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大宋好屠夫 > 第十一章 (感谢一顿大餐万赏)
万里之遥,从河间到虎思斡耳朵的书信,通过平原,通过山脉,通过沙漠,通过戈壁。然后上几千米高的雪山关口,下连绵不断的百里山谷。
大军
圣旨到得虎思斡耳朵,夏辽联军已然兵临班城。
班城又名巴里黑,后世还有一个名字为镇巴,往北去是连绵不绝的沙漠,往西南去,直入突厥人的地盘,也是后世阿富汗境内。
班城之名,因班超而得,乃是汉名,汉人记载之处。却是这个地名,当地之人并不多用。
班城沿线,是聚居之地,左右一二百里,许多部落杂居
突厥人的主力显然
突厥人身后,契丹辽人与汉人大军忽然来了,这已然是超越时代的事情,便也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战争必须要打,突厥人与耶稣的子民连续打了四十多年的大战,两代人的时间,战争都未停止过。此时的突厥人大多都并不怕战争。
此时的塞尔柱帝国,刚刚一百年出头,前些年这个帝国还混乱过一段时间,一片分崩离析的态势,而今也刚刚重新统一不久,正是势头大好的时候。
汉人与契丹人西来,这个一直都
一支突厥大军,也
东边来的侵略者,与西边来的异教徒。兴许还真有些不一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满打满算人数超不过七八万人。从东边而来的侵略者,汉人与契丹联军,人数已然直逼三十万左右。西辽整个国家,都
若不是刘正彦与郑凯的到来,耶律大石已然不再准备与突厥人再开大战了,此时西辽之地盘,也已基本稳固了下来。
从东方来的军队,战斗力上,几乎都比西方的军队要高。从匈奴人西迁,到突厥人西迁,这些游牧民族,皆是被汉人赶出了东方之地。却都
即便到了后世,匈牙利,与匈奴人还有匈人的关系匪浅,管匈奴人与匈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争议。但是匈牙利这个国家与民族,也大多自认与匈奴人关系紧密,历史与文化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再到土耳其,土耳其也是纵横一时的国家,即便到了后世,也是地区大国。土耳其,不论从历史明文记载,还是到国家民族的认同,显然就是突厥人的后裔。塞尔柱突厥帝国,也是强横得不可一世。
契丹耶律大石,两百人契丹人起步,便能建立硕大的西辽帝国。蒙古人便更不多说,甚至俄罗斯人,与蒙古人

这就是东西方
一场大战已然进入了酝酿时期。
帝国崛起,往往伴随着血腥,帝国崛起之时,便正是军力最强大的时候。
高丽使团最近到达河间,朝拜上书是首要之事,其中主要的差事的便是正式进行边境划界。
郑智于朝会之上,与鸿胪寺官员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
谈判便也开始了,说是谈判,其实并没有谈判应该有的过程,因为此时的高丽,早已是苟延残喘,虽然那一场灭国之战因为女真与郑智忽然打起来而告终。但是高丽国内,还余有好几万的党项人。
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党项人已然
这些党项人的青壮,还大多
所以郑智也是适当安抚一下这些党项人,往草原移民是其一,但是数量都严格控制
划界谈判,便也只是郑智意思的传达。
半岛北部山区,皆属于辽阳府下管辖,已然就是大夏之国土。这些地方郑智觊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半岛北部山区,物产丰富至极,光是煤矿就难以计数。
半岛南部,却是也划出来三个道,给了党项人定居。高丽之国,几乎缩水了三分之二,唯余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还要年年朝贡,往辽阳府缴纳一定的赋税。王室继承,也要获得大夏的认可。
郑智也慢慢摆脱了一种天下大一统的思想,开始了更为务实是外交政策。
外族之人,能不要就不要,因为每一个外族子民,现
显然人并非越多越好。
外族之地,能不要的,也量不要。这个时代,世界那么大。到处都是土地,没有资源或者地缘优势的土地,也就没有必要去争夺。
无主之地,如澳洲,如广阔的美洲大陆,也只需要大手一挥,
