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白县管理区
索性玻璃棚顶在安装的时候就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半自动的清扫器,李籽顺着后来修建的楼梯上房顶。
跟小哑巴一左一右,用力推动清扫器下方的把手。
刚开始很困难,但只需要移动一点,就容易很多了。
再加上玻璃棚顶干净顺滑,给这些积雪一点力量,它们就很容易顺着坡度滑下去。
其实就算是李籽不清理,过段时间,地面稍微有点震动,积雪也会自己滑落。
只是那样无法掌握时间,万一积雪滑落的时候,棚顶边缘正好有人,很容易受伤,还不如这时候自己清理。
看着积雪噗噜噜落在地上,堆起厚厚的雪堆,李籽准备下去的时候,远远的看到有小黑点往他们这里来。
李籽也不着急下去了,反正穿的很厚实,她这会儿也不是特别冷。
用手搭在眉毛上,仔细看,还真有小黑点,或许是因为下雪,这小黑点显得格外突出,还不止一个呢。
“那是什么呀?”
“是车,是之前从管理区出去的车。”小哑巴肯定的回答。
李籽惊讶的看向小哑巴:“这你都能看清楚?”
她不近视,要知道,这在21世纪很难得的,她上学的时候,班里的近视眼不知道有多少。
可是能看到小黑点已经是她的极限,太远了,她连那是不是车都看不清呢,小哑巴已经说那是管理区的车。
她没有不相信,小哑巴是这样的,他不知道不确定的事情,会老老实实的说不知道,说了那就是他确定。
李籽是早上看到的,那时候距离管理区已经不算太远了,即使这样,车队一直到下午才开到管理区门口。
大雪之后,道路都被覆盖住,原来的道路虽然年久失修不好走,但是好歹没有什么大的沟壑。
如果不沿着道路走,再加上积雪,一旦开进沟里,基本上就出不来了。
他们只能小心的仔细辨认,通过道路两边的建筑来确保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慢是慢点,胜在安全回来了。
黄茗并没有回来,车队每次都是从省会到省会去,各个市级车队也都是汇集到省会一起去,或者是只在省会交换物资之后就直接回头。
黄茗想要回家,搭乘车到他们省会之后,还要看有没有她家附近的车队,再换乘回去。
车队离开的时候,黄茗家所在市的车队到省会交换物资,走的时候拉上了她。
车队这次带回来一个储存卡,是黄茗这一路拍摄的照片,一张128G的储存卡被她拍的满满的。
这对专家组来说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最后几张照片是黄茗的自拍,她显然很开心。
秦省,尽管已经坐了很久的车,黄茗还是不适应,尤其是秦省多山路,比东大那边还要不好走。
黄茗家在村里,这段时间跟小战士们聊天,得知他们县里只有两个管理区,一个管理区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了。
一直不跟上级管理区联系的管理区通常都是出问题才不联系的,比如说覆灭了,比如说被坏人占领了……
偏偏没有消息的那个管理区相比另一个管理区,距离她家更近。
“你还是先去有联系的管理区吧,安全些。”
不过从市里想去县里的管理区就困难很多了,县里的管理区因为规模不够大,资源不够丰富,基本上不会派车队交换物资。
市里也没有多余的物资可以救济他们,黄茗只能选择乘坐私人车队。
黄茗其实很害怕的,但是她没办法,官方车队根本就不去他们县里。
付了车票钱之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坐上私人车队的货车。
这一趟只有她一个外人,准确的说,不管是官方车队还是私人车队,都很少能拉到掏钱坐车的人,基本上都是纯拉物资。
因为安全问题,这些车队也基本上都是由男性组成的,这个车队除了黄茗之外,还有个女的,据说是车队老大的媳妇,负责给他们做饭。
黄茗选择这个车队也是因为这个车队在官方车队那里风评比较好,交换物资的时候没有什么缺斤短两,弄虚作假的情况。
“你是从东大过来的?那离咱们可不近啊。”
“我坐车都坐了一个多月呢,又从省会转到咱们市里,才坐上你们的车。”
车队老大的媳妇叫田妮,三十多岁,因为经常跟着出车,皮肤比较粗糙。
“那你们东大现在怎么样啊?咱们县里的管理区不行,挺乱的,我们都不住管理区里。”
白县本来就是贫困县,要什么没什么,干什么都要靠上面拨款,现在上面也自顾不暇,白县那就更没招。
“东大管理区……”黄茗认真想了下,斟酌着措辞:“管理区还可以,虽然大家每天主要是吃喇嗓子的菜团子,但是好歹能吃个半饱,管理区也一直在研究农作物,只要研究成功,以后说不定就能吃饱了。”
“那你们管理区比咱们这好,你不应该回来,你们学校人才多,能研究成事,咱们县里啥也干不成。”
能听出来,田妮对县管理区怨念很大。
“我想把我爸接过去,我爸年纪大了……”
田妮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拍拍黄茗的肩膀:“是个孝顺孩子。”
越往黄茗家走,温度反而在升高,在东大管理区可能会下雪的时间里,他们这里反而跟夏天差不多。
“咱们这里怎么这么热啊?现在都快到冬天了吧。”
“咱们县有个火山口今年喷发,你不知道?”
白县,因为境内有一座白山而成名,据说白山在一千多面前是座火山,黄茗没想到一千多年了,它还能再次喷发。
“就是因为咱们这有座火山,我们这个车队才能开起来,温度高,植物容易活,尤其是在冬季。”
黄茗听到这里,赶紧把自己的相机保管好,如果能够拍摄到火山喷发的景象,肯定会更有价值吧。
白县的风貌也确实跟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经常会有大片的火山灰从天空落下。
东大那里虽然被火山灰影响到,天一直是雾蒙蒙的,可好歹没有这么大片的火山灰。
在白县这里,站在外面一会儿,头上就像是落雪一样,厚厚的一层火山灰。
他们县离市里并不太远,两天的时间就能到。
田妮他们在县管理区把黄茗放下,田妮甚至还带着黄茗去管理区里,找人事处帮忙查看黄茗的父亲在不在。
这当然不是白帮忙的,需要掏劳务费,这种劳务费也是管理区认可的,没办法,穷啊,只要能换来物资,能卖出去的都卖。
黄茗在人事处没有找到她爸爸的名字,她并不意外,她爸爸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平时很少出远门。
她妈妈还在的时候,还会外出去别的地方打工,她妈妈不在之后,因为要抚养黄茗,不能离得太远,都是在县里打工的,每天晚上都能回家。
她上大学之后,干脆就住在打工的地方,那个地方并不在这个管理区附近。
不过她在这个上面看到了一个亲戚的名字,那个亲戚跟她爸爸在一个地方打工的,或许可以问问。
“我们就住在管理区西面的百货大楼里,你要是有什么事,到百货大楼里找我们就行,你就说找田妮。”
田妮走的时候这么跟黄茗说,她挺喜欢黄茗的,最主要的是,黄茗是从外地来的,还带着相机,知道很多外地的事情。
他们正经搞车队的,不管什么时候,信息都很重要,说不准什么时候,还要靠黄茗搭上线呢。
黄茗在管理区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个亲戚,亲戚刚打饭回来,菜粥。
说是菜粥,其实称为菜汤或者是刷锅水更合适,里面的沉淀物少之又少,上面的汤水清的不能再清了。
“黄茗?你不是上大学去了?”黄茗考上大学,这亲戚们都知道,他还给黄茗包了五十块钱呢。
在09年,五十块钱也不少的。
“我从学校回来找我爸,我爸怎么没跟你们一起啊?”
说着,黄茗从口袋里,偷摸掏出来两块糖塞给亲戚。
糖块虽然不大,但好歹是糖,总比这清的见底的菜粥能补充能量。
给糖也是因为糖块体积小,不容易被别人发现。
亲戚摸着糖块,这大小,这窸窸窣窣的声音,偷摸看一眼,感觉应该是糖,附近人多眼杂,没敢仔细看。
黄茗问的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你爸跟人跑车队去了,说万一哪天你回来呢,还说攒够物资找你去,没想到你真回来了。”
黄茗她爸说黄茗回来的时候,亲戚还觉得他做白日梦,没想到黄茗真回来了啊。
“车队?什么车队?”
“好像叫什么梁田车队,都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他就是个普通人,在白县管理区勉强活着,哪里有那时间和精力去打听这些事情。
梁田车队,说凑巧也不能这么说,他们县里就总共就三个车队,她爸爸在梁田车队的概率高达三分之一。
这个车队也是黄茗回来的时候搭乘的车队,梁田,就是因为田妮的老公姓梁。
百货大楼距离他们这里并不远,走过去两条街就是,这时候梁田车队还有车没离开呢。
第22章 管理区的任务
黄茗直接搭乘梁田车队的车跟着到了百货大楼。
这个百货大楼是他们县里最大的百货大楼,跟市里的那些肯定是没法比的,其实只有两层,外层跟风做的全玻璃,可能是因为这样,梁田车队他们才在这里落脚的。
他们车队在县里算是比较大的,几十个人,每次都只是一半的人出车。
黄茗到的时候,田妮还在张罗着人卸车呢。
“哎,你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没找到你爸?没事,我帮你在别处打听打听。”田妮安慰到。
“不是,我亲戚说,去年的时候,我爸在你们车队,我来看看还在不在。”
田妮都惊讶了,他们车队几十号人,她也不是每个人的名字都能记住,就算是记住了,也没想到会是黄茗她爸。
“老梁,咱们车队有姓黄的吗?”黄这个姓氏在他们这里也不是那么常见。
“有啊,老黄,黄红旗,刚刚还在这卸货来着。”
“对,我爸就叫黄红旗!”这还真是巧的不能再巧了。
“哎呦!你看看这缘分,走走走,我带你进去去找你爸。”
正说着呢,百货大楼里走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头上乱糟糟的,没有多少头发,身上的衣服也脏兮兮的。
低着头,快走几步,准备继续卸货。
“哎,老黄,你看谁来了!”梁成才赶紧招呼黄红旗。
车队确实需要卸货,那也不缺黄红旗这么一个人,好歹闺女大老远的回来了,怎么也得让人家叙叙旧啊。
被点名的黄红旗先是茫然的看梁成才一眼,然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到站在田妮旁边的黄茗。
黄茗在东大的时候,脸上已经慢慢的养出来了点肉,来这里的路上虽然晕乎乎的,还格外颠簸。
但是她这一路上没吐,吃的喝的也不缺,路上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车里什么也做不了。
这段时间下来,人要比白县这里大多数人看起来健康很多。
“闺女?你……你咋回来了?”黄红旗觉得自己就像是做梦一样,还掐了自己一把,疼的龇牙咧嘴的。
“我跟着车队回来的,回来带你去我那。”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至于黄茗说的什么带着他一起去东大的事,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现在不比以前,以前去一趟东大,他还要心疼钱呢,更何况现在。
晚上黄茗就住在百货大楼,这里可以住的地方不少。
黄茗跟她爸说了这几年在东大的经历,快递的事情没说,只说自己在东大有过突出贡献,所以换到了车票。
不止是来的车票,两人回去的车票也早就买好了,如果不回去,那车票就白白浪费了。
“爸,东大真的比这里好太多了,你相信我,而且我也只有在东大才能发挥我的价值,能养活咱们两个,在这里饭都吃不上。”
黄红旗不知道黄茗到底有什么突出贡献,但是他知道,大城市的机会和工资确实高,确实比他们这里要好,没想到末世了,还是这样。
黄茗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当然开心,很容易就同意跟她一起去东大。
“那咱们什么时候去?”
