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晴阳照行旅 > 第143章 留候传人
    陈恪一早就被包拯派人请到兴国府,还亲自给他介绍了几具尸体。



    这具尸体就是与他辩论的张润道人,他的前胸后背共有三处箭伤。



    这是弓箭手,前胸有处箭伤。



    他俩应该是广平粮向他射箭的那两个黑衣人。



    这个魁梧大汉的身上、腿上都有箭伤,应该是广平粮的那个魁梧大汉。



    而这个白衣人则是救魁梧大汉的那个人。



    这具尸体的后背有五处箭伤、前胸一处,应该是那晚给他一锤的那个杀手。



    随着包拯的介绍,陈恪看看这十余具尸体。



    他挺奇怪,张润竟然死了,所有参与暗杀的杀手都死了。



    昨晚还抓了两个活口,供出的口供指认张润就是那晚的御剑黑衣人,而当晚出现的魁梧身影就是被白衣人救走的那个大汉。



    本案挺简单,陈恪与张出尘走得很近,张润醋劲大发就想干掉他,邀请一群江湖朋友来帮忙。



    随后又跑到辩论领导小组那报个名,趁机在大众面前露个脸。



    如陈恪不能参加辩论会,作为参加辩论的五大选手之一,他的名气就会传播出去。



    指认者让张润背上了所有的黑锅,包括散布传言。



    这个案子应该结案了,没有阴谋组织,只是一起情感暗杀案而已。



    但陈恪知道张润不是御剑黑衣人,那晚的搏杀他就站在空中观赏着。



    等看完这些尸体,两人坐在公房里说话,陈恪就问了一句,“和尚是谁?”



    包拯沉声回道:“五台山显照寺的和尚,法名愚见,是张润的朋友,刚赶来京城,准备借蛇妖之名除去你。”



    “这和尚一身横练功夫,却被你的神臂弓射了两箭,又被王寅的钢鞭砸碎了脑袋。”



    “我已派人前往五台山显照寺去核实情况了。”



    介绍了案情,包拯端起茶盏呷口茶。



    而陈恪问道:“广平粮那个掌柜呢?”



    包拯放下茶盏郑重回道:“屁股上的伤感染了,死了,还有三个伙计也因伤口感染丢了性命。”



    听到这个消息陈恪叹道:“够狠。”



    包拯同意他的观点,郑重说道:“确实够狠。”



    听他说出这话,陈恪讶异地问道:“您也怀疑?”



    包拯沉声回道:“没法不怀疑,这些人死得太彻底,跑出去一个也是好的。”



    见他这个态度,陈恪婉转地批评他,“您不该是这个态度,这案子应该结了。”



    包拯怒道:“侮辱我的智商?”



    陈恪叹道:“不是侮辱您的智商,绝大多数官员都会这么干,与智商无关。”



    “您也应该这么干,这么做对我有点好处,至少短期内不会再被暗杀。”



    听他做出推断,包拯立刻问道:“他们下步怎么做?”



    “应该是文攻吧?”



    陈恪不肯定,包拯竟然说道:“论才华还有比你强的?”



    听这话他就觉得脸颊火烧火燎的,好像被人左一下右一下扇了两记耳光。



    他还知道要脸,急忙说道:“天下的人才车载斗量,民间更是藏龙卧虎,我这点水平算什么?”



    听他谦虚,包拯笑道:“你有此心,才华将会更上一层楼,欧阳修说你江郎才尽,这个说法不会实现了。”



    包拯肯定他的态度,而他却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低声问道:“文攻难道是针对我吗?”



    这话让包拯脸色一变,低声说道:“明确点。”



    陈恪给他明确,“釜底抽薪。”



    这四个字让包拯的脸黑了,低声问道:“你可肯定?”



    陈恪低声回道:“他们与我纠缠可能有点个人因素,主谋者发现了问题,于是果断地丢卒保车,基于这个原因才会出现这些尸体,否则为何派人送死?”



