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折家。
莫氏叫丫鬟送儿子去学堂,而后就亲自提了膳食去见李姨娘。
李姨娘如今挪了屋子,住得更加宽敞了。里头单带一个小院种了梅花,还有自己的小厨房,可谓是春风得意。
莫氏去的时候,她正
她如今有折绾傍身,别人也不敢赢她的钱,于是打马吊顺心得很,每一回都能赢些银子来。
她又是自小养成的抠门性子,赢了钱也不漏些出来,只恨赢得不多。
久而久之,便得了个“李守财”的名声。但她如今底子硬,该来巴结还是来巴结,于是她这里倒是不缺人手。
莫氏进了屋,瞧她打马吊打得热火朝天,便等了等,等她打完了才笑着道“姨娘,这是你上回要吃的燕窝粥,我叫人熬了,你尝尝。”
李姨娘今日又赢了不少银钱,高兴得很,随意道“你放下就行,多谢你了。”
莫氏“应当的。”
她转身出门了,并不逗留。
等人走了,李姨娘撇嘴,“这是又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呢,咱们大夫人这个人啊,实
陪着她打马吊的都是折老爷的妾室,一个便笑着奉承,“这也没办法,谁叫姐姐是唯一一个
另一个接着道“是啊,妹妹心肠好,大夫人也是知晓的,有事情不来求你求谁”
还有一个没出声,只低头拨弄手指头。
李姨娘听了得意,却还要嘴巴里不饶人“那也要看什么事情”
她起了调子,势必要把自己说得高几分,但最后一个一直没出声奉承的姨娘却
李姨娘便瞬间脸色阴沉,死死盯着出声的人道“你这是羞辱我呢”
那姨娘就笑了笑,“不敢,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李姨娘蹭的一下站起来,“既然如此,你只管巴结红姨娘去,跑我这里来做什么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好大的脸”
她气冲冲的走了,贴身丫鬟连忙跟着劝,“姨娘跟她说什么,她就是仗着年轻,刚进府,等过几年瞧瞧她啊,早成个老黄菜了。”
李姨娘听了却不舒服“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她自己的年岁也不小了,很是不愿意听见年岁大这种话。
贴身丫鬟就红了脸,“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奴婢只是想说想说您有七姑奶奶,她有什么呢”
李姨娘这才高兴些,但也没有高兴到哪里去,等丫鬟出去后,她一个人委
屈的哭。
大家都知道阿绾是她的女儿,人人都来巴结奉承几句,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死丫头如今根本不管自己,就是跟着太后去五台山,她也没来跟自己说过。
李姨娘还是从其他姨娘们的口中得知的,当时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只好谎称自己早就知道,只是觉得这事情不宜声张,于是没说而已。
可等人一走,她就心虚得紧,又伤心得很。她真是不知道哪里得罪了阿绾。再者说,就是哪里真得罪了,亲母女两个,怎么就有隔夜仇了,有什么话说开就好,偏要这样不理人。
她哭得眼睛都肿了起来,却又怕人笑话,只好叫人煮了鸡蛋过来滚眼睛。
另一边,她走之后,其他三个姨娘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跟李姨娘刚刚呛声的姨娘便撇嘴,“有什么了不起的,她不就是仗着七姑奶奶么可人家七姑奶奶根本就不搭理她。”
其中一个姨娘就叹息,“你这般跟她作对做什么她再不济,七姑奶奶再不搭理她,那也是她的亲生闺女,难道真出事情了,人家还会站
