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院试放榜。
次日清晨,但闻三声炮响,府衙大门洞开,着襕衫、戴红花的数十名新晋生员整齐跟随
欢庆的鼓乐声中,百姓争相围观。
谢拾站
身为院试第三名的他就
“哈哈哈哈哈”
谢拾毫不客气地笑出了声。
笑过之后,想到两年前自己也是顶着这般模样游街而过,谢拾的笑容又渐渐消失。
鼓乐声渐近,震荡耳膜。周遭喧闹一片,附近有新晋生员的家眷拼命挥舞手臂,欢呼阵阵,谢拾便也举起手,加入了他们。
徐夫子和师娘都不
这怎么可以呢
知府身后,隐约听见谢拾声音的徐守文转过头,准确地透过人群的缝隙,看见了谢拾刚刚挥舞的时候,他的笑容灿烂起来。
恍惚间他好似回到两年前,只不过当时站
迟来的喜悦终于涌上心头。
当年没能进入的学宫,如今向他敞开了大门。凭他的成绩,拔府势必能成。这么说,他算是完成了昔日许下的承诺吗
果不其然,他顺利获得拔府。
半个月后,徐守文入府学报道。
徐守文入学的同时,顺利通过科试的顾怀璋等一众府学生员早已背上行囊赴乡试。其中,致知社便有五位赴考的考生,放
徐守文与几名新成员的加入填补了顾怀璋等人的缺失,失去数员得力干将的致知社经过这“一出一入”勉强持平,至少不必担心缺乏人手一起分担文社内的活计了。无论致知社还是致知集,都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不仅仅是写几篇文章而已。
而初入府学,应谢拾之邀加入致知社的徐守文,还沉浸
这样一想,过去两年的辛苦似乎蒙上一层令人怀念的滤镜,那些汗水并未被辜负。他好像稍稍体会到努力奋斗的快乐了呢。
奋斗虽苦,获却甜啊
“错觉,都是错觉”
短短数日后,徐守文傻眼了。回顾“过往”,他只想给数日前的自己一记头锤。
什么努力奋斗的快乐不存
现
悔不该如此遵守与小师弟的约定
千辛万苦逃离青崖书院那个“魔窟”的徐守文,本以为成了生员就
能重新躺平,哪能想到入府学便一脚踏入新的“深渊”
没错,短短数日他已窥见深渊。
府学上下内卷成风,除却已经放弃举业、时常缺课不来的生员,余者皆苦不缀。上至谢拾这只领头羊”,下至底层的附生、青衣,几乎无有一人不奋
就连大大小小的文社都被横空出世的致知社卷得飞起,纷纷效仿其砥砺学问、编撰文集。
家大业大如励学文社的也就罢了,其余小型文社只能说是“自娱自乐”,至于占先机,既有何训导背书,又有谢拾这个府学头名坐镇的致知社,则自始至终一枝独秀,致知集都开始风靡府城。
致知社众人亦随之名动府城。
总而言之,被谢拾“影响”的府学早就不是从前的府学了,而徐守文恰
人人都憧憬如谢拾一般风光无限,诸生皆以入致知社或
一时间,百舸争流,万物竞
试问,当周遭之人皆手不释卷,同舍诸生皆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又有几人还能
至少徐守文尚无此等定力。
未入青崖书院前的他或许能不为所动,书院生涯终究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这亦是他后悔不迭的缘由。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终究是被小师弟给坑了啊
虽说嘴上叫苦不迭、懊悔连连,徐守文行动上却是另一回事,颇有些口嫌体正直。
留意于此的何训导不由对他另眼相看,私下与谢拾道“这小子有几分意思”倒是令他忍不住想试一试徐守文的极限。
何训导向来我行我素,雷厉风行。说完这话的第二天起,他便开始付诸实际行动。
对此,徐守文“”
你不要过来啊
徐守文心中的呐喊外人无从得知,大家只知道,继谢拾这个“得意弟子”外,新晋生员中又多了一位得何训导看重的人物。
对此,心中嫉恨不平者少之又少,心生同情者倒有许多,无论他们怎么想,何训导的“看重”着实不是一般人消受得起的。
谢拾倒是很乐意与徐师兄一起开小灶,师兄弟二人共同进步。他颇为怀念地弯起眼晴“徐师兄可有梦回当年的感觉想当年咱们也是如此听徐夫子讲课呢。”
当初
常开小灶,学堂分明已休沐放假,谢拾却每每往徐家去听徐夫子讲课,于是徐守文也不得不接受补课,补完课二人便一起吃点心,下双陆
不过,谢拾眼中的美好回忆对徐守文而言却很难界定。师兄弟二人一起玩耍的时光自然是美好的,可假期被逮着补课的滋味徐守文稍稍回想就戴上痛苦面具。
徐守文挤出一个礼貌的笑容。
“的确是梦回当年。”
只不过是噩梦。
好
令谢拾与徐守文本人都深感意外的是,他
大概是先后接手徐夫子昔日的两名弟子,且纷纷挖掘出令他眼前一亮的天赋,何训导一度对两人的师兄弟都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徐夫子更是产生了深深的羡慕。
他对师兄弟二人一顿猛夸,当着徐守文的面
徐守文的面色十分。
谢拾总感觉他眼中闪烁着无比明亮的光,唇边扬起的弧度几乎止都止不住。
果不其然,从何训导的住处离开后,徐守文便插腰
“顺便一说,有人想和他抢弟子。”想到他爹的反应,徐守文便止不住笑容。
听他一说,谢拾竟也期待起来。
按照他对徐夫子的了解,谢拾道“夫子大概会
脑中瞬间有了画面,譬如他爹
二人并非同舍,走到院子门口分别时,望着徐守文欢快的背影,感受着他那从头
他忍不住揣测起来“我才
胖狸猫深有同感[不是我说,大部分小孩子都更喜欢鼓励教育吧徐夫子老傲娇怪了,再喜欢你都没夸过几句呢。]
这似乎是大部分夫子的通病,一直以来,“严师严父”都受到社会主流所推崇,反倒是何训导的作风显得离奇古怪,除了谢拾,此前没几个生员能受得了他。
相较于何训导将入眼的学生捧上天,不入眼的学生交流都嫌浪费时间,徐夫子一视同仁的严厉才是“有教无类”吧
“总之,我有预感”一人一统闲谈几句,谢拾眯起眼睛,如大预言家般
谢拾的预言迅速“应验”了。
从这以后,徐守文的书态度明显积极起来。若说从前是一条被卷王带动不得不卷的咸鱼,如今他却好像真心喜欢上学习,嘴上再无抱怨,而是主动投身学海之中。
谢拾对他的改变乐见其成,出于某种趣味的想法,给徐夫子去信时顺便添了一笔。
总感觉徐夫子要是知道,这么多年都没能掰正的咸鱼儿子,被何训导接手不到一个月就咸鱼翻身,表情定然十分。
可惜,他没机会亲眼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