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米娅想让两个姐姐再多挑几块布, 但她们却是说什么都不愿意了。

    这么一看就很贵重的布料,选上一两块已经让她们很不好意思了,哪里还敢多拿。

    她们已经在寻思着, 该怎么给米娅回礼了,就算不能回给她同样珍贵的礼物, 至少也要回报这份心意。

    见她们不是在客气,米娅也就没再坚持。

    剩下的七块布料玛莎只给自己和约翰各选了一块, 余下的五块就让米娅自己留着用。

    有意无意的,米娅手上剩余的布料, 包括未染色的那块米黄色在内,有三块都很适合她这个年龄段的少女使用,还有两块颜色深沉稳重, 很适合留给男士。

    米娅决定把其中藏蓝色和驼色的两块收好,剩下的米黄色、翠绿色和湖水蓝留给自己, 米黄的可以用来做睡衣,剩下两块则拿来做裙子。

    想到再过上几日,冬小麦就要成熟了,到时候皇帝极可能会再次带着大臣们过来,而自己也会得到封地和爵位, 米娅就觉得应该在此之前先赶制一条丝绸长裙出来,让东拜帝国上层人士们好好见识一下这种珍贵的布料。

    为此,米娅都暂时放下了原本想要在丝绸上刺绣的想法,先用那块湖水蓝的丝绸做了一条连衣裙,款式上没有什么特别的, 就是她最常穿的连衣裙,现在君斯坦迪堡内的女人们很多也开始流行这样穿了,相比宽大的看不出身材曲线的圆领长袍, 显然这样的裙子更能展现她们的魅力。

    不需要做其他的设计,只是做一条没有任何装饰的丝绸长裙,只花了米娅一个下午的时间,剩下的那块翠绿色丝绸她则设计成充满东拜帝国风格的裙子,加上大量的珠宝装饰和刺绣花纹,做的越华丽精致越好,如果这次真的能被册封为贵族,那么这条裙子就能成为她受封时的战袍了。

    米娅并没有在家里呆多久,她和玛莎说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都没时间回来了:“忙完这边我还要去科索斯领看那边收冬小麦,之后就要去大皇宫住一段时间,直到陛下顺利生产。”

    这么算下来,她恐怕从现在开始,直到整个六月都不能回家了。

    玛莎:“那可得好好收拾一下行李了,你什么时候走?”

    对于米娅经常不在家这点,玛莎一开始是不习惯的,有时候难免觉得寂寞,但现在的话,就连她自己也每天都忙着去彩虹之家上班,天天身边都是一堆孩子围绕着,乐不思蜀的,有没有米娅陪着也没那么重要了。

    失宠的米娅:不知道该有什么反应。

    不过米娅也邀请了玛莎到庄园里看冬小麦采收,这一茬的冬小麦在农妇们的精心照料下,即使还没有收获,但米娅也能确定自己那一亩冬小麦产量对比这个时代的小麦产出可以说是十分惊人的,这种丰收的大喜事,她自然是想要玛莎和约翰也能在现场感受一下了。

    而且当天说不定还能等到皇帝的受封,她也喜欢两人能在场。

    听说去庄园可能会看到皇帝和众多大臣,玛莎一开始是拒绝的,虽然平民对皇帝都会有一些好奇,但真要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那可是会紧张害怕的,尤其他们的皇帝在民众里的名声好坏参半,前些年还一口气杀了那么多民众,别的地方不说,君斯坦迪堡的平民是真的很害怕他,私底下不少人都认为皇帝是个暴虐的人。

    不过在米娅稍稍透露说自己那天可能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封赏希望玛莎和约翰也能在场为她祝贺,听她这么说,玛莎犹豫了一下,咬咬牙答应了。

    之后她就忙着给米娅收拾行李,虽然米娅不是现在就要去大皇宫,但她还得去科索斯领呢,也不知道要在那边呆几天,玛莎自然要帮她把行李收拾好。

    东西拿多了也不怕,不管是车夫杰德还是亚伯兄妹都可以帮她搬行李。

    隔天米娅带上行李和玛莎约翰告别,并且特别嘱咐他们几天之后冬小麦收获的时候一定要来。

    “放心,我们一定会来的。”

    108号庄园这边的冬小麦是最早种植的,而且米娅虽然有意不去照料它们,免得小麦长的太快,但她偶尔也会过去看看小麦的生长情况,所以这些冬小麦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生长的速度要比科索斯领那边稍微快了一些,现在科索斯领那边的小麦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可米娅庄园里的冬小麦已经接近成熟期,随时都可以收割了。

    她之前就把定下的收割时间汇报给了皇后,米娅回到庄园的时候,阿妮塔就告诉她,皇宫那边递来了消息,皇帝会过来看她们收冬小麦,让她们做好准备。

    而且皇帝这次让人带话说不需要她清空庄园里的人了,虽然还是会派侍卫过来,但米娅庄园里的人都被允许留下来围观。

    米娅想了一下,觉得大概是皇帝本就有意推广冬小麦,所以才这么安排的,她庄园里的人不少,又都是平民,到时候大家把自己看到情况往外一说,人人就都知道冬小麦是可以种出来的,之后都不需要官方说什么,就会有人去尝试种植的,毕竟米娅在民众之间的声望很高,现如今谁都知道她在农事上很有一手,光是一个粪肥就让所有农田受益匪浅,今年春耕时的火粪、新农具以及给牛打鼻环这些更是让春耕变得简单又高效,别的地方的人或许还没有听说过她的事迹,也对这些新东西将信将疑的,可在君斯坦迪堡和周边的城镇村庄里,看着地里长势极好,一看就要比往年收获多的庄稼,大家现在对米娅都有了一种盲目的信任,如果这时候传出米娅种出了冬小麦,那么今年秋天,必然有许多人也会跟风种植冬小麦的。

    “知道了,这事你通知大家没有?”

    “还没有。”

    “那就通知下去,等皇家侍卫过来检查的时候让大家配合一下。”

    阿妮塔慎重点头:“好的。”

    上一次帝后来的时候,庄园里就只剩下几个人,这事一直被她们津津乐道,其他没有见到帝后的员工们一直引以为憾,懊悔当天没有早点来上班,不然就能在庄园外面看到皇家的风采了。

    现在听说陛下又要来了,所有人顿时骚动起来,不过在激动之余,大家又和当初的几个农妇一样,当初自己御前失仪,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可是会人头不保的。

    “不用担心,到时候你们听侍卫的安排,在护卫线之外安静呆着就行了。”

    阿妮塔说的很镇定,谁也没看出她其实也很紧张,毕竟不出意外的话,这次阿妮塔依旧是要跟在米娅身边的,虽然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但她还是紧张。

    其他人听她这么说,倒是镇定了下来,感觉到时候就只要像以往在路上遇到贵族的车架时躲到一边去,保持安静就行了,好像也没有那么吓人了。

    而且这次她们还有机会近距离看到皇帝和众多高官贵族,而且以前大家也不是没有在竞技场之类的地方见过皇帝,可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只能远远看着,顶多能看清楚皇帝的身形,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现在却是有机会看清楚了,想想就激动。

    只可惜阿妮塔告诉她们皇后不回来,对女工们来说,相比起皇帝,她们更想这位为女性制定了许多保护法律的皇后陛下。

    在员工们对此议论纷纷的时候,米娅正在蚕房里查看新一批的蚕卵。

    她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很不错,这一批的蚕卵几乎都是非滞育卵,现在都陆续出现了点青的情况,要不了几天就能孵化出来。

    她算了算,大概冬小麦收割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的蚕卵要孵化出来了。

    “这一批的蚕卵会比之前还多,桑园里的桑叶还够吗?”

