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与张亮基即将分手之际,又到一道圣旨:因策划平定浏阳周国虞“征义堂”有功,以同知直隶州用。接旨
一
与张亮基分手后,左宗棠乘舟返湘。路过监利的时候,突然舍舟登岸,决定去看望一下王柏心。张亮基几次巡查防务路过监利,都要与王柏心见上一面。左宗棠每次都随行,故此与他相识。说起这王柏心,还当真是大清国的人物。
王柏心的家庭与左宗棠相仿。王的曾祖父王秉道,是乾隆三十年湖北副榜。他的祖父王文模,邑痒生。他的父亲王为典,更是博览群书,于诸史研究尤详,为清廷奉直大夫。王柏心本人与左宗棠的大哥左宗棫同岁,他道光二十三年中举,次年中进士,授邢部主事。可惜他乐于穷经,无意仕途,任职仅一年,便以“家有老母,无人奉养”为辞,告养乞归。返里后,受聘主持“荆南书院”,一面讲学一面著书立说。对治理江河颇有研究。所著《导江三议》一书,就是他的治水思想和治江策略的集中论述。他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太平军事起,洪秀全
听说左宗棠到了,王柏心急忙与之相见,这才知道,张亮基就要离开武昌去巡抚山东。
左宗棠与他交流了对时局的看法,又参观了荆南书院。王柏心则把自己没有刻印的著作一一拿给左宗棠看,说是请教,实际是
王柏心王柏心对左宗棠说:原本想把这几本手稿拿给张亮基,求张亮基出几两银子把它印出来,哪知道张亮基这么快就走了。左宗棠一笑置之。
二
左宗棠于九月初四回到湘阴县城,次日归隐东山白水洞。左宗棠把官服顶戴都脱下来包起来,每日布衣布鞋,或书,或访友,优哉游哉,怡然自得。
再有几天,左宗棠就四十二岁了。圣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左宗棠已经过了不惑的年龄,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有大的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说到就到了,左宗棠听说,湖南巡抚又换成了骆秉章。
正月十九,正
很快,从衡州传来消息,说丁忧侍郎曾国藩,已经练成湘勇陆军和水军两支队伍,一万余人,就要出兵北上,迎战太平军。
二月初一,太平军先克岳州,随后马不停蹄攻占湘阴。太平军
听说刘蓉
三
骆秉章打
左宗棠提笔便给骆秉章回信一封,想都没想便一口回绝了。宁可老死山林,也不出去给人当幕僚了。这是左宗棠和张亮基分别时对自己立下的誓言。与其为他人作嫁衣,还不如老老实实写几篇好文章,踏踏实实经营自己的地呢。
但骆秉章却不想轻易放过左宗棠。没过三天,他打
左宗棠一笑,直接说,我也不写信了,你就直接替我转告抚台吧,别打
骆秉章的人走后,左宗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他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骆秉章后来是怎么把左宗棠请出山的呢?有说骆秉章抓了他的姑爷,也就是他的大女婿陶桄,用陶桄来逼左宗棠就范。不过,按左宗棠的性格,骆秉章如果真这么做,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加剧左宗棠对他的反感。还有的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