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成了状元郎的小妾 > 21、第 21 章
    寻真定了定神,脑海中有一点残余的记忆,念出一段:“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谢漼随即抛出一个问题:“此句中,君子于食、居、事、言诸般方面的要求,如何能做到平衡?且这般要求,对君子成德有何助益?”

    寻真冥思苦想中。

    “爷。”承安在书房外唤了一声。

    谢漼一顿,若无要紧事,承安是不会来的。

    “何事?”他走了出去。

    “二爷找您。”

    “你先回去吧。”谢漼回首说了一句。

    寻真说了声“是”,心底一阵激动,提早下课!

    谢漼跨入谢二爷书房。

    “二伯。”他行礼问候。

    “坐。”

    谢二爷也不与他兜圈子,径直切入正题,问道:“缮之,我听闻,你将那柳氏接到你院子里去了?”

    谢二爷代为教养谢漼,是在谢漼七岁显露神童之姿后才开始的。

    在那之前,谢漼可以说是野蛮生长。

    有道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侄儿年幼时,在那般妻妾纷争、秩序全无的环境中生活,如今会有此般行事风格,似乎也有因可循,怪不得他。

    只叹若能早知晓缮之的资质,实应从他尚在襁褓之时便悉心教养。现今的缮之,从表象观之,行事作为宛如君子,举止有度,可实际上,缮之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连谢二爷也看不透。

    “是。”谢漼道,“二伯如何得知?”

    谢二爷:“你那媳妇儿来找过你伯娘,道是那柳氏与你同住十日有余了,缮之,我想你亦明白,于仕途之中,宠妾灭妻,终究难听。”

    谢漼:“二伯,我知。”

    谢二爷:“我也不多说了,缮之你心里自有分寸,只莫将此间事传扬出去,私底下……也无妨。”

    谢漼点头。

    谢二爷话锋一转,面色凝重起来:“西北几地已然两月未降滴雨,似有大旱之兆,于此事,缮之有何看法?”

    谢漼:“前些日子,我与明翰曾探讨了一番,亦让学生们整理了历代有关抗旱救灾的良策,其间不乏一些现今仍可采用之法。尚需结合当下西北之地的实际情形加以推敲,目下还未整理完备,仍需斟酌几日。”

    谢二爷:“你且细细讲来。”

    ……

    谢漼与谢二爷讨论完朝政。

    踏入惠宁院。

    谢漼身影刚现,院子里的下人瞧见,脸上皆露出又惊又喜之色,慌不迭地奔入内室通传。

    谢漼脚下步履未停,神色淡淡,径直跨入内室。

    吕令萱正端坐于镜前,丫鬟为她卸去钗环。闻丫鬟来禀,看着镜中的自己,抬手整理了下鬓边的发丝,吩咐丫鬟重新梳妆。

    未及丫鬟动作,谢漼已阔步迈入。

    吕令萱匆忙起身,抬眸望去。

    谢漼着一袭月牙色长袍,仿若携着一身清冷月色而来,面容俊美,气质清雅。

    吕令萱眼神瞬间迷离,心中恰似春水被搅,泛起层层涟漪。

    倘若早知晓自己有如此福泽,能与这世间佼佼儿郎结为夫妇,她也不会……

    可惜……没有如果。

    “夫君。”吕令萱轻启朱唇,声若柔丝。

    谢漼抬手,示意下人退下,却并未入座:“昔日我与你所言,莫非要我再次复述?”

    幽微烛光摇曳,洒落在他身上,更添几分冷清。

    吕令萱眼帘低垂,轻声辩驳:“妾皆铭记于心。夫君,只是……”

    “那柳氏居于夫君之院,此事若传扬出去,旁人定会指指点点。夫君心怀壮志,本有那万里青云的大好前程,又怎能因一寻常女子而遭人诟病……”

    谢漼淡然道:“此等事宜,无需你劳心费神。”

    “吕氏,你只须知,若你不能胜任这正妻之位,自会有更为合适之人取而代之。”

    吕令萱听闻此言,身躯剧震,满心惊恐。

    夫君竟为了那贱籍女子,要休了她!

    她身躯一软,瘫倒于地。谢漼离去后,丫鬟进来,见状大惊失色,赶忙上前搀扶。只见吕令萱泪痕满面,泣不成声。

    “夫人,您这是怎了?”凝冬忧心忡忡,目光往门外瞥了一眼,“方才爷……”

    吕令萱强自镇定道:“我无事,你且去准备热水,我要沐浴。”

    “是。”

    吕令萱步入浴房,将丫鬟们尽数赶出。片刻之后,室内隐隐传来压抑的啜泣声。

    宋嬷嬷朝里张望一眼,拉着凝冬走向门外。

    两人于廊下低声私语。

    “爷怎对夫人如此薄情,全然不顾正房体面!”凝冬满面愤懑,“我真是替夫人委屈,夫人这般花容月貌,却夜夜独守空闺。”

    宋嬷嬷:“爷的心全系在了那柳氏身上,夫人堂堂正妻,任由那狐媚子骑在头上。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去,可恨至极!”