“等等吧,我刚回咱们白县,还得帮管理区采集数据呢,等我把数据采集好咱们再回去,这些数据也能换工分。”
“成,听你的。”黄红旗不是个执拗的人,他觉得自己孩子比自己有出息,听她的准没错。
第二天,黄茗先是去田妮那里,问他们车队最近有没有什么计划,都准备跑什么地方。
“你要干什么啊?”要不是跟黄茗相处过两天,田妮都要觉得黄茗是对家过来刺探敌情的*。
“是这样的,我们东大管理区想多了解一下其他地方的情况,方便做研究,咱们县里的火山就是个很好的研究对象,我就想着,你们要是经过那里的话,能不能带上我,我去拍照。”
黄茗展示一下子自己的相机。
她这个相机一直都挂在脖子上,保护在胸前,同时也方便她随时拍照。
在梁田车队的这两天,田妮他们也是经常看到黄茗拍照。
他们车队还有不少人说怪话呢,觉得,这都吃不上饭了,还有人闲的没事天天拍照片,真是个大小姐。
田妮沉默着没说话。
“不白去,你们带上我,我用物资换。”黄茗出来的时候带的东西都是些体积小,但是价值高的,足够她在白县生活一阵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她一路上都是跟着官方车队,唯一的私人车队也是通过官方正经推荐的,被抢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真要是自己随便拦车,被抢还是很有可能的。
再加上黄茗在市里也是挂上号的,东大管理区车队到秦省省会之后,通过气,给黄茗安的是官方身份。
大家以后还要通力合作的,能照顾自然是要照顾一下。
“我不是这个意思,行吧,那你等会儿跟我们一起去,到那别乱跑,那地方还挺乱的,也不安全。”
早上收拾好,黄茗就跟着田妮他们,戴上防毒口罩,骑着共享单车,冲着火山灰最严重的地方去。
因为带着防毒口罩,说话的声音非常沉闷,还会带着变声,想要听清楚比较困难。
“我们跟市里交换物资主要就是换从这里找到的植物,这里的植物相比其他地方多很多,同样的,来这里找的人也很多。
除了我们车队,还有另外两个车队,我们通常都有自己的地盘,到那我会告诉你,别往别人的地盘去。”
田妮他们除了出车,剩下的时间就是到处搜寻物资。
以前的物资比较多,还需要开车去,这一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物资,都是些小零碎。
一人骑一个共享单车就够了。
共享单车是实心的轮胎,不用担心爆胎什么的。
越是靠近火山,气温就越高,很快黄茗就满头大汗,戴着口罩更是难受。
“好了,就到这,不能再往前了。”
这里已经非常靠近火山了,能够清楚的看到冒烟的火山口,还有通红的岩浆。
黄茗抓紧时间拍照,拍完火山,拍田妮他们发现的植物。
甚至还花物资跟田妮他们预定了植物,等到她要离开的时候带着活着的植物回去。
“从这里,到那里,都是我们的地盘,在我们的地盘你可以随便拍。”
黄茗也是不负众望的,在他们的地盘里,不停的换着角度拍,甚至还拍到了火山正好喷发的样子。
飞溅的岩浆,像是烟花。
从自己包里翻了很久,黄茗才翻出来一个没什么太大用处的纸片,凑到基本停止流淌的岩浆旁边,把纸扔上去。
她本来是想扔到橘红色没有冷却的岩浆上面的,但是因为一只手拿着相机,没有把握好力度,最后扔在了黑色已经冷却的岩浆上。
出乎意料的是,纸片在看起来已经冷却变黑的岩浆上面,很快变黑,然后燃烧起来。
这代表着,在黑色的冷却物下面依旧是火热的岩浆,如果有人以为岩浆已经完全冷却直接踩在上面,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烫伤。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脚烫伤之后,人因为剧痛,会倒在地上,有可能会直接倒在岩浆里,救都救不回来。
看到这里,黄茗也是暗自庆幸,她本来就是准备踩着黑色的冷却物再往前去拍火山口呢。
拍了很多照片之后,黄茗翻看着拍好的照片,又抬头四处看看。
白县也有不少山,除了正在喷发的火山口,火山口的旁边还有一座高点的山,两者挨着,距离很近。
黄茗想从那座山上拍火山口,她觉得那样拍出来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田妮和黄红旗都不同意她去那里,危险,真的很危险,那里距离人群太远,远离人群的地方,现在基本上都被野兽占领了。
一旦出现意外,那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其实……如果是你的话,还有一种方法。”田妮突然想到。
“你可以花物资,雇佣人去帮你拍照,肯定有人愿意去的,你可以去管理区问问。”
田妮可不愿意他们车队的人去,车队招人也不容易。
而且那么危险的地方,车队的人去了也不容易回来,管理区就不一样,管理区人多,而且还有经过训练的战士,肯定要比他们普通人更容易回来。
“也是啊!”黄茗觉得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么好的主意。
管理区听说,只要拍照,就能换到物资,那当然是高兴,巡逻队也有不少人觉得以自己的身手,快去快回没问题。
黄茗给的物资可是糖啊,那么多糖,还有压缩饼干,足够他们冒险的。
管理区也不傻,一两个人去肯定危险,直接组成一个小队,有人拍照,有人警戒。
出发那天,黄茗特地在相机里换上新的内存卡,这样即使任务没完成,或者是相机损坏遗失,她之前拍的照片也不用担心全军覆没。
“不止是火山,沿途的一些风景也可以拍,反正多拍一些,内存够的。”
第23章 倒计时200天
全副武装的小队拿到相机之后,立刻出发,他们需要骑车到山下,然后再爬山。
任务很艰巨,当然回报对于他们来说也很丰厚。
白县没有自己的官方车队,管理区跟外界的联系也就只有收音机,日盼夜盼,就是盼着上面能发救济。
糖和压缩饼干这类东西,他们也有,都是几年前的存货,不舍得吃,不舍得用,这些东西都属于战略物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能用。
黄茗带来的这点物资他们决定把一部分因为时间长,外包装已经出现破裂的物资更换下来,从而保证物资不会减少。
小队走了之后,黄茗就焦急的等待着,管理区的领导知道她是从东大来的之后,亲自过来接见她。
“我听说你是东大管理区的?你们管理区最近的这个农作物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事你知道吗?”
钟卫国可不是只傻呆呆的往上打申请,他还在他们特有的频道循环播放这个消息。
当然,广播里的消息也不是全都可信,这也是钟卫国打报告的重要原因,这种要求其他人往某一处聚集的广播不是随便放的。
以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有个管理区被一群丧心病狂的人占领了,并且不间断的向附近发射广播,说发放救援物资,让其他人往他们那里聚集。
其实是等着其他人过去之后,把人扣下,当做储备粮。
在那之后,类似的广播播出之后,都会有审核,确定是官方消息,不然的话,其他管理区就会出防诈骗广播,提醒大家,某管理区已经沦陷,请广大群众不要前往该地区。
钟卫国他们提前打报告之后,这样的广播就不会被定性为诈骗,等到报告通过,甚至会全频道播放。
白县已经听了几天这样的广播了,他们县里是没有合适的研究员的,不过不妨碍他们高兴啊。
有管理区研究出粮食了,那就代表着往后的日子有盼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坐吃山空,每天都觉得可能是最后一天。
他们的压力也很大的,管理区的群众们就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工作,然后靠工分领粮食。
他们作为领导层,是知道白县管理区到底还有多少存粮的,甚至她的办公室里有一本日历。
日历上每天都在提醒她,他们管理区还剩下多少时间,尽管他们已经尽可能的省吃俭用,每天吃饭都是吃的清汤,那日历上依旧只剩下两百零九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二百零九天之后,管理区就再也没有一粒粮食,所有人都要等死。
她无比期望新粮种的事情是真的,又担心它是假的。
“真的,这个我知道,我来的时候,据说试验田都已经种上了,发芽了,这会儿应该长大了吧……”
白县管理区的负责人眼睛亮晶晶的:“那,那什么时候能推广啊?我听说你是东大管理区官方的人,你能不能帮家乡说两句话?
咱们县是贫困县,你也看到了,乡亲们苦啊,这粮种能不能先在咱们这推广?你看,咱们这附近有火山,冬天也不是很冷的,正适合种粮食。”
他们这里的火山是今年才开始喷发的,他们也经历过末世后的冬天,是真的冷啊,冬天根本就不适合种植农作物。
这样就导致大多数地方,即使拥有了粮种,一年也只能种植一季粮食。
他们属于暖温带地区,暖温带地区冬天尚且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更别说中温带和寒温带了。
极少见到雪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在的冬天也能正常见到下雪了,不用像以前那样,羡慕北方地区下雪。
“这个我说了不算,不过咱们这里距离东大不远,应该能较早拿到粮种吧……”
负责人并不看好,这粮种刚开始研究出来的时候肯定是没多少啊,僧多肉少的,哪里就能轮到他们了。
“借一步说话。”
负责人带着黄茗到了她的办公室,然后给她看自己的日历,还有管理区物资表。
“二百天,等到你们的粮种下来,我们也只能等到第一季粮食成熟,到那时候再给我们粮种,大家也活不到粮食成熟啊。”
负责人其实年龄并不大,末世来的时候,四十出头,因为经常需要出现在公共场合,还有一些重大会议,是需要注意个人形象的。
当然不是那种穿金戴银,比形象的那种,而是需要衣着整洁,精神面貌良好。
末世之前,她是齐耳短发,整齐的别在耳朵后面,现在的头发已经是彻底的短发了,还长了不少白头发。
在贫困县当负责人,不容易,上有公婆,下有儿女,中间还有不少妯娌,她夹在中间没少受气。
现在这管理区,公婆倒是天高皇帝远,管不到了,妯娌也联系不上,只用管好县里的老百姓就行,可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黄茗就是个普通群众,她还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到管理区负责人这么高级的领导。
更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他们对管理区的了解这么全面,全面到管理区什么时候覆灭都知道。
那这样的话,他们东大管理区的负责人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日历,他们的日历原来是坚持到什么时候呢?现在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这样,我回去把这个情况反应上去,但是领导们什么决定我就不知道了。”
“没事,你只要帮忙反应上去就行,那我们就很感谢你了!”
负责人拉着黄茗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中午吃饭的时候,还破天荒的给黄茗的汤里加了压缩饼干,是淘汰下来的陈年压缩饼干。
下个月就要过年了,这些饼干留着是准备过年的时候,让大家吃顿好的。
200天,他们坚持不到下一个年的,或许这就是大家过得最后一个年。
如果能够提前拿到粮种,那他们明年日子就能好过很多,总而言之,不管明年什么情况,今年这个年,他们都要好好过。
傍晚的时候,拍摄小队回来了,去的时候全副武装,回来的时候却格外狼狈。
但是令人振奋的是,他们带回来了一头野猪,一头三百多斤的野猪。
野猪想要长大是很不容易的,家养的大白猪,因为品种问题,再加上从小就会煽掉,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长膘飞速。
野猪每天在外面东奔西跑的,找食吃,躲避敌人,和同类打架……总之,想要长肉很困难,身上的肉都是结结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长出来的。
三百斤的野猪,战斗力必然也是非常强大。
他们十人小队,如果不是被这野猪盯上了,甩不掉,是绝对不会想要跟野猪对上的。
最后还是靠着彼此的密切合作,用放风筝的打发,把野猪耗死的。
耗死之后,又舍不得这么多吃的浪费,干脆就当场简单切割之后,大家拉着回来了。
这头野猪最后是一部分他们十个人自己分了,剩下的大部分卖给管理区。
管理区不舍的吃,准备明天去换成其他的物资。
当然,十人小队的正经工作也没落下,拍摄的很全面,火山口的一部分情况也被拍摄了下来,他们还拍了野猪。
负责拿着相机的这个小战士没有其他人那么狼狈,应该是最受保护的那个,他也是胆大,遇上野猪的时候还不忘拍照。
小战士听到黄茗这么说,挠挠头:“其实我胆子不大,当时遇到这大野猪的时候,我都懵了,但是相机就在手里拿着,手控制不住的就拍了。”
看着相机里的照片,黄茗满意的点点头,这次出来收集这么多照片,2024一定用得到,只要他们用得到,东大管理区就能更好的发展,她也能带着她爸更好的活下去。
“你要走?”
