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程织对周白梦卫生巾的生意很感兴趣,因此在聊天过程中就多问了两句。
周白梦听到程织的询问,没有第一时间回应程织的话,而是先看了一眼顾一舟。
而顾一舟的视线从始至终都停留在程织身上,并未注意到周白梦的视线。
周白梦微微敛眸,想到顾一舟的身份,自己已经有了计较。
打起精神同程织说话,对程织的问题,可以说是有问必答,十分详细。
最后,周白梦正式提出,“程织女士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如也参与进来,成为我的合伙人?”
“我?”对周白梦的邀请,程织显得有些猝不及防。
有了弹幕的提醒,程织其实一直都有自己创业的想法,但是时间并不是现在。
依照弹幕的提醒,国家的经济虽然逐渐放开,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点试探。
因此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对于创业而言,其实并不是很合适。
她是打算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再开始自己这项事业,而且在学校里的这几年,也能让她更好地思考一下,
自己创业方向到底要选择哪一方面。
虽然弹幕说,在这个时间点,站在风口上,就算是一只猪都能飞起来,被称之为时代红利。
但是任何红利都有风险,程织没什么经验,一开始的步子自然也不敢太大。
“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有兴趣的话,后续我们可以再联系。”看出程织的犹疑,周白梦又解释了一句。
“大陆如今正在邀请商人回去投资,我想在大陆试试。”
“我对内地的情况不太熟悉,如果我们能够合作,对我来说更有一层保障。”
周白梦看了眼时间,及时告辞,只剩下程织和顾一舟两人。
“你怎么看?”程织看向顾一舟。
“周白梦应该是想要找个人分担压力,南洋那边的生意她不可能放下,但是如今卫生巾的市场很大,她也不可能放弃。”
“同你合作,对她来说确实有不少好处。”
程织盯着顾一舟看了一会儿,转移了话题,“你这次来港城到底有什么打算?等过段时间我们就要回去了。”
他们要回去确认消息,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已经在找人注册公司了,不过接下来几天,应该会很忙。”
对于顾一舟的想法和行为,程织都没有多问,或许是源于一种内心的信任,她总觉得顾一舟不管选择做什么,总是会做的很好。
接下来几天,顾一舟早出晚归,程织反而清闲了下来,偶尔出去逛逛,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陪着顾一盛。
顾一盛虽然在医院疗养,但或许是本身情况好了很多,整个人都很精神,开始主动学习。
因为手术的原因,顾一盛注定要留在港城读书。
如今教育方式存在差异,顾一盛正在找适合自己的家教老师。
程织便陪在顾一盛身边,看着顾一盛给每一位来试课的老师打分。
“嫂嫂今天能陪我一起听课吗?”顾一盛看看自己计划本上的事情。
半个小时后,有一位英文老师来面试,顾一盛想要程织留下来一起听。
程织答应了,她对于英文老师的授课方式很好奇。
面试课程,一节课大概是五十分钟。
来人是个看起来很干练的女性,据说已经有三年的家教经验。
一节课结束,授课老师还同顾一盛推荐了几本书籍,说是简单易读,通俗易懂,但是对于英文学习很有帮助。
程织也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在送走老师之后,程织也去了书店,去买老师推荐的英文读物。
接下来几天,程织基本上是在图书馆还有医院来回奔波,阅读量一时间大增。
而经过几天的思考,程织最终还是答应周白梦的合作邀请。
周白梦最近半年都住在港城,只是并未在港城购置房产,而是住在酒店里。
程织同周白梦在酒店见了一面。
“这是我的想法,你看看。”两人都有合作的意向,程织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坦言。
“不止想要投资卫生巾,连纸巾也一概包涵在内?”周白梦看完程织递过来的文件,看完之后有些惊喜。
“两个东西,后续还能联合销售。”
“现在的草纸发黄易碎,并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寻找新的原材料,将纸张变白,变厚,更具有吸水性,如此在市场上肯定也会更受欢迎。”
“如果想要进入内地市场,这两个东西最初的价格肯定属于高端,但也完全不用担心。”
毕竟什么时候都不缺有钱人。
两天过去,程织和周白梦的合作终于谈妥下来。
周白梦负责原料,程织负责营销策划和推广,两人准备先以港城为基地向周边辐射。
而且由于前面几年,程织都在上学,主要业务由周白梦负责,等到程织毕业后,市场逐渐向内地进军,程织再负责接手业务。
谈妥之后,程织跟着周白梦在工厂考察,与此同时,约定了资金的注入。
只是这笔资金,程织需要返回京市之后,才能到账,对此周白梦并无不可。
周家多年积累,况且经历过上次堂弟的事情之后,周白梦狠心又剔除了一批人,如今在周家的声望很高。
