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兴汉 > 第224章 袁绍临河郭嘉谋
    黄河,又名河,浊河,在历史上有二十多次改道。



    此时的黄河沿着东郡,经青州平原、从乐安北出海,出海口在后世的利津。



    寒冬腊月,河面结冰,舟船无法行驶。



    但此刻却有无数拆了轱辘的马车,被民夫和牛马们拉着前行。



    人影绰绰,看不到尽头,好似涌动的黑色河流。



    黄河北岸上,一队队铠甲刀兵齐备的士卒,整齐的结队前行。



    其中一名身穿金甲,头戴兜鍪的华贵男子,在数人的簇拥下,登上一处高坡。



    看着茫茫无尽的队伍,金甲男子微微一笑,道:“孟德若在此处,恐怕要赋诗一首。”



    “哈哈哈哈!”



    周围人等纷纷笑了起来。



    一个文士打扮的男子笑道:“阿瞒自家没有经学传世,又不好读书,却多拜大儒为师,作诗歌显世。



    实在是,实在是越缺什么,越要表现什么。”



    闻言,众人神色不定。



    金甲男子打趣道:“子远,有道是‘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这话传到孟德耳中,恐怕他要跳起来打你的脸。”



    “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一怔,随即大笑起来。



    其中有几人,笑的几乎直不起腰。



    “明公这句话,就一‘跳’字最为传神。”



    那字“子远”的文士,自然是南阳许攸。



    他掐着胡子,摇头晃脑道,“阿瞒此人表里不一,看似色厉,实则胆薄。



    他若真的恼我,恐怕会嬉笑如常,然后暗地里使人杀我。”



    闻言,荀谌开口道:“你呀你,什么都能看得透,就是管不住这张嘴,也就明公心胸宽阔,容得下你。”



    众人再次大笑。



    他们口中的明公,那位于正中的金甲男子,自然是前大将军,如今矫诏的青州牧袁绍。



    “明公,我等精兵五万出青州,各郡县定然防备空虚。



    若是山中黄巾贼寇出兵抄掠,青州就危险了。”



    一名年轻人神色忧虑道。



    闻言,袁绍眉头微微皱起。



    又一名年轻人开口道:“奉孝,筹谋画策,待到军营再说也不迟。



    如今明公与诸位君子,兵临大河,观赏风景,此时谈策,岂不大煞风景。”



    被称作“奉孝”的年轻人,自然是颍川郭家的郭嘉郭奉孝。



    汝颍派系以袁氏为首。



    虽然在朝中有郭鸿为廷尉,但族中仍有很多人追随袁氏。



    他们深的袁氏多方下注的精髓。



    例如郭鸿和郭图在天子处,郭诞在韩馥处,郭嘉在袁绍处......



    如果刘辩在此,肯定会吧啦吧啦的科普郭诞是谁。



    郭诞的记载很少,在历史上担任曹操的监军。



    他的儿子郭玄信,在担任谒者的时候,向襄城典农司马求两个车夫。



    典农司马便让十二三岁的邓艾和石苞为郭玄信驾车。



    他们驾车走了十多里,这一路上郭玄信和他们相谈甚欢,郭玄信称邓艾和石苞二人将来皆可为佐相。



    郭诞和郭玄信属于那种活在别人传中的人物。



    但在当时,却是普通人眼中的大人物。



    ......



    被高干称作大煞风景的郭嘉,却没有听从劝告,他直言开口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怎可不察。



    我观黄河涛涛,青州雄壮的人马和俊杰都在此处。



    然而大家讨论的却不是兵事,不是用兵的路线,而是取笑他人,如此看待兵事,岂能成功?



    我郭嘉受明公提拔,身为臣子,自要仗义执言,如此才对得起明公的重视。



    如今,想起后方空虚,及时提醒明公早做防备.



    否则一旦根基失去,那生死就掌于他人之手,又岂是大煞风景?”



    闻言,高干面容惭愧,后退长揖。



    “黄口孺子,如此大言,我为天下谋诛毒君时,汝还未弱冠。



    如今各位在场的,哪个不是你的师长,我等为天下社稷,殚精于政,竭虑于兵。



    此刻不过轻松片刻,怎能容你在此大放厥言,且去,且去!”



