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 第211章 以图力擒黄龙
    对应到黄河……



    黄河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量差别极大。



    泥沙的蕴含量就更加不必多说了,极高中的极高。



    所以。



    黄河比岷江的引流的难度,要高上非常之多。



    也意味着许尚等人需要在都江堰的基础上,完善出更加适合引黄灌溉的堰口和大渠才行。



    旁侧。



    尉缭子无奈的道:“许公,你这可不行啊!明明是你负责开解都江堰的底层原理,怎么现在老是让我回答……你以前都是这么偷奸耍滑的吗?”



    许尚的常例式提问。



    直接被尉缭子说成了偷奸耍滑。



    纵横家还真是一点亏都吃不得。



    惹得华阳太后忍不住莞尔一笑……



    华阳太后还挺喜欢看到有人跟夫子斗嘴的。



    只是一般人的底蕴和资历往往差出夫子太多。



    唯独尉缭子显然是够格的,比咸阳那位隶属于道家的苦哈哈忘尘子,还要够格。



    这时。



    许尚笑笑:“我主持授业解惑的时候,就是喜欢提问,这是我的风格。”



    尉缭子:“毛病。”



    许尚:“少扯七扯八的,答不答的上来?”



    许尚发现纵横家的人,很擅长转移话题,其实他们才是最会偷奸耍滑的代表。



    好在许尚反应快。



    每次都能及时把话题和节奏拉回来。



    尉缭子闻言憋鼓了一会儿,尔后他还是努力的回想道:“我记得都江堰在岷江的中间,专门建造了一个横着的分水坝……想来这就是用来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以及解决泥沙堆积的难题。”



    尉缭子大概了解都江堰的平面图样,也就是鱼嘴和分水坝一目了然的能看到,他自然就知晓一些。



    可分水坝究竟是怎么在水下工作的,具体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他就没那么了解了。



    毕竟李冰真正厉害的门道,都藏在水下面,你就算去都江堰的实地,亲眼考察观望,也只能看个表面。



    自古通今。



    工科都是非常硬核的存在。



    “这个我也知晓,分水坝最前面的迎水端,被称作鱼嘴。”



    扶苏难得的主动发言道。



    他现在开始比较喜欢互动式的听课了。



    也就是夫子提问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会更加有助于扶苏的理解。



    当然。



    如果夫子老是提问他……他还是会十分紧张,回答不出来也会带点小难受……



    不过总体而言。



    扶苏相比于过往,肯定是成长了非常多。



    嬴政对于自己长子的各种细微变化,也是敏记于心中,然后暗自老怀安慰。



    大秦虽说对于嫡长没那么讲究。



    但古代的长子,在父亲心中的份量,绝对是跟其他儿子不太一样的。



    往往会期许更高。



    因为……



    那毕竟是第一个儿子。



    于嬴政而言,国夫人离秋不能生育,国夫人芈华诞下的扶苏便是妥妥的嫡长子。



    大秦就这么两个国夫人。



    看似没有皇后的名分,实则后宫谁做主,所有人的心中都有共识。



    言归正传。



    许尚对于都江堰的原理开解,对于嬴政和扶苏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上位者,你可以守虚无为,却不能愚昧无知。



    尤其在水利方面。



    你只有懂了其中的门道到底有多难。



    才会在以后的识人、用人方面,更加慎重。



    否则。



    水利建设对于某些官吏而言,就永远都是个单纯的肥差。



    问题是……



    水利农耕乃是邦国之本。



    这特么是能随便捞钱的地方吗?



    许尚表示……在讲课的结尾,他必须要尤其强调一下,关于水利建造的用人标准,当与军武出征平齐!



    兵者,国之利器。



    水利,国之重器。



    ……



    回到此刻。



    “不错,小儒生比尉缭回答的更加细致一些。”



    许尚笑笑道:“都江堰其实总体上就是由三个部件组成,第一是宝瓶口,第二是分水坝、鱼嘴,第三是飞沙堰……郑国,老夫这总结的应该没错吧?”



    许尚Q了一下我们的老实人郑国。



    那郑国还能怎么说?



    他赶忙人情世故的道:“夫子总结无误,非常简洁易懂,就连我都有些觉得夫子是工造大家呢。”



    郑国突然变得很会说话起来。



    倒是让许尚有些微微蹙眉。



    可若仔细想来。



    郑国变得如此人情世故,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关中建造大渠的时候,各方力挺,郑国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结果前来修缮黄河以后。



    郑国才算是认清了现实。



    原来像他这般单纯为了建设水利,造福民众之人,寥寥无几……成年人的世界,唯有利益二字……



    修建关中大渠,当时有蒙骜和吕不韦共同在朝廷全力支持,他们一个是掌国权相,一个是军武一把手,谁敢暗中造次?