卫生巾这门生意,周白梦本来没有打算和人分享,在港城遇到顾一舟程织夫妻,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短短的照面,周白梦也足以知道很多事情。
周白梦来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前也因为工作,同港城顾家有过接触,这段时间也确实听闻,顾家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外孙。
再加上之前顾一舟隐晦地找周白梦打听过外公的事情,如今顾一舟和程织出现在港城,足以说明很多事情。
周白梦记着顾一舟之前提醒的好意,也想要给顾家卖个好,再加上程织确实用过卫生巾,优缺点也确实能说出来。
让程织入伙,对于周白梦来说,确实是一桩有益的事情。
只可惜程织还要回内地上学,不能长久地留在港城。
但是在走之前,程织也向周白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周白梦想要降低工厂的成本,内地是个好去处,原材料更加丰富,人力资源,土地成本都会更加便宜。
“之前回内地开过会,说是会进行经济改革试点,但是具体在哪里,还不太确定,如果确定之后,机会合适的话,我会将产业转回内地。”
有了周白梦的话,程织也放心很多。
“这个决定不会错的。”
除此之外,程织还劝周白梦如果想要寻找合适的原材料,可以向西北地区看看,那边的原材料也会相对合适。
而在程织离开港城前,也将第一份推广方案交给了周白梦。
程织虽然提出了建卫生纸工厂,同卫生巾联合营销推广的方案。
但是只是个开头,还需要引进生产线,暂时无法落实。
但是卫生巾的推广却已经可以开始了。
程织瞄准的重点就是利用影视行业打广告。
这个时候的港城,正是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内容核心也从武打电影,转变为讲述小人物的故事生平。
在这种故事内核之中,卫生巾的广告,反而更容易插入。
除了基本的影视广告之外,程织还推荐周白梦,找专业的编剧,围绕卫生巾写各种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短篇,来提高卫生巾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便是普通的广告,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寻找专业的女性杂志,找一些名人代言,一些或好或坏的评价,都能将大众的目光吸引到产品上来。
起初周白梦找程织合作的原因,只是因为顾一舟身后的顾家,但是在看到程织递过来的推广方案之后,两眼放光。
恨不得让程织留在港城。
港城有大学,港城有资源,港城有人才,读大学而已,何必回到内地呢。
但可惜这些话说不出来,因为程织已经将离港提上了日程。
顾一盛还不能出院,但是选出来的家庭教师,已经去医院开始上课。
每天的时间不长,加起来大概就是两个小时,这两个月主要是让顾一盛适应港城的教育模式,习惯全英文授课。
程织和周白梦忙了起来,一直没有关注顾一舟这段时间在忙碌什么,一直到回程的车上,两人才聊起来。
顾一舟干脆直接地递了文件给程织。
“护肤品公司?”程织有些惊讶,依照她从弹幕上了解到的信息,顾一舟发家应该是依靠中成药的。
虽然之后顾一舟的公司一再扩张,后续确实涉及到了护肤品行业,但是那最起码也是两千年之后的事情了,绝对不是现在。
“正好遇到一个合适的人才,这个行业也确实合适。”
“中草药和护肤结合起来,大有可为。”
程织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想想冬天的时候,顾一舟曾经自己做过护手霜,觉得顾一舟说得确实有道理。
在港城的时间不算长 ,但是夫妻两个,确实都干了不少事情。
回家之后,不久也见到了自己的通知书。
顾一舟选择了中医专业,程织选择了经济学,两人并没有选择同一所学校,但是相隔不远。
两人开学报道并不是同一天,程织先开学。
顾一舟骑车去送程织,顺带也同程织宿舍的舍友打了个照面。
程织学校要求,大一的新生上半年必须住宿。
宿舍为六人间,程织舍友的年龄,也从三十多岁,到十几岁,是年龄差距最大的一届。
宿舍六个人,除了程织还有另外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是本地人,其余四个来自天南海北。
年龄最大的那个,来上学的时候还带着自己的女儿。
开学几天后,程织也从对方口中听到了具体的原委。
对方来自石城,本身是石城下乡的知青,还是第一批知青,下乡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看着回城无望,找了本地人结婚,生了一儿一女。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之后,丈夫刚刚被当地的厂子征调,成为一个正式工人。
因此一家人都不愿意让她参加高考。
认为一个女人参加高考就是心野了,毕业之后肯定不会回来。
丈夫还曾经想要私藏女人的准考证,让女人无法参加考试。
无奈之下,女人找到当地的妇联求助,选择离婚。
男方一口咬定,一个丫头片子就是个赔钱货,只愿意养儿子,女人无奈之下将女孩带在自己身边。
