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二位仙子与守卫的军士正在僵持间,早有军士禀报于武皇后。武皇后听得讲,又惊又喜,立即出万象神宫,要去一探究竟。
牡丹仙子见一中年女子被众多宫女、太监簇拥着急急而来。这女子,面如满月,眉如柳叶,眼似银铃,口似樱桃;头戴凤冠,身穿锦绣衣裙,披一件雪白色狐皮披风,尽显雍容华贵。牡丹仙子一看便知,这位中年女子应是武皇后。待她走出宫门,便向其施礼,言明身份和来意。武皇后闻听大喜,忙双手合十,对天谢恩。然后激动地拉着牡丹仙子的手,嘘寒问暖,直将二位仙子迎入宫里。
武皇后将二位仙子接入万象神宫,忙不迭地请她们入座。武皇后哪里敢相信,自己竟能与天仙并坐叙情?只觉得如梦似幻,欣喜若狂。又见这两位仙子,个个美丽无比,人人超凡脱俗,一身仙风之像,不禁暗暗赞叹道:“还是仙人好啊,不仅来去天宫人间自由,逍遥自在,而且还不进生死轮回,长生不老,永享荣华富贵……”武皇后痴痴地望着两位仙子,产生了幻想:自己吸了玄奘神僧的精气,也成了仙,遨游在天空,无拘无束,惬意美妙至极,兴奋地情不自禁放声欢呼:“我成仙了,我长生不老了……”
二位仙子见武皇后看着她们痴痴地傻笑,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着什么,狐疑不已。牡丹仙子轻声唤道:“武皇后,武皇后……”
牡丹仙子的唤声将武皇后从虚幻中拉回到眼前的现实。武皇后眼见着这无情的现实,禁不住无比惆怅而又遗憾地叹息了一声。她更加艳羡仙人了,更加坚定了附玄奘神僧之体,吸他精气,让其度她成仙的信念与决心。武皇后回过神来,忙不迭地道:“感谢王母垂爱,婢身受宠若惊。”
牡丹仙子道:“王母谴我们来为武皇后助兴,不知武皇后有何吩咐?”
武皇后道:“本宫在长安甚觉寂寞。又因做了一梦,梦见这洛阳行宫内牡丹盛开,故而驾临。却不曾想,这行宫内乃是冰天雪地,百花凋零。本宫也知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时节,花木枯萎之时,但却心犹不甘。本宫酷爱牡丹,因而,今也无奢求,只求园内牡丹盛开,伴本宫度过这寂寞冬日便可。”
牡丹仙子道:“武皇后所求不高,本仙子可满足于您。请武皇后着人,带本仙子到御花园里一看。”
武皇后听牡丹仙子说能满足自己的心愿,万分欢喜,道:“本宫亲陪仙子前去。”
二位仙子随武皇后来到御花园,见满园里烟雾腾腾,牡丹花枝已是残缺不全,一片狼藉。更有小太监们正在用火盆炙烤牡丹花株,有的已将花枝烤得焦黑。牡丹仙子见了,又心疼又气愤,暗道:“真是岂有此理,你武皇后怎能这样摧残小花仙子们?”但仍压住心中怒火,尽量保持平静语气,道:“武皇后,快快撤去火盆,万万不可再烤了。”
武皇后担忧的道:“仙子,用炭火炙烤尚不能使其花开,若撤去炭火,岂不是更无开花可能了?”
牡丹仙子道:“武皇后,您鞭打花木致花枝残缺,使小花仙子们倍受折磨。若再火炙,会使花枝焦枯,小花仙子们心力憔悴,怎还能开出花来?本仙子既奉了王母懿旨而来,定能让小花仙子们开放。快快撤去炭火吧。”
武皇后听了,赶忙让小太监们撤去火盆,然后迫不及待地道:“就请仙子作法,速速让其开放吧。”
牡丹仙子道:“武皇后,眼下正值寒冬腊月,小花仙子们正在休眠,孕育花蕾,花蕾尚不成型。要使小花仙子们苏醒,孕育好花蕾,尚需时日。再说,使小花仙子们花开之术,乃是天机,不可泄露,只能待到入夜之后方可施行。本仙子今见众小花仙子多有伤痛,既使此时命其开放,也是勉为其难。还是让本仙子先好好安抚她们后,再命其开放为好。”
武皇后觉得牡丹仙子讲的也有道理,但仍不放心的道:“仙子要需几日?”
