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乱世能臣左宗棠 > 屡受举荐,难授实职
眼见湖南的形势见好,
这当中就有一位京堂,也回到湘潭省墓。家里人便向他说起上年太平军打进湘潭的事,把左宗棠好一顿夸奖。说要不是左宗棠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不要说湘潭,就是湘阴,也不能保全。说完这件事,家人又说了另外几件与左宗棠相关的事。还说太平军围困长沙八十几天,不仅没有打破城池,还死了一个王爷,就是因为有左宗棠

这位京堂回京之后,逢人就讲左宗棠如何了得,还说一个左宗棠,相当于十万军兵。这话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谁呢?就是都察院监察御史宗稷辰。别看这位宗稷辰官职不大,却是京官当中出了名的言官。
太平天国举义之初,咸丰帝下诏求言,宗稷辰当先上疏,请朝廷
为了慎重起见,宗稷辰特意把那位京堂请到馆子里吃了一顿,把京堂夸奖左宗棠的话逐件落实后,连夜笔走龙蛇,给咸丰帝陈上一折,说:自粤匪窜据长江,文臣武将,能作战者越来越少,难得人才,而多不其用,或以死殉,或以罪罢官。宗稷辰请求朝廷开文武兼资一科,广天下人才,才其用。宗稷辰接着笔锋一转,谈到左宗棠,称:湖南之左宗棠,不求荣利,迹甚微而功甚伟。若使独当一面,必不下于胡林翼诸人。
折子写完,并没有马上往宫里递,他毕竟因为疏言不慎,刚被咸丰帝申饬。也是合该他走运,偏赶这时,咸丰帝又下旨命百官荐贤举能。宗稷辰一看机不可失,当天就把折子递了进去。
宗稷辰这篇折子,让咸丰帝知道了湖南还有个“不求荣利,迹甚微而功甚伟”的左宗棠。这是咸丰帝第一次听说左宗棠的名字。

按照《左宗棠年谱》的记载,咸丰五年十二月,两道圣旨飞递给湖南巡抚衙门。
第一道圣旨是关于左宗棠的:
都察院御史宗稷辰奏,平寇需才,请保举备用一折。现
第二道圣旨是关于官文和胡林翼的:
湖广总督著官文兼署;赏胡林翼二品顶戴实授湖北布政使兼署湖北巡抚。
宗稷辰这个保举折,可谓一枪两眼:既保举了左宗棠,又保举了胡林翼。
左宗棠见到这个折子很是意外,他认为该保举他的应是骆秉章,哪知却让这个姓宗的拔了头筹。骆秉章接完圣旨却很尴尬,他搞不清楚,宗稷辰远
左宗棠开始处理未完的案牍和未了的公事。他知道他就要离开长沙,进京去面圣了。说不定,他的命运会从此改变。
但老谋深算的骆秉章,却不想就此让左宗棠离开。因为这个人对湖南、对他来说,都太重要了。他之所以能
骆秉章这件事做得不太地道,左宗棠已经四十四岁,眼看着就半百了,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平台,你又不让他上,这不是坑人吗?
左宗棠知道骆秉章的做法后,好多天不说话。左宗棠挺伤心。其实,就
骆秉章坐姿像(清人绘)骆秉章的折子和曾国藩的折子,几乎同一天抵达京城。
曾国藩的折子这样写道:
湖北全境克复实赖湖南抚臣骆秉章一力维持,接济船炮,拨给饷项,添募水陆各勇。该抚署内幕友候选同知左宗棠,于外江水师尤为殷勤保护,一船一炮一哨一勇,皆苦心照料,劳怨兼任。其一面
骆秉章说左宗棠“有志观光,俟湖南军务告竣,遇会试之年,再行给资送部引见”。
这也就是说,左宗棠不想当官,还想接着考进士。因为湖南军务尚未告竣,所以现
功奖罪罚,自古皆然,反正空定子很多,不值钱。咸丰帝决定答应曾国藩的要求。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二月,为办公方便,左宗棠

四月初,咸丰帝的圣旨下到了湖南巡抚衙门。
圣旨是这样说的:
据曾国藩奏,“湖北全境克复实赖湖南抚臣骆秉章一力维持,接济船炮,拨给饷项,添募水陆各勇。该抚署内幕友候选同知左宗棠,于外江水师尤为殷勤保护,一船一炮一哨一勇,皆苦心照料,劳怨兼任。其一面
咸丰帝赏了左宗棠一个候补京官。
虽然依然是五品,但毕竟是京堂缺分。左宗棠当日给胡林翼写信一封,通报这件事。
左宗棠
曾涤翁上奏,保举数君,巍然以本司宦名冠首。俾先人得邀诰命之荣,是平生所欣羡祈祷而不能得者,若锡类有恩,则三十年孤儿可以冥目矣;不朽之感,何烦言喻!然鄙人自念平生绝少宦情,于浮名尤所不屑,所谓布衣躬耕,不求闻达前身,亦尝自颂之矣。自咸丰三年至上年屡辞保举,非但廉耻不容丧,亦实见得时局日艰,担荷不易。剿贼非有大权不能,使我得以数千人当一路,不缺其饷,何尝不可有成?无如出身太迟,资望不足充当世用,我之例不过交某人差遣而止,即真诸葛亦无可展布,何况假耶?与其抑郁而无所施,何若善刀而
从信中可以看出,左宗棠并非不想出去做官,实

四匹马拉的轿车,相当于八人抬的绿呢大轿。清朝官制,外官非三品以上文职大员,不能乘坐八人抬绿呢大轿,否则按违制治罪。
左宗棠没有答应胡林翼。左宗棠的理由是:
此断不可。数以微贱姓名上达天聪,实非所宜,且恐傍人之话短长者谓其急于求进,或非少宝山人倍索身价,尤非鄙心所安也,乞赦之。
显而易见,左宗棠不肯离开骆秉章,恐招人讥讽。
既然如此,胡林翼只好也上了一个保举折,保举左宗棠:
才学过人,于兵政机宜,山川险要,尤所究心……其力能兼江西、湖北之军,而代臣等为谋。若能使其独领一军,必有大效。
最后,胡林翼评价左宗棠:
秉性忠良,才堪济变,敦尚气节。而近于矫激,面折人过,不少宽假,人多以此尤之。故亦不愿居官任职。若能使其独领一军,必有大效。
胡林翼胡林翼的保举折进京不多几日,圣旨再次来到湖南巡抚衙门。圣旨是这样说的:
湖南举人左宗棠,前经曾国藩奏后,已经赏五品顶戴分
左宗棠接旨之后连连叫苦不迭。左宗棠知道,胡林翼如此举荐,不仅暴露了左宗棠的去意,而且把左宗棠推向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左宗棠就此离开幕府,骆秉章会说他不够义气,天下人从此也会瞧不起他。这样一来,就算骆秉章同意左宗棠到曾国藩麾下去独领一支湘军,左宗棠也不会去的。何况,骆秉章也根本不会让左宗棠走。反之,如果举荐的人不是胡林翼,而是湘军统帅曾国藩,情况就不大一样了。一则,曾国藩此时
不过,经过这么一折腾,左宗棠的名声总算大了起来。各省督抚乃至各路统兵大员几乎都知道,湖南幕府有个左宗棠,是个才学过人,却又无意仕进的能员。
左宗棠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