另外一个也劝,“她这还算好的,只让你说几只巴结的话,手上没有人命你就躲着笑吧”
她说完叹息道“咱们都是没有子嗣的,老爷年岁又大了,咱们膝下就更加不可能有孩子咱们不巴结她,以后怎么办”
呛声的姨娘便道“那我也不愿意巴结一个蠢货。”
她站起来,“我还是去红姐姐那边吧。”
好歹红姐姐掌着内宅的中馈,是个聪明人。
另外两个姨娘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跟着一块站起来,“自然的,红姐姐那边,咱们也该奉承着。”
如同她们这般的人,跟浮萍一般,连个根都没有,只有这里巴结,那里奉承了。
三个人一块往外走,说起家里的事情来。
“咱们那位夫人得了急病后,按理来说是大夫人掌家的,但老爷和大爷偏偏就让红姨娘掌家了这算是什么道理,我如今还没有想通。”
“我也想不通,我以为是李姨娘掌家呢。”
“李姨娘不行,什么都不行,也就生了个女儿行。”
“姐姐别忘了,红姨娘一直得老爷的心,也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只是家里落寞了而已。”
一个突然捂着嘴巴笑“咱们老爷那么要脸面,李姨娘
三个人都笑起来,而后道“但怎么说也该是大夫人掌家。这般有违常理的事情,必定是有出处的。我看啊,必定是大夫人犯下什么罪责了,咱们不知道而已。”
“嘘你们没听说吗说是咱们夫人的事情跟大夫人有点关系,大爷这才厌弃了她。”
才说了这句话,便见大夫人从前头走过来,她们连忙噤声。莫氏见了笑一笑,打了一声招呼,径直回了自己的
院子。
她的贴身婆子气不过,哭道“这还是因着您家里没人,这才欺负您叫个姨娘管家,他们也不怕丢脸”
莫氏倒是看得开,“你不要急,事情总有转机的。”
红姨娘只是一个妾室,妾室哪里能够出去跟官家夫人们打交道,没的叫人给骂几句不知轻重。
她深吸一口气,“能熬几年是几年吧,熬到父亲娶新妇,也许就好了。”
贴身婆子“可是娶了新妇,就更不可能让您掌家了吧”
莫氏笑了笑,“你不懂,有了新妇,我的日子反而好过一些。”
总比一群姨娘上天的好。
她揉了揉额角,“待会朗哥儿就要回来了,你送些吃食过去,别叫他饿着了。”
贴身婆子沉默一瞬,道“您自己不去吗”
莫氏“朗哥儿也大了,我哪能一直围着他转,不然他该烦我了。”
即便是亲生母子,也是要距离的。她笑着道“你管去,若是朗哥儿问起来,你就说我
婆子就去了。朗哥儿果然问,婆子道“夫人手里正拿着针线,怕过来回去忘记了针法,就叫老奴送来。”
朗哥儿听了婆子的话,笑着道“我还要看会书,待会才能去看阿娘。你先回去跟阿娘说,衣裳什么时候做都行,叫绣娘去做也行,只千万别累坏了眼睛。”
婆子哎了一声走了。折家大郎回来,先去看儿子的功课,看完之后满意点头,“很好,很扎实。”
朗哥儿笑着道“能得父亲一句好,儿子也算是值得了。”
折家大郎好笑“我平日又没有苛刻你。”
朗哥儿就道“那父亲坐会儿,我去阿娘那里看看她。”
折家大郎就沉默起来。朗哥儿看
莫氏见了他来,欢喜的道“可吃了”
郎哥儿“吃了的,只是忧心阿娘没吃,特意来查一查。”
莫氏笑起来,“我也吃了的。”
朗哥儿就看见了她放
莫氏“我又没事,不给你做衣裳做什么”
朗哥儿就顿了顿,突然道“我今日提起你,父亲态度好多了。”
莫氏愣了愣,“你这孩子,你说我做什么”
朗哥儿“我虽然不知道阿娘做了什么让您这般势弱,也让父亲和祖父对您不闻不问,但事情都过去了这么多年,有什么不能是坐下来谈一谈的呢”
莫氏就笑,“这是大人的事情,你还小呢。”
朗哥儿肃穆道“我已经不小了,开年之后,我就是十一岁了。”
莫氏便叹息,摸了摸他的头,“十一岁了快长大了。”
她笑道“你放心,阿娘这般活着也很好。”
朗哥儿回到书房之后,长吁短叹,折