“对,趁着咱们这里还没下雪,我想尽快回省会,然后明年第一时间回东大。”
白县今年大概率是不会下雪了,下雨还差不多。
“可广播里说,省会大部分地区已经下雪了,车队应该也都不跑了,你这时候回去,大概也只能到市里,还不如留在咱们这。”
黄茗皱眉,这样的话就麻烦了。
因为知道可能要呆很久,她在秦省省会是存了物资,换了工分,可以支撑到她回东大。
各个管理区的工分是不流通的,她带的物资这时候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兑换成工分也没办法支撑到明年。
想了很久,她想到了个办法,不知道是否可行,要试试。
冬季,所有的管理区都尽可能的减少活动,冬季也是管理区群众最难熬的时候。
其他的季节,好歹可以去地上透透气,人不至于魔怔,冬季所有人都挤在地下,地方小的不能再小。
稍微转个身,就容易发生摩擦。
这个季节,一半的人永远斗志昂扬,随时随地和人战斗,一部分人则躺在床上,能不动就不动。
东大管理区的车队回来之后,带回来了更多特殊植物,这些都是他们用粮食换回来的。
他们回来后,东大管理区也开始正式进入冬季管理阶段,并且对管理区进行改造,以便管理区的群众能更好的度过这个冬季。
尽可能的降低人口死亡率,这样明天的种植计划才能更好的实施。
第24章 我一个人拯救地球
“哎对对对,往右边点,往下点……”
管理区地下,后勤处的人正在指挥安装大尺寸显示屏。
不止是一个,整个管理区地下安装了八个显示屏,安装的这段时间,一直都有群众在附近围观。
管理区的新鲜事太少了,进入冬季之后那就更少,安装显示屏这样的新鲜事就让很多没有工作的人一直盯着。
小孩子们放学之后,也是个顶个的闹腾,在人群中来回穿梭,让看着他们的家长只能不停的喊着消停会儿。
末世四年了,最晚出生的孩子也已经三岁,能到处跑。
显示屏不联网,这也没有网可以让它连,这里的显示屏全都是由电脑控制的。
末世的时候,尽管搬家的比较从容,但是有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往长远想,再加上当时的科技并不是十分发达,这样巨大的显示屏还是很少见的,更别说被带到东大管理区里。
显示屏安装好之后,后勤人员开始对显示屏进行调试。
他们之前也没见过这样的显示屏,只能按照说明书一点点来。
八个显示屏要调成同步,以后每天都会在上面播放视频,这是为了减少管理区冬季人员抑郁问题,降低管理区冬季死亡率。
马上粮种就要研究成功了,成功之后,他们这里就要开启种田模式,用农机种田需要石油,石油现在对他们来说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相比农机,他们更愿意用人力种田,那这样的话,就需要大量的人,多死一个人,就少一个人种地。
每天放的内容也很有讲究,首先,试验田是需要放的,试验田是2024拍摄的,每个阴天都会进行拍摄。
可以看到试验田从播种到生长的全过程,还有旁白,可以让大家知道,试验田播种的是什么种子,种子预计产量如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电影电视之类的。
这些电影电视也都是2024挑选出来的2012年前的,东大这边能找到的存有电影电视的内存卡太少了。
2012年的时候,大多数手机的内存并不大,往往是存一部看一部。
2024年挑选电影电视的时候比较极限,一些2012年刚刚拍摄完成,还没面世的电影电视也被他们选了进来。
当然一些不合时宜的影视作品就不放了,比如说什么古惑仔之类的,管理区现在需要的是安稳。
奋斗类主题的影视作品和一些科幻、家长里短类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有画面了,有画面了!”后勤人员开始调试之后,根本就不需要工作人员帮他们回馈,一大堆吃瓜群众全程播报。
调试完色彩之后,他们用的是升国旗的视频调试音响和画面同步度。
嘹亮的国歌在管理区地下响起,伴随着整齐的踏步声,太阳和国旗一同升起。
原本还在吵吵闹闹的人们都停下脚步,抬头看着那片火红,有人跟着唱歌,有人偷偷抹眼泪……
末世之后出生的孩子们迷茫的看着大人,他们不知道,大人们怎么突然这样了。
一首歌结束,调试完成,没有问题,喇叭声重新响起:“广大管理区同志们,大家好,为丰富管理居民生活,从今天开始,管理区电视台将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十二小时不间断播放节目。”
为了防止有人没听清,连续重复三遍。
这个消息刚出来,听到消息的人都沸腾起来。
末世这些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有手机,虽然没有充电的地方,大家的手机省着用,几个人合伙,今天用他的,明天用你的,还能有些娱乐项目。
但是很快,手机没没电,甚至四年的时间,足够手机损坏的,在还没彻底坏之前,很多人选择把手机卖给供销社,回回本。
能有电视看,让他们格外精神。
冬季工作少,没事的时候能看看电视,也足够他们开心的。
李籽所在的笨鸟驿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成片的太阳能板,只要解决了供电问题,她的那个笔记本电脑就能直接插卡看。
她看的那就多了,要知道,2012年前,拍摄的影视作品还不算太多,之后等到网剧也投入拍摄之后,那各种影视作品层出不起。
2024会给她发最新的影视作品。
以前李籽不怎么看电视,一个是电视越来越不好看了,另一个是电视都被各个APP垄断了,全都要会员才能看。
有会员还不行,还得看各种各样的广告,这就让李籽很不舒服了,开会员不就是为了开开心心的看电视,开了会员还看广告,那我这会员不白开了,干脆直接不看。
现在不一样,2024给她发的,那都是高清臻享版,广告卡顿什么的,都不存在。
她现在也是有编制的人,也有工资,虽然她没地方花去,工资一直存着,等她回去花。
管理区巡逻队的人现在每天除了收发快递,还帮李籽清理积雪。
这雪一下,就好几天停不下来,积雪如果不清理的话,很快教务中心到笨鸟驿站这里就无路可走。
说起清理积雪,小哑巴才是中坚力量,他力气大,干起活来又快又好。
问题是,他吃的也不算多,比李籽能吃,但不是那种夸张的能吃。
自古以来,有力气的人吃的都多,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些人的力气是吃下去的食物转化来的。
出力之后,往往也需要大量的食物来补充能量。
小哑巴的这种力大无穷,给李籽的感觉就是一点都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符合他不守科学的人设。
“谁的人设都可能崩,你的人设是一点都不崩啊。”
小哑巴眨眨眼,他听不明白李籽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因为有玻璃棚顶,笨鸟驿站的前院也没有积雪,这让李籽有了点活动的空间,不然一直待在房间里,她也要抑郁不可。
在小哑巴大力出奇迹的帮助下,李籽在前院的两侧堆了几个雪人,又用夹雪神器,在雪人周围夹出来一堆小雪人,看起来浩浩荡荡的。
这里是她的地盘,也没有其他的人会过来把她的雪人毁坏掉。
笨鸟驿站里面和前院的核辐射还是近乎于无,这让李籽可以安心的呆在这里。
只是这里之外的地方,核辐射都很高,远超安全范围,2024现在在研究怎么让2016实现核辐射自由。
别误会,不是自由自在的吸收核辐射,而是自由自在的免疫核辐射。
目前人们对核辐射的防治还主要是在减少接触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这个方面,他们也给管理区送了不少药。
管理区的人常年呆在核辐射区域,所有人的身体都已经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药物虽然不能彻底根治,但是能缓解这些症状。
专家组想通过小哑巴的血液早就出来核辐射免疫药品,不能做到帮别人清除核辐射,清除自身的核辐射也不错啊。
除了小哑巴,李籽血液也有一管,她能穿越,肯定也有过人之处。
李籽的血抽出来之后,照样在基因库做了比对,没别的意思,主要是小哑巴之前的对比太神奇,他们想看看李籽的是不是也是这样。
如果李籽的也是这样,那他们就想再找2016的其他人试试。
对比结果并不如意,李籽的血液非常普通,只和一对夫妇是亲属关系。
联系到李籽的身世,他们觉得这应该就是李籽的亲生父母。
李籽并不想认他们,她是被遗弃的,不是丢失,也不是被拐,是非常明显的遗弃。
爷爷奶奶捡到她之后,还到派出所办案找过她父母。
那时候基因库并不完善,也就没有找到她的父母。
尤其是在李籽知道,她的亲生父母就住在距离她和爷爷奶奶住的地方不远之后,她就更厌恶自己的亲生父母。
住的不远,遗弃之后,很容易就能听说谁家捡到了孩子,也很容易知道她在哪。
这么多年来,别说认她,就连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他们都没出现过。
这时候去跟他们相认做什么,让他们贴上来吸血吗?
她的亲生父母可不止她一个孩子,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女孩,她是老三,也是女孩,老四才是男孩。
老大老二初中毕业后就早早的嫁人了,只有她这个被遗弃的孩子上了大学。
老四从小被溺爱,现在上初中的年龄,天天骑着摩托车到处跑,俗称鬼火少年。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网上穿越的就是被他们遗弃的老三。
李籽觉得,她现在的生活挺好的,要是能穿回去,那就更好了。
也不对,李籽算了算,她现在的基础工资加上各种各样的补助,一个月是三万出头,一年将近四十万。
她觉得一百万就够她躺平的,那要两年半,那就最好是两年半之后再穿回去。
美滋滋的想着自己以后的提前退休生活,李籽在大眼上看到热搜,说是准备拍摄她的前半生,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我一个人拯救地球》。
这名字尬的李籽脚指头都快抠出个东大管理区了。
第25章 过年吃饺子
在大眼浏览半天,发现网友们对这个电影还挺感兴趣的,超话也建起来了,她还有粉丝团。
现在正在到处找演员呢,不少明星都在毛遂自荐,这么热的一个IP,搭上说不定就能更上一层楼呢。
李籽也在线吃瓜,她对于谁扮演她还是很在意的,在意的不是长相,在意的是人品,她可不想让劣迹斑斑,要演技有长相,要素质有长相,要专业有长相的人演她。
要是这样的话,穿回去说不定还得连累她。
正吃瓜呢,就看到这个项目被毙了,项目批不下来,就算拍出来也没办法上映。
原因很简单,艺术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不是与现实脱轨。
尤其是在有人物原型,并且要蹭人物原型热度的情况下,改编的审核力度就应当严格一些。
项目被毙之后,有神通广大的网友扒出来这个剧组把李籽变成了李子,男演员也选好了,穿越的原因变成笨鸟驿站快递员因爱生恨,把无辜男大学生李子关在笨鸟驿站里导致穿越。
一下子得罪两个团体,专家组和笨鸟驿站。
本来笨鸟驿站蹭李籽的热度蹭的好好的,免费的广告啊,看到这剧本之后,只想说污蔑,这是纯纯的污蔑。
别说什么个人行为不要上升公司,一个公司的员工素质有问题,很容易让大家认为这个公司是不是从上到下都是这样的。
因为一个脑残而导致整个公司买单的事情,数不胜数。
真要拍出来,他们快递站还要不要做了,幸好被毙了。
专家组也生气啊,他们跟李籽合作的好好的,也知道李籽是能看大眼的,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李籽发最新的影视作品。
这电影拍出来,李籽肯定要看啊,看完之后什么反应?
本来就是孤身一人,在异球他乡,又被家乡人这么抹黑,会不会一气之下想不开,不回来了?也不跟他们合作了?
别怀疑,现在的这些大学生一个个自尊自爱的很,又无牵无挂的。
社会总是批判年轻人躺平,不愿意奋斗,但是这又何尝不是这些年轻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改变这个扭曲的世界。
李籽本来还挺期待呢,这么一看,还是别拍的好。
每天就在自己的小地盘上转悠转悠,偶尔接收几个网友们意外送来的快递,然后看一下专家组的咆哮。
这种送快递专家组是拦不了的,好在东大管理区的人并不是特别多。
2012年在东大附近的人到了2024,十二年过去了,大多都已经成长为三十多岁,有家庭有工作忙忙碌碌的打工人。
除了在网上看热闹,更多的还是要为生活奔波,一次没有音讯之后,没有太多的闲工夫一直试。
李籽也看过试验田,这个试验田是在国外的一个天然核污染区。
那片地方如今是无人区,只有一些探险的博主会全副武装到那里去拍摄一些素材,当然,这些素材的效果也比较好,能吸引不少人。
成试验田之后,周围都拉上了铁丝网,倒不是担心这些人发现这里在种地,主要是担心试验田被他们破坏。
不是所有的人从小受的教育都会让他们不要破坏农田,要爱护粮食的。
管理区的人看到的都是阴天的试验田,因为这样他们才会认为这个试验田是东大管理区的试验田,而不是2024年东大研究所的试验田。
李籽和钟卫国他们就看到的是更详细的视频,阳光下的麦浪,随着微风浮动。
又到了收快递的时候,李籽发现今天有份快递格外特殊,拆开箱子,里面红彤彤的一片。
拿出来之后发现是对联这类的过年用品,甚至还有烟花,没有爆竹。
“你们那里快要过年了吧,2017年跟2025年一样,都是一月份过年,给你们准备了点东西。”
东西很多,除了李籽笨鸟驿站用的,还有管理区用的。
李籽还特地看了看日历,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后天就是大年初一,即使在这时候,研究所也是全天候有人在值班。
把东西收好,留下自己用的,剩下的给管理区。
“走,贴对联去。”
研究所准备的很充分,对联都是直接带背胶的那种,撕下来就能直接粘贴。
把自己觉得应该贴的地方,比如大门,窗户上面都贴上对联或者福*,窗户内侧还挂了吉祥结。
站在前院,在白色雪地背景的衬托下,红色的对联显得更加显眼。
小哑巴不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李籽就给他科普过年的典故。
“这今年是不打算过日子了?下血本?”