    凝冬:“……是老夫人能知晓此事,替夫人做主就好了。”

    宋嬷嬷:“此事还未到惊动老夫人的地步。那柳氏如今正是得宠之时,若贸然将此事告知老夫人,万一爷恼了,反倒怪到夫人头上,岂不是得不偿失?”

    凝冬:“……嬷嬷说的是。”

    静远居。

    谢漼在院里审人。

    寻真在床上酝酿睡意,外头隐隐传来嘈杂的声音。她披了件外衫,走出房门。

    只见庭院之中,灯火通明,仆人跪了一地,皆低垂着头,身躯瑟瑟发抖。

    谢漼身姿挺拔却透着冷意,站在中央,审讯着下人们。

    人群中,一个年约十二岁的小姑娘,踉跄着扑倒在地。

    她面色惨白如纸,眼中满是惊恐,豆大的泪珠簌簌滚落,洇湿了脚下的青砖。

    紧接着,“咚咚咚”一连串响头磕下,不过转瞬,光洁的额头上已满是鲜血,触目惊心。

    小姑娘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奴婢错了,再也不敢了,求爷饶了奴婢这一次吧!”

    凄厉的哭喊声在夜空中回荡,令人心生不忍。

    谢漼只淡淡地瞥了一眼:“带走吧。”

    寻真想起刚穿来那天,也是类似的场景。

    那会儿,寻真还没搞清楚状况,以为是npc。

    后来听月兰说,那天,有几个被活活打死。

    而谢漼呢,只平静地坐着,看着那些人被活活打死。

    眼中没有丝毫动容,视人命如草芥。

    九月的夜晚,白日的暑气尚未全然褪去,微风轻拂,仍带着丝丝缕缕的燥热。

    寻真却在这温热的风中,遍体生寒。

    庭院中,一方池塘泛着粼粼波光。

    池塘里,正值荷花盛放的好时节。一池荷花散发着淡雅清幽的香气。

    荷香与若有似无的血腥味纠缠在一起,钻进寻真的鼻尖,令她胃中一阵翻腾。

    寻真立在门框边,踌躇良久。

    跪在地上磕头的小姑娘,寻真瞧着眼熟。

    寻真盯着,很快想起来。

    她叫小蝶,在厨房干活。

    那天寻真要找烧烤的调料,正好小蝶在。寻真要孜然,这时代不叫这个名儿,比划半天才知道,孜然在这叫“安息茴香”。

    寻真问她名字。

    小蝶腼腆的笑容,还历历在目:“奴婢叫小蝶,蝴蝶的蝶,姨娘若是往后想要找什么调料,或者有什么其他的需求,都可以来找奴婢。”

    她是犯了什么事儿吗?

    两个仆人上前,将小蝶架了起来。受伤的额头溢出血珠,顺着脸颊淌下,蜿蜒出一道刺目的血痕。

    寻真不及多想,拢了拢衣服,跑出去:“等等!”

    声音格外清脆响亮。两仆人停下脚步,看了过来。

    到了近前,寻真看向谢漼:“这是怎么了?”

    谢漼淡淡扫她一眼:“无事,你进去。”

    谢漼眼神微微一侧,两仆人接收到指令,迈开步子。

    寻真伸手阻拦,喊道:“哎,等一下——”

    小蝶瘦小的身形在两个家丁的挟持下显得如此无助,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惊恐,泪水糊满了整张脸。

    还是小学生的年纪呢。

    寻真下意识伸出手去,紧紧抓住谢漼的手臂,忍不住替小蝶恳求起来:“饶她一命吧,爷。”

    夜色如水,柔和的晚风轻轻拂过,撩起寻真颊边的几缕发丝,粉色的衣衫也随之轻轻飘动。

    清润的眸子,似一汪泉,直直地望向谢漼。

    谢漼凝视她几息,随后视线落下,停留在她手上。

    纤细的指握住他,那力度,很紧。

    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寻真松了手:“她还小呢,若是犯错,这年纪也是正常的,就给她个机会吧……”

    两仆人没动,等谢漼的吩咐。

    谢漼没回她的话,只看了她一眼,令下:“下去吧。”

    小蝶还是被架走了。

    寻真脑海里留下了小蝶含泪的眸,一时心头无比沉重。

    谢漼挥了挥手,遣散众仆人,而后一步上前,握住寻真的手腕。

    寻真只觉腕间一紧,身子被他拉近,脚步有些踉跄地随着他往屋里走去。

    直至床畔。

    这一路上,寻真都很顺从,没有一丝抗拒,只是身子很僵。

    谢漼看着寻真的发顶,沉默片刻后,道:“只是将她遣送回她该去的地方。”

    嗯?

    寻真抬起头。

    谢漼看着她眼睛道:“你若是不信,明日去给夫人请安,瞧上一眼,便知我有没有骗你。”

    小蝶,是谢漼大老婆的人?

    谢漼大老婆放在这里的眼线?

    寻真:“我信。”

    谢漼点头:“更衣吧。”

    寻真哦了声,给谢漼解衣。当她的手触碰到革带时,他突然抬起手来。

    动作轻柔而缓慢。

    扶住了她的右脸,四指穿过鬓发,拇指在她眼睑下方轻轻擦了擦。

    微微的触碰,带着丝丝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