    负责蚕房的同时也负责照顾桑树的饲养员们连忙点头:“那些桑树长得很好,叶子很多,应该足够蚕宝宝们吃了。”

    她们也是养了两批蚕宝宝的饲养员了,对于蚕宝宝们的食量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如今天气正好,正是桑树的生长旺盛期,不少桑树甚至挂了桑果,而桑树树苗在种植了一年以后,又有她们时常浇水施肥的,树苗一直长得很好,更是比去年粗壮了不少,产叶量也更快了,足够保证这批蚕宝宝的每日进食。

    就是桑叶真的不够,等蚕宝宝们过了一龄,不再只吃最新鲜的桑叶了,那个时候也可以到城外三号地去采摘那边的桑叶,总之现在是不需要再给蚕宝宝们吃别的蔬菜叶子了。

    这样就很好,蚕宝宝们虽然也能吃别的菜叶子,但也不能一直吃,吃多了对它们会有不小的影响,尤其现在野蚕都变得像是家蚕了,估计也会变得和家蚕一样更加娇贵,食物稍微出点问题可能就会被喂死了。

    蚕房里除了五个饲养员外,还有几个陌生的女人,她们看起来不像是女奴,更像是大皇宫里的侍女,米娅询问过后也确定了这点,几人都是亚切克特意挑选的宫廷侍女,而且以往是负责喂养大皇宫里圈养的鸟雀的,虽然说饲养的物种不一样,但那些从其他地方和国家进贡来的鸟雀可比桑蚕难养的多,她们能养好那些鸟雀,想来养蚕也并不会难到她们。

    除开这几位之外,另外还有两批人,一共十二人,她们分三天轮流来108号庄园这边学习,有几个饲养员告诉她们每天该做些什么,等养完这一轮桑蚕,她们就可以回去复命了。

    米娅还告诉饲养员们,之后皇帝可能会来蚕房看这些产卵,让她们到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实在紧张害怕的就呆在一边什么都别做。

    五人一听,也都是又紧张又激动,表示到时候绝对乖乖呆在一边什么都不做。

    隔了三四日,皇家就派了皇家侍卫过来检查庄园的情况并进行护卫,这次来的领队人米娅都不认识,不过对方依旧很客气,搜查的时候也没有过于惊动庄园里的员工,第二日再过来进行护卫的时候吗,还特意提点了米娅,让她约束好其他员工,不要超过侍卫们站岗的位置,就差直接拉一条警戒线了。

    玛莎和约翰也一大早就过来了,不过在米娅想让他们和自己一起接待皇帝的时候,两人连连摆手,拒绝了她的提议,只准备和别的员工一起在外围看看热闹就好。

    皇帝如约而至,这次的排场甚至比之前还大,虽然皇后不在,可跟在他身后的官员和贵族更多了,一眼望去都数不清有多少人。

    这么多人进了庄园,让本来就没有多少空余位置的庄园看起来更加拥挤了。

    庄园里的员工们一早就在皇家侍卫们的安排下退到警戒线之外了,也就是两边田地的另一头,见到皇帝他们前来就直接跪下行礼,然后等皇帝走过再起来。

    米娅领着皇帝一众人再次来到了那片冬小麦,皇帝身后的人群里传来了一阵阵骚动,是有人在低声议论着什么,但因为说话的人太多,声音难免变得吵杂起来。

    皇帝也不去管背后的骚动,而是有些得意又带着激动的看着这片冬小麦地。

    上次他们过来的时候,这些冬小麦才刚刚复苏返青,抽芽都不明显,可现在,这些小麦的叶子都已经枯黄,高高立起的麦穗随风飘扬,那上面饱满的麦粒一看就沉甸甸的,而且让皇帝尤为震惊的是,这地里的小麦基本都有三四根麦穗,甚至还有不少是五根的,而就皇帝的认知,小麦一般只有两根麦穗,甚至有些贫瘠的土地里只能长出一根麦穗,而且它们还不如这片地里的冬小麦的麦穗粗壮饱满,都不用去等收割以后的称重,皇帝都能大致判断出这一块地的产量恐怕会比其他相同大小面积的土地的产出高出许多,甚至可能要多出一倍。

    这个认知让皇帝的呼吸都变得粗壮了许多,他不是没有见过长出四五根甚至更多麦穗的小麦,但那是好几块地里也找不出几株的好麦子,这样的麦子甚至会被当做是吉兆敬献给他,可像是这么一片地全部都是长了那么多的麦穗。

    而他背后那些人议论的也是这一点,皇帝提拔了很多平民官员,他们之中很多就算没有亲自种过地也绝对看到过成熟的麦田,知道小麦成熟时麦穗是什么样子的,如今见到这一株株小麦竟然长着那么多根麦穗,怎么可能不吃惊呢。

    皇帝迫不及待地询问米娅:“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些小麦怎么会有这么多麦穗?”

    米娅解释了一下,小麦能长多少根麦穗,取决于它在分蘖期里是否得到了妥善的照顾,而冬小麦和春小麦的一大不同在于,春小麦只有一次分蘖期,而冬小麦却有两次,一次是在入冬前长到三叶一芯的时候,而第二次则是次年返青至起身期之间,虽然第二次的分蘖期效果不如第一次,但整体上还是比只有一次分蘖期的春小麦更容易长出更多的麦穗,而这两个分蘖期只要做好浇水施肥的工作,就能有效增加麦穗数量,所以冬小麦的产量一般来说都会比春小麦高。

    皇帝听得似懂非懂,他很早就已经不是平民了,而且那个时候他也是个猪倌,并不怎么种地,对于农事懂得不多,更是听不懂米娅说的什么分蘖期,但这不妨碍他知道冬小麦的产量比春小麦高。

    他催促道:“快让他们收割小麦,我要知道这些冬小麦的产量。”