参加高考之后,女人便带着女孩回了城里,暂时住在父母家里。
但是离家多年,家里早已经没有女人的落脚之处。
在家里兄弟的孩子,找到机会就欺负自己的女儿。
女人无奈之下只能向学校申请带着孩子上学。
孩子已经四岁了,平常很懂事听话,即便是住在寝室里,也没有个其他舍友造成过什么麻烦,反而十分嘴甜。
而等到军训结束,学校开展迎新活动和社团活动的时候,程织才知道,原来带着孩子上学并不是个例。
每个专业多多少少都有那么几个,每个人带着孩子上学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确实都各有各的难处。
故事听多了之后,程织也深受触动。
她提起笔,写下了这一现状,在报纸上投稿。
有些问题,必须摆出来,才会真正得到解决。
在给报纸投稿的同时,程织还积极向学校写信建议,请学校教职工的托儿所开放给校内学生,让这些跟着父母来上学的孩子,能够进到托儿所里。
根据程织的校内调查,这些带过来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学龄前儿童。
懂事听话,但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大人如今到了大学之后,要上课学习,再加上宿舍的活动范围有限,对孩子的照顾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如果能够将这批学龄前儿童送入托儿所里,对大家都有好处。
除此之外,程织还号召学校开创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给同学们更多的帮助。
短短半年的时间,程织联合同学,一手创立了校内报纸。
上面分为几个板块,有文学社,中文系的诗歌和文章,有关于校内的消息流通,还有勤工俭学的招工。
在创办校内报纸的同时,程织也没有放弃给报社投稿。
投稿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来源于这两年程织的工作感想。
为了让内容不那么枯燥,程织干脆都写成了故事合集。
再加上她之前接触过很多家庭矛盾,如此一来,程织的小故事合集,可以说是越写越多。
时间也来到了大二下学期。
她们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考生,老师们对她们也抱有很多的希望,希望她们能够多多实践。
因此从这个学期开始,程织专业的三十个人,一共被分为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到了不同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程织考察的地方是南方的一个港口,当地的地理环境限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因此从去年开始,当地就有不少人开始做小生意。
从最开始小心翼翼地以物换物,到现在正式开始摆摊。
国家在发现情况之后,也正式将此地变成了经济改革的试点,程织等学生过来,主要是进行实地考察。
想要因地制宜,看看当地都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最好形成产业集中链。
这次调研持续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一直到大三上学期,程织小队,才终于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程织也再次联系了周白梦。
将工厂转移到内地的时机已经到了,而且卫生巾和卫生纸,也可以开始捆绑销售了。
这两年的时间里,程织一直在写文章,同周白梦商定好之后,程织再一次提起笔,在自己的短文小故事里,隐晦地替卫生巾和卫生纸品牌打起了广告。
与此同时,还有出版社找到了程织,希望程织将自己这两年来,在报纸上投稿的小故事,整理成册,出版社出版成书。
程织没想到还有这么一笔意外之财,很快答应下来。
卫生巾工厂转移到内地之后,程织再次找到了苏晴。
苏晴早前考上了戏剧学院,这三年也一直没有停下拍戏的脚步,如今也算是小有名气。
偶尔在街上走着,还能被人认出来。
程织这次找苏晴,其实还是和港城那边一样的套路。
希望苏晴引荐合适的编剧导演,拍摄广告短篇,打开卫生巾的市场。
除此之外,程织还投资了影视剧,让影视剧中的人物,自然而然拿出卫生巾和卫生纸使用,在台词中穿插着一些夸赞的话。
广告的影响力广大,程织很快就得到了反馈。
临近毕业,程织也越来越忙碌。
这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各个单位都虎视眈眈。
依照工作的分配原则,程织应该会被分到原有的工作单位——街道办。
但是早在程织去实地考察市场的时候,学校的经济小组组长就出言挽留过程织,希望程织毕业之后,能够继续进行关于经济市场的考察。
除此之外,招商部门也有意等程织毕业后,安排程织进单位工作。
因为可选择的单位太多,校方决定遵循程织本人的意见。
