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老朱没想到朱桂打起了其他藩王的主意,弄得现在藩王们都不高兴。



    不过这些藩王虽不满意,但他们留着那些人才也没啥用,还不如让朱桂去捣鼓些新鲜事物出来。



    正当朱元璋这么想着的时候,又有锦衣卫来报。



    “陛下!”



    “代王在大同府……”



    锦衣卫顿了顿,似乎不知该如何清晰表达。



    “有话直说。”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他不喜欢别人吞吞吐吐。



    锦衣卫这才说道:



    “代王在大同府用高俸禄请了一批原本已告老还乡的锦衣卫出山。”



    “说是让这些老锦衣卫发挥专长,帮一个名叫鲍叔牙的人查大同官员贪腐情况。”



    这话一出口,老朱当场愣住了!



    脸上满是惊愕!



    这他娘的是啥状况!



    小十三连我的人都挖!



    朱桂为了大同府发展,挖其他藩王府的人才也就罢了,怎么连自己老子的人也挖!



    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也听到了锦衣卫的报告。



    听说朱桂以高薪聘请了一批退隐的锦衣卫去大同府查贪腐,一时间,百官们个个瞪大了眼睛!



    好家伙!



    代王这是在太岁爷头上动土啊!



    这就像是在茅坑里点灯——找晦气!



    朱桂这是在玩火!



    毕竟朱桂招揽的不是旁人,而是锦衣卫!



    虽说招揽的不是在职的,而是退休的锦衣卫,但锦衣卫这个身份对整个大明朝来说极为敏感!



    要是换成其他大臣或是武将这么大张旗鼓招揽锦衣卫,可能就见不到明日的太阳了。



    但既然是朱桂干的,百官觉得老朱肯定不会动朱桂一根毫毛。



    事实上,老朱本人听到这事时也只是惊讶,丝毫没有动杀心。



    “有意思。”



    “小十三竟然能想到让告老还乡的锦衣卫再出山抓贪官。”



    朱元璋笑着想。



    抓贪官这事本身就是朱元璋的喜好。



    如今朱桂能继承这一喜好,对老朱来说还是挺欣慰的。



    而且朱桂还懂得物尽其用,用高俸禄让那些退隐的锦衣卫再度出山,这几乎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首先,朱桂增强了查办贪官的能力;



    其次,老锦衣卫得到了轻松又高薪的差事,不用再像年轻时那样奔波;



    再者,锦衣卫今后也有了好去处,想颐养天年了,就拿着朱元璋的赏钱回家养老;



    觉得自己精力充沛,还想为大明出力的,就可以去朱桂那里领高薪抓贪官。



    锦衣卫是朱元璋的眼线,是他的利剑,这些年也牺牲了不少。



    即使是心硬如铁的朱元璋,对锦衣卫也有那么一丝情感。



    因此,对于那些退隐的锦衣卫能多个好出路,老朱还是挺满意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出路是他儿子朱桂组织的。



    换作别人,老朱绝不会让他们靠近锦衣卫一步!



    可满意归满意,朱桂这事做得却有点不上台面。



    为啥?



    这不合乎规矩啊。



    老朱头要是不拿个鲜明的态度出来,往后大明朝怕是要鸡飞狗跳了。



    想罢,朱元璋琢磨了片刻,脸上立马挂上不快,沉声道:



    “小十三真是胆大包天!”



    “咱们锦衣卫的人,他也敢拉拢!”



    “还说高报酬拉走的!他这是嫌给锦衣卫的银子少吗?”



    “这是要造反不成?!”



    朱元璋带点儿怒气的质问一出,朝堂上的百官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多数人下意识低了头,哪个敢在朱元璋动怒时替朱桂说话?



    倒是户部尚书杨靖,心里认朱桂为恩人,硬着头皮上前,拱手道:



    “陛下息怒!”



    “殿下高薪请回了告老还乡的锦衣卫去大同府,只为捉拿贪腐的官儿啊!”



    “殿下绝无异心啊!”



    朱元璋自然不认为朱桂有异心。



    即便朱桂真有了二心,那也是自家儿子,老朱自信能好好教育他。



    但这次朱桂的确做得过分了。



    若当众宽恕,那朝廷的团结可就受影响了。



    这场戏,朱元璋还得唱下去。



    “不管他是不是要造反,有没有二心,总之这么做惹我恼火!”



    朱元璋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他惹得一堆王爷要弹劾他,还挖了咱的人,这事绝不姑息!”



    “既然大家都来了,就议一议吧。”



    “看看该咋处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代王。”



    朱元璋话音一落,下面不少官员恍然大悟。



    他们明白,朱元璋其实并不生气。



    若真生气,他自己就定了罚,哪会问他们这群臣子。



    如今朱元璋这么一问,明显是要百官给个台阶。



    见状,刑部侍郎赵勉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明鉴!”



    “代王用高薪挖别家王爷的人不对,该罚!”



    “但他先前立了几次大功,朝廷还没赏呢。”



    “臣以为,不如功过相抵。”



    “这次代王的过错不追究,未赏的功绩也算了。”



    老朱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功过相抵,不罚不赏!



    毕竟朱桂这次确是做错了。



    要是其他王爷或别的行当都这么明目张胆地以高额报酬挖墙脚,那村里还不乱了套?



    更何况朱桂还拉拢了锦衣卫,虽说是退休的锦衣卫,但也踩了条线。



    因此,朱桂这事,老朱必须定性为错,并施以惩罚。



    当然,定性归定性。



    实际上,朱元璋也有理由说。



    不是不想罚,而是朱桂的功绩太多,刚好抵了过。



    这样一来,既不用真的惩罚朱桂,还省下一大笔奖赏的银子。



    再者,因老朱定性此事为错,也让其他王爷不敢效仿。



    毕竟,其他王爷可没朱桂那样能功过相抵的功绩。



    想到这,朱元璋下令:



    “那就这么办!”



    “鉴于代王朱桂昔日功勋赫赫,这次虽犯错,但功过相抵,不罚不赏。”



    “来人,拟旨,速送大同府!”



    朱元璋一锤定音,朝堂上百官都松了口气。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雷霆之怒,雷声大雨点小。



    对朱桂的惩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说是功过相抵,实则是朱元璋有意庇护朱桂。



    毕竟过去的功,再大也是过往,曾经有免死金牌的,朱元璋也能下手,所谓功过相抵,全看老朱心情。



    喜欢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