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 第212章 民生、建设、战争
    前往御驾营地的路上。



    嬴政迅速派人前往接洽章邯,顺便也看看章邯的身体情况,御医什么的也都提前派出去了。



    毕竟章邯之前跳黄河的事情,蓝田游骑回来也都进行了详细的上报。



    当时那个天气……晚上就出现了大降温……



    嬴政可不想章邯这样的好苗子,真出了什么事儿。



    这种时候。



    嬴政也意识到了章邯绝对是个可造之材。



    出身、能力、性格各方面都非常均衡,未来必将是扶苏的左膀右臂,也是关中勋贵派系的新柱石。



    另外。



    许尚还在马车上,与郑国述说了一番关于治理黄河,束水攻沙的详细安排。



    大概就是把之前在稷下学宫的讲解,以更加完善的方式,陈述给了郑国。



    郑国自然也觉得受益匪浅。



    把束水攻沙,减水坝和都江堰的一些底层逻辑相结合,再有这两年的打磨经验,郑国显然已经有了更好的治理黄河办法。



    尤其在引流灌溉方面。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许尚对于郑国还是十分信任的。



    或许有了这层原因。



    郑国才能拥有与车同乘的殊荣吧。



    至于现在的尉缭子只想静静……



    不过很快我们的鬼谷子阁下也就释怀了,只因他想到了许尚方才所保证的,他若能把纵横家传承都给篆刻传于后世,许尚就为他牵马执蹬,这就够了。



    有了这一条。



    尉缭子表示……他啥事儿都能想通……



    傍晚时分。



    一行人来到了御驾营地。



    十万人的东巡大营,盘踞十里方圆,营地中在固定的时间,还会组织货品集会,以供士卒日常所需。



    如果是曾经中原六国的军营,那就不止是集会了,大概率还有许多商贩叫卖什么的。



    而大秦显然做不到这般开放。



    关中秦军,最忌有商人掺杂。



    更何况此番皇帝的御驾,也在军营之中。



    一般来说。



    始皇都居于行宫之内的。



    奈何。



    河内郡的条件异常艰苦,像模像样的行宫,早就被决堤的黄河水给掩埋了。



    晚上。



    许尚和华阳太后、尉缭子在一起用膳,几人再度聊到了魏地的惨状,还有救灾事宜。



    与此同时。



    御营内。



    “右相,冯公,武成侯,屠公。”



    嬴政端坐于案几正前,他道:“夫子提议从关中调集一些粮草,好赈济魏地的大量百姓,度过今年的寒冬……不知你们怎么看?”



    现在的魏地,由军武重臣制衡关中勋贵。



    遂。



    嬴政把王翦、王绾和冯去疾都给叫来了。



    王翦第一时间道:“我这一路行来,确实看到许多白骨露于野,朝廷是该赈济一下魏地灾民,挽回一下民心了。昔年秦昭襄王时期的旧例,也该变变了。”



    秦昭襄王以前对于灾民的态度,就是宁愿将其全部饿死,也不能乱了军爵法纪。



    那现在已经天下太平了。



    过往的规制,总得找个合适的时机,稍作修正的。



    右相王绾闻言微微蹙眉,他道:“陛下,凛冬严寒之下,我关中的百姓同样不好过……魏地灾民甚多,若是真从关中调粮,恐怕就不得不在来年加税,以求维持各项国策建设的运转了。”



    王绾摆出了非常现实的问题。



    当前大秦百废待兴。



    究竟是赈济魏地灾民。



    还是顾住九州建设大局,比如修长城,建驰道,筑造五座陵邑,还有骊山陵墓……北伐匈奴……陵邑迁徙制度的各项补贴……东巡御驾和十万大军的花费……今年全国十余万官吏的年俸发放……来年继续修缮黄河……



    这一桩桩,一件件。



    有哪一样不要钱粮的支持?



    封禅泰山和琅琊开海的事儿都过去了。



    王绾也不想多提。



    但眼下正在筹备开办的国策大事,显然都是难以拖沓的国策方针。



    “陛下,恕微臣直言。”



    右相王绾拱手道:“夫子怜悯魏地灾民固然可敬,但为今之计,必须得苦一苦魏地百姓,还是要以帝国的国策发展为重。陛下的心中,更应该装着九州万方,而非河内一隅之地。”



    王绾的态度十分明确。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这两年他们从中原征收的赋税,已经是各种大打折扣了。



    如果再从关中调粮,以资中原之利。



    王绾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随即。



    冯去疾也拱手附和道:“陛下,右相所言极是……我们总得为来年的北伐,预留一些粮草作为预备,以防出现突发情况。”



    冯去疾特地言及了国防诸事。



    这显然就是说给屠雎听的。



    你三公国尉……总不能不重视国防,反而嚷着要赈灾吧?



    果不其然。



    “事关覆灭匈奴,巩固边防,我关中仓储之中,纵有余粮也是不能轻动的。”



    国尉屠雎拱手道:“还望陛下以来年北伐大计为重,至于魏地百姓……没办法,这个冬天只能让他们先挺一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尉屠雎也给出了极为保守的态度。



    他无所谓魏地死多少黔首灾民。



    他只在乎必须确保北伐的顺利凯旋。



    综上。



    民生、建设、战争。



    大秦明显依旧摆脱不了现有的军武惯性,只要有北伐的规划,那么就连国策建设都得给战争让步,更别说民生了。



    这是正确的吗?



