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拓跋曜身死, 秦宗言一朝成为万人之上、连皇帝都要避让的权臣,朝臣们都以为秦宗言会大刀阔斧的
这份安稳平静让大部分朝臣不由自主的安于现状, 虽说不少人嘴上还是骂他是权奸, 可真正敢站
这种情况也是谢简、谢灏、崔远、郭彦等人所预料和希望的, 秦宗言被拓跋曜压了这么多年,一朝扬眉吐气,当然想大展宏图,奈何他身边的岳父、大舅子、连襟和谋士们一致反对, 众人认为秦家实力足够, 登基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既然如此, 该有的名声还是要的,免得后面登基时反对人太多,对政权不利。
秦宗言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自身努力、儿媳给力以外,很大程度还因为他从谏如流,虽说位高权重,难免性格难免有些霸道,可大部分时候他还是很讲道理的,不然谢知当年也不会选中秦家。
既然选择按兵不动,秦宗言也就将自己的儿子和属下分散出去,秦家能崛起靠的是武力,他手下的那些兵
如此分配之后,秦宗言身边就只留了约一万名亲卫,算上留京老将、儿子们的亲卫也才一万五千人,而京中禁卫军却有十万人,这些禁卫军目前全由秦家老三掌控。秦老三掌握禁卫军后,虽将原有的小队打散重新分配,可到底秦家掌权不久,禁军中有多少忠心部下还很难说。一旦有人怂恿这些禁军造反,留
因此秦家诸子都很反对父亲将手中兵力都派出去,他们认为起码要留一半兵力
谢知十来年前就把火药的法子交给秦宗言,秦家研究了十来年,不说造出后世明清时期的大炮,宋元的水平还是有的,
秦氏兄弟也是知道些火药的威力,可他们没亲眼见过,秦宗言也不可能把火药交给他们,这是秦家的秘密武器,将来只能留给秦纮和阿生,别人就别想了。不过经过秦宗言改进的练兵方法,他都传给儿子们了,他还大方的允许儿子们养私兵。他这等举止,让所有觉得老爷子偏心的儿子们都没别的想法,自古华夏就是嫡长继承制,父亲对他们已经够好了。如果真想要争夺天下,就跟小十一样,自己去奋斗。
拓跋怀不知秦宗言另有底牌,他只知道秦宗言这两年因为财力不济,流放了不少手下,还将几个能干的儿子都派了出去,目前身边只留了几个老将和不成器的儿子护卫,他喜得晚上做梦都要笑醒。他觉得这是自己反攻最好时候,这两年他硬顶着朝臣的压力,没有把十万禁卫军解散,等的不就是这天吗虽说现
“贺兰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动手”拓跋怀问贺兰英雄,拓跋怀登基不久,他又
目前后宫最得势的是秦昭仪和崔昭仪,秦昭仪是谢知和秦纮的养女,崔昭仪是崔远的侄孙女,这两人身后的家族正炙手可热,拓跋怀不得不宠,不过他心里最亲近的就是贺兰贵人,贺兰贵人是贺兰英雄的庶妹,贺兰英雄是拓跋怀眼下最能依赖的心腹。至于另外两名侍妾则是拓跋怀成亲前,林季华赐给他的宫女,就现
贺兰英雄问拓跋怀“陛下,秦宗言城府颇深,就算将手下数遣散,我们把握也不大。”贺兰英雄也想压制秦家,可就他对秦宗言的了解,这老狐狸绝对不会没把握的事,他敢把部下和儿子都派出去,绝对不是对外所猜测的秦家起内斗,秦宗言觉得儿子们威胁太大,才把儿子都送走。先不说秦家还没得江山,就算得了江山,他没死也轮不到儿子们做主。
“可是我们若错过这次机会,又能有更好机会”拓跋怀反问贺兰英雄,他也知道他的计划太冒险,可时机不等人,错过这次机会,他说不定就会被秦宗言拿刀逼着写禅位诏书了。
贺兰英雄沉默不语,不止拓跋怀着急,他也着急,秦家对拓跋怀手段还算温和,对自己就很强硬了,他这些年一退再退都没能让那老狐狸放心,他是一心想要自己的兵权,他没了兵权还能活
拓跋怀声音几不可闻的说“曾大母也答应配合我。”
贺兰英雄神色微动,所有人都以为太皇太后活不久了,可没想老太太求生欲如此强烈,居然硬生生强撑了两年,不过她也快油灯枯了,所以拓跋怀才能说动她吧贺兰英雄思忖着下跪“臣誓死效忠陛下。”若有半分可能,他也不愿冒险,可不冒险他就只能等死了。他也不知哪里惹到永安侯,这小子就跟疯狗一样死盯着自己不放,这小子跟他亲爹可一点都不像。
“将军一旦事成,朕必定封贺兰贵人为皇后。”拓跋怀满脸激动的扶起贺兰英雄。
贺兰英雄心中暗忖,要是他能拾秦家,还需要
拓跋怀并不知道贺兰英雄此时心中所想,他也不是完全信任贺兰英雄,自他仓皇登基后,他就再没有信过任何人。可父亲手下那些将领除了贺兰英雄,他也不知该拉拢睡了。曾大母让他量拉拢朝臣,可一个没实权的皇帝,朝臣们哪会把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