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箱子里的皇城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是非观
    林睿这天回到洛阳城,看到何林等几个小孩在跟着一位老夫子学礼仪。



    夫子正在教这几个小萝卜头如何行礼,现在讲到了天揖、时揖和土揖的区别。



    天揖(上揖:揖礼手位于高者,标准揖礼),在正式礼仪场合,



    如祭礼、冠礼等礼仪场合中,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行礼时,



    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



    双手缓缓高举齐额(略高过眉心),俯身约60度,起身时,恢复立容。



    时揖(中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



    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身体肃立,双手抱拳,左手在上,



    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土揖(下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



    行礼时,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



    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然后缓缓起身,恢复立容。



    林睿对一旁的何皇后说道:“皇后,



    孩子们都还这么小,没必要学这些东西吧?”



    何皇后摇了摇头道:“公子,



    正因为孩子们都还小,他们的是非观还没有形成,更应该教导他们礼仪。”



    “皇后,我们那个世界,不讲究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公子,你心地仁善,是有着大神通,自然不需要这些东西。



    但孩子们只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他们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不可能一直庇护于他们,所以他们基本的是非观和礼仪都是要学的。”



    “行吧,你自己看着办吧。”



    教导他们的夫子叫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人,何皇后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孔融请过来。



    北海郡太守孔融,字文举,是鲁国曲阜人,



    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自小聪明,四岁就知道让梨。十岁时,去拜见河南尹李膺李元礼,被李家的仆人阻拦了。



    孔融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经过通报后,进门上前就座。



    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



    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不赞赏他的聪明过人。



    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融的应对告诉他,



    陈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应声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据史书载,孔融是个神童,从小除聪明好学外,还特别会体贴人。



    《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说的是孔融四岁时,



    与兄弟们一起吃梨,他自己先拿最小的来吃,父亲询问其原因,



    他说我是最小的孩子,大的梨应当让哥哥们吃。



    “孔融让梨”成为后世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他有敏感和争强好胜的不良习气,由于家长没正面引导,



    自己也没注意克服,终究养痈遗患了。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京城洛阳。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居住。



    李膺的规矩是,门人只能给其通报名士或亲戚求见,不得给他通报想见他的其他人。



    孔融很想当面认识李膺,就自个儿登门去拜访。



    他对门人说:我是李膺先生的亲戚,有事面谈。



    虽说是个小不点儿,却是亲戚啊,守门人不敢怠慢,赶紧进屋通报。



    李膺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孩进屋,感到很奇怪,就问他我们两人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不慌不忙地说:我俩的先祖,



    孔子和老子有师生情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俩是世交呀!



    一个小娃娃能随意用老典故建立新关系,在场的宾客们感到十分惊奇。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到李膺府第,宾客们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陈韪说:聪明的小孩长大后不一定聪明。



    孔融笑着说:那您小时候也一定很聪明吧?



    呛得陈韪不知如何应答。



    李膺笑着拍孔融的马屁:你现在聪明,将来肯定更聪明。



    父亲听说此事后,直夸儿子脑瓜灵光,其实应当教育他为人要低调,



    养成争强好胜脾性终究会吃亏的道理。



    不知孔融是如何想的,是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吧?



    有天,他给众人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亲不值得孝顺,孩子不过是其一时情欲的产物;



    母亲没什么恩情,十月怀胎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



    分离后器物与瓶子就没关系了。



    这完全是百分百的奇谈怪论!



    不说在以孝治天下的东汉行不通,就是放到如今的现代社会分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是大逆不道的一派胡言,为众人不齿。



    孔融还藐视圣人。有天祢衡吹捧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随口回捧你是颜回复生。



    很不巧,被奸诈小人郗虑听到了,赶紧给曹操作了汇报。



    曹操本来就对孔融的不少无理言行就怀恨在心,这次又抓住一条“钢鞭”材料,



    正好是踢开孔融这块绊脚石,扫除豪族政治障碍的有利时机,



    立即授意郗虑以“违反天道,败伦乱礼”的罪名表奏孔融。



    随后孔融全家被诛。



    后人一贯认为,评价古人不能用现在的标准,要根据历史的具体情况作全面的分析。



    俗话说英雄造时世,时世造英雄,



    曹操作为东汉末三国时期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利用天下大乱之机开创自己的霸业无可非议,



    在其进程中要用铁血手段处理一些敌对者也毫不奇怪。



    曹操有一定肚量,如没杀汉献帝、能包容蔡文姬等东汉遗民,但肚量的确还不够。



    非要杀孔融诛全家吗?作为一个统治者可有多种选择方法哩。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个豪族名士,孔融太不识时务了,



    愿当官就认真当官,不愿当官“采菊东篱下”也不错,何必老是用嘴惹火烧身?



    根据后人分析,孔融也可能有强迫、偏执等精神类方面的疾病,



    否则不会散布那些惊世骇俗的的乱伦败礼言论,这和他的豪门出身名士身份完全相悖。



    喜欢三国:箱子里的皇城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三国:箱子里的皇城(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