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朕与将军解战袍 > 6、第 6 章
    不,其实很烂。

    殷祝很想这么回答她。

    硬要说起来应该是又痛又爽,前面痛得要死,后半部分爽得甚至有点超过了,但这种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他的脸皮也还没厚到这种程度。

    更何况——

    “柔姬,朕的起居日常,你似乎十分了解啊。”

    殷祝翻身下床,冷声说道。

    柔姬听他语气不对,噗通一声在门外跪下了。

    隔着紧闭的门扉,殷祝看不到她楚楚可怜、梨花带雨的模样,只能听到女人一声声为自己辩解的柔软语句。

    全是废话。

    殷祝莫名有些心烦意乱。

    他控制不住地想,在那段历史上,柔姬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温言软语,软刀子割肉,把一盆盆污水泼到偶像头上,只为了给自己贪污军饷的亲哥脱罪?

    从结果来看,她做的十分成功。

    尹昇信了她的话,临阵换帅,逼得宗策不得不回京接受质询,结果在城外遭到魏邱和丞相柳显的设伏袭击。

    这个曾经扬言除非光复大夏,此生只会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还的将军,最后的结局竟是被绑上法场,剥夺最后一丝尊严,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刀一刀地受刑。

    据说当时魏邱在杀宗策前,一连砍了三个行刑人的脑袋。

    因为他们一听说自己要剐的人是宗策,就宁死也不肯动手,逼得魏邱破口大骂,最后他的同伙柳显找来了第四个人,没有告诉他宗策的身份,还许以重金,那人终于答应了。

    但史书记载,这位行刑人事后知道真相时,在家恸哭了三天三夜,最终气绝自尽。

    而直到宗策受刑第三日,在宫中醉生梦死的尹昇才在外面大臣的拼死进谏下,从温柔乡中惊醒。

    他扇了柔姬一巴掌,大骂她竟然敢欺瞒自己。

    后世有一本演义里写,尹昇带着人远远地去法场看了一眼,吐得稀里哗啦,回来后便高烧不止,说自己看到了宗策的魂魄,吓得不住说胡话,没过多久就暴病而亡。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就好了,殷祝恨恨地想。

    脑海中的恶魔小人怂恿他:尹昇反正已经魂飞魄散了,不如干脆也把她解决了吧,一劳永逸,多好。

    天使小人表示反对:柔姬又没有参政,一直想杀宗策的明明是她的亲哥魏邱!

    就算没有柔姬,也有其他嫔妃,宗策只是前朝政治博弈下的牺牲品罢了。

    说到底,还不是尹昇放任外戚势力坐大,想以此与世家制衡,自以为能坐山观虎斗,却没想到玩脱了,自己先被架空,然后大家一起被北屹大军一锅端。

    恶魔小人骂他:畏手畏脚,你要是听它的,可做不好皇帝!当皇帝就该杀伐果断!万一这一世宗策还是被这兄妹俩害死了……

    “不会。”

    殷祝覆在门框上的手指微微泛白。

    只要有他在,就永远不会再发生那样的事情。

    他盯着门外那道柔弱倩影,淡淡道:“记住,朕愿意与谁在一起,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你也没有这个资格插手。”

    “回去后告诉其他人,这段时日朕不会见任何嫔妃,后宫中的各种小心思,都可以收一收了。”

    “你走吧,朕乏了。”

    柔姬慢吞吞地站起身,似乎很不情愿。

    离开前她好像又说了什么,但殷祝已经懒得听了。

    他打算等下叫人拿来纸笔,把天佑年间能用上的朝臣都列出来,日后方便提拔调动。

    他才不信什么欲攘外必先安内的鬼话。

    北屹忍不了多久,国难当前,如果有人不安分想内斗,冒头一个,他砍一个!

    殷祝走到博古架前,从上面拿下一个木匣。

    里面存放着大夏的虎符,是无数武将梦寐以求的至宝。

    它不仅代表着兵权,也象征着皇帝对一个臣子最高的信任。

    历史上,宗策至死也没能得到它。

    他麾下大名鼎鼎、曾一度令北屹闻风丧胆的神机营和血铁骑,最鼎盛时也不过七万人马。

    宗策曾屡次给皇帝写信,请求尹昇赐下虎符。

    尹昇不允。

    然而这么重要的虎符,却被他给了魏邱。

    一个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到头来靠宠妃妹妹依然在朝中混得风生水起的逃跑将军。

    甚至尹昇高兴时,还会唤他一声“国舅”。

    殷祝想,他不是尹昇那个狗东西。

    既然他来到了这个充满遗憾的时代,就绝不会让历史再度重演。

    *

    祁王府。

    烛影摇曳,笙歌曼舞方休,舞女们福身翩然离去。

    在座几位纷纷抬头,望向了上首之人。

    祁王一身金冠白袍,风度翩翩。

    他举起酒杯,朝为数不多的几名宾客颔首微笑,眼眸中跳动着野心的火焰。

    “今夜聚集于此的诸位,都是并肩作战的袍泽战友,不久之后,也会成为朝堂之上共商国是的同僚们。”

    “来,孤敬你们一杯!”