牡丹仙子道:“回武皇后话,只需三日。”
武皇后想:三日就三日,三日后开放也不算晚。若是强求,恐适得其反。于是只好点头应允。
这时众小花仙子纷纷现了形,向牡丹仙子哭诉求救。
武皇后及宫女、太监们见牡丹花株竟然变成了一个个美丽无比的少女,都惊愕不已。
牡丹仙子见小花仙子们遍体鳞伤,好不心疼。道:“你们所受之苦,本仙子已经知晓。本仙子定不会再为难与你们。你们先退去吧。”
小花仙子们听了牡丹仙子讲,心里得到了安慰,便隐身而去,复变作牡丹花株。
牡丹仙子见这御花园里天寒地冻,不忍心再让小花仙子们挨冻受冷,吃这份苦,受这份罪。稍一沉思,对武皇后道:“武皇后,这御花园里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即使本仙子作法,使这些牡丹开放,可那花瓣却也禁不住寒冷,不日就会被冻凋零,这样怎行?再说,若大的御花园,只有这牡丹花开,也达不到春意盎然之意。倘若如此,武皇后怎会满意?”
武皇后听到牡丹仙子这般讲,着急的道:“依仙子之意当如何是好?莫不是仙子反悔,不让她们开花了?”
牡丹仙子道:“武皇后大可放心。本仙子既然奉了王母懿旨,定不敢不遵从。本仙子是想请武皇后传旨,命人将这御花园中的牡丹花株尽皆移到盆里,搬进殿内,再生起炭火,使殿内温暖如春。本仙子再施法,让小花仙子们开放,这样,不仅花开繁盛,而且花期日久,不衰不败,岂不妙哉?”
武皇后听了频频点头,称赞道:“仙子所言极是。本宫求花开心切,让那些宫人用炭火炙烤,却忘记了,炭火再盛,也难逆转御花园中天寒地冻之状况。莫说是花不开,即使开了,岂不又被冻死?还是仙子想的周到。”然后命刘公公传令,让宫内太监、花工等人,依照牡丹仙子之言,将御花园中所有牡丹,尽数移入龙缸之中,抬到万象神宫里,再生起炭火。
牡丹仙子与桃花仙子随武皇后回到万象神宫,武皇后请二位仙子坐下,然后命宫女上茶。武皇后望着二位仙子,心想:既然仙子从天宫下凡而来,助我花开,何不再让她开些别的花?形成万紫千红,春意盎然之势?既显得热闹喜庆,更彰显我武皇后荣耀。于是道:“感谢仙子驾临,助我花开之兴。本宫以为,既然仙子驾临,为何不多招些花仙子来,使那百花盛开,助我大唐国喜庆?”
牡丹仙子听了武皇后的要求,觉得有些过份,便笑着委婉地拒绝,道:“武皇后,本仙子只是牡丹仙子,虽然是奉了王母懿旨,但由于本仙子职责所限,要使百花盛开,实是难为,还请武皇后见谅。”
武皇后听了,心有不悦。望着一直未言语的桃花仙子问道:“这位仙子何人?能否也施展本领,显显神通?”
桃花仙子刚才在御花园里,见几位桃花小花仙子也有伤残,为其心痛。她现在正在气愤,哪里还肯理睬这武皇后?假装没有听见,未作搭理。
牡丹仙子见桃花仙子不理不睬,怕武皇后难堪,忙道:“武皇后,是本仙子之过,忘记了向您介绍。这位是本仙子的妹妹——桃花仙子。”
武皇后听了,高兴的道:“好啊,好啊。既然桃花仙子驾到,何不也施些法术,让那些桃花也盛开了,更显喜庆?常言道:桃之妖妖,妩媚楚楚。与这些牡丹花的雍容华贵,相映相托,岂不更妙?”
