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网游小说 > 冲喜重生 > 冲喜第127天
瞪着那根明黄布带许久, 韩蝉才上前,将之解了下来。
布带展平,能瞧见上头十分细的龙形暗纹,有三面边角是毛边, 显然是同他一样, 直接从衣摆上撕下来的。
能做此事的人, 除了李踪,不做他想。
韩蝉垂眸凝着掌心的布带, 思索李踪到底是什么时候
只有他设计顶替赵氏遗孤、
当初叶泊如那个蠢货上门来寻解药, 他故意露出破绽, 叫他
他没想到,李踪竟能看破他的布置,找到这里来。
那他想必也知道了这密室供奉的牌位是谁。他先前还以为是李踪
韩蝉紧紧蹙着眉,嘴角抿成冷硬的弧度, 思索李踪将这根布带系
是为了跟他撇清关系, 干干净净的走
还是想告诉他, 其实所有的布局他都早已知晓,却还是一步步走向了既定的结局
他想起李踪曾数次对他说“你想要的,朕都会给你。”
“你以为如此, 我就会心软么”韩蝉厉声质问。
可惜他想质问的人早已经葬身火海, 化为枯骨。再也不会告诉他答案。
他紧紧抿着唇, 跳动的烛火
僵持了许久,他到底妥协一般将烛台放回去,抬头望着上方的牌位,声音低若蚊讷“殿下,我做错了么”
他的脸色惨白若鬼魅,牙关紧紧咬着,腮帮鼓起,一双平素波澜不生的眼里,此时满是错乱。
“我做错了么”
冰冷的牌位不会回答他,于是他固执地抬着头,手中攥着那根沾染了纸灰的明黄布带,一遍遍地问“我做错了么”
一声声的质问
李凤歧入主皇宫之后,花费了数日工夫,才将先前的烂摊子暂时拢起来,让上京城暂时恢复了秩序。
市井百姓们倒是热闹喜庆,唯一愁云惨雾的是上京的权贵世家和文武百官。
帝位的更迭意味着权力的更迭,永安王可比小皇帝难糊弄的多。而且从前站错了队的官员亦不少,此时都提一颗心,生怕永安王秋后算账。
有想要将功补过的官员和公候们纷纷上折子,请李凤歧快举行登基大典,以定民心。
李凤歧倒是没有假惺惺地推拒,亲自去了一趟司天台。外人都以为他是去问登基的吉日,然而只有司天台监正知晓,未来的帝王与自己商量许久,为的乃是另一人。
三日之后,司天台监正捧着一块星盘入了宫,言三月二十八是大吉之日。
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定下,三月二十八举办登基大典。
因着剩余时间不足半月,登基大典准备的十分匆忙,满朝文武挖空心思,就为了将登基大典准备的善美,以讨好新任帝王。
而被讨好的帝王本人,却半点不关心大典上的事,此时正悄悄出了城,
朱烈嫌宫中事务多,也死皮赖脸跟着溜出来躲闲,此时正被李凤歧抓住了一个劲儿的问“不是说未时到怎么还没看见人”
“这离未时还有一刻钟呢。”朱烈答。
他们午时一刻就到了,这中间王爷已经问了他至少五遍“人怎么还没到”。
朱烈
但他不敢说,只能跟着一起盼着。
前日他们到了冀州的来信,说王妃已经安排好冀州一切事宜,准备启程归京。是以今日他们早早就来迎。
朱烈偷偷瞧着一脸急色的王爷,哦不,马上就是陛下了。他脸上的焦急和思念真真切切,也不知道那些人眼睛都怎么长的,竟然瞎成这样。不想着吹吹枕边风讨好一下王妃就罢了,竟然还想着要把王妃给不声不响的“料理”了。
他看这些人迟早都要被陛下给料理了。
正想着,就见远处一支队伍缓缓行来,打头的队伍是玄甲军装束,中间护卫着几辆马车,正是护送王妃入京的队伍。
“可算是到了。”朱烈刚松了一口气,就见李凤歧已经迫不及待地策马迎了上去。
他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玄甲军瞧见策马而来的李凤歧,欲要停下行礼,却被他抬手止住了。
李凤歧策马走到马车边,刻意敛了声,屈指
“何事”马车里传来熟悉的声音。
李凤歧不语,继续敲。
叶云亭微微蹙眉,掀开车帘子去看,正对上他一双盈满笑意的眼。
未来的帝王坐