    一亩地的小麦收割起来如果只有一两个人的话,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采割完,但米娅这次把所有负责田地的农妇都叫了过来,还把保安队里会干农活的保安也都一起安排来采收,这些人以往都是干惯了农活的,人多力量大的情况下,不过十来分钟就能把这块地给全部收割完了。

    而米娅也把之前准备的脱粒机拿了出来放在田边,收上来的小麦会直接送到这里脱粒,比传统的脱粒方式不知道要快了多少倍。

    而脱粒机一出现,也引来了众人的注意,虽然这种新农具皇家之前就已经赶制了一批,甚至现在都还有工匠在负责制作,但因为如今还没有到小麦收货的季节,像是脱粒机、谷风车这些都还没有到能使用的时候,但之前的播种机却得到了试用者们的一致好评,现在看到这脱粒机,很多官员贵族都围了过来旁观他们操作,纷纷感叹这东西好用,一些人已经盘算着回头去皇家买几台,尤其是那些平民官员,他们很多也有自己的田地,但没有圈养太多的奴隶,毕竟奴隶的价格不算便宜,养起来又费粮食,平民官员的家底并没有丰厚到能大量圈养奴隶,有了这样的工具,就能减少一部分的人力了。

    皇帝对脱粒机也很感兴趣,不过在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又旁观了一阵后,兴趣就消减了,见小麦收割好还有段时间,就跟米娅说想去她养虫子的地方。

    米娅纠正道:“是桑蚕,陛下。”

    对于皇帝提出这一点,米娅并不意外,今天皇帝身上的长袍就是丝绸做的,不过和米娅做的简单长裙不同,他穿的是非常奢华的传统款式,紫色的袍子上是用金线绣出的细密精致的宗教元素花纹,很多地方还装饰了大量的宝石,尤其是腰间那条整件丝绸长袍都摆脱了那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但丝绸自带的光泽感更加凸显了上门那些装饰与花纹,显得华丽又厚重,珠光宝气更是十足。

    这件长袍也不知道是由多少绣娘才能加班加点的赶制出来,反正如果让米娅来做的话,不使用系统技能,她单独一人恐怕一个月也做不好。

    而皇帝本人显然也十分钟爱这种新式布料,米娅发现他时不时就会抚摸一下自己的长袍,抚平上面褶皱的同时,感受这丝绸的顺滑。

    他定然是知道丝绸的珍贵的,这种能为国家和他本人带来大笔收益的新式纺织物,由不得他不去重视。

    “陛下这边请。”

    没有让其他官员跟着,皇帝只带着贴身护卫跟着米娅去了蚕房。

    蚕房里,除了五个饲养员之外,今天过来学习的几个皇家侍女也在,饲养员们早就在发现他们过来的时候,紧张地躲到一边去了,反而是几个侍女留在原地,恭恭敬敬地行礼。

    皇帝没管她们,挥挥手让她们退下,径直走向架子。

    “这些就是能吐出用来制作丝绸的原材料的虫子?”

    架子上的圆簸箕里,是刚刚才孵化不久的蚁蚕,蚁蚕个头和蚂蚁差不多,黑黑的一小点看起来非常的不起眼,皇帝怎么也无法想象自己所穿的这件袍子所使用的丝绸会是这样不起眼的小虫子吐出的丝。

    在知道的那一刻,他甚至想过,是不是毛毛虫蜘蛛吐的丝也能用来织布,尤其是前者,因为根据当初负责照顾米娅的侍女的说法,蚕长大以后的样子就和毛毛虫差不多。

    他这么想着,也好奇地问了出来。

    “这我就不知道了陛下,不过我所知道的虫子里,能用它们吐出的丝织布的,应该只有这一种。”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很多毛毛虫吐出的丝其实是粘液,不仅不能用来织布,还对皮肤有害,至于蜘蛛丝,现代似乎是有用这种材料制作服饰的,但那已经是属于高科技领域了,反正米娅是做不到的。

    皇帝也只是好奇一问,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也不生气,或者说他反而十分满意于米娅的回答,因为这么一来,其他国家的人就算知道了蚕丝的秘密,没有桑蚕也无法制造丝绸了。

    他就这个问题深入了解了一下,尤其详细的追问了米娅是怎么获得这些桑蚕的。

    对于这个问题,米娅很早以前就想好了合适的答案,她告诉皇帝,她一开始是因为知道桑葚的药用价值,所以从波斯商人手上买了一批桑树苗,然后在其中一棵树上发现了挂着的蚕茧,因为对这种和其他毛毛虫的虫茧不一样,像是白色小果子,而且表面还有一层细细的丝线的蚕茧很好奇,所以特意留了下来观察,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了蚕茧上的丝线是可以抽出来的,而且韧性还很好,看起来就像是细线一样,所以她就她突发奇想的想要试试用这种丝线织布,于是就有了后续尝试养蚕的种种举动,最终获得了蚕丝这种新的纺织材料。

    第142章

    她说的这些话半真半假, 但也十分有理有据,皇帝皇后必然也早就查出了她的桑树和桑蚕的来源,但他们不可能知道那些桑树苗上有没有挂着一个蚕茧, 最初她养出来的那批野蚕的蚕茧很小,就算是真的挂在桑树苗上一路被从东方带过来也是有可能的, 树上长着虫子不十分正常吗, 只能说当初卖树苗的人对这些树苗的照顾不够细心, 反倒是便宜了她了。

    而确实早就调查过的皇帝再次听到米娅说起蚕丝的来源也依然十分的高兴, 尤其是在听到她的这些小虫子是从波斯商人手上得到的!

    看看啊,这些小虫子原本可是在波斯人手里的, 可他们并没有发现它们的价值, 反而不远千里的送到了东拜帝国来,被米娅发现了它们的价值,然后用它们做出了美丽的丝绸。

    波斯帝国可是东拜帝国的大敌,尤其前年东拜这边还吃了败仗,查士丁尼一世差点就要用大笔的黄金去换取两国之间的和平协议了,只要一想到这些能吐出蚕丝制作丝绸的虫子是从波斯人手上“抢”来的,他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过这也意味着,如果被波斯人发现了蚕丝的秘密,他们同样也能制作出精美的丝绸。

    对此米娅可没什么办法,她学过的历史里, 古代波斯确实有在养蚕, 而且他们似乎还控制了当时西域通往欧洲的丝绸贸易, 禁止欧洲各国与华夏直接交易丝绸,而这个国家本身就也很适合养蚕, 所以如果真让他们发现蚕茧的秘密, 恐怕东边那边的生意是不要想了。

    不过波斯人再想像历史上一样控制东边那边的丝绸贸易那是不可能的, 东边可不像欧洲,那边本来就是蚕的故乡,既然连波斯商人都能把蚕带过来了,那边别的国家恐怕也能找到野蚕了,只是没有人发现它们的秘密。

    但对东拜帝国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个国家处于亚欧大陆之间,而欧洲本身历史上的波斯人可以控制欧洲丝绸贸易,东拜帝国自然也是可以的,反正是不能再让波斯占了这便宜,不过怎么操作那就是国家的事情了,米娅只是在皇帝提问题的时候,顺便说了一句,以她饲养桑蚕的经验,这种虫子是无法适应更西方和北方那边的欧洲国家的气候的,所以那边应该是没有桑蚕存在的。

    皇帝心领神会,心里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控制西方那边的丝绸贸易了。

    他们在蚕房聊了一会儿,等听到外面传来众人的欢呼声,就知道冬小麦应该是收割好并称好重量了,于是停下话头,移步准备去外面看看情况。

    米娅跟着皇帝出了蚕房,就看见一名宫廷侍从匆匆走了过来,朝着皇帝弯腰行礼,汇报道:“陛下,已经称量好了,足足有319磅!”