    他仰头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

    待放下酒杯,祁王视线逡巡过席间众人。

    看到一张张紧张中压抑着兴奋的面孔,他不禁满意地笑了。

    果然。

    比起他那个性格怪诞的皇兄,朝臣们还是更愿意支持他上位。

    “既然各位都愿意赏我这个面子,”他悠悠道,“那就在这里,与大家做个见证吧。”

    “虽说天下之主,能者居之,但毕竟咱们干的是夺位之事,一不小心,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

    祁王从怀中掏出一方雪白绢布。

    然后亲自咬破指尖,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为表同生共死的诚意,各位,请吧。”

    气氛一时凝固。

    祁王眯起眼睛:“怎么,有人不愿意?还是想退出了?”

    这种谋逆篡位的大事,一旦参与,除非是死,怎么可能轻易退出。

    面对祁王半威胁半蛊惑的态度,原本还不太情愿的几人也只好纷纷效仿,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

    绢布挨个传递到了最后一人手中。

    但那人却只是注视着上面的名字,久久未动。

    “宗策,怎么了?”祁王状似关切地问道,“为何不签?”

    宗策捏紧绢布。

    他抬头看向祁王,神色凝重道:“祁王殿下可有想过,这血书万一落入他人之手,岂不成了铁板钉钉的谋逆罪证?”

    祁王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孤还道宗策你在担心什么,原来是这个,”他笑道,“放心,这绢布孤会贴身保管,绝不叫外人经手。”

    “再者,出了这个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待大业成功,还有何可惧?”

    宗策微微一怔。

    他注视着杯中摇晃的剪影,心中默想:

    类似的话,不久前,才刚有一人同他讲过。

    祁王见他没反应,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

    他微微蹙眉,旋即又再度松开,恢复了那副谦和温润的王爷模样,起身走到宗策面前,按住男人的肩膀,又亲自为其斟酒。

    他意味深长道:“孤知道你的才能,也知道你在尹昇手底下日子不好过,可谁叫天妒英才,我那几位皇兄接连早逝,父皇为扶他上位,不惜动用非常之手段,还连累了你父亲含冤入狱。”

    他想了想,随意说道:“要不这样吧,孤在这里替父皇和他,同你道一声歉。”

    被强压在座位上的宗策依旧沉默不语。

    烛光朦胧,窗外的月影逐渐被乌云笼罩。

    祁王的半边脸隐没在夜色里,只能隐约看到那嘴角始终如一的温和笑意。

    他忽地松开按住宗策的手,退后一步,神色诚恳道:“宗策,孤好像还没说过,其实你今天能来,孤真的很高兴。”

    宗策立刻起身行礼。

    他垂眸沉声道:“殿下救父之恩,策没齿难忘。”

    见祁王对他的回复似有些不满意,又再度躬身道:

    “策自知非良家子,能入宫一睹大夏内廷风貌,也全仰仗殿下改籍相助。有此恩情,策自当全力以报。”

    祁王满意地笑了。

    他弯腰拾起桌上的绢布,递到了宗策面前。

    宗策凝神盯着上面一个个鲜红的名字。

    自此之后,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祁王会是一个好君主吗?

    ——他能实现大夏祖祖辈辈的夙愿吗?

    他不知道。

    从表面上看,或许比宫里那位强些吧。

    宗策只知道,他不愿再重蹈覆辙。

    他不再犹豫,咬破指尖,端端正正地在绢布之上写下了“宗策”二字。

    指尖传来微微的刺痛。

    那段已经被他下定决心就此封存的混乱记忆,却又在这并非恰当的时刻,清晰浮现在脑海之中。

    做到后面,青年连他的发尾扫过后背都会敏.感地发抖,牙齿叼着他手背上的皮肉,湿漉漉的红润舌尖含在嘴里,虚弱含糊地向他示弱喊疼。

    滚烫的泪水顺着他的指缝流淌,身下的地毯吸饱了水分,变得又湿又黏,一如那人茫然失神的脸颊。

    眼前灯火的轮廓逐渐迷蒙。

    前世和今生的画面交融一处,仿佛水中探月,雾里看花。

    他实在看不真切。

    耳畔响起祁王的调笑:“这牙印,看来孤得早点放你回去了,不然夫人可要找我麻烦。”

    他并不知道宗策还没娶妻。

    上辈子,宗策同样一生未娶。

    宗策没有反驳祁王的话,盯着手掌上已经快要消失的牙印,目光略显失神。

    但他终究只是微微晃神刹那,很快便回过神来,把那块写好名字的绢布递了过去。

    “策近日于宫中值守,归家之日不定。”

    他直视祁王的眼睛:

    “殿下欲成大事之前,烦请提前告知,策好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