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五千年来谁著史 > 第五百七十三章 别无选择!

冬去春来,新的一年开始了。

多少移民泪洒,但这并不能叫官府生起有丝毫的怜悯。
以岭南诸路为例,朝廷下了命令,每县打底儿三百户,一些繁华之地,迁移人数更要多达五百户去。
一个个县汇聚起来,那总数就要高达十万人上。
他们是不得不迁移,是想留也留不下。
可不是婆罗洲还有中南半岛,亦或是吕宋,屡次提升移民条件,使得百姓为优越的条件吸引,纷纷投往的。
海外藩国册立,南洋战事大起。土汉正值交攻之际,任谁都知道这并不是百姓们前往投奔的好时机。
如果不是朝廷
也是因为此,吕宋成为了这场迁移大战中的胜者。
因为此地的土人早已经被宋军通通镇压,那山岭密林之中固然还有顽固不化之辈存

如果可以,百姓们自然更愿意投奔吕宋。
而且吕宋的移民条件也不差的。
广州是大宋
然后乘坐上远洋海船,一船一船的被送去更南方。
事实上南洋与岭南的距离虽然不小,却远没有到相隔万里重洋的地步,而且双边往来繁多,移民们未来未必就不能回乡看一看。
然而海路颠簸,危险重重,移民地也不安全的很,未来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故而,每当移民登上海船出海时,背井离乡和生死未卜的悲苦往往都会交织
移民局下属的教员再是把移民之地夸得天花乱坠,那对于迁移的百姓而言也是一片从未想过和见过的异域
未知的恐惧深深地攥着他们的心。
和其它的移民一样,携带着妻儿的王德昌又一次想起了家乡的山水,想起家乡的房屋、田地,天知道他们王氏一脉人怎的
他从叔王时雍
高州王氏也一度风光无限
就算是吴王失国,王时雍跟着归附新朝,那也一样做的高官。
但谁知道时运就是那样的不济,归附新朝之后,王时雍就接连出错获罪,三年不到就从朝堂大员变成了平头草民,王氏也
背负着夺职罢官的名头的王时雍,名头可不那么好。因为他的骨头软,
那之后的王家就更是倒霉了。
王德昌也是打小书的,虽然

之后几年更是干啥啥不顺,等到皇帝划线时候,本来家底颇丰的王氏一族,赫然大半家户都落到了红线以下。
王德昌就是此列人。
家中竟然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亩地
就依他一妻一妾一女二子的规模,一百二十贯钱的入如何能有
那五十亩田他可都是租赁出去的,每年租税,纳了粮税后还能剩下四十来石米,温饱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但想要过得好也难。更别去想着年入一百二十贯钱了。
高州的官府对于王氏也很不友好,以至于去年今岁,王氏一族就已经是分崩离析。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扶着船帮,王德昌泪流满面,人都恨不得哭昏过去。
王氏也满面的悲苦,目光恋恋不舍的望着岸上,人也悲伤的不能自已。
倒是两人的长子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
高州故乡有什么只得留恋的
当日叔祖罢官还乡,高州就已经无有王氏的立足之地。
这几年前程坎坷的何止是他家一户,整个高家都
想到自己先前
既然老家已经没有了他们的活路,那就移民去么。
至少日子会变得更好不是么
他家
连续耕种十年就是他们家的产业了,还能凭借田亩从银行贷上一笔钱,这完全就能购买奴隶来做帮手。加之他父亲还有秀才的名头,识文断字,之前更是
这样的日子明显比高州时候更有奔头不是
这般的又还去留恋故园作甚
岂不闻苏东坡有言此心安处是吾乡
少年觉得,那不知道
事实上当人意思到自己已经别无选择的时候,人是很会安慰宽慰自己的。
除了那些自爱自叹的人。很多人都知道,你或许很辛苦,很努力,
你要明白,当你绝望之际,除了坚强你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