管理区里,看着后勤人员又开始忙忙碌碌的张贴过年的东西,坐在地上看电视的人们发自内心的疑惑。
自从显示屏安装上之后,他们高兴啊,尤其是看到试验田,就觉得日子有盼头。
以前的那种绝望感觉都没有了,就巴望着什么时候试验田里的粮种培育成功,就算不成功,实验田里收获的粮食总能吃吧。
没想到这才几天,又开始贴春联。
也是看到后勤人员贴春联,他们才想起来,好像是要过年了。
在这地下日子过得,不分早晚,不辨日月的,不少人都开始打听现在具体是什么时间,过年是什么时候。
“广大居民同志们,今天是2017年1月26号,农历腊月二十九,我们即将迎来2017年春节,为庆祝这个喜庆的日子。
在这里,管理区全体工作人员提前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春节假期为期三天,腊月三十到元月初二,初三正式上班,腊月三十晚,年夜饭为饺子,让我们为新生活喝彩。”
通知很简短,照旧是重复三遍。
吃饺子!越是简短的消息,越是能够快速提炼出重点。
很明显,大家的重点都放在饺子上。
众所周知,菜团子之所以是菜团子,而不是别的东西,就是因为它的原料太杂,根本没办法做成面条或者是馒头之类的东西。
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蒸好之后,再揉搓成类似饭团之类的圆球形。
想要包饺子,那就必须要保证有大量的面粉。
所以哪怕这饺子是苦菜馅的,也比他们平时吃的好。
其实不是所有的地方年夜饭都吃饺子的,南方大多数地方吃的是正儿八经的一桌好菜。
没办法,饺子的话,研究所这边直接发一堆速冻水饺,管理区只需要下饺子就可以,方便快速。
因为人太多,速冻水饺目前就直接冻在笨鸟驿站的前院,天气这么冷,完全没问题,而且冻在这里,不用担心核辐射问题。
李籽是不吃速冻水饺的,速冻水饺的味道确实不太好,她和小哑巴只有两个人,完全可以自己包,很快的。
大年三十下午,巡逻队的人全体出动,来笨鸟驿站这里搬速冻水饺。
“都仔细点!别把水饺搬坏了!”成箱的水饺,他们搬回去就要尽快煮熟,地底温度高,很容易化的。
“主任,用不用分类啊?我看这馅都不一样呢。”
“分什么类,直接混在一起,到时候也混在一起煮,谁吃到什么算什么。”
都这么多年了,哪还有什么挑食啊,真挑食早就饿死了,有过敏的,大多也都去世了,菜团子里是真的什么都可能会有。
巡逻队的人一想,也挺好,他想吃的馅还挺多,混在一起,岂不是每样都能吃几个,大不了就跟别人换。
管理区的食堂也是热火朝天,大锅早就架起来,水也烧的热腾腾的,饺子一来就下锅,也有的饺子是蒸出来的。
从食堂开始做饭,就有人在排队等着打饭了。
饺子,万一来的晚了,后面不够怎么办?当然要早点来排队。
下午六点,随着食堂放饭的铃声响起,所有排队的人都开始缓缓向前。
食堂所有的窗口全部打开,不仅是食堂的工作人员,还有后勤处以及其他各个部门的人全都在食堂这里帮忙。
每个大人是18个饺子,小孩是9个,小孩的标准是低于一米。
不敢给太多啊,这些速冻水饺里,有不少都是肉馅的,哪怕是素馅的水饺,都比他们平时吃的油水足,更别说肉馅了。
大家平时吃的太差,突然吃顿好的,吃太多,对人的身体也是负担。
白白胖胖的水饺出水之后,干扁下来,依旧是白白的,管理区的空气中弥漫着水饺的香气。
第一个打到水饺的人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从队伍最前面走回自己铺位。
一路上,无数人用各种各样的声音问他好不好吃,什么馅的。
他都还没吃呢,哪里知道这么多。
他的身后跟着的是他闺女媳妇,一家三口到住的地方之后,把破旧的不锈钢碗放在同一张小床上。
“你说会是什么馅的?”
“我听他们说了,什么馅的都有,看运气。”
听到看运气,女人脸上露出担忧,随后对女孩说:“天天,你要是吃到苦苦的,就和妈妈换,妈妈给你换个好吃的。”
她以为还是以前的那种盲盒菜团子。
小女孩今年三岁多,长得格外矮小,她是2013年三月出生的,出生的时候世界末日已经来了,从小就是吃菜团子长大的。
第一次看到饺子,她还有些好奇呢,听到妈妈说的,重重的点头。
家里唯一的一个筷子让小女孩用着,其实刚开始筷子坏了,食堂也会给换新的。
耐不住有人这种便宜都想占,食堂最后只能规定每人每年只能领一双筷子,遗失或者损坏,那就等明年。
好在菜团子也不怎么需要筷子,坏了也就坏了。
他们是最早的一批,饺子是提前下好的,这会儿不是特别烫,两个大人直接用手吃。
不舍的大口吃,就一点点的,这就让他们完整的看到了里面的馅料。
“我这个……好像是猪肉大葱馅的?”女人不太确定。
“我这个是韭菜鸡蛋的……”
两人对视,随后看向刚开始吃的小女孩。
吃到第一口饺子的小女孩觉得,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滑这么软的饭呢,饭不应该都是菜团子那样的吗?
“妈妈,这个饭好奇怪,好好吃啊。”
看到闺女的饺子是玉米虾仁的,两人知道,这所谓的什么馅都有,是真的什么馅都有。
越来越多的人领到自己的水饺,吃水饺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偶尔能听到家人们之间低声的说话,是换水饺的。
不是想换更好吃的,而是想让家里的每个人能吃到更多味道的水饺。
笨鸟驿站里,李籽和小哑巴在包饺子,和好的芹菜肉馅,小哑巴擀饺子皮,她包。
本来以为小哑巴不会,没想到他看了一遍李籽怎么做之后,很快青出于蓝胜于蓝,擀的又快又好。
屋里的笔记本打开着,春节联欢晚会放着,当然不是同步的,是提前拷贝的特殊版本。
尽管今年过年的时候只有小哑巴跟她一起,那她也很开心,爷爷奶奶走了之后,每年过年都是她一个人。
她给小哑巴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还有她以前的故事。
听着听着,小哑巴说:“姐姐,我好像想起来了点我以前的事。”
第26章 农场大开发
“你想起来什么了?”
研究所一直让李籽好好找找小哑巴的身世,这说不定会对他们的研究有所突破。
可小哑巴就像是突然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没人知道他的身世。
“我记得,我刚开始,好像是在一个漆黑的山洞里,从那个山洞里,我看到了跟我长得一样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妈妈,那个小男孩还来找我玩过。
后来有一天,那个小男孩不再来找我了,我等啊等,等不到,就去找他,然后就到了这里。”
根据小哑巴说的,结合黄茗他们说的,应该是管理区的一个小男孩跟小哑巴在山洞里玩,后来小男孩去世,小哑巴来找他。
“那你还记得那个山洞在哪吗?”
“记得啊,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呢。”
也是,那个小孩都能去,肯定不会是太远的地方。
“那等雪化了,你带我过去看看。”或许那里藏着小哑巴的身世之谜。
过完年,研究所通知李籽,麦子已经收获,经过检测,里面的辐射量远远低于当地本土植物辐射量。
被他们用特殊药剂调整为酸性土壤之后,那片地方甚至不长杂草,少了很多麻烦。
冬小麦也种上了,不过冬小麦收获的时间要长一些,当然,也更适合管理区这边。
种子并不多,只有十袋,研究所留下两袋继续研究。
钟卫国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把十袋粮种带回管理区,现在冬天还没过去,他们也没有办法立刻种粮食。
“我们已经想好,就在运动场那里种,那地方开阔,这几年的时间,原本的塑胶场地也都被毁坏的差不多了,稍微清理一下就能用。”
“那剩下的种子呢?”
十袋粮种是一千二百斤,学校的运动场约三十亩,一亩地大概需要二十斤粮种,那他们的粮种还会剩下五袋。
“我们用四袋,剩下的六袋要分到其他的地方,最好是分到火山口附近的管理区,专家组不是说了,那里的温度更适合粮种,粮种成熟的速度更快。”
用四袋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他们对外说的是他们自己研究的,那要继续研究肯定需要粮种啊。
“我们的打算是就近原则,咱们省有个管理区,非常靠近火山口,要给他们两袋,剩下的就是周边省。
黄茗不是回家了嘛,她家在的白县就在火山口附近,她用收音机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了,白县也分两袋,还有两袋送到首都去。”
分出去是为了更好的研究,等到收获,那些地方还要把粮种送过来一部分,方便研究,同时以他们作为中心点,继续往外辐射。
现在交通不太便利,用这种当时,慢慢辐射全国。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批,根据研究所的预计,五月份这批粮种种植出来的春小麦会成熟,七月份会有一批冬小麦成熟。
黄茗把这个消息传递回来还很不容易,收音机消息传不远,要从白县传到市里,然后市里再继续往省会……一点点传过来。
除了这个消息,她还让省会春天交换物资的时候,帮她把她存的物资送到市里,有报酬的那种。
她这段时间就先在白县这里跟着吃,物资送到后还上。
黄茗回来会跟着秦省的科学家们一起回来。
除了农业方面的科学家,研究所还点名了不少其他行业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末世没什么研究条件,但是未来的研究所需要他们啊。
尤其是这其中还有很多未来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末世的时候,年轻,精力旺盛,跟未来说不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还有一些在独特赛道的佼佼者,在未来的时候已经因为所谓的意外,或者是所谓的自杀,导致整个赛道的研究倒退好多年。
冬季来的快,去的慢,一直到四月份,积雪才开始慢慢融化。
积雪开始融化,说明温度到达零度以上,他们就需要建设农场,也就是以前的运动场,准备播种。
尽管这些种子已经适应了酸性土壤,那也不能直接拿酸雨浇,这些种子的母本也都是生长在遮风挡雨的地方的。
经过土壤稀释后的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没有直接的酸雨危害大。
所以他们需要在农场顶部安装玻璃棚顶,阻挡酸雨的同时,也可以收集雨水,净化后用来浇地。
管理区生产不及,这个冬天,研究所一直在邮寄钢化玻璃,大量的钢化玻璃,笨鸟驿站前院都要没地方堆放了,还要放一部分在管理区。
一整个冬天没出来的人们,精神面貌并不差,这个冬天他们在地下看了一冬天的电视。
他们也知道,管理区开春之后就会种植研究出来的粮食,以后他们就不缺粮食了,这让大家都有了盼头。
管理区开始招工,这不容易,管理区的工作就那么几样,这么几年,只有减少的,没有增加的。
这次招工居然要招一百多个人,工程队也有新工程。
“大家听好要求啊,我们需要有耕作经验的,最好以前是农民,不是农民,到农田里干过活也行。”
如果是在偏远地区招农民,比如说白县,那容易得很,白县管理区可以说百分之五十的人都符合农民这个要求,要是再带上干过农活,那得扩大到百分之九十。
可东大管理区原身是学校,附近住的也都是早就实现城市化的城区居民。
“我!我家是农民,祖上三代都是,我考上大学后寒暑假回家还得干农活呢!”
