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我的餐馆通历史诸朝 > 16、第 16 章
    宫宴上,李建成不请自来。

    “谁放他进来的?”宇文宪一看见他便充满了嫌弃,如赶苍蝇一样,挥动衣袖将人赶走,“出去出去!”

    “太子啊,既然舅公不想看到你,那你就先离开吧。”

    李渊还惦记着延寿丹,哪里会在这时候得罪这位舅公:“还有啊,这几天舅公在的时候,你就好好待在东宫闭门思过,不要出来碍舅公的眼了。”

    “儿臣遵旨。”

    李建成垂着头应下,眸中流露出一丝阴郁之色。

    余光瞥见,宇文宪正在热情地给平阳公主和李世民夹菜,颇有长辈风范,不断劝人多吃点。

    那两人也在开开心心地给他回酒,说说笑笑,气氛和睦极了。

    他不明白,明明只是外边来的一个骗子,为什么竟然真的是宇文宪本人,父皇甚至还对他言听计从!

    李世民、平阳是窦太后的孩子,他就不是么?

    为何这位舅姥爷如此偏心?

    就因为他不如那两人能征善战,宇文宪身为一代名将,只喜欢和自己画风类似的人吗?

    他哪里知道......

    宇文宪自幼经历了西魏、北周两个时代最险恶的政治环境,朝不保夕,风急浪险。对他来说,什么功名外物都是虚的,只有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无价。

    就凭李建成做出来的那些事,生性凉薄,对亲妈毫无追思,甚至反手就是一个勾结庶母,残害亲弟。

    宇文宪没当场把他打出去,只是动动嘴皮子赶人,这都是因为他死过一回,脾气温和了许多。

    李建成虽然很气,但到底不敢反抗,只能灰溜溜地打道回家。

    一面暗中找人给尹德妃传消息,让这位庶母帮忙探探宫中情况。

    尹德妃盛妆入宫,明艳得惊人,好似一朵亭亭的罂粟花。

    宇文宪皱眉,戳了戳平阳:“这位是......”

    平阳公主嘴一撇,态度殊为不屑:“是我庶母尹德妃。”

    宇文宪:!!!

    他霎时想起了,在剧本中,这个家伙是如何欺负自己外孙的。

    李世民和窦太后感情很好,一次在宴会上,见觥筹交错的热闹场景,而回忆起母亲,为之流泪。

    ——现在的大唐,一切都是很好很好的......只是你不在。

    这是何等将娘亲时刻放在心上的好儿子啊。

    宇文宪看到这一段都快感动哭了。

    结果转头,尹德妃就开始挑衅说,李世民这是在搞事情,故意和她为难:“海内无事,陛下春秋高,当自娱,秦王辄悲泣,正为嗔忌妾属耳。”

    然后还疯狂帮李建成说好话,说没有太子,这大唐江山绝对不行啊:“使陛下万岁后,王得志,妾属无遗类。东宫慈爱,必能全养。”

    “和你为难?你也配!”

    宇文宪火冒三丈,立刻站起身,给了尹德妃一个大嘴巴子。

    想想不解气,又给了一个,打得很对称。

    “说话之前不先照照镜子看自己的成色吗,我外孙注定要乘风直上,扶摇九天,做浴火重生的凤凰,你是什么阴沟里的臭虫,能跟他生在同一个时代、因此被写入史书记上一笔大骂特骂,已经是弥天之幸了!本王要是你,一定当场抹脖子,结束自己恶行累累的一生!”

    一旁的李世民:“......”

    虽然说,舅姥爷的滤镜多少有些太厚了,但他还是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尹德妃一声娇呼,双眸盈泪,无限委屈地看向李渊。

    结果下一秒,她就发现李渊也被提了起来:!!!

    宇文宪一手叉腰,一手把人提在空中晃荡,怒气冲冲地训斥道:“好一个唐皇,竟然放纵姬妾欺凌你的亲儿子!本王不是你爹,不在乎你宠幸哪个嫔妃,去哪里过夜,但你要是以后再敢因为这些后宫中伤,借故为难我外孙,本王随时冲过来拆了你的太安宫!”

    李渊唯唯应下,丝毫不敢有异议。

    宇文宪一转头,转向李世民,立即恢复了和蔼可亲的神色:“外孙啊,你要来说他两句吗?”

    李世民微笑摆手,宇文宪是全场辈分最高之人,说两句无所谓,他作为儿子就不太合适了。

    他真诚地说:“谢谢舅姥爷。”

    这还是窦太后去世之后,第一次有长辈要保护他,给他主持公道。

    感觉怪新鲜,也怪怀念的。

    ……

    饭后,在李渊惊恐的眼神中,宇文宪留在了宫中,要给他进行一场家庭教育。

    李世民来到姐姐的公主府,进行了一场密谈。

    平阳公主和他关系亲近,自无保守秘密的必要,她将自己在人生剧本上看到的所有信息,什么两宫争储、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种种事无巨细,一一告知。

    饶是李世民一贯心性沉稳,英睿明断,乍接受到这么大的一波信息量,也不免为之愕然。

    自己不仅未来越过太子(物理意义上的越过),当了皇帝,还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当皇帝之后的事,对他来说有点过于遥远了。

    相比之下,反而是他杀了李建成这件事产生的震动更大。

    这时候,他和李建成的关系还远没到图穷匕见,你死我活的模样,可是后来……

    李世民沉默许久,忽然斟酌着问了一句:“阿姐是否觉得我弑兄逼父,太过残忍?”