桃花仙子听了更加气愤,暗自道:“你这武皇后怎得寸进尺?助你牡丹花开已属破例,你自应满足。没想到,你却是贪欲不止,还想要百花盛开?”更不愿搭理她。
牡丹仙子知道桃花仙子在生武皇后的气,心想:我又何尝不是?可有王母懿旨,怎能得罪与她?牡丹仙子有些为难:她想让桃花仙子遵从王母旨意,答应武皇后要求,但见桃花仙子这般生气,此时让她花开,恐又惹得她更加不悦。不得已,只能向武皇后撒谎道:“武皇后,王母并未旨命桃花仙子作法。本仙子着实难以从命。”
武皇后却不以为然的道:“那有何妨?你与桃花仙子讲一讲不就成了?再说,王母遣她来,不就是让她来为本宫助兴的吗?”她有些生气,在这大唐国里,有谁敢违抗她命?她本想再斥责,但转念一想:她们是仙子,若惹恼了她们,拍屁股跑了,我又能奈何?岂不更扫了我兴?于是,没敢再说难听的。
牡丹仙子仍托辞道:“武皇后,刚才在御花园里您也见了,这天寒地冻的,那些桃树怎能开得出花来?即使勉强地开了花,一夜风霜,不又将花冻凋谢了?”
武皇后仍不以为然的道:“这有何难?那些牡丹都能移入殿内,移几棵桃树又有何难?”
牡丹仙子听了,无以推脱,沉思了片刻,无可奈何的道:“武皇后既然这么执意要桃花开放,那本仙子也只好从命了。”转身对桃花仙子道:“妹妹,你我既然奉王母懿旨而来,就劳妹妹下令让小花仙子们开放一次吧。”
桃花仙子本不想答应,但见牡丹仙子这般恳求,再说不,就给了牡丹仙子难堪;又想王母让她与牡丹仙子一同来为武皇后助兴,就是要让桃花开放的,如执意不肯,就违逆了王母懿旨。如此一想,虽然心中不悦,但仍然点了点头,勉强地同意了。
武皇后见桃花仙子也应允了,十分高兴,道:“二位仙子如此助本宫之兴,本宫深表感谢。为表本宫谢意,请二位仙子留住行宫内,本宫设宴盛待。”
武皇后唤来刘公公,命其传旨,大摆宴席,招待二位仙子。
桃花仙子悄悄地对牡丹仙子抱怨道:“姐姐,你看这武皇后,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摧残了那么多的小花仙子,而且还出言如此不逊,我都懒得理她,你却怎么就答应了她的要求?”
牡丹仙子无可奈何的道:“王母有懿旨,不理她怎么能行?她是大唐国皇后,自然与普通百姓不同,盛气凌人也是正常。你又何必与她计较?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待我们完了差,回到天宫里,再也不会与她谋面了。你就忍这一时半会吧。”
桃花仙子听了劝慰,虽不似刚才那样生气了,但也高兴不起来。
刚到午时,宴席已摆好,尽是山珍海味,珍馐奇果。武皇后频频举杯,不停地劝酒。牡丹仙子不好一概拒绝,也饮了几杯,不觉有了些酒意。
武皇后又命宫女献舞。只见宫女,人人美丽,个个窈窕,舞动长袖,旋转纱裙,曼妙多姿,飘飘如仙,一派欢乐气氛。可二位仙子心里想着那些受了折磨的小花仙子们,哪里有心情享乐?又怎么高兴得起来?
桃花仙子既不多言,也不饮酒。见牡丹仙子有了些许酒意,天也黑了,便辞席搀扶着牡丹仙子去暖阁歇息。
牡丹仙子虽然有些酒意,但却没有忘记王母的旨意,走进暖阁,唤来领班的牡丹小花仙子,吩咐道:“你去清点一下,还能有多少小花仙子开放?”
领班的牡丹小花仙子道:“回仙子话,小花仙子已清点过了,有九位牡丹小花仙子逃出园去,不知去向。另有一十二位牡丹小花仙子伤得较重,因而,连伤带残,只有七十二位牡丹小花仙子了。”
牡丹仙子道:“你传本仙子的指令,让小花仙子们好好养伤歇息,然后快快孕育花蕾,三日后依本仙子的指令开放。”
领班的牡丹小花仙子施礼道:“小花仙子遵命。”欲转身要走,又犹犹豫豫的道:“启禀仙子,那些逃出园去的小花仙子们该如何处置?”
牡丹仙子沉思少顷,道:“武皇后暴虐,伤了她们,逃出去自求活命,也情有可原。此时寻她们回来,也太难为她们了,不如就随她们去吧,也得个自由。”
领班的牡丹小花仙子道声“遵令”而去。
桃花仙子道:“姐姐,在御花园里,我也清点了一下,有几个桃花小花仙子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但都尚无大碍。只是有两个小花仙子却逃走了。”
牡丹仙子疼怜的道:“妹妹,也放那小花仙子去吧。”
桃花仙子担忧的道:“姐姐,若是他日玉帝陛下追究起来怎么办?”
