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佟妃死得早,孝庄太皇太后又是个厉害角色,她能护着孙子坐
康熙那时候坐
那时候太后是太后,但也只是个年纪尚轻从未得过丈夫宠爱的寡妇,跌跌撞撞闯进自己世界的孩子就是她生命里第一束属于她的光。
母子二人当初
太后也知趣儿,这些年除了养着胤祺自娱自乐,从来不插手前朝后宫的事,这次专门把人叫来宁寿宫过问,不仅仅是她作为太后对皇位储君的态度,更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忠告这事必须有个结果。
为此康熙整整把自己闷
这两年毓庆宫宫门被封起来的时间比开着的时候多,不管是看守毓庆宫的侍卫还是毓庆宫里当差的奴才都习惯了,反而是宫门被打开成了稀奇事,宫门开了进来的是皇上更是把众人惊得纷纷跪下,连头都不敢抬,毕竟上一次万岁爷来毓庆宫是什么时候,谁都记不得了。
“给皇阿玛请安。”整个毓庆宫都因为康熙的到来慌乱却又鲜活起来,只有太子胤礽照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不紧不慢的被两个贴身伺候的太监从后殿半扶半架出来的时候,甚至连衣襟都还是乱的。
康熙看着明明站得挺直却毫无生气的儿子,这些天攒了一肚子的话一句都没说得出口,就直愣愣的看着自己这个前半辈子最得意最偏心的儿子。
“皇阿玛今天过来,是要跟儿子说些什么的吧。皇阿玛有话不妨直说,儿子
当初
“为何你我父子一场要走到这一步。”康熙可以坦然的承认自己对太子的偏心,这件事若是反过来是老大干的,他甚至还能凡是一下这些年是不是对胤禔这个庶长子太疏离了些,可这些事放
“皇阿玛,您当年或许就不该册封儿子当太子,那样您跟儿子这段父子情说不定能长长久久。儿子这个储君做得太久了,做烦了做腻了也做得不合皇上心意了,皇上您非要问咱们父子怎么会到这一步,不如您想想您什么时候把儿子当成眼中钉提防着。”
胤礽不是没有过意气风
也想为江山为社稷出一份力,更想成为大清朝第一个也是最好最英明的储君,这样才能让皇阿玛能够有一天放心的把江山交到自己手里。
可是这样的心气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一点一点被消磨殆,也许是明明自己监国没出差错,但皇阿玛总能挑刺的时候。也许是看着皇上给底下的弟弟们一个一个分派差事,但轮到自己这里永远只有一句虚话你是太子是储君,用不着做那些仔细活儿的时候。
又或者是连监国这样的虚差事都开始不放心自己,甚至还明里暗里任由直郡王跟自己相争相斗的时候。胤礽渐渐的不觉得自己是太子,只觉得自己是皇上和大清朝豢养的一只漂亮鸟儿。
好的时候带出去显摆,让自己叫唤两声让众人瞧瞧威风,以示大清朝国力强盛清平盛世,也好叫老百姓瞧瞧皇家天子也有父子恩情。不好的时候就关
都说杀人诛心,胤礽这番话就是一把捅
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这么多年,胤礽烦了的同时康熙也怕了。尤其是随着太子一年比一年年长,一年比一年成熟,不光是皇宫里的奴才和京城里的臣子宗亲,整个天下都知道大清朝有个风姿绰约出类拔萃的太子。
有道是拳怕少壮,康熙哪怕大权
这样的恐惧说不清道不明但无时无刻都如影随形,为此他只能一个劲的打压儿子们,让儿子无条件的臣服于自己,他才能从中汲取一丝安稳。可是太子不是其他儿子,太子是太子是储君不是皇上的奴才,四爷他们能咬牙忍下的事,太子忍不了。
“那你也不该对弘昱那孩子下手,那是你的侄儿啊。你就没想过若是有朝一日你登上皇位,这样的事情做出来到时候还会有谁敢对你忠心耿耿,这些兄弟们你还能杀光了不成”
“皇阿玛儿子当不成皇帝了,这事您清楚儿子比您更清楚。当初德州事
胤礽是真不想再跟个傀儡一样被任由他人打扮左右,也就不再跟康熙迂回婉转说东绕西,反正他的态度十分明确,您要么废了我大家都安生,要么留着我也许还能制衡其他皇子大臣的作用,但下一次再给他逮着机会,再想弄死谁胤礽自己都不好保证。
话说到这份上就算是说了,康熙来的时候原本还想跟儿子先说说掏心窝子的话,没想到胤礽已经连这个机会都不想再给他,说与不说对他来说没有区别,他只是想快从这个泥潭里挣脱出来,不管是死是活。
这场闹剧随着皇上进毓庆宫次日,
四爷说话算话,风头一过就不再拘着瑾玉
原本瑾玉都没指望这位爷能点头,没想到都走到门口的人突然停下脚步,背对着自己沉吟了好久,最后才回头一本正经的跟自己说,不管去哪儿玩下午早点回府。
好家伙,这句话简直就跟唐僧念的那回压
之后更是一连四天没着家,从直郡王府到七贝勒府一天一家去串门。这一次家家都得承瑾玉的情,之前四爷一直推脱说这事风头没过去,不光不让瑾玉出门也没让别家上门,现
尤其是他塔喇氏和纳喇氏本就跟她亲厚,这一次更是拿了压箱底的好东西出来送给瑾玉,毕竟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真要是出了差池不光后院侧福晋要闹,说不得还得因为这事跟胤祺胤佑离了心。
她们送瑾玉也不跟她们瞎客气,毕竟人情这玩意儿有了就是有了,没得往外面推的道理,推得太狠反而显得这人太假。
所以连着玩了一段时间下来,四九城里都知道四福晋最近
瑾玉听说这些传言之后倒是没否认,这次自己进宫能不能活着出来都不好说,更加没时间叮嘱府里应该怎么办,四爷也一门心思扑
好
她去后院把张氏叫上一起去了趟正院找福嬷嬷和萧嬷嬷,几人一合计干脆就按着上一次瑾玉南巡出门的时候安排的来,福嬷嬷守着正院和弘时,萧嬷嬷管钥匙张氏管账本,李氏把个总,如此一来只要后院不出什么大乱子,就能安安稳稳的维持住。
虽说最后瑾玉总共
张氏没孩子,前些天瑾玉专门跟四爷说了这事之后,四爷就点头说知道了,至于具体怎么个知道法儿瑾玉没问,想来也就是施恩给张家人,如今听说张家大哥也要进户部,要是真能被四爷看对眼,以后说不定前途无量。
剩下个李氏,全家都跟着李父下江南到任上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四爷就是想给好处手暂时也伸不了那么长。
瑾玉自己跟李氏又已经达成了默契平衡,突然打破对谁都不是好事,思来想去也只剩下把体面给大格格这条路顺理成章还能让四爷高兴高兴,算是还了她这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