“好,过来登记。”
大家都知道,这是选拔人去种地呢,之前还有人说,管理区研究出来的粮种是假的,视频也是假的,还分析的有模有样的。
比如说拍摄场景里无意间扫到的一点其他植物,再比如说他们管理区根本就没有能种这么多粮食的地方。
之前还有人将信将疑,现在招农民开始后,大家都不相信假的这种说辞了。
一百多农民,都是大家认识的人,是不是种地,一问就知道。
很快,这一百多人凑齐了,有男有女,当天就被带去农场。
他们前期的工作就是在五天之内把农场里的积雪全部去除,同时把表面的石块,塑料之类的东西也去除,每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区域。
农活是很累人,很吃体力的,这些人的伙食也提升到了管理区壮劳力的水准。
厚厚的积雪,越到下面越难铲除,因为最下面的都被压成了硬邦邦的雪块,必须要用锄头或者是铁锹把雪块砸开,才能铲除。
农场唯一的好处是,塑胶场地上面的塑料,连同下面的水泥地早就被腐蚀的不成样,一锄头下去,不用担心被水泥地的阻力反震。
这么长时间没有做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不少人第一天回去的时候都是腰酸背痛的,手也磨破了,那也没有一个人愿意退出。
不到五天,积雪全部被铲除,四个入口也都被堆上沙袋,防止外面的雪水流进来。
接下来要翻地,没有农机,纯人力,这也就是开春了,如果他们提前,地被冻着,根本没办法翻地。
如果是农机的话,整个农场,十个人都用不到,不像现在,一点一点的,真正做到精耕细作。
在他们做这些的时候,他们的头顶上,工程队也没停,一块块钢化玻璃被人工吊上去,安装在焊接好的支架上。
每隔一段距离,都会在地里深埋水泥柱,外面是一圈钢化玻璃,这些水泥柱在中间支撑起钢化玻璃支架,防止倒塌。
玻璃安装的越多,农场的整体温度就越高,等到正式合拢那天,农场白天的温度已经能达到东大夏天外界的温度了。
“明天要播种了吧?”一天工作结束,路上回管理区的时候,三三两两的老农民们凑在一起,或是交流耕作经验,或是交流小道消息。
“对,今天领导不是强调了嘛,还让大家熟悉手拉犁。”
手拉犁播种效果最好,翻地的效果就差很多,主要是人力能拉动的手拉犁大多都轻巧,吃土不深。
吃土深就需要犁自重重,这样子来人又很难拉动,除非是用牲口,还不如用锄头锄。
“哎呀,我就是确定一下,太激动了,我都多久没见过正经粮食了。”
另一个人警惕的看向他:“我可劝你,别动歪心思,好好干活,咱们这工作可来之不易,以后肯定会更吃香,别因为点蝇头小利把工作丢了。”
“我知道我知道,我就是说说,没别的意思。”
这几天农场负责人反复强调,他们研究出来的每一粒种子都很珍贵,都是科学家们花费了很长时间,大量的心血才得到这点种子。
每粒种子都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那就是发芽长大,结出更多的粮食。
这些种子为了更好的发芽长大,还混了药,吃了就会中毒。
不仅如此,播种这段时间也会有巡逻队全程巡逻。
不客气的说,如果管理不严格,不混药,四麻袋种子,能让人偷吃一半。
麦种没有磨成面粉又怎么样,它至少脱壳了,生吃,比大多数菜团子都要好吃,也不卡嗓子。
不仅是他们,管理区其他人也听说明天要播种,都在问自己认识的人,也有人想让这些人帮忙带回来点麦种,不用很多,一小把就行。
说一半都是保守的,管理区将近三万人,一人一小把,这四麻袋麦种都不够分的。
“别想了,不可能,巡逻队的人还看着呢,你去找别人吧,反正我不敢。”
“就一点,不碍事,你偷偷的,别人也看不到。”
播种这天天气不太好,下了毛毛小雨,所有人都是冒雨来的农场。
农事耽误不得,每天做什么,规划了就必须要做,播种这件事更是赶早不赶晚,他们这里冬天长,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
种子被放在小推车上推过来,保护的严严实实的,每个人分到的种子也都是经过精确测量的,确保每个人的种子一样多。
红彤彤的麦种,一看就是拌了不少药,以前这些麦种拌药是防虫,现在是防人。
那些原本打算偷偷自己吃一点的人,看到这红彤彤的麦种,也都打了退堂鼓。
这药一看就足,不说毒不毒死人,光说味道肯定就不行。
分到粮种的人开始播种,翻好的疏松土壤,手拉犁轻而易举就能被推出去,麦粒均匀的散落在犁沟里。
旁边,有后勤处的人拿着相机在拍视频,这是他们管理区末世第一次播种粮食,也是整个国家的第一次,非常有纪念意义和研究价值,必须要拍视频留念。
这视频也要在管理区播放,让管理区的人都看到农场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头顶,毛毛细雨逐渐汇集起来,玻璃棚顶是中间高四周低,这样方便收集雨水。
东大管理区已经种植完半个月后,地上的积雪才自然消化完,又等了半个月,地面彻底干透,管理区的车队提前出发,给各地送种子。
这时候研究所又出了一批粮种,比上次的多很多,研究所留下的两袋种子种了十亩地,共收获一万斤左右,分给他们九千多斤,也就是九十多袋。
这九十多袋带上之前的六袋,凑够一百袋,分配给各个地方。
“简直就是胡闹!从首都到东大,这么远的距离,万一出点什么问题,失去这么多专业人才,会对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
东大管理区申请的科学家大多还没上路,原因是还没收到正式通知。
也有一小部分已经上路,科学家确实宝贵,但是吃不上饭也是真的吃不上饭,科学家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更别说什么研究。
送这些人离开,是为了国家好,也是为了管理区和科学家本人好。
尤其是在东大管理区支援的粮种到达后,科学家们直接跟着回程。
黄茗就是在支援白县的粮种到达后,跟着车队回东大的,半路又有其他地方的科学家们汇集,车队上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她是东大管理区出来,现在带上老父亲回东大的,都过来打听消息。
可是他们打听的都是些非常机密的问题,比如说管理区的研究部门多大,有多少专业,待遇如何,有多少专业器械……
这些哪是她这个普通的管理区人员能知道的事情,只能是一问三不知。
她出来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管理区现在是什么样,她更不清楚。
首都距离管理区比较远,一段一段运输,粮种到达首都的时候差不多是七月份,再播种已经来不及,只能等明年播种。
首都的研究人员经过检测,确定东大之前提交的数据全部都是真的,甚至不少数据更加优秀。
东大的配置在东大管理区提交申请的时候就查的清清楚楚,科研人员都是中规中矩,非重本都是这样的配置。
但是人家就是研究出来了,这下不支援是不行。
首都直接面向全国发消息,让各个管理区配合东大管理区。
各地都开始派遣车队,有些科研人员等级不够,也被管理区给送去了,反正我们把人送去,支援你们,那你们不支援我们就不太好了吧。
积雪消融之后,李籽跟着小哑巴,在管理区出来搜集物资的时候,跟着大家一起出来,这么多人散落在管理区附近,有点什么事也能互相照应。
小哑巴说的山洞不远,确实是在东大里,东大西北角有个山坡,乘着这个山坡,学校修了一个小公园。
以前李籽就听说过这里有个公园,每天晚上都有不少情侣过来,只是她刚来学校,还是个母单,就没来过这里。
在小哑巴的指点下,李籽看到了那个所谓的山洞。
其实不算是山洞,只是个浅浅的小洞,可能是哪个人随手挖的。
情侣嘛,说话或者打电话的时候不好意思,用手扣扣土堆,用脚踢踢草地,这很常见。
洞口只有人头大小,深度大概三十厘米,高度距离地下有一米左右。
“你说你之前就在这个山洞里?”这山洞,也就是刚出生的婴儿能躺下吧,站都站不起来。
“对呀,是这个山洞,你看,我出来的时候就落在这里。”
小哑巴指着山洞下面的一个位置,那个地方有几个花花绿绿的壳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你确定?这不是你做梦梦到的吧?”
总有人认为,小孩子是不会撒谎的,的确,他们不会撒谎,只会胡说,小孩子还会把梦境和现实模糊,把梦境当成是自己现实看到的。
“你看这么大点的山洞,你怎么跟那个小男孩一起玩。”
“可以的呀,他一直在外面跟我说话,不过他说的话我不太记得了。”小哑巴信誓旦旦。
“可是你也不可能在里面啊,你看你这么大。”李籽比划了比划小哑巴的身高,又比划山洞的大小。
“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啊,我出生之后才长这么大的,没出生小小的,当然可以在里面。”
越说越离谱,李籽觉得小哑巴可能是小时候看过《天书奇谭》,把自己当成蛋生了。
看李籽不信,小哑巴还把地上花花绿绿的壳子捡起来,说:“你看,以前我就在这里面。”
确定了《天书奇谭》,李籽觉得自己应该给小哑巴科普一下人是怎么出生的。
小哑巴捡起来的壳子李籽看了,没看出来是什么蛋,肯定不是鸡蛋,这样的壳子她从来没见过,说不定是什么珍稀物种呢。
而且壳子看起来在这里有段时间了,她拿到手里还很坚硬,并不是一碰就碎。
蛋壳在里面的生物破壳而出之后,很容易风化变脆,这个壳子很有研究价值。
第27章 蛋生小哑巴
把壳子带回家,李籽拿起来研究,看着看着,她觉得不对劲。
找了几块拼起来,她倒吸一口冷气,开始在蛋壳内部粘上透明胶,试图把这个蛋壳拼完整。
这个蛋壳破碎的很整齐,没有特别小的碎块,都是比较大的,总共十几块,全都被她带回来了,很快就拼凑整齐。
整个蛋壳的全貌也就呈现在眼前。
就像李籽之前看到的那样,蛋壳上的花纹确实是地球的花纹,蓝绿黄白是主打色,这不像是蛋壳,更像是地球仪。
但是材质感觉又确实是蛋壳的材质,不是塑料或者其他。
最后决定把这个难题丢给研究所,让他们看看这是不是真的蛋壳,蛋壳上的花纹是天然的,还是后期处理的。
原来跟李籽接触的只是由十几个人组成的专家组,随着合作的加深,专家组早就扩张成了研究所,旗下有不少部门,分管各项事务。
收到蛋壳的时候他们也懵了,大自然根本就不会形成这样的蛋壳,这也不符合生物规律。
通过仪器检测,这是货真价实的蛋壳,上面的花纹也是天然形成的。
问李籽这个蛋壳是哪来的,李籽把她和小哑巴的事情说了之后,研究所又从蛋壳里残留的蛋白中提取出DNA,跟小哑巴做了对比。
结果让他们三观尽毁,学了一辈子科学,老了老了,接触的事情越来越不科学。
莫非小哑巴真是从这个蛋里生出来的?
研究所处理蛋壳的方法比李籽要精细很多,他们用的是专业的修补液,平时都是用来修补文物的。
经过专业的修补之后,整个蛋壳看起来非常完整,不用放大镜,很难看到上面的裂缝。
这也跟蛋壳破碎的完整有关系,普通的蛋壳破碎会有很多细小的碎渣难以修补,这个蛋壳完全没有,教科书般的裂缝。
七大洲四大洋清清楚楚,就连人工绘制的都没有这个蛋壳这么标准。
“除了这个蛋壳,附近还有没有类似的蛋壳?”
他们想看看,这是个例,还是已经形成了族群。
末世之后,没有新增人口,现在又发现了蛋生的小哑巴,那么是不是代表着,末世后的人发生了异变,从胎生变成卵生?
从胎生变成卵生也是符合生物进化论的,人类怀胎十月,这段期间,母体处于持续虚弱,生孩子也很困难,孩子从小长到大时间也很长。
如果不是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就母体怀胎十月的虚弱期,再加上幼儿长达一年肆无忌惮的大声哭泣暴露位置,换成任何一个底端生物,早就灭绝了。
根据小哑巴说的和黄茗他们的说法,小哑巴是在末世后破壳而出,极短的时间内就长大到八九岁的样子,这更容易适应末世的环境。
让他们纠结的是,生物进化是个漫长的过成,任何一项变化都需要长期的演变,问题是末世才刚开始四年啊,这么快就变异了吗?
