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445章 至关重要.
    郭林科首先打破了沉默:



    “这么看,我们的新方法简直无敌了!只要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雷达后端,连隐身目标也能被我们发现。”



    “不仅如此,这种方法不限于电子战,几乎可以用来探测任何目标。”另一位同事惊讶地补充道。



    “理论上是这样的。”



    许宁放下手中的水杯,点了点头:“但现实中远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我们需要庞大的算力,其次,由于第三方照射源或目标本身的辐射源难以控制,被动雷达并不能一直稳定工作。



    有时,我们可能需要派遣无人机等单位作为照射源,承担一定的风险。”



    “所以,最实际的做法是结合无源定位技术,在对抗敌方的反雷达作战中发挥优势。”



    “对地面雷达也适用吗?”有人提出了疑问,按理说,这种技术主要用于防空。



    “不,你误会了。”



    许宁晃了晃手中的笔解释道:“我指的是反制敌方的反雷达作战。



    当敌人试图摧毁我们的雷达时,即便我们的雷达受到干扰,其发出的信号仍可作为有效的第三方辐射源,帮助我们锁定对方的电子战机。”



    “就像俗话所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72厂的那架歼轰7即将完成改造,如果行动迅速,我们可以在这架飞机上测试这一战术。”



    “这么说来,我们是不是已经开发出了一种针对电子战的新反制算法?”



    郭林科没想到,他们团队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解决方案,竟然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你可以干扰我,但我同样能反击,甚至更胜一筹。



    这一天,大家决定把庆祝当作提前过双11,而许宁的想法虽然初听之下显得大胆激进,但细想之后却觉得合情合理。



    面对电磁干扰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只有在接收到雷达波后才能生效的注入式和转发式干扰,对于不主动发射信号的被动探测系统来说几乎是束手无策。



    选择歼轰7作为平台是出于无奈,它机动性欠佳且雷达反射面积较大;



    容易成为敌人眼中的显眼目标,尤其是在敌方拥有预警机的情况下,提前被发现和拦截的风险很高。



    此外,歼轰7的2*15千瓦供电量在高强度电磁对抗环境中显得捉襟见肘。



    然而,在那个时代,国产化的苏27刚刚起步,隐身飞机还只存在于想象中,可用的重型战术平台寥寥无几。



    尽管运8在某些方面表现更差,但歼轰7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敌方预警机发出的电磁波同样可以辅助被动探测;



    而如果拥有一款射程足够远的反辐射导弹,那么预警机本身也可能成为攻击的目标。



    徐舒在听完许宁的讲解后补充道,他们正在研究一种对低RCS(雷达截面)目标,即隐身目标的探测方法。



    这种方法依赖于检测前跟踪(TBD)算法,通过处理未经精细参数提取的原始数据或极低门限的数据来提高信噪比,从而增强被动雷达的性能。



    虽然现阶段基于迭代的TBD算法在工程应用上存在局限,但他承诺将集中精力在这个领域,争取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取得突破。



    反隐身技术是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巧妙地利用现有手段变得尤为重要。



    郭林科看着桌上布满公式和图表的纸张,心中充满了感慨。



    原本只是计划进行一些逆向工程的研究工作,却意外带来了体积更小、功能更强的战术吊舱,并革新了被动探测和辐射追踪技术。



    尽管这些成就可能归功于京航大学和中科院计算所,但最终的研发和生产仍然需要电科集团的努力。



    “有了这新装备,我们再遇到EA-6B,就不会再重蹈1994年的覆辙了!”



    之前那位用潜艇战术来解释被动雷达优势的工程师——林博远,再次发言。



    对于华夏空军和电子科技团队而言,1994年的那场空战失利是一段难以释怀的记忆。



    这种痛楚通常需要岁月的洗礼才能渐渐淡去,但有时也能迅速找到治愈的方法。



    许宁仅用了一周时间就找到了解决之道,尽管这只是暂时的对策。



    要彻底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以同样的方式给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



    然而,无论算法多么精妙,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实际的设备和程序来实现。



    因此,在确认大家都理解了他的讲解后,许宁开始分配任务,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我们将分成三个小组来加速项目的进展。”



    他首先看向郭工:“郭工,请你带领一支小队返回南京,在歼8C的1472雷达上加装两组天线和配套软件,赋予其被动探测功能,并进行飞行测试。



    我会与112厂协调,从尚未交付的成品中调出一架用于改装,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郭林科点头同意,并挑选了四名同事加入他的队伍。



    “在南京,我们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所以其他人可以留在这里继续工作。”



    “好的。”许宁评估了一下会议室里的人手情况,意识到分三路行动确实有些紧张。



    “那么,留在14所的同志们,请按照我们制定的计划,专注于改进二号吊舱的硬件。至于新的PRI算法,只需要更新吊舱的软件部分,这部分由徐研究员负责。”



    徐舒轻轻点头表示接受任务。



    最后,许宁带着一丝轻松的语气说:“至于我自己,这段时间将回归老本行,参与到作为电子战平台的歼轰7改造工作中。



    由于这是对旧机型的升级,涉及到不少琐碎的工作,我的参与应该能加快进度。”



    “大家还有任何疑问吗?”他问道,试图以此缓解会议室内的严肃气氛。



    随着许宁管理能力的提升,他下达指令也变得越来越高效。



    “大家听好了,这个新机型对我们军队来说至关重要。



    它将在未来的冲突中帮助我们掌握电磁频谱的控制权,提前服役一天就能大大增强我们的战斗力。”



    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