    许攸却是瞪起眼睛,厉声喝道。



    郭嘉顿时脸色赤红。



    “子远,汝是置我于不义之地么!”



    就在这时,袁绍威严开口,他的脸色一整,随即温和的看向郭嘉。



    “我曾听闻暴君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袁本初,岂能连一少年都不如?



    奉孝,我当以你为镜,还望奉孝日后多多指正。”



    说完之后,直接排开众人,来到了郭嘉面前,深深一躬。



    看到这一幕,众人皆是目露吃惊之色。



    尤其许攸,脸色有些紫涨。



    郭嘉同样惊讶。



    他虽然心知袁绍此举是为了收买人心,但也忍不住心情激动,道:“明公乃我主也,我自当为明公筹谋画策。”



    见状荀谌和管宁微微皱眉。



    华歆却是朗声大笑道:“明公与奉孝,于黄河边论得失,后世必然记录于竹帛之中。



    只是可怜我等,成为明公和奉孝的陪衬,要被史官和后人骂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闻言,已经起身的袁绍笑道:“能留名就好。”



    “哈哈哈哈!”



    众人再次大笑起来。



    但笑过之后,袁绍就开始安排兵事。



    逄纪道:“黄巾贼寇多居于群山之中,我等可沿着黄河多设斥候和哨塔,并令郡县长官征用豪强组人,充入郡兵之中,加强县城防备。”



    袁绍看向管贡和焦和,道:“两位以为可否?”



    管贡拱手道:“正应该如此。”



    焦和则是道:“无需如此麻烦,黄巾贼寇以妖道张角为神,出行皆要占卜。



    我等寻图谶巫师算上一算,便知道贼寇的行动。”



    这时,又一个年轻人开口道:“黄巾渠帅行事确实要占卜,但那是平时。



    若是事情紧急,如他们粮食吃完,便不得不发动进攻了。



    当年张角起事,不也是没有按占卜的日期进行么?



    再说我等乃是朝廷命官,行事岂能如贼寇一般!”



    这话说的就很难听了,焦和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袁绍打圆场笑道:“看,我们这群人老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冲劲啊!”



    于是对那个年轻人道:“王修,我便以你为都官从事,督兵于黄河边设置哨塔,加强巡逻。



    高干,你也为都官从事,主要督促各地郡县加强防备,训练士卒。”



    “谨唯!”



    两个年轻人纷纷拱手领命。



    随后,袁绍又看向逄纪,问道:“韩文节还没有回应么?”



    逄纪摇摇头。



    “我之前是青州牧,他是冀州牧,有事情自然要商议。



    现在酸枣会盟,推举我为盟主,难道只是说说而已,好让我上前去和暴君火拼么?”



    袁绍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这个盟主虽然是邀尊,那也是众人一起尊的。



    你韩馥的使者也在,并没有反对。



    这些群雄,只看到了当盟主的风险,却没有看到身为盟主能获得的巨大名声和权柄。



    至于为什么尊他袁绍为盟主,一方面是他的声名满天下。



    第二方面,他和臧洪相交莫逆,也是原因之一。



    好多事情看似水到渠成的成功,其内里都隐藏着很多的布局努力。



    不然的话,拥有袁隗离开雒阳班底,和袁家大部分资源的嫡子袁术,为什么不能当盟主......



    “明公勿虑!”



    许攸捋了捋胡须道,“韩文节此人,色厉而胆薄,志大而才疏。



    待我出使冀州,三言两语,必然骂的他亲自来投。”



    “子远口舌之利,确实能成。”



    荀谌开口道,“不过,还是再等等吧,韩文节既然已行书称盟主,想来已经在路上。”



    袁绍奇道:“何以见得呢?”



    荀谌并未回答,而是看向袁绍身边的郭嘉。



    郭嘉朗声道:“他正要用明公为前驱,以阻朝廷大军啊!”



    袁绍点点头,道:“那以诸位之见,该当如何?”



    许攸抢先说道:“兵分两路,以成犄角之势,一路到魏郡武城,一路到......”



    喜欢三国:兴汉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三国:兴汉(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