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铄是想要偷溜出去才被侍卫摁住的。
本来他要是正常出门,也没什么,顾府再怎么说也不至于拦着自家小郎君出去。但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卢皎月早先让侍卫特别留心,这会儿果然逮到了人。
顾青奴站
问题没被回答,卢皎月也没介意,抬眼往旁边的侍卫身上扫了眼。
还不等她吩咐什么,顾青奴就下意识地捂住了袖子。
简直是不打自招。
侍卫其实不敢真的对自家小郎君动手,要不然刚才也不至于几个人都按不住一个半大的孩子,但是顾青奴这一动作直接把自己揭了个底掉。
卢皎月直接开口“给我罢。”
顾青奴看看旁边的孔武有力侍卫,又看看上首脸色苍白的娘亲,最后还是磨磨蹭蹭地把自己袖子里
卢皎月接过信却没有看,她不用看也知道信中写得是什么,无非是她生病这件事。
她问了另一个问题,“你打算怎么把信送出去”
驿站她早就打过招呼了、军报更是要层层核对,里面没有让顾青奴去夹带上一份家信的空子。
顾青奴又支吾了好半天,才
卢皎月愣了一下。
她知道沈衡回金陵的事,但是这些时日实
但顾青奴和沈衡的关系一向亲近,就连沈衡这些年常年
要说沈衡到底会不会帮顾青奴送这封信
卢皎月还真的不清楚。
看着眼前的已经不能称为“孩子”的少年,卢皎月不由轻轻地叹了口气。
顾青奴本来还
他忍不住上前一步,急着声“娘”
卢皎月抬头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几个侍卫,后者会意地退了出去。
而以两位老大夫多年职业素养,早
院子里一时只剩下卢皎月和顾青奴两个人。
没了外人,这些年越
卢皎月揽着人轻轻拍了拍,低声“青奴,你也长大了,该懂事了。”
顾青奴“我不懂事。我还一点儿都不懂事”
完全一副闹脾气的语气。
袖摆被抓出了褶皱,轻抚脊背的那只手被衣服缠了住,卢皎月有点无奈
,但到底还是任由他攥着了。
aaadquo青奴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打仗耗的是粮草、拼的是国力,是一条条人命填进去你爹他等了五年,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个时机,就为了这一仗,就为了毕其功于一役。顾青奴,我是你娘,但是那些出征的将士,也都是娘亲的儿子。”
战争从来不是儿戏,即便她病重的消息送过去,顾易也不能为此班师回朝。他要是真的那么做了,也便不是顾易了,但是
“他会分心、会担忧,会心生急躁。”
“这些都是战场上的大忌。”
“主将一个错误的命令,会令千百将士埋骨于野,我不能让他陷入这样的境地。”
这是一个很容易做出的抉择。
生老病死是最无能为力的事情,即便顾易回来也不能对现状做出任何改变。既然如此,那么就干脆什么都不要改变,让他以最无后顾之忧的姿态,结束这场绵延百年的南北乱局。
顾青奴没有吭声。
他不想知道、也不愿意去明白那么多。他只是想要爹回来而已
平城城外。
手里的酒觞无故碎裂,顾易看着被剌出一道血痕的手,心里莫名不安。
旁边有部将见此,忙开口“末将观觞上裂痕,尤似城墙之塌。此乃吉兆,将军明日率兵攻城,必取平城于股掌之间。”
恭维得有点明显。但正是攻城前的大宴,顾易也知士气之重,不欲
他接过换了上来的酒器,干脆趁势举杯邀酒,朗声“邺天子弃都而逃,此刻城内守军不足千人,将无擅守之将,兵无力战之锐气,以力挫之,攻必能取。”
帐内诸将纷纷出言应和,帐内气氛一下子就被推得热烈。
顾易也
一时叫好声四起,顾易神情却很平静。
帐内诸将也很习惯主将如此。
这位将军一向冷静,胜无骄气、败无气馁,便是被大军围困都能静心思索破局之策,有时候都让人怀疑是个金石木人,也不知什么事能让他变了脸色。