“没有,我就看到这么一个蛋壳,小哑巴也说他就自己一个人。”
“你让他们留意一下类似的蛋壳还有类似的人。”
如果这样的话,这些人跟他们还算是同样的人类吗?研究所不知道这个应该怎么算。
李籽挠挠头,这种问题对她来说有点深奥,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啊。
不想啦,这些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吧,她的工作就是负责给他们传递这个问题。
现在天气暖和,管理区的人经常会出来搜寻物资,比去年还要频繁。
以前因为地表的核辐射更多,都是尽量减少出来,天气稍微不好,那就不出来。
自从根据管理区采集的植物研究出新的粮种之后,所有人的热情都高涨起来,尤其是管理区准备下一步培育中药材,专门治核辐射的那种,大家更愿意上来搜寻植物。
大不了就是大家轮换着来,反正在地底也有核辐射,多一点少一点,等到药品开发出来,都一样,大家很有信心。
人一多,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笨鸟驿站。
这么大个笨鸟驿站,每天外面都堆放着一堆的东西,巡逻队每天都有人站岗,还有人运输,很多人想过来看看,却被巡逻队赶走。
李籽又冒险到外面测量核辐射数值,打开,本来以为会滴滴作响,没想到看了半天,核辐射一直在安全范围内。
这个地方是之前盖革计数器被踢过来的地方,之前的辐射值可是高的要命。
李籽看看距离这地方十米左右的笨鸟驿站,试探着拿着盖革计数器往更远的地方走。
走到大概十五米的距离,盖革计数器上的数值猛的上涨,发出刺耳的滴滴声。
李籽把计数器重新找个安全的地方放好,又拿着计数器在其他方向检测一遍,以笨鸟驿站和前院为中心,十五米的距离,都没有核辐射。
这样奇怪的核辐射消除方式让李籽想到了小哑巴。
“你又做什么了?你身体没事吧?”
之前小哑巴把她体内的核辐射抽出去都脸红的不像样,现在这么大的地方都没核辐射了,也不知道对小哑巴的身体有没有影响。
小哑巴迷茫的看着李籽,不知道李籽怎么突然又给他检查身体,只能如实的说:“我什么也没做啊,我没事啊。”
“你什么也没做,怎么附近的核辐射都没了!你老实说!”李籽压低了声音,不敢让别人听到。
“我不知道,就是突然就能把这里的核辐射清除了,原来那种扎扎的气体是核辐射啊……”小哑巴恍然大悟。
不管怎么样,没有核辐射的地区扩大了,这是好事,她的活动范围也能扩大一些,这样她也能自己种点粮食。
研究所之前一直都在支援他们粮食,其实我国的粮食一直都是不够的,都需要进口,本来就有压力,他们不能一直靠支援。
等到他们能够大量种植粮食之后,说不定还能反过来支援未来。
管理区现在正忙着扩建,来的人越来越多,科研人员来了,他们的家属要不要来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许多科研人员刚来,就投入到了研究中,东大管理区的研究条件太好了,许多农业类的科学家直接就住在农场一圈*的座位下面。
农场前身是运动场,除了中间的大运动场地之外,四周是一圈阶梯座椅,方便开运动会的时候学生们观看。
阶梯座椅的下方就是小房子,以前用来堆放体育器材,现在早就空空荡荡,收拾出来,安装上太阳能灯,感觉跟地底是差不多的。
住在这里,不仅能保护农场安全,还能及时检测农场数据。
黄茗是在七月底回到管理区的,大多数科研人员也是在这个时候抵达的。
从卡车上一下来,就能看到管理区门口张贴的红对联和大红灯笼,里面的大厅上面还挂着一排一排的小红旗,看起来格外喜庆。
很多管理区末世这几年越来越破,越来越陈旧,别说新东西了,以前的新的也早就变成旧的。
黄茗觉得新奇,其他的科研人员那就更觉得新奇了,都以为是自己所在的管理区太落后,还以为好的管理区就是这标准呢。
等到熟悉之后,互相一询问才知道,这么多管理区,也就东大管理区今年过年过得这么红火。
“我来的时候,还听说,他们过年吃的饺子呢,什么韭菜肉,什么素三鲜……”
说着,几个人直流口水,这些名词他们已经有三四年没听说过了。
“那今年过年还有没有啊?”
平时是不敢奢望了,今年过年还是可以期盼一下的。
“应该有吧……管理区的麦苗已经长出来了,这收的麦子怎么不够过年吃一顿的?”
先来的研究人员这段时间已经见过农场,农场现在绿油油的,很多普通人平时轮休就愿意到农场看看。
因为有太多人想看,农场特别开辟出来一侧阶梯座椅,可以在那上面观看,除非跳下来,不然没办法进麦地里。
一人高的站台,谁要是跳下来,很容易发现,但凡是做出这种事的人,会被永久禁止进入农场。
很多人在台阶上一坐就是半天,回去吃过饭再来坐着。
这里风吹不到,雨淋不到,温度适宜,还有甜甜的青草和泥土的芬芳,让这些在末世只能看到灰突突场景的人心神荡漾。
陈书明也在其中,他喜欢来看这片麦田,看到这片麦田,他就觉得世界都是美好的。
他从皖省被借调到这里,其实他原本只是回家探亲的,快要过年了,回家准备过年,没想到就被困在了皖省省会。
不能回家,也不能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
他从事的研究方向比较特殊,末世之后,没有足够的条件支撑他继续研究,哪怕是皖省省会。
许多研究都被迫停止,所有的资源配备都紧着农业来,他自然也就坐上了冷板凳。
只是没想到,去年年末的时候,突然收到消息,说是东大管理区想要借调他过去继续研究,而且是他之前的研究方向。
在收到首都的肯定消息之后,他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东大管理区。
小小的东大管理区汇集了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看起来是准备大干一场。
他当然也想尽快投入研究,但是管理区告诉他,他的研究部分还没有准备好,让他先等等。
他实在是想不通,这有什么可准备好的,看看他们的研究进度,然后就配合啊。
未来研究所这里已经乱成一团,电脑不停的在下载打印,各个领域都要分类整理好。
管理区的研究人员虽然未来会取得非常高的成就,可现在的他们知识储备只停留在2012,能不能尽快把新技术学习透彻,并且根据新技术配合投入新的研究中,这是个问题。
陈书明不是一个人来的,当天来接他的妻子和孩子也都在,他们住在管理区的地下,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就在附近走动。
除了农场,东大管理区还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笨鸟驿站。
笨鸟驿站看起来比东大管理区还要新,条件还要好。
他也打听过,据说这个笨鸟驿站跟东大管理区是合作关系,笨鸟驿站的玻璃棚顶就是东大管理区出人,笨鸟驿站出物资建设成的。
他留意过,笨鸟驿站的玻璃棚顶和农场的玻璃棚顶用的是同一款钢化玻璃。
现在的管理区生产的玻璃他也看过,根本达不到钢化玻璃的标准,也就是说,农场的玻璃很有可能也是笨鸟驿站投资的。
问题来了,这么小小的一个笨鸟驿站哪来的这么多钢化玻璃呢,农场那么大,需要的钢化玻璃,就算是笨鸟驿站堆满了也放不下。
他因为特殊的身份,对于间谍之类的非常有警惕性,也就格外注重这些不合理的地方。
他跟管理区反应过这个问题,管理区的负责人钟卫国只是告诉他,他在这里配合研究就行,笨鸟驿站跟他们是平行单位,管理区管不到人家身上。
其实何止是平行单位,算上笨鸟驿站后面的研究所,管理区才应该是下属单位。
还没等他弄明白笨鸟驿站的事情,他的工作来了,一个断网笔记本电脑,几个U盘,还有一些纸质材料。
他们几个人凑成的临时研究处就算正式成立,都签了保密协议的那种。
打开笔记本电脑,里面全部都是军用装备的最新数据和研究成果。
上面还标注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主持完成。
刚看一会儿,他就想走人,上面最新的数据都到了2024年,现在才2017年,这不是开玩笑吗。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是这么认为的,钟卫国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原地,等着他们提问。
“我们是来搞研究的,不是来写科幻小说的,如果是拿这些胡乱编造的东西来让我们学习,那我申请返回原管理区。”
钟卫国并没有生气,脸上带着笑容,摆摆手让他们坐下。
“我知道你们会有很多疑惑,但是这些都是真的,就像我们管理区研究出来的粮种一样,事实上,此次研究并不是由我们东大管理区主导的,而是由2025年的研究所主导。”
说着,钟卫国把自己的笔记本拿出来,点开播放视频。
视频里是研究所的海外农场,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四周的环境,好大的树木,大型农机自动化管理。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所的全貌,不少研究人员出境,这里面还有很多是他们的同事,甚至在座的还有人出镜。
“这……”
“这是平行世界的2025年,他们的世界,2012年并没有出现世界末世,安然生活到2025,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我们跟他们取得了联系。
他们希望能够扩大研究人员的队伍,你们是被点名的专业人才。”
“平行世界!”
作为科研人员,对于各种科学幻想并不陌生,穿越,平行世界这种科幻他们也是听说过的。
如今发生在自己眼前,虽然自己的主攻方向并不是这方面,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更愿意研究这个未知的方向。
钟卫国也知道,这也不是第一批科研人员表示想要研究这个课题。
但是不行,这个课题他们不需要研究,或者说,研究这个对他们来说性价比不高,钟卫国一口否决,让他们继续研究他们的。
虽然看到了钟卫国的视频,那他们也是将信将疑的,拿到的科研资料还是要边学习边验证。
晚上回去准备睡觉的时候,陈书明想起来,资料上也有他主持开展的研究,只是他的名字从2018年之后就再也没看到过。
也就是说从2018年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主持研究成功过一项技术,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他参加了什么更隐秘,研究周期更长的项目吗?