    这里的磅是罗马磅,1磅差不多是0.907斤,319磅就差不多是289斤了。

    而且这只是刚刚采收时的产量,小麦收获以后还要晒几天去除水分,到时候产量应该还会缩水一些,所以米娅觉得这个数字并不算高,实际上这还是偏低的呢。

    米娅在心里换算了一下这个数字,感觉也还不错,虽然现代小麦的亩产平均在700斤到1000斤左右,有些试验田里甚至能出1500斤的高产,但那是在高产品种配合各种化肥以及科技种植下才能起到的效果,而米娅现在什么都没有,肥料自然有农家肥,麦种是完全没有经过培育的普通小麦,顶多是在最初进行了一次刷选,留下了那些颗粒饱满个头大的,这些本身就不是高产的品种,而且也不是真正的冬小麦品种,能长成现在这样的收获,她已经很满意了。

    当然,从这一批开始精挑细选的开始培育,多培育几年,米娅也有信心能改良出更好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不说到现代那样的程度,也要努力把亩产控制在四五百斤以上吧。

    但现场只有她还能保持如此的镇定了。

    虽然在看到那片小麦地里众多的麦穗时,皇帝就觉得这冬小麦的产量应该不低,但这个数字一出来,皇帝都震惊的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那可是319磅啊,以前这么大一块上等的良田的产卵也就110磅(约100斤)左右,其他的田地要是平均能有78磅(约70斤)的产出都算是产量不错的丰收年了,可现在他听到了什么?足足比上等良田多了将近两倍的产量,这是上帝的伊甸园里才能有的数字吧?

    皇帝此时都有点心跳过快到晕眩的感觉,那是因为太过激动导致的肾上腺素飙升。

    “好好好!”

    他连声说了几个好,然后快步走向了堆放小麦的地方。

    一亩地的小麦装了好几个箩筐,这样的藤编箩筐一个差不多就能装五十斤左右的小麦,一地六个箩筐都还装不下这些新收的冬小麦。

    箩筐周围围了一群人,最中间的都是贵族和官员,好多人直接伸手去抓小麦,看着那些饱满的麦粒从指缝间流下,还有人把麦粒放进嘴里咀嚼,品尝它们的味道,一脸的怀疑。

    这群人里,有之前就跟着帝后二人过来看过冬小麦的贵族官员,其中那些本就支持皇帝决策的支持派,以及看过冬小麦之后改变主意的中立党现在看到这些收上来的小麦,都很庆幸自己当时选择支持皇帝,在春耕的时候就预留了足够的土地先种了早熟的农作物,这样以来就不耽误入秋以后种植冬小麦了。

    而那些一直都在怀疑冬小麦是个谎言,甚至不愿意派人去科索斯领看一看的贵族们则懊悔不已,冬小麦可以造假,可这产量却没法造假,刚刚农妇们在收割的时候,他们这些人甚至下到地里伸手去拉扯了那些麦穗,确定它们不是被人造假弄上去的,而是真真切切的长在地里,那些一株小麦四五根麦穗的情况都是真实的。

    在当时就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后悔了,因为不想配合皇帝种植冬小麦,进而被要求支持二圃制的改革,这些反对党的贵族们,在春耕的时候就把名下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春小麦,想着现在种上了,等到了秋天,需要播种冬小麦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以小麦还没成熟或者连种会影响土地收成而拒绝皇帝的命令。

    但现在他们后悔了,早知道冬小麦能有这样的产量,他们绝对冲在第一个支持陛下啊!

    可惜为时已晚,春小麦虽然能在冬小麦之前收获,但中间的时间不够土地恢复和再次翻耕的,就算有粪肥和火粪都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地力恢复,此外还有病虫害之类的问题。

    这些其实老派贵族们都是不懂的,这些都是皇帝之前让人来劝说他们的时候说的话,当时他们根本不听,现在想后悔都来不及了,再想种冬小麦,就只能等明年了。

    皇帝此时可没有功夫理会这些人了,他亲自看了这些新收上来的小麦,也伸手抓了一把,这些麦粒和以前的麦粒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们个头大颗粒还很饱满,不像以前皇帝看到的那些新收上来的麦粒,很多都空瘪瘪的,抓在手里轻飘飘的没什么重量,不像这些沉甸甸的,也难怪能有那么高的产量了。

    皇帝此时心情极好,转头询问米娅:“科索斯领那边的小麦地也能产出这么多的小麦吗?”

    在皇帝过来的时候,就安静下来自动让开位置的官员和贵族们一个个竖起了耳朵,想要听清楚米娅的回答。

    特别是那些反对党们,他们很想听到否定的回答。

    如果只是这么一块地能有这样的产量,其他的冬小麦并不能如此丰产,那他们还能安慰自己,自己的选择并没有错。

    跟着皇帝一起走进包围圈的米娅确实说出了否定的答案,但和那些反对派们想的可不一样。

    “科索斯领那边的产量恐怕无法达到这样的产量。”

    这话一出,反对派们又有了支棱起来的趋势,但下一秒他们就有被一巴掌拍到地上去了。

    “不过相同的土地面积,保持小麦产量在两百磅以上应该没问题。”

    两百磅也就是181斤左右,实际上根据米娅的观察和计算,科索斯领的冬小麦平均亩产应该能过两百斤,很大一部分甚至能过两百五十斤,但她也不能把话说满了,所以才说了这么一个保守的数字。

    但即使如此,那也是以前正常春小麦产量的两倍了,没人觉得这个数字少了,只觉得要疯。

    如果只是一亩地的产量高到米娅这块地的疯狂数字,反对派还能安慰说是她有特殊的种植技巧,别人学不来的,但现在一听科索斯领的冬小麦亩产也能达到两百磅,他们连安慰自己都做不到。

    大丰收年也不到100磅的亩产,如今却能变成两百磅,直接就给翻了一倍,而这还是平均产量,想想他们所有用的那些土地,如果今年种上了冬小麦,明年也能收获这么多的产量,那就是总产量翻一倍啊!