    这回修缮中原黄河,需要从关中调集民力资源,这就肯定绕不过右相王绾,不用说都是十分无解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想必郑国为了兜底修缮黄河诸事,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奈何。



    就算他变得再怎么通晓人情世故,也没有任何卵用。



    因为郑国的立场,完全不符合关中勋贵派系的利益。



    他就算磨破了嘴皮子,跪下给人磕头,也换不来旁人的高抬贵手。



    想到这里。



    许尚抬手拍了拍郑国的臂膀,以示勉励,不过他却没有明言安抚。



    也正应了嘉靖皇帝的那句……朕知道你们很难,可朕也难,我们就都勉为其难吧。



    改革从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



    许尚的底线是不让郑国丢了性命。



    至于受点委屈……



    人生在世。



    想完全不受委屈的活着,何其难也?



    并不是谁都像王贲那般……有个好爹……



    “好,我们刚刚说到了分水坝和鱼嘴。”



    许尚略作思索的继续道:“这个分水坝横着建造在岷江中间,将宝瓶口的上游一段距离……一分为二。”



    “如此,靠近宝瓶口的便成了内江,外侧的则是外江。”



    “现在关键的重点来了,外江的河道必须要专门垫高一些,这样就能够让外江变成浅而宽,内江深且窄的布局。”



    “这么一来,外江河床垫高以后,可容纳的水量便会减少,内江变深就能容纳更多的水。”



    “遂,总体而言便是外江四成水,内江六成水,此为着名的四六分水之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难题。”



    ……



    四六分水,底层逻辑就是水往低处流。



    外江的河床较高,如果是极端的枯水期,甚至整个河床都会露出来,也就是干涸了。



    但内江依旧会有水,甚至会蓄水。



    因为内江又窄又深。



    仅有的河水自然就会全都流向内江,然后继续延续灌溉之用。



    这基本上能够解决世上所有河道,在引流灌溉的时候,所碰到的枯水期没水,丰水期漫灌的问题。



    堪称绝妙之法。



    “原来四六分水是这个意思!”



    扶苏率先惊叹出声,他以前也从书上看到过这个专业术语,但当时并不懂具体的意思。



    现在听夫子开解清楚。



    扶苏立马恍然大悟。



    嬴政也频频点头的道:“嗯,李冰这一手确实十分巧妙,很有效的解决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难以调节的问题。”



    嬴政现在有些感叹,若非李冰年纪有些太大了,他定然要请后者再度出山的。



    可惜。



    现今的李冰,就连出远门都做不到了。



    尉缭子颔首:“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



    尉缭子该服气的时候,他也是很服气的。



    许尚见状再次嘴角轻起,继续道:“四六分水,枯水期保证了内江能够蓄水,丰水期外江宽阔自然可以排出更多的水。”



    “但这样还不够,因为如果遇到大雨连绵的特殊时期,内江的水也会出现太多的情况,宝瓶口就会有可能被冲垮。”



    “如此,就需要在宝瓶口对面的分水坝,再开出一个口子,这便是飞沙堰了。”



    “即,鱼嘴在前端四六分水,飞沙堰在后端二次自动分流,以保证发大水的时候,内江的水也能及时的从主河道排走。”



    “不过飞沙堰的河道肯定也要垫高一些,毕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江在枯水期能够蓄住水,丰水期则是再度起到排水的效果。”



    ……



    至此。



    都江堰的三个组成要件,就都讲解清楚了。



    鱼嘴四六分水,飞沙堰二次分水,宝瓶口引流灌溉。



    这些都是在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的症结。



    完成了这一步。



    也就来到了下一步……分沙……



    “分水讲解完毕,再论泥沙。”



    许尚顿了顿,接着道:“众所周知,泥沙往往是越受阻,堆积的就越多。”



    “外江的河床较高,并且宽阔,水的流速也比较慢,自然就会分到更多的泥沙。”



    “内江的河床既深又窄,泥沙不会受阻,水的流速也快很多,分的泥沙便会更少。”



    “这就是着名的二八分沙之法。”



    “其实所谓的【束水攻沙】,从都江堰的时候,就已经在投入应用了,也印证了老夫提出的黄河修缮方案,绝非纸上谈兵。”



    “另外,飞沙堰之所以被称作飞沙堰,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内江的水先是冲击分水坝的底端,尔后再进入宝瓶口,一旦水比较多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回流。”



    “再加上内江的水,流速本就偏快一些,回流会不断加快,进而产生螺旋的离心力,这个时候飞沙堰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只需把飞沙堰的内外侧形成一定的坡度,让水的自然回流,把较多的泥沙都给甩出去,也就达到了内江二次分沙的目的。”