主将心里泛着嘀咕,但顾易却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平静。
酒
帐内的热烈气氛越
主将的离开并没有影响气氛,反倒让帐内的人因为没了顾忌越
顾易听着动静,拧眉吩咐让人看着点。
战前之宴是为了振奋士气,他可不想明日要攻城了,却看见一堆醉鬼。
从那喧闹的环境脱身,冷风一吹,顾易的脑子也冷静了不少。
但是那股若有若无的不安仍旧无法散去,他眺望远处夜色下城墙的黑影,半晌也没看出什么不对
劲来。
这举动反倒让一旁的亲卫面露疑惑,“将军,是有什么不妥吗”
顾易回目光,“没什么。”
城墙那边没看出什么异样,他想要再去检查一遍明日的攻城器械,只是转身的时候,却突然心有所感。
他顿了一下,开口问“金陵有什么消息吗”
亲卫不解,但还是答“回将军,一切安好。前些日子道州似乎出了些乱子,但是袁公已经处置妥当,只让将军放心。”
顾易这才松了口气,接着去检查军备。
第二日的攻城很顺利。
北邺天子弃都东逃,城中仅剩的锐都被天子带着随行护卫,剩下的都是些被抛下的老弱病残。城墙之固抵不过人心无斗志,顾易所带大军只是稍作攻势,城内便溃不成军,大开城门,迎接陈军进入。
虽说邺天子还出逃
顾易
约束士卒,安抚百姓,待到局势稍稍稳定之后,便班师回朝。
金陵城外,天子亲至郊野迎接。
若说这次之前,还有人想要复立萧氏的话,这次之后,便再无人有这个想法了。
灭国之功,早就封无可封。
少年天子战战兢兢的捧着禅位诏书,
顾易将人扶了起来,开口仍是推拒“臣德行不足,不敢受之。”
顾易没答应,但这一行至郊野迎接的百官群臣心情都很平静“三辞三让”么,禅位一贯的流程,要是第一次答应了才是不妥。
事实上,以顾易这些年
而到了如今这地步,就算没有人
这会儿顾易行礼,萧旻既不敢避开、也不敢心安理得地受着,简直是僵硬哆嗦地任由对方行完这一礼,拼命想要说点什么挽救局面,但开口却是一句,“顾公节哀。”
对上下首的人略显诧异的目光,萧旻脸色刷地一下惨白下去。
他记得来时母后的叮嘱,顾公为人重情意,如今顾府出了那样的事,便是大胜归来,心底也不见得有多喜悦。他去迎接的时候要万万注意,不可面露喜色、也少说庆贺之语,只把这“一辞一让”的过程走完,就速速回宫。
萧旻很想活命,也很听这位和他并无血缘但确实是同一立场的母后的话。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是没露喜色,但却说了这么一句要命的话。
气氛陷入了僵硬的凝滞
。
顾易终于从小皇帝那紧绷的神情中意识到什么,匆匆说了句aaadquo臣失礼aaardquo,便翻身上马,抛下这郊迎的文武百官,直奔家中府邸而去。
想看岁既晏兮写的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第 115 章 结
路边的风景随着马匹的疾驰
他早该想到的。
一州之乱波及如此之广,月娘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又怎么可能
画面
顾易这么一路疾驰,却
他不敢再往前了。
他害怕看见那个结果。
长长的嘶鸣声
顾易终究还是走出了那个转角。
明明是再熟悉不过的府邸,但当一道道白帆纵横着高高挂起,他却陡然生出一股陌生感来。
不,并不陌生。
封存的回忆翻涌地浮起,时隔多年,与眼前的这一幕彼此重叠。是以,当那个身着孝服的少年缓步走近的时候,顾易居然生出的一瞬的恍惚那是青奴还是当年的他自己
直到对方将厚厚的一沓书信递了过来,低声“娘的信。”
顾易怔愣接过这信。
恍惚间,温柔的低语
对于逝去的人,你身上背负的不该是愧疚,而是他们对你的祈愿。不管是你爹娘、你的兄长,还是
月娘她自己。
所以,每年都给我回一封信罢。
告诉我、你有
我希望你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