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疯山锁春 > 18、第18章
    几经捯饬,荷包终于绣成。辛宜抚弄着成形的刺绣竹叶,唇角绽出一抹笑意来。

    目光落在靛色荷包上的几点暗渍,辛宜忽地顿住,拿起荷包和匣子里的皂荚准备开始清洗。

    素问见状,急忙挡在辛宜身前,忧切道:

    “夫人,您昨个熬夜绣这荷包,手都扎破了不知道多少次,就别碰水了。”

    “若是您想清洗,由奴婢拿过去清洗就成。”

    辛宜摇了摇头,笑道:

    “这种事情,还是我亲自来,这样才显得心诚则灵。”

    终于,削葱般白皙的指节还是浸了水,开始混着皂荚揉搓荷包上的血滴。

    “这几日怎么不见素听?”辛宜忽地问道。

    “阿姊啊?”素问皱了皱眉,“听闻阿姊的外祖母年迈多病,如今不大好,阿姊着急回家了。”

    “素听的外祖母?”辛宜也是一头雾水,素听在她身边待了数十年,她竟不知素听还有一位外祖母。

    “夫人也是很诧异吧,我当时听说了也是。不过阿姊原本就是邺城人。”

    这茬很快被接过去,辛宜闲来无事,打算去城中的一家琴阁转转。

    哪知,刚穿过别驾府前面的街巷,就迎面碰上了宋夫人的马车。

    宋夫人一改往日的风风火火,今日却形容憔悴,面色苍白。

    一见到辛宜,宋夫人激动地差点栽下马车。

    “义母当心!”辛宜急忙下车,上了宋夫人的马车。

    宋夫人平复之后,派人车夫继续赶着马车,在闹市的街道继续转悠。

    “玉绾,这件事只有你能救他们了!”宋夫人眼角的皱纹愈发明显,她双手抓着辛宜的手,神情紧绷。

    “义母,究竟发生何事了?您为何这般焦急?”

    “你义父传来密报,在前线同幽州兵作战时,突然遭遇埋伏。”

    “什么!”这句话犹如一块巨石,在辛宜脑海中迅速炸开。

    “幽州人同胡人勾结,你父亲他们中了埋伏,寡不敌众,当下急求常山和中山的援军。”

    “那些郡兵都是你夫君手下的人。只要他出手,你父亲他们定然能安然无恙。”

    “夫君,他不是冀州别驾吗?为何……为何他会不出兵?”唇瓣颤抖,辛宜一时有些呆愣。

    “唉,这也是你义父失策了!他带着你父亲出征前线,留你夫君坐镇邺城,补给前线。”

    “可你夫君迟迟不出兵!”

    “玉绾,你知道,当初你义父可是将季桓看成自己的女婿,才会如此委以重任!”

    听到这句话,辛宜袖中的指节紧紧攥起,一时恍然无措,只茫然看着宋夫人。

    “如今却出了这样的事,若你夫君迟迟不作为,你父亲,你义父,还有你阿兄,他们都会因此而丧命!”

    “唉,也怪你父亲看错了人。”宋夫人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愈发哽咽。

    “那日提出让你夫君坐镇邺城的,还是你父亲。”

    “明明出兵时,你夫君答应的好好的,可到了前线,你夫君派出的人竟然都当了逃兵!”

    “现在,你父亲和义父被困,恐怕也撑不了多久……”说着,宋夫人当即开始抹起了眼泪。

    “玉绾,眼下你父亲他们,能指望地也就只有你了。”

    “你一定要救救他们啊!”

    告别宋夫人后,辛宜整个人如同失了魂一般,满脑子都是,季桓不出兵,父亲义父阿兄被敌军围困,性命堪忧。

    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商贩熙熙攘攘,丝毫没有敌军和胡人将要打来的场景。

    辛宜浑浑噩噩回到府邸,径直去了季桓的前院。

    往常,他都是在前院处理政务,只有夜晚才会回后院与她同床共枕,共赴云雨。

    直到此刻,她仍不敢相信,季桓会不派援军。这样,若是幽州兵和胡人打了过来,对冀州能有何好处?

    “夫君!”见房门处未有人把守,辛宜径直推门入内,泛红的眼眸直直看着季桓,全然没有注意到两侧上坐着的来客。

    “方才我——”

    “怎地这般无规矩?”

    季桓不悦地打断她。

    辛宜扫了一眼,才发现房内还有其他几人。见她突兀地进来,目光诧异纷纷看过来。

    “内子不懂事,我代她向诸位赔礼。”季桓同另外几位男子道。

    见辛宜仍愣在那里,其余几位冀州世家的人已猜到端倪,皆笑而不语。季桓面上难奈,眸光冰冷盯着辛宜,沉声道:“先退下。”

    他的话犹豫一记巴掌,径直扇向她的脸颊,辛宜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此时突然赶来的云霁强行拉走。

    察觉季桓射来的冷厉目光,其余几位家主纷纷收回了目光。

    “大人打算如何处置辛违的女儿?”