    平阳公主没好气地伸出手,在他额头上一敲:“你小子问的什么憨话,还试探起我来了?!”

    只能说,你姐还是你姐,天生就有血脉压制。

    李世民被她这么亲切地一敲,反而奇怪地放下心来。

    平阳公主又道:“玄武门之变算什么?只要你好好治国,让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千秋岁月自有公论。”

    “再说了,哪个君王登基前手上没有一笔血债?”

    苻坚发动云龙门之变杀堂兄苻生,刘裕一生杀了六个皇帝,高演逼杀侄子自立为帝,陈蒨指使人将北周放回来的堂弟直接推进江中喂鱼……

    这些,可都是历史上口碑甚佳的明君英主。

    手上沾染了些许血迹,一点不妨碍他们被万世传颂。

    是“威烈振乎八荒,声教光乎六合”,是“气吞万里如虎”,是“经谋宏远,实当代之明主”,是“文皇聪明睿知……国史以为承平之风,斯言得之矣。”

    唯有萧鸾、胡亥这样的皇帝,又蠢又坏。

    既通过政变上位,杀人如麻,能力上又一塌糊涂,甚至亡国陨身——

    才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沦为万世笑柄。

    平阳公主说到这里,又道:“你未来都当上皇帝了,要负责的对象便是山河社稷,天下万民,以普通人的道德观去衡量,本就是一件特别荒谬的事。”

    李世民听了之前一句话,眉心跳了跳,到后面却赞同地点了点头:“阿姐说的是。”

    “当然,方才是比较理性的回复,你要是问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平阳公主故意微微一顿。

    李世民果然有点急切地发问:“什么?”

    平阳公主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道:“我只能说,杀得好!”

    李世民:?

    平阳公主大声道:“有些人就是拎不清,需要给一个教训。虽说大哥在玄武门死了,我小有悲伤,但一想到李元吉这厮也死了,我嘴角的笑容怎么都停不下来,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

    很好,阿姐真是完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呢!

    平阳公主的笑声几乎掀翻了屋顶,他无奈摇摇头,递过去一杯茶,堵住了姐姐的嘴:“咱们消停点,三条街以外都能听见。”

    平阳公主笑够了,一杯水咕嘟咕嘟喝下,又正色道:“虽说如此,我还是希望你能干干净净坐上皇位,历史上那是时也命也,并无他法,如今能和平过渡不搞政变,尽量就不搞政变吧。”

    李世民沉思许久,不曾作答。

    平阳公主也没催他。

    她知道,李世民是聪明人。

    哪怕眼前这个版本没经过太多历练,可能比起历史上的唐太宗还稚嫩了许多,但依旧胸中自有丘壑,无须她去指导怎么做。

    她只是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对方:“我在离去之前,会这般这般做。届时,你若谋划得当,从中掺一手,或许会有奇效。”

    ……

    翌日,东宫太子府,李建成一觉醒来,得到了一个噩耗。

    “不好了,殿下!”

    “我们东宫直属军队和羽林军的军械库藏全部被平阳公主搬空,她现在已经到了东宫宝库,准备开始抢东西了!”

    李建成大惊,赶紧想着出去看看情况。

    然而,他正在被禁足,李渊派来的使者一直看着他,不许他动。

    李建成上蹿下跳,又是出言威胁,又是利益引诱。

    好容易对方松了口,他能出门了,往东宫一走,真是当头一棒——宝库已经被平阳公主和宇文宪带人挪走了大半,空荡荡能跑马了!

    平阳公主叉着腰,洋洋得意:“父皇都说了,让我在所有地方,有需要就拿,你的东宫宝库难道不是大唐的一份子?我为何拿不得?”

    “好,好!”

    李建成怒极反笑,进宫告状。

    谁料,刚见了李渊的面,一句话没说,就被一茶杯盖子砸在脸上:“朕平日亏欠你妹妹甚多,如今不过是区区一个宝库,有甚舍不得的?搬,让她尽管搬!”

    万一把人惹不高兴了,延寿丹不就没了?

    平阳公主听到消息,搬得更加起劲。

    几千名娘子军成员活蹦乱跳,恰如一群饕餮降世,洪流席卷,霎时间就把东宫上上下下瓜分了个干净,一个铜板都没留下。

    接下来,就是齐王府。

    同样是娘子军所过之处,全部寸草不生!

    少年李世民匆匆赶来,看着眼前宛如蝗虫过境一般的场景,目瞪口呆。

    “弟弟啊,要淡定。”

    平阳公主清点着自己的战利品,心满意足,一边笑眯眯地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阿姐为你清扫障碍,只能做到这份上,剩下的所有事,都得靠你自己啦!”

    李世民:“……”

    瞧你说的,这么客气,怎么不把东宫的地板砖也拆下来一起带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