牡丹仙子道:“他日之事,他日再说吧。”
桃花仙子点了点头,应允了。
二位仙子见一切都布置完毕,走进内房,各自躺到一张床上,倒头睡去。
回头再说逃出御花园的九位牡丹小花仙子。她们出了御花园,直往前跑。逃出来的两个桃花小花仙子跟在她们后面,边追边喊道:“姐妹们,等等我们……”可牡丹小花仙子们唯恐被武皇后的人追上,哪里敢停下来?她们一直往前跑,直逃到黄河岸边。黄河已经封冻,她们看着这宽阔溜滑的冰面,不赶涉足上去,都聚在了河堤上。大家焦急地嚷嚷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武皇后的追兵赶来怎么办……”一时都没了主意。
两位桃花小花仙子追上来,见牡丹小花仙子们停住了脚步,疑惑的道:“你们为何停下不走了?”
一个牡丹小花仙子道:“黄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两个桃花小花仙子跑过来,看了看黄河。桃花小花仙子姐姐道:“快别愣着了,咱们沿着黄河向东逃吧……”
一个牡丹小花仙子道:“那要逃到哪里去?”
桃花小花仙子姐姐道:“别管逃到哪里,总比在这等着被捉强。”
又一个牡丹小花仙子道:“姐姐说得对,咱们快逃吧。”
呼啦啦,小花仙子们赶忙沿着黄河向东逃。小花仙子们一路奔跑,直逃到山东曹州境内,累得个个筋疲力尽,不得已停下来歇息。这一歇息,都瘫倒在地,谁也不愿意再起来往前走一步了。一个牡丹小花仙子建议道:“姐妹们,咱们逃的也有些时辰了,早已逃出了洛阳之境,后面也无武皇后追兵;又实在是走不动了。眼见得此处,地势平坦,土质松软肥沃,不如咱们就此止步,在这里栖身植根吧。”
其她的牡丹小花仙子个个赞成,于是,这九位牡丹小花仙子便在这曹州境内安顿下来。
第二年春天,在一片沃野之中,兀自长出九株牡丹来,每一株又都生有几十枝花枝。这些花枝浑实粗壮,花叶葱绿油亮。尚未到谷雨便开出花来,所开之花,如碗口一般大,花朵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雍容华贵,引来无数人观赏。人们无不称奇、叫绝。
一范氏财主见牡丹花开得娇艳,觉得是富贵征兆,便花钱买下此地,辟成园林,又经几年繁殖,牡丹植满全园。每年谷雨前后,满园牡丹盛开,蔚为壮观,堪比洛阳,誉满天下,成为曹州一景——这是后话,不表。
再说两个桃花小花仙子。桃花小花仙子妹妹见牡丹小花仙子们植了根,对桃花小花仙子姐姐道:“姐姐,咱们也在这植根下来吧……”
桃花小花仙子姐姐道:“妹妹,咱们不比牡丹小花仙子。你看这,一眼无际的都是平原,咱们植根了,突兀在这儿,多显眼?武皇后的人马若追来,很容易被发现的……”
桃花小花仙子妹妹道:“那要逃到哪里去?”
桃花小花仙子姐姐道:“咱们最好逃到大山里,那样就不会被发现了。”
两个桃花小花仙子只好坚持着继续向东逃去。她们直逃进泰山深处的一个山涧里。桃花小花仙子姐姐见这山涧:南北两侧均有高山遮挡,没有人迹;气温如初春一般,并不寒冷;涧中有一条小河,河面没有结冰,河水清澈,自东向西,缓缓流淌;小河两岸,绿茵如毯,生机盎然。于是,停下脚步,道:“妹妹,咱们就在这落脚植根吧。”
桃花小花仙子妹妹看了下周围环境,高兴的道:“姐姐,此处既可藏身,不易被世人发现;植根后又可得溪水滋养,真是一绝佳的藏身植根之地啊!”
