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亮基一样,左宗棠一到长沙,骆秉章就委以重任,让其不仅负责文案,还辅佐兵事。
一
这个时候,湖南提督已经不是鲍起豹,是塔齐布。塔齐布是曾国藩保举上来的人,对曾国藩看好的人,塔齐布从来不说二话。但鲍起豹的老部下樊燮,却一直对左宗棠不看好,背后说了左宗棠不少坏话。
樊燮是永州镇总兵,是钦命的二品武职大员。鲍起豹哪儿去了?鲍起豹被团练大臣曾国藩给参走了。但这个樊燮也不是善茬儿,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其实早就对左宗棠看不惯。一见左宗棠又被骆秉章请进了巡抚衙门,樊燮气得对人
樊燮虽然生气,他还真不敢对左宗棠怎么样。因为此时的左宗棠已不是两年前的左宗棠了。那个时候,左宗棠还仅仅是湖南乡下的一名举人,而现
五品同知直隶州是个多大的官?相当于现
左宗棠到长沙的第三天,太平军再克岳州,二次将湘阴占领,并分兵去取湘潭。湘潭当天也被太平军拿下。这个时候,曾国藩的水师营,
消息传到长沙,骆秉章、塔齐布、彭玉麟、杨载福等人,主张快
得知清军杀向湘潭,正
塔齐布手执大旗,麾各路兵勇奋勇向前;周凤山严督后队继进,手刃临阵退缩之勇七人。塔齐布与周凤山纵横血战,立斩该逆伪统领先锋六名,伪都督元帅三名,毙贼五百余名。贼匪纷纷溃散。
按曾国藩给朝廷上的折子中的统计数字,“此次水陆痛剿,毙贼近万”。太平军
从湘潭大捷中,我们可以看出左宗棠的韬略:左宗棠用兵,善于从绝境里看出生机。这一点,不仅张亮基、骆秉章佩服,连曾国藩,也很是佩服。
此战过后,左宗棠的威望如日中天,不仅曾国藩经常向他请教军事上的问题,骆秉章更是把整个巡抚衙门,都交给他管理。有时他替骆秉章起草的奏折,骆秉章看都不看,直接鸣炮拜
二
因为湖北被太平军占领,左宗棠会同郭嵩焘等人,和骆秉章商量“力定越境剿贼之计”,琢磨怎样派兵出省去增援湖北。
曾国藩这个时候,整天忙着重整湘军水师旗鼓的事,顾不上别的。
左宗棠有事为什么宁可和郭嵩焘商量,也不和曾国藩商量呢?说实话,别看曾国藩是二品侍郎,要讲用兵打仗,他对曾国藩不看好。曾国藩管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他也是把脸一扬,高兴就多说几句,不高兴,几句话应付过去。曾国藩知道他的性格,也知道他专门研究过军事,所以并不生气。谁让这个时候的左宗棠受骆秉章器重,春风得意呢?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十月,太平天国西征大军连续攻陷江西瑞州、临江、袁州等地。兵锋甚锐,全国震动。消息传到长沙,骆秉章连夜召集人开会,商讨对策。左宗棠力主派兵支援江西。左宗棠向骆秉章这样说道:
江西一有蹉跎,则江、浙、闽、广皆为贼有,而湖南亦危,东南大局不可不问矣。以时局论,故无有急于援江西者。
经左宗棠一再争取,骆秉章决定组织六千人兵勇援赣,配合部分湘军,以及赣军,对抗太平军。太平军一看清军援军陆续赶到,急忙扯旗进入贵州。左宗棠又向骆秉章提出派兵援黔的建议,骆秉章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