因为管辖问题,其实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占资源是其一,占地缘优势的地方是其二。往后子孙繁衍的储备空间,澳洲美洲,已然足够。因为这种地方相对而言孤悬海外,不与别人接壤,将来也会为子孙后代少去许多麻烦。
还有那广阔的西伯利亚,直至北极。也不过是地图上的一道边界线。此时开
草原都护府,也
草原东北室韦人,也面临着帝国的统治问题。如今对于草原的统治,便是真正的统治行为,再也不似当初那种名义上的管辖。带来的反抗力量,自然是不小的,很多时候也就唯有刀兵相见。
其中达旦人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草原作战,达旦骑兵便是首当其冲。无数的铁甲与兵器,草原都护府似乎如做了傻事一般,极为慷慨的就给了达旦骑兵装备。
达旦人倒是喜出望外,战争也是极其卖力。
却是不免也有人多想了一些,以为自己是卧薪尝胆,以为自己聪慧高明。战争卖力,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良军械,待得军械足够的时候,兴许可以不用再对汉人卑躬屈膝了。
长久的时间,总会让人忘记恐惧。
一些新的部落头领,往往都熟诗书经典,潜移默化之中,多少都仰慕王化,慢慢与汉人亲近。一些长寿的老头领,子嗣大多都
也是汉人
郑智也知道这件事情不那么妥当,但是此时也唯有这般是最好的办法。待得岳飞把女真人的事情解决之后,这草原都护府,便会进驻大量锐。保持几十年兵威不减,草原便也就彻底鼎定下来。
几个中年书生带着不少的银钱,结伴从古北关口而入,古北关口早已又成了一条交通要道,甚至也修缮一新,再也不是十几年前大战之时的残破模样。若不是郑智要保留这处历史遗迹,兴许此时古北关口都被拆了。
几个中年书生,十七八岁的时候被迫离开的汴梁,从归化关口出得长城,
再次入关之时,已然十几年时间过去了,从十七八岁的意气风
也有少数人并未再娶,至今孤身一人。
当然也有人混了一个不错的前程,比如军中的虞侯文书,甚至有人直接就是府衙里的教育处长。也有人混得一般,甚至弃笔挥锄,赚取一份口粮果腹。
但是不论什么身份,朝廷的禁令一直没有解除,这些人若是入关,便是杀头的大罪。
昔日那汴梁皇城之内的一场血腥,早已随风而散,只
时间,终将会让人给命运低头。
这几个中年文人,依然还是一副儒生打扮,只是内心再也不似从前那般意气风
开封汴梁,便是那梦里的故乡,十几年过去了,终于可以回去了。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罪责,也烟消云散。连大宋朝都没有了,这大夏朝之鼎盛,也让无数人看
几人兴冲冲越过关口,牛车
“诸位兄台,此番回了东京,可想过寻个什么营生?”一人开口问道,满脸是笑。似乎这进了关口,就回到了故土一般。
“王兄,开封便是开封,可不得再说是东京了,而今朝廷唯有一个京城。”一人开口提醒道,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谨小慎微已然刻
“多谢提醒,往后不再说东京就是。我孑然一身,此番回了开封,当不再出关了,倒是还不知怎么营生,也不知朝廷关于科举之事是如何规定的,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去参加科举?”
“我等参加科举自然是有资格的,但是听说先要去当一番讼师之后,方才有资格参与科考。回去之后把律法书籍哪来通几番,应该也不
此语一出,倒是往那位姓王的喜出望外,又问道:“我等皆是戴罪之身,当真没有阻碍?”
“既往不咎,只要不是
王姓之人更是高兴无比,面色之上皆是憧憬,口中笑道:“不
这话倒是说得有道理,不论考什么,只要看得懂书,认真去准备,总是不会错的。
圣贤经典,其实也并非不考,教人向上的,教化道德的,哲学思考的,自然也多是这华夏民族的华。
有人兴高采烈,便也有人不那么激动。
“你们去考吧,如今我
这人显然是混得不错的,如今军中待遇极好,也受人尊敬。军中士卒之类倒是不缺,缺的还是能习文写字的人。不说公事上的倚仗,就说私下里那些想要考取军校学院或者讲武学堂的,皆要上门拜师请教,参军文书的日子,自然过得极好。能让人知足。
“诶,我听闻如今朝廷开了报禁,文人皆可办报。我等要不要合伙也办个报馆,主要报导边境之事,兴许也能赚钱。”刚才还
几人闻言,皆是眼光一亮,兴致勃**来。兴许这还真是一个好主意。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