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最后的悲歌 > 第23章暗淡紫微星
    蒋若来骑在马上,静静的看着整齐列队的那支队伍,有些无奈的说道:“大开,看来我们得停在这里了。”



    “要不让末将冲一次?”旁边立着的是一位年轻将领,但他也穿戴着游击的服饰,显然他跟蒋若来是同个级别的。



    蒋若来出身将门,祖上是靖难名将蒋贵,后世代镇守边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枝繁叶茂,不过祖上勇武之气也渐渐消失殆尽,靠着祖上的余荫当上了江南大城杭州府游击,他已经别无所求。



    但站在他旁边的李大开不一样,普通军户出身,但在守皇陵一役中力挽狂澜,立有大功,被火速提拔,现在已经官至台州游击,级别上已经与蒋若来一致,当然杭州是大府,台州是小府,所以正经出战后还是以蒋若来为主将。



    此次李大开随着分守道傅云龙前来平乱,原本就是想着是再立些功劳,所以作战勇敢,浦江城下正是他率先登城,并在城墙上斩杀十余人,立下大功。随后绕过义乌救援金华,还未一战就听到义军已撤,于是力主率军追击。



    可惜,这个时候就显出来家族实力来,虽然李大开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家丁队中,但也只得到了五十人的骑兵,而蒋若来凭着家族的实力却松拥有二百多人的家丁规模。



    虽然在傅云龙的要求下,蒋若来不情不愿的率家丁追击,但追击部队的主导权还是得以蒋若来为首,而蒋若来是不愿意冒险的,所以他淡淡的回答道:“大开,列阵不战,这是骑战的规矩。你看对面将领先把稻田烧软就可以看出是有谋略的,建家丁不易,可不要死在这种小贼手上。我们等着,只要转身就是我们骑兵逞威之时,何必做无谓的死伤呢!”



    虽然李大开很想立功,但听蒋若来的语气,显然他的家丁是不舍去冲阵的,再说家丁金贵,死在这里确实不划算。“听蒋大人的,我就不信,在我们骑兵之下,这支小小的队伍还能翻了天去?”



    “大开,不要小看你的对手,你看如果他们趁夜遁走,你敢追吗?”



    李大开一听,滞了一下,还真是,夜间追击对于骑兵来说实在危险太大,且不说对手是否袭击,就是夜间急驰可能带来的马匹损失就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



    果然,入夜之后,听到对面一阵响声,显然对手真的是趁夜溜走,但李大开也只能静静呆着不敢追击。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两人方才带着骑兵追了上去,李大开率军走在前面,急行二十里,只见前面没了稻田,道路一侧是东阳江的河滩,一侧是一座小山。



    李大开一马当先,忽然看到前面道路坑坑洼洼,他顺手勒紧马缰,马儿一个急停,然后稳稳停住了脚步,显出来李大开的控马功夫着实不错,他回身望去,他的家丁队大都控住了马,偶有一两个倒霉蛋收势不住,从马上跌了下来。



    这时,他耳边忽然听到一声“抛”喊,只见山上忽然冒出一串人影,紧跟着一排竹枪呼啸而来,又快又急。



    李大开提起手中的长枪一把拍掉了一根飞向他脑袋的竹枪,跟着身上一痛,两支竹枪砸中了他的胸口和手臂,还好他身上穿着铁甲,竹枪沾甲而落,但巨大的冲击力也让他差点闷过气。



    “走!”李大开连忙调转马头,匆忙之中,他发现已有十来个骑兵被打落马下。



    道路上已经布满了人和乱窜的马匹,李大开发现自己居然一时动弹不得。好在他的家丁训练有术,危险的环境也让他们迸发了无尽的潜力,迅速的调头完成,除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的人,其余都靠在路边,并摆出了防御阵型。



    这时又是一声“抛”,密集的竹枪再次飞来,但这次大家都有了防备,大部分竹枪都被挡住,少量的击中了人或马,又引起了一阵小小地骚乱。



    趁着竹枪的间隙,很多人已经开始往回跑,李大开也缓缓的加速。这时第三轮竹枪又飞了过来,即使拼命抵挡,还是有一支竹枪击中他坐骑后背,他的坐骑忽然加速,让他快速的脱离了战场。



    跑出了二百余步,方才停了下来,回身望去,他带着的五十骑只回来了二十来骑,还有十来人徒步跑了回来,李大开不禁一阵心痛,他心中是有大梦想的,一直想着率军勤王,匡扶社稷,建不世之功,没曾想却在这小小的山坳里损失了大半骑兵,这些骑兵可是花了他全部心血和家当啊!



    蒋若来慢慢骑上前来,李大开大声说道:“蒋大人,我们联军一起消灭这批贼寇!”



    “大开,你看这个地势,我们能打得赢吗?”