于是,两个桃花小花仙子又化作桃树之形,在这山涧里,河水的北岸植根下来。
次年春天,这两棵桃树枝叶茂盛,花开似锦,成簇成串。花落后,竟然破天荒地结出果来,至夏日,果实累累,硕大无比;桃熟之时,颗颗桃子呈粉红之色;桃皮菲薄,晶莹剔透;桃肉细腻,娇鲜欲滴。这可得了山中猴子和鸟儿们的势,纷纷前来风抢狂食,将吃剩的桃核丢得到处都是。
再年春天,这些桃核破壳发芽,又长出新的桃树来。如此年复一年,几年之后,便生桃树成千上万,布满山涧。每到春天,桃花盛开,整个山涧变成了花的海洋,如云如霞,蔚为壮观。后被一采药老人发现,传将出去,声名远扬。人们给这美丽的山涧赋名为“桃花涧”,成为泰山一景。这是后话,不表。
回头再说洛阳行宫里,牡丹和桃花二位仙子,一觉醒来,见天色已亮,早有武皇后遣来的宫女侍候在暖阁外,来请二位仙子用膳。
二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仙子用完早膳回暖阁的路上,桃花仙子道:“姐姐,我第一次来人间,不知人间是什么样子,今日无事,不如姐姐带我到宫外去,让我开开眼界,看看人间井市,世间百态吧,也不虚此行。”
牡丹仙子边走边道:“我以前也听说过大唐国,但却没有来过,今日既然有了这机会,咱们就去看看洛阳城是个什么样子?!”
桃花仙子见牡丹仙子答应了,高兴的道:“好啊,好啊。”拉着牡丹仙子的手就往宫外走。
牡丹仙子道:“妹妹莫急,我去向武皇后讨个出宫的令牌来,不然,守卫怎会放我们出去?”
桃花仙子不以为然的道:“姐姐何需这么麻烦?咱踏了云朵,飞出宫去不就行了?”
牡丹仙子道:“妹妹不可。这样武皇后会不高兴的。”
桃花仙子道:“姐姐,管她做什么?我心里挺讨厌她的。”
牡丹仙子道:“不可这样,她毕竟是皇后。再说,咱们踏云飞来飞去的,惊扰了百姓,都来围观,你如何还能看人间景致?”
桃花仙子道:“姐姐说的是,若是那样,不是咱们看景致,而是他们都来看咱俩了。”说着,笑了起来。
牡丹仙子来到万象神宫,向武皇后讨了令牌。牡丹仙子刚走出万象神宫,武皇后便唤来刘公公,对他吩咐道:“刘公公,你着两个精明的小太监,盯着二位仙子,看看她们都到了哪里去,又做了何事。”
刘公公领了命,安排德福和来运两个小太监,监视二位仙子去了。
牡丹和桃花二位仙子出了行宫,悠闲地走在街上,见行人来来往往,但却不知自己应去哪里。于是,牡丹仙子问一过路的中年妇女,道:“请问大姐,这城里何处热闹好玩?”
那妇人道:“姑娘,现在年关将至,要说热闹,当然是南街集市,买卖兴旺,最是热闹。”
牡丹仙子听说是集市,便嫌人多嘈杂,不愿意去。又问到:“除此以外,还有哪里是好去处?”
那妇人道:“城东二十多里,有一白马寺,天下闻名,祈福许愿,无不灵验,人也甚多。姑娘可去那寺里,求个好姻缘。”说着,那妇人自己也笑了。
牡丹仙子听了,羞得两颊绯红。
桃花仙子却打趣的道:“姐姐,还不快走,给你求个好姻缘去?”
二位仙子说说笑笑,直往白马寺走去。一路上,确见不少人在往那儿赶。
二位仙子来到白马寺前,见那寺门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牡丹仙子感叹道:“果然名不虚传。”
二位仙子进了寺院,迎面就是天王殿,这殿气势巍峨,上香者如织。她们穿过天王殿,来到大佛殿前,见这大佛殿更是雄伟,殿前香火更盛,二位仙子更是赞叹。她们走进大佛殿,见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台之上,左右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其他众佛各有奉位。牡丹仙子走到观世音菩萨神像前,跪下来磕头,默默祈祷。其状毕恭毕敬,虔诚之至。桃花仙子见了,也学着牡丹仙子的样子,在菩萨神像前跪下来。
二位仙子出了大佛殿,牡丹仙子见桃花仙子刚才祷告的有模有样,心想:她第一次来人间就懂得这些?于是好奇地问到:“妹妹,你刚才求的什么事?许的什么愿?”
桃花仙子听得问,惊讶的道:“可求什么事?能许什么愿?”
牡丹仙子听了笑道:“我刚才见你有模有样的样子,还以为你懂得这人间世事啦。原来你是在装模装样?”