    闻言,季桓的面上的阴霾愈发沉重,抬眸看向方才说话的齐家家主。

    辛氏的行径虽然上不得台面,但众人心底都知晓也就算了。可如今齐氏家主直接提出,便是在当众打季桓的脸。

    “冀州的损失,待事成以后,不会少得了你们。”季桓道。

    “大人这召棋是否走得太险?”崔氏家主问道。

    “不破不立,既然宋雍开启了这场局,我们想借此繁荣乘风而上,便不得不如此。”

    “稳中求进虽好,可冀州到底有限,一举拿下河北三州于冀州世家而言,才是最终的目的。”

    “大人英明!”

    在座的各位冀州世家的家主们,或是长了年纪,或是已成为父亲辈的,唯有季桓,天资英才,不及弱冠便成了冀州所有世家的掌权人。

    众人虽年长,却不敢仗着年纪大对这位年轻的冀州别驾倚老卖老,拿乔撒泼。

    此等年纪便坐上如此高位,没有聪明的头脑和极致的手段,想必季桓也活不到今日。

    ……

    被云霁拉走后,辛宜的心跌到了谷底。

    一方面自责自己为何如此鲁莽,在夫君和他的客人跟前出丑失态。一方面又在心底为父亲义父还有阿兄祈福。

    日暮时候,素问过来禀报说那些客人都出府了,辛宜这才匆忙行至前院。

    此时季桓正欲骑马出门,见辛宜过来,他剑眉紧皱,居高临下地丢下一句:“有什么事等晚上再说。”

    “夫君!”辛宜仍不愿离去,就愣愣站在那处,满眼泪光地看着男人。

    眼看着奔腾起来的白马即将要越过人而去,季桓迅速拉起缰绳。

    随着一声惊恐的嘶鸣,白马扬起前蹄欲径直向上猛越。还好男人及时控住,这才生生拽过马的力道迫使其停下。

    “辛氏!”男人脸色阴沉,眸中射出冷刃般的寒光,一跃下马朝辛宜走来。

    “此次不知何时再能见到夫君,妾身不得不如此。”辛宜哭得梨花带雨,泪眼汪汪地看着季桓。

    季桓冷着脸,先一步越过辛宜进了书房。

    见他算是答应,辛宜快步跟着他进了屋。

    “夫君,前线传来消息,说我父亲、义父还有阿兄——”

    “前线传的消息,你一妇道人家又怎得知?”不待辛宜说完,季桓旋即冷言打断。

    “是义母,她同我说义父来密信,说他们中了马郴的埋伏。”

    “而夫君——”

    “而我见死不救,毫无作为?”季桓补上辛宜的未说完的话,睨着辛宜冷笑道:

    “辛氏,你倒是说说,我如何见死不救?我见死不救能有何好处?”

    “冀州与幽州不和已久。如今冀州富裕,幽州贫乏,马郴等人觊觎冀州也并非一天两天之事!”

    “而你父亲和义父,非要与虎谋皮,联合马郴对并州巧取豪夺,事后马郴想独吞并州,这才引发了这次战事。”

    “我曾劝过宋刺史,莫要兵行险招,结果他不听我言,惹出了今日一番乱摊子。”

    “就如此还不够,你义父攻打幽州,我将冀州世家的郡兵派出支援,如今中了埋伏,两万多郡兵无一生还,最后竟被传出我的人落荒而逃。”

    “那常山和中山的郡兵呢?若是他们出马,或许有转机呢,夫君?”辛宜抓着季桓的胳膊哭道。

    “常山和中山的人不能动!他们历来作为冀州北部的防线,若前去支援,马郴和胡人难免不会趁虚而入,南下攻打冀州。”

    “夫君,可若是将常山和中山的郡兵派去支援,不仅义父他们能得救,倒时他们共同反击——”

    “若最后没能救出,又赔上我冀州中山和常山的屏障呢?”季桓看着她,厉声斥问道。

    “自古以来,以少胜多杀出重重围者比比皆是,且宋刺史有岳父这样的智囊陪在身边,依我看,并不一定会败。”

    “夫君,当真不能派人——”

    见辛宜仍在一旁哭,听他说了这么多还没抓会意,季桓愈发烦躁,一怒之下甩开了辛宜的桎梏。

    “辛氏,我再说一遍,不是我不派援兵,而是当下根本派不出援兵!”

    “冀州不仅只有刺史别驾,还有整个冀州的百姓!”

    “你只求派兵保你父亲义父,难道整个冀州的百姓都要为这件事遭受无妄之灾?”

    “不是,夫君我……”泪水浸出眼眶辛宜只觉得面前一阵模糊。

    心酸苦楚无助悔恨忽地交织在辛宜心尖,她绝望地看向季桓,漆黑的眼眸似乎仍在苦苦哀求着。

    季桓被这目光看得愈发不耐,一甩白袖背过身避去了辛宜的目光,而后冷声道:

    “你且先行回去,我还有要事待处理。”

    想到今日的事,季桓忽地转身,眉眼冷肃道:“辛氏,你且记好,以后莫要再做这等上不得台面的鲁莽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