“宫里不忙么”
知道这些日子李凤歧恐怕琐事缠身,叶云亭压根没想到他会出城来接自己,此时神色既惊又喜,他趴
说完又顿了顿,揶揄道“不对,以后该改口叫陛下了。”
“忙,但我不想管。”
李凤歧策马跟
叶云亭捂着额头瞪他,嘴里小声咕哝道“还没登基呢,听起来就像个昏君了。”
李凤歧耳朵尖,一字不落地听全了,挑了挑眉,刻意压低了声音“若是王妃肯努力些,从此君王不早朝也无不可。”
这人真是随时随地都能骚一骚。
叶云亭没好气地放下了车帘子,不再理会他。
李凤歧厚着脸皮伸手来扯,锲而不舍地问“要不要同我一道骑马”
叶云亭本想说不想,但一想要是拒绝了,这人多半会来陪他坐马车,到时候指不定又要做些不合时宜的事情,索性叫人牵来一匹马,与他并驾同行。
这里已经是上京地界,并不担心安全。两人策马跑到了最前面,才放慢了速度,小声诉着离别。
其余人从背后看去,只觉得自家王爷和王妃果真是一对璧人,连背影都这么般配。
但入了城之后,这番情景落
从前永安王只是王爷,娶了个男人就算了,一是这桩婚事皇帝赐下冲喜,二是老王妃也无意插手。归根结底这都是人家的家事,外人也管不着,顶多就是背后嘀咕两句。
可如今就不同了,这永安王可是未来的皇帝,后宫子嗣关系江山社稷,没人觉得新皇还会留着如今的王妃。
若是心狠些的,可以有无数种法子叫其“暴毙”;若是还念着旧情,也可以封个爵位,再为其赐一门婚事,日后后人提起,也只会赞誉帝王心胸宽广。
总之以后新皇的后宫绝不会也不该和个男人再扯上关系。
有不少人已经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新皇会丢下登基大典的一摊子事情,亲自出城去迎王妃。更叫人目瞪口呆的是,两人
得知消息的人不得不重新估量这位男王妃
而两个处于众人关注中心的人,则牵着马,优哉游哉地去逛街了。
李凤歧半点不关心劳什子登基大典,他这些日子命人去打探了不少上京有名的小吃,好不容易盼着叶云亭回京了,便准备带着他挨家去尝。
两人借着宽大的衣袖遮挡,肆无忌惮地牵着手。一路上不少百姓将他们认出来,又是敬畏,又是好奇,虽然没有上前,但偷偷瞧过来的眼神都十分热切。叶云亭被瞧的有些不好意思,几次想要将手抽回来。
但李凤歧脸皮厚,不仅不觉得羞赧,反而十分得意。紧紧牵着他不肯撒手。
最后两人经过一家面具摊子时,李凤歧见着叶云亭耳尖都红了,终于啧了一声,大
挡住了半边面容,后头终于没人再认出他们来。
叶云亭滚烫的耳尖渐渐退了烧,任由他牵着,
“听说这家臊子面是一绝。”面具后的眼睛透着笑“还有桂花胡同的张二烧饼,树儿胡同的状元馄饨我们一家家去吃。”
“你什么时候打听的”先前他们
“这你就不用管了。”他轻轻勾了勾叶云亭的尾指“等将上京城的珍馐美食尝遍了,我们再去其他州郡。”
日子还有这么长,他们要一道游遍名山大川,尝珍馐美酒,方才不负这良辰美景。
这是当初他对叶云亭的承诺。
可惜他对面的人并不解风情,眨了眨眼,迟疑着道“可日后你登基了,哪还能轻易离京。”
帝王安危关系国本,出京哪是这么容易的事。
“养那么多臣子是做什么的”李凤歧虽还没登基,却已经隐隐有了昏君的风范“日后叫他们去做就是。”
说话间小二端着两碗面上来,坊间的吃食用料足,面碗足有一个小盆那么大,面和汤足足装了大半碗,他瞧了一眼,知道以叶云亭的食量必定吃不完,便自然而然地端起面碗挑了小半到自己碗里,然后才将碗推到叶云亭面前,又将筷子抽出来,用帕子仔细擦干净了递给他。
叶云亭接过筷子,斯斯文文吃了一口面,温热筋道的面条滑入食道,驱散了早春的寒气,叫他满足的连眼睛都眯了起来。
隔着袅袅的热气,他抬眸瞧了李凤歧一眼,接上了他方才的话“现
李凤歧就笑起来,睨他一眼,满意地咕哝道“这还差不多。”
别的帝王或许不能轻易离京,但他可跟别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