桃花仙子道:“姐姐莫笑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第一次来人间,哪里懂得这些事?刚才见你那样,于是就学了你的样子,没听得你言语,所以,我也就只能跪在那里,什么也不敢讲,什么也不敢想。”
牡丹仙子笑道:“傻妹妹,你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讲,神灵怎知你心思?怎能去帮助你?”
桃花仙子将信将疑的道:“姐姐哄我吧?我也没听到你讲什么话呀?”
牡丹仙子道:“神灵法力无边,可窥你内心,知你心思。所求之事,所许之愿,无需讲出口,只要在心里默默念叨,神灵便可知晓。”
桃花仙子狐疑的道:“真的如此?姐姐没骗我?”
牡丹仙子认真的道:“这是神灵之地,我岂敢骗你?”
桃花仙子道:“姐姐求的什么事?许的又是什么愿?”
牡丹仙子不愿告诉她,便道:“求神灵,只能默念于心中,不可出声,更不可告诉他人。”
桃花仙子为难的道:“姐姐,你不告诉我,我怎知道求什么事,许什么愿?”
牡丹仙子道:“释迦牟尼佛,万事万能。文殊菩萨主司智慧,普贤菩萨可赐你福禄财源;观世音菩萨,体恤世间疾苦,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你若想求什么,就向哪位神灵祈祷即可。”又贴近她耳边,悄声道:“妹妹若想求个好姻缘,找一个如意郎君,你向观世音菩萨祈祷便是。”说完,嬉嬉地笑个不停。
桃花仙子望着牡丹仙子,惊讶的道:“真的吗?”
牡丹仙子边点着头,边不住地笑,道:“真的,真的……”
桃花仙子听了,露出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兴奋地道:“我去许个愿……”说着直往大殿里跑去。
牡丹仙子见她当了真,一边笑一边喊到:“妹妹,你切莫求姻缘,不然闯了祸……”
桃花仙子哪里听她喊?早已跑进大殿里,跪在观世音神像前,虔诚地祈祷。片刻才站起身来,一蹦一跳地跑了回来。
牡丹仙子问到:“妹妹,你求了什么愿?莫不是真的想求一如意郎君?”
桃花仙子一摆头,故意神秘的道:“这是秘密,我不告诉你。”言罢,止不住笑起来,笑得两颊绯红,真如二月桃花。
二位仙子直游玩到中午,牡丹仙子见时辰不早了,便拉着桃花仙子往外走,要回城去,快走到大雄殿时,见一和尚迎面走来,觉得这和尚甚是面熟,禁不住多看了一眼,这一看,直惊得她倒吸了一口凉气,脚步也停住了,直愣愣望着和尚呆若木鸡。如何回事?难道看见个和尚也值得她这样大惊小怪?非也,因为这和尚与她魂牵梦绕,生死相恋三十年的唐僧长得是一模一样,一般年纪。她如何能不惊讶?
看官会问,世上真有长得这么象的人?其实不然,这和尚就是玄奘法师。因为玄奘法师得了不老真身,他的模样早已固定下来,不再发生变化了,所以,他依然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可牡丹仙子哪里知道?
玄奘法师见了牡丹仙子也是惊诧不已,竟也忘了迈步,少顷才回过神来,向牡丹仙子揖首道:“阿弥陀佛。”便匆匆而去。
牡丹仙子回过神来时,玄奘法师已走出不近距离,她又扭身凝目,直盯着他的背影,直至他走进接引殿,不见了踪影,还没将目光收回来。
桃花仙子见她们两人这般神情,更见牡丹仙子对那和尚入了迷,于是,拉了拉她的胳膊,嬉笑道:“姐姐,又动凡心了?”
牡丹仙子被桃花仙子一拉才回过神来,涨红着脸,分辨道:“别胡说……”
桃花仙子望着她绯红的脸,调侃道:“姐姐还不承认,看你刚才那样子,魂都被勾走了。”又用手轻轻地抚着她的脸颊,道:“你看看,脸热得像个烙铁,烫得我手生痛,还说没动心?”