    “杀了我这么多弟兄,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蒋大人,你帮不帮?”李大开盯着蒋若来说道。



    “大开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能帮我肯定帮,不过......”蒋若来话声一转:“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了报仇把自己或者更多的弟兄搭进去可不划算,反正他们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何必急在一时呢?”



    李大开敛容一礼,说道:“蒋大人说得有理,是大开心急了!”



    “贼寇中也有能人啊!大开,等我们后军来了,再行商议进军事宜吧!”



    “听凭大人吩咐!抓到此贼,必定将他千刀万剐,方能泄我心头之恨!”李大开咬牙切齿说道。



    在蒋若来的提示下,为了避免受到攻击,两人率部退了一里,李大开亲自带着几个兄弟留在当地警戒。蒋若来也派出侦骑,让后军加快行军,快快赶来。



    过不多时,只见山中下来几个贼寇,收拢战马,就连一瘸一拐的战马也不放过,牵着马缓缓向前走去,似乎也不担心官兵的追击。远远看去似乎还有人对躺在地上的兄弟做了什么,李大开握紧刀把,目中喷火,但也不敢靠近细看。好不容易挨到晚上,果然前面又有了动静,显然这些贼寇又准备夜遁了,慢慢的一切都归于平静,似乎只剩下了风声和野兽的叫声。



    过了一个时辰,李大开实在忍不住了,点着火把向前小心走去。还未走到战场,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将军!”正是他一个家丁的声音。



    李大开快走几步,举起火把照向他,只见他躺在地上,左腿上似乎还夹着两根木棍。“将军,小人的腿被马踩断了,这些义军帮我接了骨!王老四胸骨断了,李忠腰上破了个口子,他们都给治了!他们还让我们不要说话,等他们走了将军自然会来救我们的,果然将军就过来了。”



    李大开仔细查看了一下,他的这些家丁居然没有一个死了,不过受伤都是不轻,暂时动弹不得,王老四受伤最重,被马踩断了肋骨,似乎还伤了内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将军,那救我们的人说,王老四暂时不能动,一动就可能伤了内脏,建议请个专业的丈夫看看再说,否则很容易伤了性命!他们还给了我们一些干粮,他们的干粮又甜又咸,可好吃了!”那家丁兴奋的说道,不过他随即一黯,“可是他们把我们的马和兵器都抢走了!”。



    李大开怔怔看着远方,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些贼寇居然会救治他的家丁,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忽然也不知道该是痛恨还是感激,也不知道这个对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卢善元此时已带着队伍走出了十里地,连续两晚的行军让大伙都疲累要命,但大家都咬牙坚持着,战胜骑兵的兴奋一过,大家都对于未来有些迷茫,卢善元也不例外,到底是回永康还是跟着许都去东阳,一时也不好抉择。



    “大人,让大伙休息一下吧!实在迈不动道了。”应康远的声音响起,让卢善元回过神来。“让兄弟们再努力一下,我们找条小路到山上休息!多点些火把吧,官兵应该不敢追过来的。”



    此时已经到达永康、东阳、义乌三县交界之处,群山密布,在黑暗中显得十分具有压迫感,部队很快拐入一条小道,走了不到百步,就发现了一块小小的平地,正好当做营地,很多战士倒下就呼呼睡去,卢善元还是带着几个军官找了些柴火,点了几个火堆,安排了岗哨,终于拖着疲累的身躯沉沉睡去。



    快天亮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把卢善元从睡梦中惊醒。他低低的骂了一声,把战士们叫了起来,山中完全没有避雨的地方,这让卢善元很是无奈,此时的天气还是很寒冷,淋了雨容易生病,他只能让大伙提前赶路,前方一里的地方,有一个靠河叫坑下的小山村,只能临时到那边避避雨。



    春天的雨虽小,但又密又急,走到官道,战士们都已经湿透,即使在走路,寒气还是直钻入骨,好不容易挨到坑下村,村子很小,沿着一个山坳分布着十余个土房,村口第一户人家门窗紧闭,但一条土狗从狗洞处不停的嚎叫,整个村子里的狗都跟着叫了起来。



    徐复生看见那家的屋檐下整齐的码着一大堆柴火,山里面柴火总是不缺。他上前敲打着门,口中叫道:“老乡!老乡!”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探出一个老汉的头,脸上满是惊恐之色。徐复生上前说道:“老人家,我们想买些柴火,还请行个方便?”



    见到徐复生脸色和善,那老头面色好看了些,说道:“官人自取就是,山里柴火也不值钱!”



    徐复生递过去一两银子,说道:“匆忙上路,也没准备零钱,这有一两银子买你这堆柴火。老人家,不知这地方哪里可以避雨?”