    “综上,都江堰完美利用了水的特性,在解决水患的同时,又能处理好泥沙堆积的难题,最后还能灌溉农田,把巴蜀打造成天府之地……”



    “李冰,该当刻碑颂其功绩,我们也应当充分在都江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出解决黄河泛滥的引流之法,进而造福中原万民,泽被万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许尚没有继续赘述下去。



    因为他就是要把都江堰的底层原理开解清楚。



    这就足够了。



    也让嬴政和扶苏对于治水,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后续两人就不会轻易再被下面的人所蒙蔽。



    是骡子是马,直接拉出来遛遛。



    你们谁能把都江堰理解清楚,谁才能上任水利督造一职……这必将是后世帝王最常用的考核之法。



    下一刻。



    “彩!”



    嬴政率先出声大赞!



    果然夫子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且讲解的简单易懂,让人非常容易就能明白。



    须知。



    许尚甚至都没拿个水利图鉴对照着讲解。



    他只是口语述说。



    就能让嬴政和扶苏等人听懂都江堰的逻辑构造,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尉缭子肯定也只能彻彻底底的服气道:“许公啊!我平时也没见你天天看书什么的,你咋懂这么多?这都是以前积累学习到的吗?”



    尉缭子表示许尚未免懂的东西也太多了。



    好像除了绘画不太行。



    其余的就没有什么事儿能够难住许尚半分的。



    这着实有点离谱。



    搞的尉缭子有点无奈,颇有点他不服不行的味道。



    随即。



    华阳太后笑着替许尚解围道:“夫子之前有说过,他的所知所想,都是大梦开悟,初醒方觉。”



    尉缭子摇头:“我不信……除非说许公在梦中都在学习,那我恐怕还能信上一点儿。”



    华阳太后:“……”



    许尚:“……”



    许尚不可能跟尉缭子表明自己的穿越者身份,所以这个话题,也就没什么必要深究讨论。



    他想了想,道:“尉缭,你相信这个世上有绝对的天才嘛?”



    尉缭子:“我……现在好像有些不得不信了,许公你是过目不忘吗?”



    尉缭子现在对于许尚真是越发的好奇了。



    “我并非是过目不忘。”



    许尚想了想,道:“我想跟你说的是,在某些领域……寻常人通过极致的努力,花费一辈子的光阴,呕心沥血方才做出的研究成果,约摸着可以给绝世天才节省一个下午的时间。”



    人与人之间。



    最直观的差距。



    便是时间。



    你用一生才能研究出来的东西。



    我转念就能看出来。



    你我之间便扎扎实实的差出了百年光阴。



    而尉缭子与许尚之间,差出的又何止百年……



    这并非是说尉缭子不如许尚。



    实在是许尚身为穿越者,背靠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底蕴积累,他理应对先秦时代形成降维打击。



    最起码在知识的广泛度方面。



    许尚绝对是堪称全知全能的全才。



    “尉缭,你先一边静静去吧。”



    许尚抬手轻捶了下尉缭子的胸口,尔后他转而道:“郑国,就依小赵方才之言,你先委屈几天。正好也沉淀一下这两年的失败经验,后续才能更好的再战黄河,以图力擒黄龙!”



    话音落罢。



    郑国无比钦佩又敬畏的拱手道:“晚辈定不负夫子和赵上卿的重托,必当竭尽全力,至死方休。”



    嬴政:“放心吧,有我在……你郑国的命数,是不会轻易方休的。”



    嬴政给出了政治保底的承诺。



    算是把郑国的心,安到了肚子里。



    接下来。



    许尚与嬴政等人又四处走走看看,算是体察清楚了河内郡的基层情况,着实很糟糕。



    也难怪大量魏民出走避灾。



    是真特么活不下去了。



    许尚询问了下嬴政,能否从关中调集粮食救灾。



    得到的答案是需要统筹调度看看。



    许尚立即明白难度有点大。



    因为现在到处都是用人、用钱粮的地方,各项国策措施都在上马,哪一条都比魏地的灾民重要。



    嬴政也是很为难……



    不过既然许尚特地提到了,嬴政肯定也会尝试着去统筹一下,多少安定妥当魏地的基本面。



    随着时日近黄昏。



    许尚侧首询问道:“小赵,去问问章邯押送张良到何处了?后续严查黄河贪腐案,章邯肯定也得参与进来才行。”



    嬴政:“我这就去让人前往河东郡的方向,去迎一下章邯。”



    许尚:“嗯,甚好。”



    尉缭子:“……”



    ……



    喜欢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