牡丹仙子被说得不好意思,快步向寺外走去。
桃花仙子边追赶边道:“姐姐等等我……”
晚上,武皇后再设宴席,牡丹仙子与昨日简直判若两人,郁郁不言,时常魂不守舍。桃花仙子看在眼里,知道她是在白马寺遇见那和尚的缘故。
席散后,二位仙子回到暖阁,牡丹仙子便上床歇息,躺了片刻,又睡不着,心烦意乱地坐了起来,将绣枕立在床头上,背靠着绣枕,闭着眼想心思。
桃花仙子坐在梳妆台前,看着牡丹仙子那魂不守舍的样子,忍不住问到:“姐姐,你与那和尚一见钟情了?”
牡丹仙子也不睁眼,喃喃的道:“什么一见钟情?我早就绝了尘缘。”
桃花仙子道:“姐姐别不承认。看你那样子,若不是一见钟情,就是你前世的情缘了。”
牡丹仙子懒懒地睁开眼,道:“你又没来过人世间,你知道什么是情缘?”
桃花仙子不服气的道:“姐姐太小瞧人了,我虽然没到过人世间,但在天宫里却也听到过姐妹们谈论,对人世间的情缘之事,也略知一二。”
牡丹仙子道:“你满口的情缘、情缘,小心有一日你入了魔,犯了天条,将你贬入人间。”
桃花仙子不以为然的道:“贬入人间又如何?像七仙姐姐,身为王母的公主还思凡哪。”
牡丹仙子道:“你越讲越过分了。你身为仙子,要不得这思想。”
桃花仙子笑道:“姐姐,你不让我有这思想,今日你怎凡心不灭,想那和尚?”
牡丹仙子叹了口气,道:“不像你想的那回事……”
桃花仙子好奇的道:“姐姐,你讲与我听听,你与那和尚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前世的情缘吗?”
牡丹仙子见她老是追问个不停,不告诉她,消不了她好奇之心,会引起无端的猜疑,便道:“今日这和尚,既不是我对他一见钟情,也可能没有前世的情缘。”
桃花仙子疑惑的道:“这又怎么讲?”
牡丹仙子道:“只因他与我前世的一位熟识之人长的极像似,简直判若一人。”
桃花仙子惊讶的道:“这话又如何讲?”
牡丹仙子道:“我在做女儿国国王的时候,痴情于一位去西天取经的和尚……”
桃花仙子道:“这个我知道,姐姐给我讲过。这件事还使得你伤心过度哪。”
牡丹仙子道:“今日我们见到的这个和尚,与当年我钟情的唐僧生得一模一样,而且年纪也无差别。因而,我感到十分的诧异。”
桃花仙子惊讶的道:“有这种事?不会就是姐姐的那个唐僧吧?”
牡丹仙子轻轻地摇了摇头,喃喃的道:“不会的。在人间,今日距那时也有三十年之久,按年纪算应该不是……”
桃花仙子脱口道:“不会是他儿子吧?他西天取经回来,还了俗,娶了亲,生了儿子……”可话一出口,又觉不妥,她怕这话伤了牡丹仙子的心,使她难过。忙改口道:“我尽胡说,和尚怎么会有儿子哪?”
牡丹仙子沉默不语,她也为这种可能伤心、难过。心想:御弟哥哥,我倾心对你,以身相许,你都不肯与我成夫妻之事,说什么你已遁入空门,今生无缘,只有来世。可是你……别说来世了,仅仅三十年时间,你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孩儿……我为你独守空房,日日想,夜夜念,可你却另觅新欢,如此忘我情,负我心。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负心汉,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如此想着,不禁伤心难过,流下泪来。
桃花仙子见了,劝慰道:“姐姐莫要伤心难过,你已成仙入了天宫,往事如云烟,何苦再拾旧事,自寻烦恼?”
牡丹仙子道:“虽然我已成仙,绝了尘世之念,但是,旧情刻骨铭心,岂是容易忘了的?!昔日我为他弃朝政,入空门,只求来世再续情缘,不曾想,他、他……”牡丹仙子难过地说不下去。
桃花仙子又劝慰道:“姐姐也莫多想,或许这和尚与你那唐僧并无半点瓜连啦?”
牡丹仙子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她也巴不得这和尚与唐僧无关系,但她却消不了这疑虑,放不下心来。
桃花仙子又道:“姐姐,你只这样愁闷也不是办法,明日我再与你去,见了那和尚问一问不就清楚了?”
