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443章 巨大的进步
    不过,他曾读过一名安-70研发团队成员的回忆录,了解到当时安东诺夫集团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高层急于低价出售优质资产,而下面数万名员工则急待工资发放。



    研发团队甚至考虑,若有买家愿意支付8到10亿美元,便将整个项目的全部技术资料打包出售。



    虽然安-70的整体运输能力不及伊尔-76,但其最大载重可达47吨,与早期型号的伊尔-76相当。



    而且,它是一款全新的研发,而非旧有模型的改良版。如果能抓住这一时机,就有可能给伊留申集团施加压力。



    想到这里,许宁立刻改变了主意,重新构思起新的策略。



    当然,由于国内局势动荡,二毛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长期合作伙伴。



    因此,最佳方案是通过二毛向大毛施压。



    但如果伊留申集团态度强硬,也可以考虑在未来几年相对稳定的时间里,逐步获取安-70的技术资料,为未来的国产大型运输机项目做准备。



    如果许宁选择这条路,他之前精心规划的多项研究计划将不得不重新调整。



    毕竟,他的科研资源有限,而系统同时只能支持两个项目并行,因此最明智的做法是按部就班地推进。



    尽管他努力简化了电文的内容,最终还是写成了两三千字的详尽报告,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



    由于许多信息源自他对未来的记忆,无法直接透露。



    为了增强可信度,他巧妙地指出安70的最大起飞重量仅为伊尔76mf的四分之三,这在未来更适合作为参考标准。



    至于安东诺夫的资金短缺问题,则被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一种猜测——这其实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



    但只有许宁清楚具体的情况,这也正是他敢于提出这个看似大胆计划的原因。



    完成这一切后,他把电报稿交给了在门外等候的机要室主任,这时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当许宁走出机要室,迎面吹来的初春凉风让他瞬间清醒了许多。



    他想起早先的想法:要请同事们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考虑到自己如今的“小土豪”身份——多次获得高额奖金且日常开销由单位承担——他决定邀请14所来阎良出差的同事和徐舒一同前往;



    名义上是为了鼓舞士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电子战吊舱测试。



    按照时间推算,金陵那边应该也快把设备运来了。



    当他推开研究室的门时,发现室内的同事们都显得异常高兴,仿佛已经预感到今晚有好事发生。



    “各位,晚上一起出去吃饭如何?”心情愉悦的许宁问道。



    然而,迎接他的是十几双带着疑惑与惊讶的眼睛:“许工,你不是下午出去了吗?”



    “嗯。”许宁应了一声,点了点头。



    “你是怎么知道郭工有个好点子的?”有人好奇地问道。



    “哦,徐博士也认可他的想法。”另一个人补充说。



    “我们还在电路上做了模拟,确实可行。”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许宁听着大家的讨论,逐渐明白了这可能是一场误会。



    “那具体是什么主意呢?”他摘下围巾,挂在一旁,走近郭林科问。



    在601所,林欧华在他的和姚美玲的帮助下,已经成长为一位能够独立工作的数字化研发工程师,为航空工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现在,如果能在电科14所复制这样的成功,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咳,”郭林科清了清嗓子,突然显得异常兴奋。



    “终于轮到我展示一下了。”



    他坐直了身子,准备认真讲解。



    可惜没有人及时递上纸笔,他只好自己从桌上拿,这一动作稍微破坏了他的气势。



    “我想到一个方法,可以利用敌方雷达发射的信号来精确定位它们的位置,包括距离。”



    “精确到能知道距离?”许宁立刻被吸引了注意。



    自从越战以来,被动追踪雷达辐射源的技术就被广泛应用于防空压制任务中。



    然而直到90年代中期,这类探测技术通常只能提供目标的大致方向,而无法直接测量出与敌人的实际距离。



    对于反辐射导弹和电子干扰来说,虽然不知道距离,只要朝着雷达波传来的方向前进,最终还是能找到信号源。



    但随着防空系统的进化,雷达信号变得越来越难以被捕捉;



    甚至可以在高速移动中工作,这让传统的单站被动定位失去了效果,导致对雷达进行攻击的成功率大幅下降。



    例如,AGM-88哈姆导弹在1982年时几乎无往不利,到了1999年的冲突中,面对较弱的对手,其命中率却急剧下滑。



    郭林科提出的这个新方法,有望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战技术的不断进步,像EA-18G这样的第三代电子战机应运而生。



    当郭林科提出他有办法应对这一挑战时,许宁着实吃了一惊。



    “这倒不能完全做到。”



    郭林科挠了挠头,略显羞涩地说:“不过,我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筛选并识别出最具威胁的雷达信号。



    相比我们现在的方法,它能更连续、稳定地捕捉到目标。”



    这个解释虽然让许宁的好奇心稍减,但仍然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请详细说说。”



    “几年前,有人开发了一种算法,通过自相关函数和谐波抑制来转换脉冲信号的时间到达(TOA)数据,从而在脉冲重复间隔(PRI)域内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脉冲信号真实PRI的谐波干扰。”



    郭林科简要说明后,注意到许宁示意跳过基础知识,于是直接切入重点。



    “考虑到PRI抖动的影响,我发现可以通过设定可变的时间起点来减少相位误差,并使用重叠的PRI区间来处理抖动信号。”



    郭林科继续说道,同时递上一张精心准备的流程图。



    许宁接过图表,瞬间忘记了午餐的事,专心致志地研究起来。



    十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中带着认可:“你的思路很完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果了。”



    “其实这也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喜欢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