    那老汉看着银子,脸上现出贪婪的神情,但双手却推脱道:“哪能收你的钱,这柴火也不值这么多?”推着推着那银子就到了老汉的手中,他紧紧握住银子,口中接着说道:“沿这条路向前三百步,有一个土地庙,倒是可以躲个百来人?”



    徐复生谢过老汉,又向他讨了点干稻草,安排战士们搬运柴火,土地庙里躲不了多少人,其余人只找个地方生火取暖了。



    这时雨倒是渐渐停了,大伙也不去土地亩,找了块空地点了火堆,大家围着火堆吃了早饭,驱驱寒气,身上的衣服还没烤干,卢善元就催促大伙赶路,虽然他判断追兵经过昨天的战斗后,不会很快追来,但谁又能确定呢,只要早点去跟大部队汇合方才稳妥。



    折腾了一夜,战士们其实已经疲累到了骨子里,但军训时养成的习惯还是让大家跟上了队伍。



    他们离开不到一个时辰,蒋若来与李大开也带队来到了坑下村,火堆还冒着微烟,李大开说道:“蒋大人,看这样子,这群人走了不到一个时辰,是不是我们带着骑兵赶上去?”



    “哎哟,我的李大人啊,你着什么急,你以为我们的骑兵多了吗?一点都没多,多的只是步兵而已,就算骑兵追上去又如何?我可就这点家底,可撑不起损失的。再说了,现在优势在我,只要按步就班的打过去,就是妥妥的功劳在手,何必去冒这个险呢。我们还是在这里先吃顿热腾腾的饭再说,我两天都是吃的干粮,我的胃都疼了。”蒋若来一点都不急,能保存实力就能得到的功劳何必要卖命呢?再说,他可不象李大开一样一心想着受到提拔,率兵勤王,他只想在杭州这个地方老老实实的呆着。



    李大开其实也就说说而已,他现在家丁只剩下一半还有战力,哪敢再行冒险。



    砰的一声传来,李大开循声看去,只见蒋若来的一个家丁踹开了农户大门,接着里面响起了喝骂声,过不多时,那家丁押着被绑了个严严实实的老汉走了过来。



    “大人,这老汉给了贼寇柴火,有通匪之事。在下让他烧点热饭倒是推脱个不休,小人就把他给绑了,听候大人发落!”那家丁说完凑到蒋若来耳边小声说道:“这家有个孙女倒是长得水灵,小人已经捆了,大人要不要享受享受!”



    蒋若来心中一动,脸上现出淫荡之色,出征之后转战各地,又常与友军一起,他还真有些想近女色了。随即他看到了在一旁的李大开看了过来,不禁悻悻收起心中的小心思,连带着对这老汉也失了兴趣,“一个乡下愚夫而已,放了吧!”



    家丁愣了片刻,方才解开老汉手上的绳子,心中一直在想,“大人何时改了性子了?”



    卢善元率部赶到许府附近时,却发现有大量的义军滞留在这里,见到卢善元过来,马上有人迎了上来,询问追兵的情况。



    卢善元没有回答,而是问他们因何在这里,这些人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原来义乌、东阳均已失守,义军已经没有去处了!



    正想进去许府,丁汝章匆匆出来,见到卢善元一愣,迎上来问道:“善元,你这么快赶来了,你先进去,大帅在里面议事!”也顾不得说点别的,转身向原先军营的地方而去。



    摸不着头脑的卢善元走进许府,大堂上站满了人,但气氛压抑到了极点,许都神色不善的坐在中间,面色苍白,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睡觉。



    看见卢善元进来,大伙齐刷刷的看了过来,许都也腾的站了起来,说道:“卢兄弟,追兵如何?”



    等到卢善元把追兵的情况介绍完后,许都又一下瘫倒在椅子上,面沉如水,一言不发。



    “大帅,前后都有官兵,此地已成死地,到底什么个章程大帅要早做决定啊!”还是冯三元忍不住率先开口道。



    “还能有什么办法,四处都是官兵,我们还能到哪里去?”许都喃喃说道。



    “那我们就集中兵力与官兵决一死战!”韦广大声说道:“总比在这里等死强,老子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被抓到牢里!”



    “是!”“是,宁愿战死!”众人纷纷附和道。



    “或许还有一条路。”等到安静下来,忽然传出一个不同的声音,众人循声看去,正是站在角落里的卢善元。许都眼前一亮,殷切的看着卢善元。



    “我们可以退到山上以待时机,这天下已乱,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等到翻身的那一天。”卢善元大声说道:“重要的是我们一定不能丧失信心,现在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在山上坚持一年,一定能再打回来。”



    许都眼中的神采暗了下去,虽然卢善元的提议是正处于绝境中的义军最好的选择,但对于有着大抱负的许都来说,上了山也等于放弃了这些天来称王称霸的梦想中,而这个梦想被戳破的他忽然就有些自暴自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