视频里他也没看到自己,其他人倒是看到了。
第二天他就去问钟卫国,钟卫国打开自己的资料库,直接告诉他:“你在平行世界的2018年因车祸去世了,这也是你被调过来的原因之一,你本来应该有更多可能的。”
他去世的时候57岁,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这个年龄在科研领域还是正发光发热的时候,知识和经验都已经累计完成,正是爆发的时候。
有点奇怪,从别人的口中知道自己的死讯,比昨天看视频更有时空割裂感。
陈书明心情有些沉重,他不是普通人,而且根据资料显示,之后他主持的工作也很重要,这样的情况下,因为车祸去世,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研究所也希望他能继续顺着曾经的研究方向继续研究,为国防力量添砖加瓦。
第28章 火山试验田
除了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更多的还是农业方面的科研人员。
这些农业方面的科研人员更加极端,在看到东大确实的研究成果之后,他们提议,由他们,在距离东大管理区一百五十公里的朝歌市郊火山附近建立一个试验田。
未来研究所模拟的环境再怎么相像,也没有真实的环境得来的数据更适合。
尤其是未来研究所研究出的粮种必须要有本土化验证。
“朝歌市郊那边,我听说情况不太好啊,管理区已经覆灭,人都跑了,你们过去……”
很明显,钟卫国不希望这些人去,他好不容易才把这些人才要过来,这些人才也好不容易才突破重重困难来到东大管理区。
他们来这一路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小部分科研人员,或是因为舟车劳顿,或是因为路遇劫匪,最后没能抵达东大管理区。
来到这,现在又要去朝歌市郊开辟新试验田,钟卫国舍不得啊。
这些科研人员现在也差不多是不可再生资源了。
各大管理区现在生存还是困难呢,根本没有条件办学校,管理区的孩子们也就是勉强完成小学教育,之后就开始挣工分。
东大管理区这边,原本的大学教育体系也早就崩塌,从大一到大四未离校的学生全都停止学业。
人,活着才是头等大事,他们不可能让大家快要饿死了,还只顾学习。
朝歌市郊那里的管理区本来好好的,但是去年他们那里的火山喷发之后,距离火山口近的管理区里的人陆陆续续都跑了。
不跑不行啊,他们那里的火山口本来都已经几百万年没喷发过了,大家都没在意,管理区成立的时候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有个距离特别近的管理区,在火山喷发当天就覆灭了,整个管理区上万人,就跑出来几百号人。
跑出来的这几百号人反反复复的说当时的惨状。
火山喷发的太突然,发现天上下火之后,他们就第一时间通知了管理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管理区里所有人都知道了。
谁都知道要赶紧离开这里,那就跑啊,没有车就用腿。
可是那么多人,出口又小,谁都想先出去,出口很快就被堵塞。
刚开始成功出来的人也不好受,他们反应的最快,跑的也快,几乎什么东西都没带,火山让喷发出来的岩浆块落在身上,哪怕是已经熄灭的,也是不小的力度。
能跑出来的,那都是幸运值点满的,至于说什么烫伤,缺胳膊少腿的,跟没命比起来,已经很幸运了。
白县那样的地方之所以能在火山口附近有聚集地,完全是因为偏远山区,整体人数少,再加上火山喷发的时候,没有管理区受到危害,导致他们对于火山喷发没有朝歌市郊那么恐惧。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再回去,面临的就是荒无人烟的处境。
末世环境下,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只要我们试验田搞起来,管理区就能重新建起来,而且我们人也不少啊,十几个人,也算是个小型聚集地嘛。”
钟卫国上下打量这个研究员,他是从其他管理区过来的,本来吃的就不行,路上又折腾几个月,到东大的时候几乎就是皮包骨头。
也就是这半个月在东大吃的跟上来了,现在脸上才稍微有点肉,不至于是凹陷的。
就这样的人,别说十几个,就算是几十个,巡逻队的好手一个冲锋就能带走不少人。
但是他们说的也没错,不止是他们这里,就算是未来,试验田也是需要找地方的,农业研究,是科研人员迁就试验田。
许多农业大拿,那个不是天南海北的跑,就说西瓜培育吧,通常都是夏天在新疆,冬天在海南。
农业,没有捷径,只能一点一点,一代一代的培育,只要能够缩短培育时间,科研人员们愿意天南海北的跑。
“这样吧,过段时间,过段时间我跟朝歌那里联系一下,我们这边出物资,再出一部分巡逻队,让他们那边出一部分人,你们重新组一个管理区。”
这出物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供应这些科研人员的口粮这么简单,少不得要用种子换人口。
这也就是东大管理区有,没有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这么弄。
钟卫国这么做,反倒让这些科研人员觉得不好意思了。
“你们呐,这试验田一定要建起来,这样我才能给大家一个交代。”
“保证完成任务!”
钟卫国离开的时候,头发又白了一点,以前是缺吃少喝愁的,现在是家大业大愁的。
他原来就是个校长,那群学生能折腾什么呀,那群学生才多少啊,哪有现在这管理区能折腾。
他只能庆幸,李籽不是个能折腾的,庆幸李籽是个刚考上大学的清澈大学生。
清澈大学生现在在压迫劳动人民。
自从知道无核辐射地区扩大之后,她就想把无辐射地区圈起来,这样她就能清楚的知道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
靠她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这就需要管理区的人帮她干。
不白干,在笨鸟驿站这里干活也是算工分的,有时候巡逻队搬不及,还会让管理区的人帮他们。
栅栏也不是普通栅栏,是耐酸材料做成的栅栏,只需要挖坑埋进去就可以,很方便。
建筑队拿着盖革计数器,测量之后,撒上石灰,标记出具体位置,其他人就按照石灰标记安装栅栏。
这片地方以后就是她和小哑巴的地,里面除了种粮食,还能种蔬菜。
小哑巴跟别人不一样,手拉犁小哑巴一个人,把犁头扎进去之后,推着就跟农机犁地一样,比别人用锄头锄出来的沟还要深。
这是什么,这是先天种地圣体啊,放在八十年代以前,这种地名声得传出去二里地。
李籽以前也是种过菜的,但是都是小打小闹,她跟着爷爷奶奶,城市户口也没有地,种菜也就是种在捡来的泡沫箱子里。
他们住的地方也很逼仄,放了捡来的各种破烂之后,就没什么多余的地方了。
现在围了这么块地,李籽还没什么事,种地的念头就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是七月份,学校放暑假,等到九月份开学,她就要开始正式上课了,其实也不算是正式上课。
东大九月份就要开始对特色科目——时空粒子研究,正式进行创办。
除了还没出结果的科研成果之外,教科书也是重中之重。
这个特色科目的学生目前只有李籽一个人。
是的,经学校批准,李籽成功转专业,转到了最热门的时空粒子研究专业。
老师嘛,就是东大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这些科研人员里,最普通的都要是博士学位,当李籽的老师绰绰有余。
他们现在需要编写的教材是时空粒子研究的背景,这个背景的重点就在于李籽穿越。
李籽穿越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刚开始并没人知道她是真的穿越,现在编写背景,就需要了解清楚李籽穿越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况和什么样的感受。
李籽既是唯一的学生,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她在穿越的的这一年里,学也耽误了,虽说东大以前就是个普通大学,那好歹也是她辛辛苦苦考上的。
等到上课之后,她的时间就没有这么多了,她看过课表安排,是真满啊,关键是别的专业学生可以逃课,她这专业就这么一个学生,逃课都逃不了。
“哎,你也准备种粮食啊?”前两天刚回来的黄茗带着东西来找李籽,看到李籽和小哑巴在翻土。
主要是小哑巴在前面翻,李籽在后面把大块的土壤拍碎,土里面的水泥块也要捡出来扔掉。
“你回来了!”这段时间管理区的车队就没停过,都是外面的车队过来的,李籽哪有功夫一辆一辆去看。
黄茗从自己衣服内侧掏出来一个小钱包,打开,又从里面掏出来两个透明密封袋,里面装着两个储存卡。
“幸不辱命!”黄茗把储存卡递给李籽。
李籽拿着内存卡,先自己在笔记本电脑上看了一遍,她在这里也没出过远门,也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样。
车队之前带回来的内存卡里拍的大多是繁华区域,车队的这条行驶路线已经里面没变过了,沿途的管理区甚至会跟上他们一起出去,更安全。
黄茗往自己家去的那段路才叫偏僻,尤其还没有官方车队。
李籽甚至还看到照片里拍摄有路边的枯骨,一看就是人骨,没有人管也没有人收尸。
后面的火山喷发更是精彩,在未来是很少有火山喷发的,而且有火山喷发的地方大多人烟稀少,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实地看过火山喷发。
李籽看这些图片和视频,黄茗就负责给她讲解,每个图片都有它背后的故事。
“等会儿跟未来研究所通话的时候,你说的这些也要发过去。”
李籽觉得,黄茗补充的这些背后的故事更有意义,未来研究所也会更感兴趣。
第29章 谁生的蛋
李籽猜的没错,未来研究所确实十分感兴趣。
研究一个地区,不了解它的历史,研究的就不够透彻。
黄茗的这些素材可以让他们更详细的了解各个地方,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地方的资料。
“这个需要时间。”以前,东大管理区跟其他地方物资交换主要是互通有无,换的东西杂七杂八的,吃的用的都有。
现在东大主要是用各种各样的物资跟其他地方换一些稀有植物,现在又加上换图片视频素材。
其他的管理区车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收了粮食和相机,背后却在嘀咕,这东大管理区是吃饱了撑的?
他们觉得应该就是这样,最近都听说东大管理区条件很好,还研究出来了粮种。
东大管理区附近的管理区大多已经把东大管理区当做交换点,不再舍近求远去其他地方。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可以掌握东大管理区的最新动态,有粮种自己管理区可以第一时间拿到。
现在只有东大管理区有新粮种,首都都没有。
不过这粮种送出去没多久,各地电台都开始向附近的管理区传递消息。
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严加看管,不少管理区在种植阶段都有人中毒身亡。
其实这种红色麦种的毒性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对其他人的威慑,但是扛不住管理区医疗资源落后,再加上人体质弱,偷吃之后很容易死亡。
但是不管怎么广播,管不住,根本管不住。
东大管理区还好,近半年不怎么缺吃喝,其他地方是真的缺啊,其中就包括黄茗的老家,白县。
白县种植这些种子,前前后后已经死了有十三个人,这些人被带到火山口附近进行火化。
如果不火化,只是草草埋葬,有可能会被一些人,或者是动物挖出来吃掉。
他们靠近火山口,那就就近取材,火化之后,连带着一部分冷却岩浆一起埋葬。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人不同意这种火化方式,觉得太粗暴,对逝者不敬。
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就不说了,都觉得这样最好。
白县把农场就放在火山口附近,一天二十四小时巡逻,尽管种植的比东大管理区晚,这里的麦子长势却非常好,大小也跟东大管理区差不多。
每天看到农场的麦子,白县管理区的人心里充满希望。
梁田车队在投票表决之后,也重新纳入白县管理区,车队也变成官方车队。
因为东大管理区的这些麦种目前只供应给官方管理区,不管他们用什么物资换,在管理区还不够的情况下,根本没人愿意给他们这些私人车队。
他们组建私人车队也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既然加入白县管理区才会过得更好,他们当然要加入。
作为官方车队,他们也收到了拍摄任务,之前跟黄茗合作过,他们当然知道这个拍摄要拍什么才更好,更有意义。
白县另一个已经解散的管理区,他们觉得,东大管理区应该会感兴趣,准备等到麦收之后就去拍摄。
“申请到了吗?”
“没有,首都那边还是说咱们这边太冷,不适合种植,鼓励咱们这边生产玻璃跟其他管理区交换。”
黑省省会管理区,一众领导班子愁云不展,从知道有新粮种开始,他们就不间断的在申请粮种。
除了东大提交的试验田区域,其他的地方都是首都进行分配的,他们这里,不仅第一批拿不到粮种,等到其他管理区收获之后的第二批,他们还是拿不到。
管理区负责人也知道,他们这里确实是冷,可大多数地方都在种粮食,电台也在播放种田知识。
只要打开收音机,很容易就能听到这些消息。
黑省的老百姓们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了,不少人都在问他们这里什么时候开始种,眼看着马上又要入冬。
可他们拿什么给群众种啊,现在是七月,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他们这里除了火山口附近的管理区,其他地方都已经秋风瑟瑟。
上个月,他们管理区的车队离开了,不是去拉粮种,是为了把从省里搜集来的珍惜植物送到东大管理区去研究。
能在黑省这样寒冷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植物肯定有抗寒的功能,送到东大管理区,说不定他们就研究出来适合他们这里的种子了呢。
李籽的小院子种的除了麦子还有一些其他的植物,她也不确定能不能活,就是种着试试。
找未来研究所要的各种杂七杂八的种子,包括她和小哑巴偷偷吃的西瓜籽,也被她埋在土里。
小哑巴之前没有吃过西瓜,第一次吃到西瓜的时候把西瓜籽也给嚼嚼吃了,还说西瓜籽不太好吃。
“西瓜籽好吃的,就是不是这么吃的,要晒干炒炒吃,吃西瓜的时候把籽吐了。”
西瓜很便宜,五毛一斤,未来研究所给李籽送了一麻袋的西瓜,李籽都是偷偷吃的。
管理区这么多人,别说一麻袋,就是一车,都不够一人一口吃的。
“我们种的这些种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啊?”
“不知道。”能不能活都不确定,更不要说长出来了,她用的这些种子都是普通种子,说不定过段时间种子就会在地下腐烂。
“好想它们快点长大啊!”小哑巴期盼的看着道路两边的小园子,李籽跟他说过他们种植的东西大致长什么样子,能怎么吃……
李籽听到小哑巴的话,转头看着小哑巴,嘴巴动了动,最后只是说了句:“走吧。”
晚上躺在床上,李籽在想小哑巴的事情,把所有关于小哑巴的事串联在一起。
刚穿越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就是气运之女,就是救世主,虽然这样很中二,但是她穿越了哎。
现在跟小哑巴接触的越多,她觉得小哑巴更像是气运之子。
卵生,见风就长,无病无灾,能吸收核辐射,这不妥妥的末世救世主,如果再像她想的那样……
李籽看向小哑巴房间的方向,仿佛透过墙壁看到了小哑巴。
睡觉的时候,有人想事情会越想越精神,有人会越想越困,李籽就是后一种。
第二天睁开眼,清醒之后,李籽洗漱都顾不上,立刻出门看菜园。
深褐色的土壤上面,小小嫩嫩的绿芽点缀其中,让人耳目一新。
小哑巴也出来了,他兴奋的看着已经发芽的小菜园,跟李籽说:“姐姐,它们发芽了!”