    其实还真是正确的。



    大秦北伐匈奴,这一仗乃是重中之重,万万不能输的。



    右相王绾、副相冯去疾和国尉屠雎预备战略物资,防止意外境况发生。



    这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如此。



    嬴政也没有办法。



    他固然想听夫子的话,尽量从关中腾挪一些物资,让魏地少死一些百姓。



    可这种事情总得商量着来的。



    嬴政不会冲动的一言而决。



    让他从民生、商贸、建设、北伐中,择选其一。



    他也百分百力挺北伐大计。



    没办法。



    屁股决定脑袋。



    而站在许尚的角度,他肯定也不可能傻到要求腾挪军用物资,以赈济魏地百姓。



    这两年虽说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钱粮。



    但关中和巴蜀都有大丰收。



    你要说一点存粮没有,这是说不过去的。



    可要让右相王绾把仓储的家底掏出来一部分,哪怕只是一小部分,王绾也会极其不情愿。



    因此。



    王绾料定了,只要他提出需以北伐为重,皇帝就必然会退上一步。



    这就是能够和皇帝直接参与议政的隐形权力所在。



    议政,议政。



    看似大臣没有决策权。



    实际上臣子也总有办法应付皇帝,而且会让皇帝挑不出任何毛病。



    就算皇帝下令让人把仓储的钱粮数额再度明确上报。



    也没有用……



    因为王绾可以把明年的各国国策建设预算,都摆到始皇的面前。



    秋收刚过。



    我们确实大丰收了。



    可距离下一次大丰收还有一整年的时间。



    你说万一明年关中出个旱灾什么的,可怎么好?



    国家难不成当场停摆?



    反正总有假设的突发情况,需要预防……



    说到底。



    还是老问题。



    究竟是关中为重……亦或者中原为重……



    如果大秦是正常的大一统国家。



    那肯定就是哪里出了问题,就先以哪里为重,先把基础民生给稳住。



    可大秦的基本情况不一样。



    关中从上到下,乃至于秦法旧例,都对赈济中原灾民极其抵触。



    或许只有楚地出了灾情。



    楚系秦臣派系上下运作,还有可能让关中出些钱粮赈灾。



    魏地……



    这是真办不了。



    那后宫的华阳太后,她又不姓魏。



    扶苏也不是国夫人魏姬所生,而是芈华生的,都知道芈姓就是代表楚地嘛。



    综上。



    赈灾魏地百姓这个事儿。



    嬴政有心无力,亦或者……饶是嬴政的心,其实也不是很坚定。



    帝王无情。



    固然魏地灾民各种白骨露于野。



    可对于早已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嬴政来说,他的内心没有丝毫波澜。



    嬴政真正在意的……



    一为政治平衡。



    二为军武必胜。



    所以。



    此番嬴政与三公商榷赈灾魏地诸事,没有激起半点浪花,刚提出就火速翻篇了。



    真可谓是君臣的默契之至。



    同时这也都在许尚的预料之中。



    大秦的现有政治派系不变,则中原民生,永远都会排在最为靠后的位置。



    这……才是黄河修缮两年,却始终徒劳无功的内在深层原因。



    何解?



    显然只能动用一些非常手段了。



    总而言之。



    赈灾可以翻篇。



    但修缮黄河这个事儿,许尚势在必行。



    谁敢从中作梗。



    那就将其一撸到底,绝不容情!



    ……



    数日后。



    章邯和张良终于抵达了驻扎于河内郡的御驾营地。



    张良整个人已经有些蔫蔫的了。



    原因在于之前章邯刺穿了张良的手掌……这个天气……再加上张良又用丹药透支过身体,遂导致张良出现了手掌坏死,高烧不退的状况。



    即便有宫廷御医夏无且的及时整治,却也有些太晚了。



    张良的整只右手都开始发黑坏死,在抵达御驾营地的时候,也就只能勉强保持些许的清醒状态了。



    仔细看其狼狈模样。



    简直就跟生不如死没区别。



    重病,无异于重刑。



    当然。



    张良刺王杀驾,横竖都是要死的。



    章邯只要把还剩一口气的张良带到嬴政面前,此番的泼天之功,他也就稳稳的到手了。



    黑冰营帐中。



    许尚坐于上位。



    右列:嬴政,华阳太后,扶苏,王翦,尉缭子。



    左列:王绾,冯去疾,屠雎,蒙武……



    “见过夫子,上卿。”



    章邯拱手道:“叛逆分子张良,已带到。”



    话音落罢。



    章邯背后的张良,应声跪伏于地……



    我们的未来谋圣倒不是吓得,他着实是身体状况太差,天旋地转,一个站不稳,也就五体投地了。



    旁侧。



    “啧啧!”



    屠雎眯了眯眼,道:“就这病秧子也敢行刺陛下,章邯……你莫不是抓错人了吧?”



    屠雎本能的有些以貌取人。



    没办法。



    张良外表本就极其俊秀,现在重病加身,整一个男版林黛玉,确实很难让在座的几个军武重臣瞧上眼。



    随即。



    许尚和嬴政的目光都投向了尉缭子,因为尉缭子曾指点过张良,哪怕点拨的不多,最起码也有一面之缘不是?



    这时。



    章邯拱手道:“屠公,不会错的,此人就是五代相韩的张家嫡系长孙,张良,张子房。”



    章邯表示他这次命都差点搭上。



    张良如果是假的。



    恐怕他再怎么沉稳,也得当场破防。



    好在这种情况断然不会发生。



    尉缭子开口道:“章邯所言无误……子房贤侄,两三年前一别,没想到再相见,你我竟都沦落到了这般境地,你的祖父张开地若泉下有知,定然会各种长吁短叹吧。”



    张良:“……”



    ……



    喜欢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