牡丹仙子沉思片刻,终于轻轻地点了点头。
第二日,二位仙子用过早餐,又奔白马寺而去。来到寺里,左瞧右看,左等右盼,却始终不见昨日那和尚踪影。牡丹仙子心烦意乱,桃花仙子也是焦躁不安。至午时后,寺内上香之人渐少,二位仙子也没了信心。突然,桃花仙子看见一个和尚从毗卢阁出来,与昨日那和尚长得相似,忙用手推了推身边的牡丹仙子,轻声道:“姐姐,你看这和尚是不是昨日那个?”
牡丹仙子抬头只望了一眼,便认得是昨日那和尚,因为,唐僧那相貌早已铭刻在了她的脑子里。她点了点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桃花仙子推了推牡丹仙子,催促道:“姐姐,快去。”
牡丹仙子又激动又紧张,欲往还罢,犹犹豫豫,迟迟疑疑。
桃花仙子焦急的道:“姐姐,还磨蹭什么?快去吧。”
牡丹仙子镇定了下情绪,缓缓向玄奘法师迎过去。玄奘法师见是昨日那位女施主向他走来,有意往旁闪了闪,匆匆而过。
牡丹仙子见这和尚走了过去,再不问他便没了机会,壮了壮胆子,轻轻喊道:“师傅请留步。”
玄奘法师听到喊,只得停住脚步,缓缓转过身来,向牡丹仙子揖首道:“阿弥陀佛,施主何事?”
牡丹仙子道:“师傅,小女子有一事要向师傅讨教。”
玄奘法师又揖首道:“阿弥陀佛,施主请讲。”
牡丹仙子迟迟疑疑地又向前挪了一步,轻声道:“师傅,敢问师傅,可否与三十年前,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唐玄奘有何渊源?”
玄奘法师昨日见牡丹仙子与昔日女儿国国王长的一般无二,也深感诧异。回到毗卢阁,想起孙悟空讲过,那女国王去了天宫。心想:她怎会在这里?难道她是那女王的女儿?不禁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今见牡丹仙子如此问,淡淡的道:“阿弥陀佛,贫僧早已了却了俗世。”
牡丹仙子听了诧愕不已,心想:难道他就是当年的御弟哥哥?于是动情地道:“阳春三月风和煦,吹来御弟哥一骑;白马袈裟人英俊,搅动了御妹芳心。倾心倾身倾一国,留不住情郎之人;空嗟叹,人憔悴,只能梦中相会。今相见……”牡丹仙子百感交集,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夺眶而出,话语哽咽,讲不下去。
玄奘法师听了,不禁惊讶。心想:难道她就是女儿国女王?三十年前的往事又禁不住浮现在眼前。他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感慨道:“阿弥陀佛。弹指三十年,往事如云烟。西天取经漫漫路,行至女儿国国都。陛下情深相依傍,御妹意浓诉衷肠;怎奈何,贫僧自幼入空门,只能负了伊人心。本以为六根清净,早已把俗世了断。哪曾想,往事竟又浮眼前……”玄奘法师也是动心动情,说不下去。
牡丹仙子见眼前的这个和尚,就是三十年前自己爱的死去活来的唐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激动的泪流满面,脱口喊道:“御弟哥哥……”
玄奘法师也深情地道:“御妹可好?”
牡丹仙子轻轻摇着头,喃喃的道:“不好。自御弟哥哥离去,妹妹日夜思念……”她有千言万语要对御弟哥哥讲,但此时却哽噎得说不出话来。她情不自禁地走向前,欲扑进御弟哥哥怀里。
玄奘法师曾听孙悟空讲过,那女儿国女王因思念过度,气绝身亡,幸被菩萨超度到天宫做了仙子。玄奘法师只觉得有负于那女王的一片真情,对不起她,也有许多话想对女王讲。他真想将牡丹仙子拥入怀中,听她诉说这些年来的痛苦,安抚她伤痛的心。可他耳边突然响起如来佛祖的告诫:“再生俗念,定当严惩不贷。”他赶忙收心定神,不敢妄言妄为。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痛下决心,来个快刀斩情丝。揖手道:“阿弥陀佛。玄奘已入空门……” 转身毅然决然而去。
牡丹仙子被玄奘法师这无情的举动惊呆了,她望着玄奘法师渐渐远去的身影,即恋恋不舍,又生出一腔怨恨来:你已从西天取回了真经,完成了你皇帝陛下的托付,却为何依然对我这样无情……
这正是:痴心痴情牡丹女,两生两世情不移。只怨诫律与天规,棒打鸳鸯两分离。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