李籽抿抿嘴唇,她昨天听到小哑巴说好想它们快点长大的时候,就想……这些种子会不会就像小哑巴说的那样,快点长大。
现在看来,她想的是真的。
深吸几口气,李籽把小哑巴拉进笨鸟驿站:“你听我说!以后,不允许再用你的能力!不允许再干涉这些植物的生长!听到没有!”
李籽的表情很严肃,语气也很重。
小哑巴从来没见过李籽这么跟他说话,愣住了,眼睛里瞬间涌满泪水,泪珠吧嗒吧嗒的落在地上。
看到他这样,李籽反而有些愧疚,语气缓和了很多,耐心解释:“我知道,你不是普通人,你跟我们不一样,但是现在你不能让别人发现你跟他们不一样,如果被坏人发现,他们会把你抓走,伤害你的,”
“把我抓走了,就看不到姐姐了吗?”
“对呀!就永远见不到我了。”
“我知道了……”小哑巴闷闷的回答,眼泪说停就停,水管都没他这么灵,灵的李籽都觉得他是不是在假哭。
小哑巴的眼睛经过泪水冲洗之后比之前还要明亮。
这段时间,李籽发动了东大管理区不少人帮忙找类似小哑巴那样的蛋壳,哪怕花纹颜色不一样,只要是蛋壳,都可以带过来换物资。
可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任何人带回来一个蛋壳,更别说像小哑巴那样坚硬的蛋壳了。
未来研究所也在关注蛋壳的事,按理说,这种生物自然进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想要看看,在小哑巴这样完美的生物之前是什么状态。
普通人跟小哑巴的区别很大,中间不可能没有过渡。
再不济,小哑巴是怎么出生的,就算是卵生,那也要有人生下这个蛋吧。
李籽还要帮着查是谁生下的这个蛋,这个就不好查了。
首先,生蛋对于人来说,太过惊世骇俗,绝大多数人在知道自己生下个蛋之后,肯定不会告诉别人。
其次,卵生跟胎生不一样,这么小小的一个蛋,在人体内,从外表几乎看不出来,不像怀胎十月,后面胎儿越来越大,就算想瞒,也很难瞒。
一个蛋,从怀上到生出来,别人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她也没办法问啊,她总不能在广播里问,谁生了个蛋,蛋长这个样子,你们谁认领一下。
她只能在管理区的卫生所那里查,查所有人的病历,看看能不能从这里面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现在小哑巴的能力越来越多,她必须尽快查清楚小哑巴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30章 直播
管理区还是一直用着电脑的,电脑没有网,也可以离线当个普通的笔记本用,管理区卫生所的病历就是这么记的。
李籽把病历拷贝下来,传给未来研究所,他们根据时间推测,只要在这段时间疑似怀孕的,都要查一遍,不论男女。
蛋都能生出来了,生的人是男是女就不重要了。
幸好小哑巴出生的比较早,需要的病历不是很多。
未来研究所医学部的人根据病历,给李籽筛选出来可疑人群,上到八十,下到八岁,但是后来又被李籽排除了。
很简单,小哑巴还是蛋的时候,是末世刚来没多久,那段时间管理区管理十分严格,只允许青壮年外出搜索物资,小孩和老人可以出来的时候,小哑巴已经存在了。
根据小哑巴说的,他当时看到那个小孩从他在的山洞那里路过过好多次,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他的。
只青壮年那也不少,排除到最后还有五十多个人,李籽直接去问他们有没有到小公园那里去过,又排除一批人。
最后还剩下十七个人,这十七个人李籽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他们长得不像小哑巴的父母。
不过李籽想想,小哑巴是按照他小伙伴的长相长的,那就可以理解了,长相什么的,也不重要。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他们都不是小哑巴的父母,这跟小哑巴说的也差不多,他也说他没见过爸妈。
他在蛋里的时候,能听到声音,也能看到外面,那个小孩是他见过的第一个人,其实可能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确定长成那个小孩的样子了。
“那你难不成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你是说孙悟空吗?”
“呦,你还知道孙悟空?”李籽可以确定自己没给小哑巴讲过孙悟空的故事。
“在农场听到他们说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还有筋斗云……”
小哑巴巴拉巴拉的说着自己在农场的见闻。
农场现在是除了地下管理区,每天人数最多的地方,甚至还衍生出来专门讲故事的人,小学有时候也会组织孩子们出来学习农业种植技术。
种子发芽之后,他们要浇水,施肥就不需要了,他们也没有化肥,有机肥李籽就更不愿意。
要不是担心肥太大烧苗,管理区的农场恨不得天天上有机肥,反正管理区的有机肥多的是。
反正农场距离管理区地下有一定距离,有机肥再多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
李籽就不一样,她的小菜园是包裹着笨鸟驿站的,真要是施肥,那她就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闻着有机肥的“清香”。
“我还会唱戏呢,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我挑水来你浇园的时候,小哑巴说:“姐姐,你听,这像不像是在唱我们。”
“傻瓜,这出天仙配唱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怎么会是唱我们呢?”
“爱情……”小哑巴面色凝重,“我也听他们说过爱情,但是他们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那爱情到底是什么啊?”
这可把李籽给问懵了,她也不知道啊,她上大学之前除了捡破烂,就是认真读书。
家庭环境的原因,让她没有心思谈恋爱,也谈不起恋爱。
“我也不知道。”
小哑巴面色更加凝重,姐姐都不知道的东西,想必爱情非常高深吧。
跟东大管理区建立起联系之后,小哑巴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
他也很聪明,很多事情看一遍听一遍就能记住,这让李籽这个普通学生自惭形秽,她要是有这记忆力,那高考岂不是横着走。
俗话说,温饱思不可说,在麦浪翻滚的季节里,农场旁边也有不少成双成对的小情侣,也可能是中情侣,老情侣……
可能是之前过得太压抑,在管理区放松管理之后,人们更加的热情奔放些,具体表现在,不少人选择在农场旁边接吻。
有些存有工分的人,甚至还会选择跟农场合影。
合影这个是其他管理区的人兴起来的,有些管理区的车队来东大管理区交换物资之后,不会选择第一时间离开,很多都会到农场这里看看。
东大管理区麦田种的早,除了极个别火山口附近的管理区,大多数管理区的麦田还没有这么好的长势。
跟农场的麦田合影也是非常时髦的事情,一般人还没有这个条件呢。
不知道为什么,从他们这里开始种植小麦之后,好天气的时候格外多。
很早之前,李籽就跟网友说过,有机会的话,就在末世给大家做直播,当然要趁着天气好的时候直播。
在七月的某个星期六晚上,李籽发动态,说自己第二天要做直播,大概时间是下午两点到五点。
这个时间点是外面光亮最好的时候。
不少人都给李籽设置了特别关注,她一发消息,立刻就看到了。
尤其是东大的学生,自己看到还不满意,还要奔走相告,毕竟李籽可是在他们学校直播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错位时空!
不少人都想好了,第二天是周日,他们没课,下午吃过饭,直接去东大东边的笨鸟驿站。
李籽肯定是从那里开始直播啊,到时候李籽走到哪里,他们就跟着李籽一起移动。
还有一些自媒体,设备也准备好了,全程录屏,所有人加班加点,争取在李籽还没直播结束的时候,就发出来对比视频,吃一波流量。
李籽的流量不好吃啊,作为唯一一个穿越类明星,赛道很广,参赛选手就一个,当然是万众瞩目。
可是李籽的流量可不是随便吃的,一个不小心被举报,那就完蛋了。
相比他们,外国显然更急一些,对于国内网友来说,他们急,只是着急的等待时间到。
外国急是担心他们看不到,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翻墙的,而且翻墙的网络很多时候也不太好。
看一些视频的时候没关系,但是看直播,尤其是这种观看人数众多的直播,国内稍微卡一点,他们那边都可能得重新进,他们真的迫切需要直接观看。
因为时区不同,一部分还没入睡的国家展开游行,要求保障他们观看直播的权利。
他们的国家也很着急,着急也没用啊,刚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就在各种沟通,硬的现在不管用,只能迂回。
这迂回到现在,还啥也没捞到呢。
现在又听说直播,立刻又开始沟通,不多要,要求全球同步直播,这个不过分吧。
周日直播还没开始呢,网上已经开始预热,又是周日,大部分人都在放假,没放假的也准备摸鱼。
能够观看另一个世界的机会,谁不想啊。
国内又听说,这次直播会进行全球直播,媒体觉得自己稳了,又是一个流量口,直接到其他国家的直播界面录屏然后翻译过来就会有人看。
下午一点多没到两点,李籽打开手机,确定直播没有问题,先是给大家展示一圈笨鸟驿站内部,除了自己睡觉的私密空间。
2025年,东大东边的笨鸟驿站今天直接在外面营业,所有的快递都放在对面的空地上,工作人员也在空地上支了桌子,不耽误取快递。
七月份的2025,正是热的时候,即使旁边有风扇吹着,也是一动一身汗。
不过没关系,他们都不怕,今天他们算特殊活动,总部直接补贴过来,工资高的可怕。
甚至总部还来了专人督导,户外电视屏也放着直播,没人取快递的时候他们也能看,这对他们笨鸟驿站来说也是种宣传。
对面的笨鸟驿站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大家参观,排队进排队出。
“然后出门,这是前院,都是我和小哑巴种的菜,不知道能不能收获,那边是管理区,我带你们进去看看。”
穿过长长的通道,从笨鸟驿站到管理区这条路上已经全部安上玻璃棚顶。
手机忽的一暗,网友们就看到了堪称浩大的地下工程。
东大的教务中心今天也开放了地下,不过东大教务中心的地下并不算大,也就是奢华了一些,明亮了一些。
东大管理区的教务中心地下是扩建过的,自然不一样。
直播间的评论区快速滚动着,甚至不能完整的看完一句简短的话,大家都是自说自的。
这评论区李籽当然也看不了,不过没关系,她不需要看,她就是纯分享,给大家看一下。
“管理区准备扩建,不是地下扩建,是准备在地上,最近有支援也有物资之后,换到了很多钢化玻璃,所以准备逐步把人口迁移到地上。”
带大家参观了管理区地下的许多部门,李籽上楼梯的时候这么说。
路上还遇到不少人跟她打招呼,大部分人也愿意出镜,他们并不知道是直播,以为李籽是在拍视频。
每次拍到人的时候,认识他的人都会激动的在评论区说他是某某某,现在是做什么的,还有本人现身说法。
国内基本上是寻找共同点,毕竟感同身受嘛,东大这么多学生,毕业之后分散到各行各业,各个地区,认识他们的人也不少。
国外则是研究起被酸雨腐蚀的建筑,以及管理区密集人群的管理制度。
在他们看来,这样密集的人群呆在密闭的空间里,还能保证正常运行,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甚至还会对其他人微笑。」
当然会微笑,新粮种长势良好,眼看着他们可能实现吃饭自由,日子有了盼头,怎么可能不高兴。
「我用上帝的名义发誓,刚刚过去的那个人是我的同事!他说他曾经到东大留过学,我还嘲笑过他,所以他说的东大就是这个东大!」
东大管理区的外国人很少很少,本来到东大留学的外国学生就不多,再加上有一部分人是渣子。
东大进入紧急状态之后,绝大部分国内群众都知道,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像他们曾经面对的无数困难那样。
但是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留学生很多都很自由,你越是不让做,他就越是要做,最后只能是作死。
这让本就不多的外国留学生能活到现在的更少,活下来的都已经融入东大管理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当罕见的留学生被发现的时候,国外恨不得把这个留学生的身份扒的一干二净。
当然,他们更希望,这个留学生是他们国家的,如果能联系上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