    这席话让包拯彻底醒悟过来。



    自午夜发生劫狱事件后,包拯就感觉莫名其妙,劫狱事件竟然发生在太平盛世,还发生在京城,可谓骇人听闻。



    可它偏偏就发生了,让包拯百思不得其解。



    正琢磨中,马忠送来了审讯结果。



    看着这两份供词包拯就感觉挺违和,可差在哪却想不起来,于是派人请来陈恪。



    陈恪的一席话让他知道违和在哪了,所有涉案人员死了一个干净,挺不符合这些人的身份。



    这些人中有御剑飞行者,还有与丰自武拼个不相上下的高手,既有神射手,又有白衣高手......这些人竟然全死了,包拯就绝对不会相信。



    而在这时陈恪又说了一句话:“张润自称是莲蒲的弟子,而丰自武的远房外甥邵雍也是莲蒲的弟子,还对张润产生了怀疑,给火龙道人去信,请师伯前来京城一趟。”



    听到这个消息包拯肯定,“所以张润必须死。”



    “不错...”陈恪回道:“火龙道人的功夫可不是虚的,而其师弟魏离的玄术也不是假的,真把那两位牵扯进来可就不好玩了。”



    包拯接受这个说法,断然说道:“有这个消息我俩就可以去向皇上、太后禀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他把自己扯进来,陈恪立刻回道:“我还要上课。”



    包拯沉声说道:“此事比上课重要。”



    陈恪还是拒绝,“您一人去禀报就行,一席话不用两个人说,这是严重浪费时间的行为,对不起那些翘首以待的学子,对不起那些殷殷盼望的父老,对不起皇上、太后的殷切希望,对不起...”



    他说顺嘴了,幸亏及时刹住,最后总结一句,“总之对不起很多人。”



    而包拯叹道:“你再说下去,我就是祸国殃民的奸臣了。”



    他有这个觉悟让陈恪欣然,起身时再说一句话,“这事是您自己分析的,只有邵雍这事是我说的,其他的推断与我无关。”



    说着话他往外走,包拯却沉声问道:“我说这话就是欺君,你认为皇上会信、还是太后会信?而你又怕什么?”



    “你本是留侯传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又有何不可?”



    当他说出这话时陈恪的右脚已迈过门槛,这时急忙收回来原地转身六十度,诧异地问道:“谁说的?”



    包拯笑道:“你说的。”



    陈恪否认,“我没说。”



    包拯笑吟吟地说道:“你跟张神医和云华道人不是说过,你在白云山中迷路遇到一位道人,道人给你一个桃还给你指点了路径。”



    这话确实是他说的,他承认,“对啊、有什么问题。”



    包拯给他分析,“根据你的描述,那位道人的相貌很像留侯,以此推断你在白云山上遇到了留侯的后人。”



    包拯挺唯物,认为陈恪遇到的是留侯的后人。



    于是继续说道:“桃代表了长寿,这是传授给你养生之法;指点路径则是传你兵法韬略,张神医将此事禀告了皇上和太后,皇上就是这么推断的。”



    听到这席话陈恪目瞪口呆,这也太扯了,当时他这么说只是掩盖强骨硬肉水而已,没想竟被人推断这么一个剧情。



    这时他觉得有必要好好解释一番,回到椅前坐下,轻声说道:“事情是这样的,确实有位道长给我一个桃,然后指点我该怎么走,可既没传授养生之法,也没教我兵法韬略。”



    “你想、留侯的后人是何等样人?岂会遇到一个青年就传这传那的?留侯本人都是给黄石公捡鞋穿鞋,又跑了三次才得到《太公兵法》,对我怎会这么随意?”



    “所以这个推论是不成立的,大人一向不信鬼神,岂会相信我能得到留侯后人的传授,绝对没有这事,请大人在皇上、太后面前给我澄清。”



    他都这么解释了,可包拯竟然回道:“我不信鬼神,与你遇到留侯后人有什么关系?”



    “我与王寅谈过,你的谋略怎会是一个刚出茅庐的青年所为?”



    包拯说出这话就是不接受他的解释,陈恪急忙说道:“武侯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说出“天下”两字已经低不可闻了。



    而包拯说道:“说你是留侯传人,符合你在秦关城的表现。”



    他还要解释,“不是这样的,我在小部队时就是胡乱谋划一番...”



    这句话还是没法说下去,否则就是自吹自擂了。



    于是包拯笑道:“你能如此谦虚,甚好甚好。”



    包拯的认定了,这个态度何尝不是保护他的一种方法。



    喜欢晴阳照行旅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晴阳照行旅(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