    可现在,都没了,他们直接错过了明年的大丰收。

    几个身体不太好的反对派贵族已经有些脸色苍白摇摇欲坠了。

    其他人可不在意这些反对派是个什么情况,他们作为支持者,可都已经为秋天种植冬小麦做好了准备,如果米娅不是在说大话,那么现在科索斯领的丰收就是他们明年的收获,这是何等大快人心的事情啊!

    皇帝是一点都不怀疑米娅的话,科索斯领那边他是定时派人去看那些冬小麦地的情况的,自然知道那边的冬小麦长得比一般小麦好,产量也高,只是详细情况并不是很确定,但米娅既然这么说了,他就相信。

    这又是得到了丝绸这样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手艺的新款布料,又是得到了冬小麦这种能让全国的粮食产量翻倍的新式耕种方法,皇帝整个人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成功收复罗马帝国所有土地的愿望已经不远了。

    他朝旁边示意,就有宫廷侍从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诏书,示意米娅听令。

    米娅等的就是这一刻,当即跪在了皇帝面前,心里还庆幸着她只需要跪拜,而不需要去吻皇帝的脚。

    周遭的人安静了下来,听着宫廷侍从宣布国王诏令,这是一封册封诏令,大意是册封米娅为贵族,并赏赐她一片领地,这个内容一部分皇帝心腹都是提前就知道的,要说原来他们可能还有心阻止皇帝册封一名平民女性为贵族,还是一位有头衔的贵族,但在看到冬小麦的产量以后,他们就歇了这个心思。

    甚至就是那些从来都看不起平民的老派贵族们这个时候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尤其这诏令是当众宣布的,现在反对,就是在忤逆皇帝的命令,他们还想要自己的小命,可不敢当众做出这样的事情。

    但谁也没想到,皇帝除了给与米娅原定的贵族头衔之外,还会在诏令里收米娅为义女——这个词他们是第一次听到,而且还是听到诏令里的介绍以后才明白她的意思——并以此直接册封米娅为公主。

    也就是说,米娅现在就是一个有贵族爵位和头衔的皇室公主了。

    就连米娅都有些意外,她当初和皇后介绍干亲的意思的时候,确实存了一点这方面的想法,但她当时只是想让皇后成为自己的义母,而且能不能成功也不是那么在意,成了自己的地位更高,不成也不影响什么,结果没想到皇帝诏令里写的是他和皇后共同认米娅为义女,这和只是皇后的义女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而且,因为是认义女,事实上可以算是皇家内部的事情,贵族们就更没有规劝干涉的理由,所以皇帝给米娅封了一大块封地这件事,他们同样也管不到了,毕竟皇室成员的封地一般情况下本就大于普通贵族的封地。

    不过无法违令,对于皇帝的这一做法还不少人还是颇有微词的,尤其是那些跟皇家其他成员走得近的贵族,在听到这个诏令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米娅会成为除了皇后肚子里的孩子外的第二顺位继承人,不过等他们听明白了,所谓的义女是空有公主头衔,但并不记入皇家,也没有任何继承权的时候,就淡定了。

    这就相当于是一个虚衔,看似荣耀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而且还不是世袭制的,顶多让她的名头好听一些,面对其他贵族的时候也不比行礼,反而是被行礼的那个,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而且公主是一直都存在的贵族头衔,也是女性头衔,米娅当了公主,听起来比成为其他女贵族好像更顺理成章一些?老派贵族们也没有那么排斥了,毕竟他们不仅不想要一个平民贵族,更不想要一个女人和自己拥有一样的荣耀,但公主的话,那就是皇家的人,反正现在的皇家从上到下都是平民出生,再多一个连继承权都没有的公主,那也没什么。

    这么一想,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对皇帝的诏书也没有任何的异议。

    官员和贵族之外,米娅的员工们听到这个诏令则非常的激动,并为米娅感到由衷的高兴,她们的老板成了公主,那大家就是在为皇家工作啊,这说出去多有面子啊?

    最重要的是,遇上这么一件大喜事,一向慷慨的米娅小姐大概率会让所有人和她一起庆祝,甚至说不定还会和过节一样给她们发放奖励呢。

    员工们为此感到开心,而人群里的玛莎和约翰则是互相依靠着,有种女儿差点被抢走的劫后余生感。

    那义女刚刚说出来的时候,他们真的以为是皇家想要收养米娅了,那么一来,他们还能当米娅的养父母吗?

    虽然说他们的收养关系是经过法律审核并批准的,可那可是皇帝啊,他只要一句话,米娅就必须和他们解除收养关系了,玛莎虽然知道即使如此也并不会影响他们和米娅的感情,但没了那层关系,等米娅成了公主以后,他们真的还好意思和她亲近吗?所以有没有收养关系还是很重要的,那种女儿被抢走的恐慌真的在那一瞬间席卷了他们的内心。

    好在诏令里解释清楚了,只是当做亲戚来处的干亲——虽然他们也不太理解这个干亲的意思——米娅依然还是他们的养女,这点不会被改变。

    玛莎狠狠地松了一口气,靠在丈夫怀里,约翰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臂,两人放松下来给人群中的米娅投去高兴于嘱咐的目光。

    等诏令宣读完毕,皇帝亲自上前扶起了米娅,一边笑道:“虽然册封仪式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但你现在就可以改口叫我父亲了。”

    欧洲这边没有父皇的称呼,而东拜帝国在正式场合王子公主叫皇帝皇后都是直接叫陛下,只有私下里关系亲密的才会直接叫父亲。

    所以皇帝这一声父亲,就是在表明他对米娅的亲近与喜爱。

    米娅也不害羞,脆生生地喊了一声:“父亲!”