大郎瞧见了,道“你阿娘跟你说什么了”
朗哥儿“正是什么都没说,只一味的给我做衣裳,我才担心嘛。”
他看向父亲,“阿娘最近很是着急给我衣裳,我今日瞧了一眼,她做的那件,就是给父亲穿也是合适的。”
折大郎闻言,晚间到底去了一趟莫氏的屋子里。一进门,便见她还
莫氏头都没有抬,笑了笑,“我也没事,多做一点是一点。”
折大郎“你不会以为自己会命不久矣吧”
莫氏没有出声。
她当然没有这般想。但丈夫要这么想,她也不准备解释清楚。
她并不多说。但折大郎却道“你今日去李姨娘屋子里做什么”
莫氏顿了顿,小声道“朗哥儿十一岁了,我想着,求七妹妹给他说一说亲事。”
折大郎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总是有感慨的到底是亲娘。
他坐下来,突然道“父亲想要娶个新妇。”
莫氏隐隐听闻过一点,但还是装作不知道,诧异道“什么”
她又低下头去,“娶一个也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总是要有人打理。”
折大郎也觉得是。但父亲娶了新妇,他就成了继子,若是娶个面忠内奸的来,恐怕家里会不安宁。
莫氏看
两人自小一块长大,她实
等有了继母,父亲未必跟他们一条心,那他们却能一条心了。
她想要的从来都不是现
折大朗还
过年之前,折老爷还是娶了妻。折绾
“我是要去的你去不去啊”
素膳皱着眉头抄经书,闻言展眉道“去啊,姑娘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折绾就得意的笑了起来。
她就知道,跟素膳不用说太多,只说自己想去就行了。
折绾靠着她的背道“我们去的话,可能要去很久哦。”
素膳“可以的。到时候咱们多做种生意吧”
折绾还
素膳理所应当的道“多做一种生意啊。”
她早就听素兰说了,“闽南的生意人少,咱们早做早
折绾好笑,“那你准备卖什么”
素膳“自然是卖布。”
她有自己的见解,“她们那边的布少,织布也慢,跟京都差了十几年的时间一般。”
有差距,就好赚钱。
折绾见她头头是道,笑着道“你真是厉害了,什么事情心里都有
了成算。”
素膳得意,aaadquo姑娘就看好吧,到时候赚得盆满钵满,给你买个山头做山大王。aaardquo
ツ本作者枝呦九提醒您继室第一时间
两人笑得不行。
只是过了会素膳又道“可我们走了,姨娘怎么办呢”
折绾就道“不要紧的,她自己能过得很好,并不需要我们去管。”
她轻声说,“素膳,她不是我们的责任。”
素膳也不敢多说,只觉得这样还是不好。
但姨娘和姑娘,她肯定是跟着姑娘走。
莹姐儿
太后哈哈大笑,道“行,那咱们再走一走。”
莹姐儿“我去叫大伯母。”
她跑着进屋,笑着道“太后说想去后山大伯母,你和素膳姨也来吧。”
折绾“好,你等等,我去换件衣裳。”
她去换衣裳,莹姐儿瞧见素膳姨有点神思不
素膳“没什么。”
莹姐儿嘿嘿一笑,诈她,“我知道是什么事。”
素膳根本没怀疑,“我就知道姑娘肯定会跟你说的。”
莹姐儿“对呀,大伯母什么都告诉我啊。”
素膳犹豫“莹姐儿,那你去吗”
莹姐儿“你去吗”
素膳“我肯定是要去的。再者说,闽南的茶叶我也没看过,得看过心里才有数。”
她想把茶农种茶,采茶,制茶都跟着做一遍。
莹姐儿就哦了一声,“这样啊。”
她慢吞吞的道“那你想去多久啊”
素膳“不知道。但肯定不少日子吧至少要两三年。”
莹姐儿就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了。
折绾过来的时候还纳闷呢,“莹姐儿怎么眉毛都耷拉下来了”
素膳心里一顿,而后道“遭了她套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