸿章二人的反复奏请,朝廷终于同意了这项计划。任命陈兰彬为留美学生监督,容闳为副监督,负责挑选留美幼童事宜。可惜的是,陈兰彬、容闳二人管带首批出洋的三十名幼童尚未走出国门,积劳成疾的曾国藩便薨于两江总督任所。管这样,他开创的同治中兴局面,仍然延续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