    皇帝笑着应下了这一声,和米娅好好表扬了一番“父女情深”,接着又听了一番官员贵族们的祝贺恭维,就准备回去了。

    走之前,皇帝还让米娅好好看着科索斯领冬小麦的收割,等那边的产量出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他。

    “你的母亲也很想念你,记得忙完了就去陪陪她。”

    这里的母亲自然说的是皇后,皇帝是在提醒米娅,皇后就快要生产了,需要她陪在身边,米娅点头应下,在旁人看来就是她和皇后的感情真的很好。

    有人感叹以前皇后就经常说想要米娅这样的女儿,如今她倒是真的如愿了。

    米娅送走了皇家车队之后,转头就迎来了员工们的祝贺和欢呼声,人人喜气洋洋的好似她们才是被册封的那一个一样。

    米娅也没有辜负员工们的期待,当场就宣布这个月的工资发双倍,同时让厨房负责采购的人去买几头羊回来加餐,今晚大家可以一起吃顿好的再下班,不仅是这边,玛莎庄园和编织小店以及咖啡店里的员工们也一样有工资奖励和加餐。

    所有人欢呼雀跃地回去工作了,边走边讨论着晚上的美食,虽然大斋期已经结束了大半个月,但对于大家来说,羊肉依旧是难得的肉食,而看米娅这个架势,晚上她们敞开了吃肉,甚至或许还能打包一些回家给家里人尝一尝味道。

    员工们都离开了,连阿妮塔也十分通情达理的去安排农妇们处理这一批采收上来的小麦,把空间留给了米娅和玛莎她们。

    显然,最为米娅感到高兴的就是玛莎夫妇了,而且这个时候她们一定有很多话说。

    不过留给她们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在玛莎和米娅感叹自己差点以为要没了她这个女儿的时候,皇家又派了人来。

    这些人是来给米娅送赏赐物的,册封除了头衔和封地之外,自然少不了金银珠宝布匹香料这些,比较有趣的是,米娅在一堆赏赐里,看到了两匹颜色很适合她的丝绸。

    这是把从她这里买走的丝绸又送给了她啊。

    这么说起来,她以后是不是也可以穿紫色了?虽然米娅本身对紫色没有太多的喜好,但她发现自己在被人告诉不能穿某个颜色的时候,好像就会特别想要试一试了。

    除了来送赏赐,宫廷侍从还是来通知米娅什么时候举行册封礼的。

    皇帝和皇后都知道她最近一段时间的行程,尤其是之后她还要去科索斯领处理那边的冬小麦收割,巴亚德不在,科索斯领即使有杰勒德在,很多事情他也不好直接处理,得米娅过去坐镇才行,所以皇帝就体贴的把早就在准备的册封礼延后了,并且是延后到了六月底,到时候皇后已经生产完毕,而西方人也没有坐月子的说法,一切顺利的话到时候皇后还能带着新出生的小皇储一起参加她的受封礼。

    是的,虽然皇后的孩子还没出生,但皇帝已经下了诏令告诉大家不管皇后这一胎是男是女,都是未来的皇储了。

    人人都觉得这个诏令是有皇后在背后推手,但没人能反对,毕竟帝后二人的年纪摆在那里,这又是皇帝唯一的孩子,大概率是不会再有下一个了,而且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储在,对整个帝国的稳定是有好处的,所以诏令颁布的顺理成章,无人反对。

    第143章

    除开册封时被认了义女这点让米娅很是意外以外, 她的封地变动也同样是个大惊喜。

    不知道皇帝皇后是怎么考虑的,米娅的封地位置倒是没有变,就是又扩充了一倍的面积, 原本说好要给她的封地就有一千英亩了,现在变成了两千英亩, 这已经是三分之二个君斯坦迪堡老城区的大小了, 米娅看过地图, 新的领地也就是把原先那块土地旁边的几个贵族领地都给圈进去了, 这些地方原本的主人不知道怎么安置的,反正之前她的封地和科索斯领之间还隔着另一个贵族领地的一小段路程, 现在那个贵族领地也属于她了, 并且又往东延伸了不少距离,直接从原本的不靠海,变成了如今拥有一段海滩的地势,同时和科索斯领也成了邻居,甚至从地图上看,米娅的新封地是呈包围趋势把科索斯领三分之二的边境区域都包裹起来了,现在科索斯领的邻居除了米娅,就只剩下当初和科索斯村有些矛盾的奈木瓦村所在的那片贵族领地了。

    相比起之前封地的贫瘠,现在这一大块新并入进来的领地情况就要好的多,而且还有海滩可以发展一下渔业和海港运输, 而且从海路前往君斯坦迪堡和别的城市速度都很快, 但也因为这里距离君斯坦迪堡过近了, 如果没有足够吸引人的商品存在,那么过往的船只很大概率并不会在此停靠。

    不过这点上米娅并不担心, 她能用来吸引船只商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甚至她有信心, 如果把领地发展起来,可以从君斯坦迪堡这边抢走不少的人口,想来皇帝皇后都不会介意这一点的,毕竟君斯坦迪堡的人数早就超负荷了,已经有了两百年历史的老城区容纳了太多的人口,贵族们倒还好,平民居住的区域大多拥挤不堪,而随着东拜帝国的粮食产量暴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人口数量必然也会大幅度的增长,君斯坦迪堡内已经容不下更多的人口了,虽然君斯坦迪堡近些年一直在往亚洲的方向发展,但与波斯和北部蛮族部落接壤的区域并不能带给民众足够的安全感,在这个时候,米娅如果在与君斯坦迪堡如此近的距离再建造一座富饶又充满各种机会的城市,想来会吸引不少民众过来谋生。

    别的不说,如果米娅把自己名下的两个庄园都搬过来,再给员工们提供一些住房和税收福利的话,她的员工们一定是愿意搬来她的领地里居住的。

    当然,这都是以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米娅连去自己的领地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就冲冲赶往了科索斯。

    去年科索斯领种植了冬小麦的土地足有两百多亩地,如今这一大片的冬小麦都成熟了,一眼望去金黄色的麦浪随风飘扬,十分的壮观。

    要说种植冬小麦除了产量高病虫害少之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成熟的月份在君斯坦迪堡属于旱季,降雨不多,进入成熟期的小麦不用担心被雨淋湿影响收成,而且这个月份的气候也不会特别的干燥,加上君斯坦迪堡内部虽然没有什么河流,可城外的水系还是蛮发达的,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水源浇灌土地,当然,君斯坦迪堡的春小麦也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君斯坦迪堡的雨季一般在冬天,但在别的城市,入秋以后下雨的概率就很大了。

    哦,还有现在冬小麦成熟的时期,对其他农民来说还属于比较农闲的时候,科索斯领这边收割的时候可以雇佣别的村子的村民来帮他们一起收割冬小麦。

    而现在,除了奈木瓦村的村民之外,其他村子雇来的村民,可都算是米娅的领民了,在此之前,那些领地的主人还因为担心领民跑光了而不允许他们到科索斯领干活,但依然阻止不了村民的离开,但现在,在知道自己的村子换了领主,而新任领主还是米娅以后,那些本来有意搬走的村民们一下就停止了搬家的意图,觉得这家也不是非搬不可了。

    现在科索斯领附近的人都知道米娅是巴亚德的未婚妻,并且正代替巴亚德管理着科索斯领,这是一位仁慈又善良的年轻小姐,现在的科索斯村村民现在过的很好,米娅成了他们的新领主,应该也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吧。

    所以这次来科索斯领干活的人特别多,杰勒德请人干活的时候也是来者不拒,有了他们的帮忙,两百亩的冬小麦只花了三天就全都收好了。

    而称量也是在收割的过程中同步进行的,科索斯领这边的脱粒机谷风车都准备了好几台,小麦脱粒方便快捷,称重也十分的迅速。

    而每一块地的收成都足够让所有人惊喜不已,负责称重的人每报出一个数字就能引起周围人的惊呼声,负责计数的人几乎是双手颤抖着记录着这些数字。

    最后的结果出来,比米娅告诉皇帝的数字可要高的多。

    在田地里盯了整整三天的杰勒德过来汇报的时候,整个人都是一副激动到亢奋的样子,让这几日里趁机去自己未来的领地——封地需要在受封仪式举行以后才能去接收——逛了一圈的米娅都开始担心他的血压了。

    “殿下,大丰收啊!”

