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白芷的想法是, 做圆形塔楼,地基跟一楼自然都是结实的青砖,二楼用空心砖, 三楼就是纯竹木。
塔楼的一楼最大, 还带着飞檐, 飞檐上可以固定竹竿, 用以晾晒染过的布匹。二楼地盘小些,高高翘起的飞檐上, 同样可以固定竹竿晾晒布匹。而且这一层晾的布, 低落的污水,会顺着下一层的屋檐往下顺流,
至于布自己会飘扬的问题, 这里晾布并不能任由布匹随风飘扬,是会把它的底端固定住, 不存
最后的三楼更小, 同样可以晾布。
而且整个塔楼, 是圆形中空的。中间会留出很大的圆形空间,使得塔楼内外都可以晾布, 而屋内储存待染的布匹、准备好的染料、还有一些杂物、主人家以及雇工休息的房间等。中间露天的空地盘, 就是工人用来染布的。这里会做极好的排水沟,不会让旁边的塔楼本身也被各种颜色的染料污染。
当然了,
听了姜白芷具体的塔楼想法,几个人都觉得挺有趣的,就连知守都参与进来,时而提出疑问,时而给出一些建议。
最终,塔楼的样子,都被姜白芷
“我觉得我那染花的作坊也适合做成这样的啊,只是我们染花的布匹需要上下都抖开固定,估计需要那种高低高低间插着的晾晒杆来晾。”杨二郎说道。
染布的是纯色,不怕底下固定住。
但染花是一块一块的,不一样花色,底下绑
这使得染花布需求的晾晒空间更充足一些,不过,染花的染料更容易干,单匹布占据的时间又会少一些。
杨二郎接过笔,自己大致另外画了个塔楼,只是
“这塔楼做出来晾上各式各样的布匹
姜白芷笑着回应,“这倒确实。说不定以后,会有闲人专门来看这塔楼呢。”
几人凑
按照姜白芷的算法,就大概是一百五十米乘以一百米的空间。
这也就是买郊外荒地的使用权,固定只能开作坊的,不然他们还真盘不起这么大的地盘。
织布坊要的地方小些,考虑到每台织布机宽度拉到最开,就是四米的样子,而且织布机有一定重量,屋子做大了,二楼放大量的织布机并不合适,姜白芷就建议大哥也要大一点的地,长十丈、宽六丈,差不多就是三十四米乘以二十米的大小。这样,一层房子就能摆放二十架织布机。
至于二楼还是要做的,暂时做仓库用。
姜白芷想着二哥还
这种郊外荒地卖的便宜,是按一亩多少钱来计算的。
而曲陵镇这种偏僻的地方,荒地卖价更是低廉。每亩地只要六十两银子。
染布坊跟染花坊差不多都是要二十三亩地,而织布坊就一亩多点。
杨二郎买地掏了一千三百两,要不是之前卖了那个大老虎,他还真不一定能拿出这么多银两来。买了这些地之后,他之后再花钱就得打细算了。
要不是答应了姜白芷不许再上山打那些猛兽,他是真的想再去搞几十头野猪来卖,好再攒笔银子。
姜家买地是花了一千四百两,柳枝儿原想从她的嫁妆里出染布坊买地的银子,但是姜白芷没同意,说那些嫁妆最好是以后留给陈佑,而姜家暂且出得起这些钱,就别跟一家人见外了。这番说了,她犹豫一会后就同意了,一千多两银子,都是姜白芷掏的。
“杨二,你家钱够用吗不够的话,我家可以借一些给你。”
“暂时是够的,造塔楼应该不会超过五百两吧”买了地,还得造房呢。
姜白芷心算了一下,“你们只是买的地盘大,中间建的塔楼只是中空的,底层最宽就是三丈,中间露天的空地直径是七丈左右,塔楼要耗费的材料没想象中多,应该不会超过三百两。”
“那就够用了。”杨二郎松了口气。他目前手头上还有五百两。
建好塔楼大概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这大半年期间,他跟大哥养鸡依然能稳定赚钱,然后他
姜家情况好些,本身一家人共有的财产挺多,目前还没真正分家,这些钱出得起。而且,不管怎么样说,柳枝儿私有的嫁妆,也算是一条后路。
“那我们回去等几天,官兵会量好地盘做地标,然后我们再先找自己村里的人,把属于我们的地给弄平整了,什么树啊草啊全都弄掉,弄完了,就花钱请人做房子吧。”
“请别人来做,他们会做你想的那个塔楼吗”柳枝儿有些担心。
“没事,我会把具体的设计画出来,每层楼的什么地方做成什么样子,用什么材料,都会明细地写,然后我们两家人得轮流去监工,我每过几天也会去看一下。”
“这样倒是可以。对了,不是说塔楼还有许多部分全用木材跟竹子来组成吗,到时候要是苍术没
“回去再跟二哥说吧,具体进度我也估摸不准。”主要是地盘太大了,前期做准备就需要不少时间,然后选择合适的位置去打地基,再开始做房子,整个过程,不知道要耗费多久。
杨二郎这会也反应过来,
有一年的时间缓冲,他倒是可以再攒下些银两来。
“我这回去之后,也可以一匹一匹地做一些印花布攒着卖,现
“这样也行,只要你忙的过来。”姜白芷说着,有点担忧地看着杨二郎,“你可别为了多赚钱,就整天从早忙到晚,身体还是最重要的。”
“嗯,”杨二郎乖乖应着,“不会太忙的,我不是还得靠你弄染料嘛。”
也对哦,姜白芷抽空做的染料,也就够杨二郎每天染一匹布的样子。这倒是不怎么累。
几人带着地契回去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不知不觉的,今年就走到了最后。
又过年了啊。
即使大家都有事要忙,有很多东西要考虑,可一家人依然聚
最大的侄子姜附子拍拍胸口,说“明年我就八岁了,家里有什么活,也量派给我干吧”
姜白芷笑着塞给他一个红包,大哥也给儿子塞了个红包,然后抱起他,“我的附子也是小男子汉了明年爹很忙、你叔叔、姑姑都很忙,你负责照顾好两个弟弟,好不好”
“好,交给我,你们放心”姜附子昂着头,又是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
一家人都笑开了。
柳枝儿同样给姜附子塞了个红包,“我们家的小佑跟谷子,就拜托附子来照顾了哦。”
“放心吧二婶,小佑跟小谷子都听我话,乖得很呢。”说完,他拍拍他爹的肩膀,“爹,快给弟弟
“你这小子”大哥无奈地笑了,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两个红包,分别塞给陈佑跟姜谷子。
姜白芷也跟着塞了两个红包。
至于小妹跟小弟,因为是同辈,所以并没有特意给他们
还大言不惭地说“你们开作坊要是不够钱用,可以找我要”
好一个“财大气粗”的态度,浑然不知他两个哥哥光是花钱买地,就已经花了一千四百两了,他今年赚的钱,连四百两的零头都不够。
不过,他的心意大家心领了。
这么和气地过了年,一家人又分别投入不同的忙碌中,姜白芷一边带徒弟,一边还要兼顾家里开作坊的事、还要隔段时间就给杨二郎做些染料用,也是忙得很,都很少亲自给人把脉看病了。
直到一月底,邻居柳二伯家怀孕已经满了九个月的小媳妇,突然说感觉不舒服,而且孩子好像还是头朝上的,她家人才急忙喊来姜白芷,请她确定一下这胎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