结果没想到,程织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程织拒绝了校方的工作分配,说自己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创业。
校方又进行了两次劝说,程织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主意,校方只好无奈放弃。
程织对于自己的路,其实早有规划。
上大学之后,程织一直都觉得自己也应该站在风口上,开工厂,招工,买地,趁着时代的红利,一往直前。
但是临近毕业之后,程织又仔细询问了一遍自己,最终还是决定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投资上。
帮助和扶持初创公司,而不是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同一个行业之内。
就像是她最初给自己那批金条的安排。
一部分用于投资顾一舟,一部分用于投资辛松岚,一部分自用。
之后她的资金流向也会是方方面面的。
况且近一年的时间,程织跟着调研小组东奔西跑,确实看到了不少值得投资的行业,程织不愿意错过。
早前在港城和周白梦合作,投资到卫生巾和卫生纸上的钱,经过几年的发展,早已经给出了超高的回报率。
接下来程织准备投资家电行业,经济的开放,会促进大家的购买欲望,家电就是一个很好的入手点。
所以程织决定自己注册投资公司,并且利用报纸给自己的公司打广告,做天使投资人。
虽说天使投资人有风险,但是最终的收获和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
毕业前夕,程织和顾一舟,彻夜畅谈了一晚上,程织确定了自己之后的路途。
顾一舟也说了自己的计划。
同程织不一样的是,顾一舟选择了继续读研。
早前在港城创办的护肤品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在
百货大楼都有专门的柜台。
而顾一舟只管研发,将公司的发展决策交给了职业经理人。
接下来三年他依旧准备继续学习,跟随老师去医院实习。
如此夫妻两个一个选择冒险,一个选择稳定,也算是一个家庭最好的搭配。
即便程织这里遇到风险,也还有顾一舟可以兜底。
时间来到一九八零年,程织的投资公司,规模已经经过了好几轮的扩张,身边的助手越来越多。
她将投资公司正式更名为栖象投资公司,并且在买下了一块地皮,准备盖起属于自己的投资公司。
除此之外,程织也投入到慈善事业之中,每通过一个项目投资的研讨会,就会在一个地方建起一座希望小学。
并且将每个项目利润的百分之一,都用来投身于妇女儿童的教育之中。
与此同时,顾一舟也正式研究生毕业,他没有选择继续向上读博士,而是加入了研究院。
两人为了工作方便,从大杂院的房子里搬了出来,选择了一家独门独户的四合院。
但是原本大杂院的房子,程织并没有卖掉,而是保留了下来,毕竟那是她成长的记忆。
搬家前一天,程织一晚上没睡,一点点同顾一舟说起自己小时候的记忆。
这个房子里,有她的酸甜苦辣,承载了她多年的成长。
顾一舟也将两人的婚书重新拿了出来。
两份婚书虽然是同一时间写下的,但是新旧程度,并不一样,程织看着忍不住发笑。
“这都是缘分呢。”程织看着两张婚书,有些想笑。
这两张婚书,被顾一舟保存的很好,还专门花了大价钱贴了塑封。
“纸张会损坏,但是这个不会。”顾一舟说着,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拿了出来。
程织看到东西的一瞬,有些失语。
是一块黄金面板,仔细去看,上面还写了两人的婚书内容。
“你什么时候去做的?”
顾一舟将程织揽在怀中,微微摇头。
这个想法他很早就已经有了,只是如今才付出实践。
纸张会损坏,他和程织终有一天会年迈,会回归尘土,但刻在黄金上的婚书,却能够长久。
哪怕他们没有儿女,没有后代。
但是只要日后有人发现了这块黄金婚书,依旧会知道他和程织的故事。
这对于顾一舟而言,便已经足够了。
程织笑着将眼角的泪珠擦掉,再次看到了久别的弹幕。
“这几年过去,女配也算是改命成功了吧。”
“所以说,女配最初的悲剧源头,就是识人不清,踹了渣男之后,现在根本就是人生赢家啊。”
“女配改命成功,我们弹幕系统,也要说再见了。”
程织其实已经很久不见弹幕了,最开始的程织,会仔细阅读弹幕的每一句话,恨不得将弹幕的上的信息当作圣旨。
后来的程织,偶尔会看看弹幕,从弹幕里吸取有用的知识。
再后来,等到程织上大学之后,弹幕已经开始沉寂。
如今再次看到弹幕亮起,虽然是道别的话,但程织还是觉得有些怀念。
但是这份怀念,会让她继续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她喜欢顾一舟,相信顾一舟,知道顾一舟可以成为她的依靠。
但是她更想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明灯。
不过她依旧感谢顾一舟的出现,感谢如今的生活。
程织向顾一舟的方向靠近,同顾一舟说起一些搬家的细碎小事。
窗外微风拂过,树影摇晃,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
两人的生活,也会一切都好。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