    改口改的特别快的杰勒德一看到米娅就激动地叫道,然后开始汇报这次的冬小麦收成。

    这次科索斯领的冬小麦,按亩来算,最高亩产的小麦地有三百斤,最低的也有一百七十斤,而所有小麦地的收成加在一起,平均亩产达到了二百三十二斤!比米娅告诉皇帝的一百八十斤足足高了五十一斤,光是这个差额,就已经是以往一亩劣等小麦田的产出了!

    杰勒德道:“陛下听了一定会高兴的。”

    而陛下一高兴,说不定也会封赏巴亚德少爷了!

    巴亚德也会很高兴的,米娅决定等下就给他写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这段时间以来,米娅和巴亚德其实一直都有通信,而且保持在十天一封信的程度,虽然他们彼此都恨不得每天都给对方写信,但米娅可以请人把信送到西征前线去,巴亚德却不好找人给她频繁回信,所以都是趁着军队往回传信的时候请人帮忙带的,还不能带的太频繁了。

    而在巴亚德的几次来信里,所有的信件内容都是在诉说他的思念以及自己的一些近况,当然他很有分寸的没有透入任何和战局有关的事情,更没有提到过那些装备的异样,这让米娅十分满意,也是她特意选在出征之前才动手的原因,以巴亚德的谨慎,他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书写在信件上,增加暴露的可能,那么这个问题米娅就可以一直推到很久以后再去面对了。

    给巴亚德写好了信让人送出去,米娅就带着这个好消息进了大皇宫。

    这次进宫,她自然是先要去和皇帝说这个好消息。

    身为帝后二人的义女,米娅不仅进宫的时候不会受到盘查,就是去皇帝的金殿也不需要在休息室等待了,可以直接走到皇帝办公的殿门之前,由守门的侍卫进去禀报,没有让她等待多久,侍卫就让她进去了。

    正巧这个时候皇帝的办公室里还有几位贵族,都是米娅曾经在给皇帝施针的时候有资格在旁汇报工作的大臣,也就是他的心腹中的心腹。

    成了皇帝义女的米娅现在拜见国王可以不必行跪拜礼仪了,而等米娅行完礼,这些大臣都先抬起右手放在左胸的位置,向她行了一个抚心礼,米娅则只需要点点头就算是回礼了。

    虽然没有记录皇家,但只看帝后二人对米娅的态度,所有人就都知道,现在的皇家,除了帝后二人和他们未出生的小宝宝,就属米娅地位最高。

    等米娅汇报完科索斯领的小麦产量,在场的人又都是一片震惊,之前见识过米娅那块地的产量以后他们本不应该再这么震惊的,毕竟相比起来科索斯领的亩产可比米娅那块地低了五十多斤了,有了珠玉在前,科索斯领的产量给人的感觉就不够看了。

    可架不住那是两百多亩地的平均亩产啊。

    自从第一次去108号庄园看过冬小麦地之后,这些人都有派人去科索斯领调查那边的冬小麦地的情况,所以很清楚那些用来种植冬小麦的土地其实都算不上上等良田,多数是中等田,更有不少下等的劣田,这样的田地以往都是种不出多少小麦的,能上六十斤都算是高产的了,如今听说这些下等田连一百七十斤以下的产量都没有,那可是将近三倍的产量啊,而且科索斯领的土地多,农民少,自然不可能像是米娅庄园里那样对每一块田都精心照顾,所以这个产量就是正常情况下冬小麦的产量,是全国所有能种小麦的地方都能努力获得的产量!

    从皇帝那里出来的米娅自然是获得了奖赏,同时皇帝也当场表示要给巴亚德提提爵位,也就是给他一个头衔,让他从贵族中最低等的骑士升入更高的级别,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封地也会有所增加。

    而米娅和巴亚德雇佣的那些农夫们虽然没有得到皇家的奖赏,但皇帝让他们入秋以后去指导别的人种植冬小麦,这期间不仅包吃包住还有和皇家小管事同等级别的报酬可拿,虽然不太可能像老奥夫他们那样成为管事,但这期间获得的薪酬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了。

    当然,米娅这边早就已经安排杰勒德给了那些农夫们奖赏了,毕竟这些人基本都变成了自己的领民,她也不能厚此薄彼,不过米娅也没给他们前,而是每人发了十斤新收上来的小麦,这可比给钱还让他们高兴,这一批的冬小麦颗颗饱满硕大,拿来做粮种都是最好的,他们要是自己在外面买这种品质的粮种可要花不少钱,虽然这十斤的小麦都不够一亩地播种的,可那也是免费的啊,而且绝大多数村民拥有的田地可能都没有一亩,而很多精明的农夫也能想到冬小麦的产量传播出去以后,作为第一批冬小麦,这些小麦必然会引来其他人的疯抢,那他们把把这十斤的小麦留着卖给其他人,换来的钱就能买更多的小麦种子了——不过他们愿不愿意卖就是另一回事了。

    事实也是如此,米娅这边都还没想好要不要卖小麦呢——毕竟她现在也有领地,而且还没统计过具体的田地有多少——皇帝就已经有想要把她的小麦包圆了的想法了,而且要不是其他大臣阻止,他可能当场就把这事定下来了。

    而且那些大臣之所以阻止,是因为他们也想要买,可不能全然皇家给收了去,不然哪还有他们的份。

    最后米娅也只能说要先统计过需要自留的部分才能确定要卖多少,不卖是不可能的,但她想着至少也要留下一半,这些小麦已经种植过一个冬季,相比其他的春小麦更适合冬天生长,继续种植下去,能够培育出更耐寒也更高产的冬小麦来。

    从皇帝那里离开,米娅径直去了皇后的赫拉宫。

    才到宫殿外,她就看到了迪莉娅,后者见到她也是一脸喜色地迎了过来,开口叫了一声“殿下”,然后连翻恭喜起米娅来。

    接着她用比原先恭敬了许多地语气说道:“陛下让我们在赫拉宫里为您收拾好了住处,您要先去看看住所吗?”

    米娅的行李是在进宫的时候就让亚伯兄妹先送到了赫拉宫这边来——成为公主之后,她自然也有了让身边随侍进出大皇宫的权利——交给瓦妮莎,好让她派人送去住所,不过米娅也没想到自己这次是直接住在赫拉宫里。

    她一边朝里走着,一边问道:“陛下最近是歇在赫拉宫吗?皇帝陛下呢?”

    虽然米娅每周都要进来给皇后诊断做孕检,但她除了本职工作外,很少会问皇后的私事,自然也不清楚皇后最近是在那里休息。

    迪莉娅跟在她后面回答道:“陛下近一个月都是歇在赫拉宫这边的,偶尔皇帝陛下也会过来,但陛下担心皇帝陛下休息不好,所以经常劝他回月桂宫去休息。”

    皇后月份大了以后,就算再怎么为她调养,晚上想要休息好就很难了,而且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也会让她很不舒服,但她自己又不好翻身,所以现在睡觉都是要有人陪在身边的,而这么一来,就很容易打扰到每天睡眠时间本来就很短的皇帝,于是皇后就体贴的暂时搬回了赫拉宫,当然,会搬回赫拉宫,除了考虑到会影响皇帝休息之外,也是因为皇后的产房就安排在了这边,就在皇后寝宫的隔壁侧殿。

    而米娅的房间在皇后寝宫的另一侧,而她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皇后上位以后住在这里的客人,以前皇后因为和皇帝一起住在月桂宫,所以赫拉宫这边也不会安排给客人居住,哪怕是她的姐妹外甥女们来了,也都是去住的米娅之前住的那处专门招待客人的宫殿,而等皇后生产完重新回到月桂宫去,米娅大概率也是这里唯一入住过的人了。

    侧殿被安排的非常舒适奢华,是和整座赫拉宫统一的风格,但又有一些特殊的改动,比如一套方便她工作的桌椅和各种工具,一侧还摆了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种书籍,也都是她会看的类型。

    而且衣柜里塞满了各种华丽的衣服,都是她的尺码,桌子上也少不了各种化妆品和首饰,一切看起来就像是她已经在这里住了许久,而这一直都是她的房间一样。

    但实际上上次米娅还来过这里,那时这里还是皇后的库房。

    “陛下还让人给你准备了公主殿,不过那边还没有收拾出来。”

    公主殿就是独属于公主的寝殿了,整个大皇宫里自然是有众多给皇子公主准备的寝殿,不过东拜帝国的皇帝从上上任,也就是查士丁尼一世的舅舅还是侍卫长时效忠的那位皇帝起就没有孩子,这些皇子公主的寝殿除了查士丁尼一世曾经在其中最华丽的那一座里住过外,其他的可以说是空置了几十年了,想要收拾起来自然也需要不少的时间。

    当然,在皇后生产之前,那座公主殿是怎么都不可能收拾好的。

    虽然米娅很大概率并不会经常去住公主殿,但这份心意她还是领了。

    迪莉娅依然被派过来服侍她,实际上除了她之外还有另外两位侍女,米娅过来的时候她们都在侧殿外等候着。

    等看完了住处,米娅就去觐见皇后了。

    皇后见她来了,也不让她行礼,很是亲和的招呼她到身边坐下,亲亲热热地道:“你都交了陛下父亲,以后也该叫我母亲了。”

    米娅自然改了口:“母亲。”

    皇后满意地摸了摸她的头,道了一声:“乖,这几天忙坏了吧?我听陛下说你那庄园里的小麦亩产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呢,没想到冬小麦的产量这么大,怎么样,科索斯领那边是不是也收获了不少?”

    “是的,而且比预计的要多了不少。”

    她把科索斯领的产量一报,皇后也是一阵惊喜,除了因为小麦产量提高了,也有因为不管米娅是不是被记入皇家,对外她都已经是皇家公主了,尤其对于平民们来说,米娅这位公主做的好事都会算上皇室的一份,这对于皇家的名声也能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皇帝本人为了西征总是动不动就加税,当初又杀了太多人,他在民众间的风评一直不好,总是被人私底下叫做暴君,当初暴动时暴民们当面直接骂他“蠢驴、伪君子、下流胚子”,而暴动之后,他们就叫他暴君了。

    也是那次的暴动之后,皇帝一直担心会被人刺杀,希望这次冬小麦的事能让民众对他的风评转好一点吧。

    皇后如此想着,一边和米娅话家常。

    米娅就这样在赫拉宫宫里住了下来,直到皇后生产前都没有再离开过,为此她早早的就停止了接单做衣服的工作——当然以后大概率也不太可能亲自动手了,毕竟现在她是贵族,更是贵族,贵族们把“不事生产”当做贵族该有的体面,他们的名下可以有诸多财产,甚至是让下边的人去经商也行,但自己亲自经商那就会被认为是有失体统了,更何况米娅以前干裁缝这一行,也算是工匠。

    当然,她自己是不在意这些的,生意什么的自然还会继续照做,可其他人大概是不敢再上门找她做衣服了,好在她手底下还有几个女裁缝,以后她不自己动手也能画画设计图让女裁缝们来做,而她的两个女学徒,大概也要正式转到女裁缝们那里去学艺了。

    毕竟如果她只是一个贵族还好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人就算看不起也没法管到她,可现在她是帝后二人的义女,是皇家公主,再和以前一样接单做衣服的话,估计会有不少人跳出来指责她丢了皇家的脸面,甚至皇后也隐晦地提点了一下,所以米娅知道自己以后是不可能再当裁缝了。

    不过不当就不当吧,她自己也不是特别喜欢当裁缝,之前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编织小店的名气而已,如今她都成了公主,名气已经够高了,自然也不需要亲自动手了,而且虽然不能做裁缝,但她自己给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做衣服可没有什么顾忌,本来女工就是女人们必学的内容,就算是贵族家的小姐也是从小就要学着裁衣刺绣的,没有说连这都不能做的。

    米娅在皇宫里住了大约一周左右,六月十二号,距离皇后预产期还有六天的时候,皇后在散步的时候突然感觉下身一阵湿漉,有过生产经验的她立刻意识到自己是要生了。

    当时米娅就陪在她的身边,同样看到了地上的一些痕迹,连忙招呼最近一直跟在身后的奴隶们把皇后的御轿抬了过来,和瓦妮莎一起小心地扶着皇后上了轿子,往赫拉宫里的产房去,一边让人去叫助产士,一边又让人通知正在处理公务的皇帝。

    等皇帝听到消息匆匆带着一群大臣赶到赫拉宫的时候,米娅也已经跟着抓着她不放的皇后进了产房了。

    本来产房这种地方一般是不允许米娅这样的未婚少女进去的,但谁让她实际上还是皇后的医生,人皇后没有她在身边就不安心呢,所以最后谁也没敢说这不符合规矩,就这么放她进去了。

    当天夜里,皇后顺利产下一位健康的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