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 第37章 【太宗】李世民&朱棣
    “这位明成祖,竟然是藩王造反登基的吗?”



    对后世的这个大明朝感到好奇的李世民,从天幕上捕捉到了相关的明朝讯息。



    李世民不禁对这位名叫朱棣的燕王,产生了好奇的情绪。



    毕竟,他也是玄武门之变才获得皇位,可玄武门之变,毕竟是发生在京城,控制了皇宫,也就基本上结束了。



    可后世这位大明的燕王,竟然是硬生生从燕云之地打到了南京,这是否太生猛了些?



    “后世的建文皇帝,集全国之力,难道对付不了燕地一处吗?”



    燕地苦寒,人口数量稀少,各方面也都不发达,更养不了太多的兵。



    即便是割据,也远不如川蜀、山西等地。



    李世民有些不能理解,当时的这位‘建文’皇帝,究竟是怎么做的,才能被人家一个藩王攻破了南京城。



    难道这个藩王掌握了朝廷半数的军队?



    不过,无论如何去思量,有一点是肯定的。



    这位大明的燕王,肯定很能打仗!



    大汉。



    看到天幕上这位大明的燕王竟然以藩王之身登基称帝,不少大汉朝的藩王们不禁面露喜色,蠢蠢欲动。



    燕王刘定国不明所以。



    “所以,后世这个大明的燕王打赢了建文帝,自己做皇帝了?”



    这种和别人同一个封号的感觉很是微妙。



    吴王刘濞,赵王刘澻、楚王刘戊等人也不禁面露喜色。



    好家伙,这种藩王登基打败皇帝登基称帝的是真的可行的!



    特别是作为封地最为富庶,目前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更是已经开始畅想自己做了天子以后的事了。



    汉景帝刘启则是不禁在心底打了个寒颤。



    对自己大汉的这些藩国们警惕更甚。



    汉初。



    刘邦看着天幕上的,朱棣造反称帝的讲解,不禁陷入了沉思。



    有了历史借鉴,他发现自己原本就担忧的事情,不无道理。



    那些自己的刘氏宗族们,甚至是不是刘氏宗族的王爵。



    或许在他这一代还不一定会显现出影响。



    但是,等他死后,威胁皇权,似乎是必然的事情。



    正如那大明朝的永乐皇帝,洪武皇帝在位时期他不敢造反,但却敢造建文皇帝的反。



    “是个大麻烦啊……”



    想着要怎么解决这件事的刘邦叹了口气。



    只觉得有些为难,他可是封了不少王爵,还都是异姓王……



    清。



    康熙看着天幕上的介绍,不禁对这段学习过的历史思索了一番。



    “若是这位张皇后能够多活一段时日,或许……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就可以避免。”



    大明。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带着朱棣和朱标等人离开。



    大明朝的大臣们被晾在了那,或走或留,皇帝也没有个准话,他们也只好照样完成着此前安排好的工作。



    记录,讨论,然后等到天幕结束再离开。



    朱元璋此刻已经不怎么将注意力放在天幕上,而是专心的将朱棣带回去狠狠地教训。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即便是造反,也总不能杀了他。



    但是为了自己太子的皇位,关起来每天抽一顿朱元璋还是做得出来的。



    “爹,别打了,儿子知错了。”



    已经被打怕了的朱棣恐惧的看着自己老爹朱元璋手中的皮带。



    他朝着自己大哥投去可怜兮兮的目光。



    今天这件事比较严肃,朱元璋也就只是在群臣面前发泄了一通,便又将朱棣带走,一家人关起门来说话。



    地点正是在这皇宫的一处封闭大院内。



    可以继续清晰的看到天幕。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则带人守在外面,不让任何人接近。



    “爹,不管以后发生了什么,至少,四弟他现在什么都还没做。”



    “靖难或许另有隐情,成祖也是后代给他上的庙号,他也左右不了。”



    “天幕也没说他做的不好,不如……就先算了吧。”



    看着朱棣也受到了教训,朱标思量着,倘若真有什么难言之隐,他这个做哥哥的,也总不能因为一件还没发生的事记弟弟的仇。



    “而如果日后天幕说没有什么隐情……”



    朱标说着,神色逐渐冷了下来。



    “不需要爹出手,我也饶不了他!”



    毕竟是事关皇位,即便是再护着弟弟,朱标也不可能在这种地方相让。



    《【太宗】李世民&朱棣》



    就在一家人关起门来说话之际,不时抬头的朱元璋,突然看到了天幕上这明显是和朱棣有关的文字。



    没有来得及反驳朱标的话,他便又一次被气笑了。



    “好好好!”



    “咱就听一回老大的,看看这天幕又在说什么?”



    “你这个小比崽子,何德何能竟然能让天幕把你和唐太宗放一起?”



    说真的,朱元璋有点懵,他其实是比较敬重唐太宗李世民的,不过老四什么德行他还不知道,也配?



    不过转念一想。



    唐太宗是造反,老四这混球也是,这方面倒是一样一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幕提及了重要的信息,朱元璋暂时放下了手上的皮带。



    不过,朱棣却没有半分的庆幸。



    而是欲哭无泪的,看着天幕上的画面。



    他现在一点都不想看这种和自己有关的天幕。



    更是祈祷……



    “未来的我,你可千万别再干什么让爹生气的事了!”



    “你干了倒是爽了,挨揍的是我啊……”



    永乐时期。



    “太宗?”



    已经登基称帝的朱棣,看着天幕上的视频标题,不禁产生了些许兴奋的感觉。



    唐太宗何等地位,能和他排在同一个视频标题里,自然是求之不得。



    只是……朱棣想知道,这个对比是同类对比,还是反向对比。



    希望不是后者吧。



    不同的大明时空,因为各个皇帝面临的情况不一,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其中,某个朱标已经去世的时空。



    朱元璋正看着跪在地上的朱棣。



    他没有打他。



    而是认真的在思量,老四做皇帝的可行性。



    虽然他感情上是绝对不愿意的。



    但是,作为皇帝,也总要政治上的考量。



    大唐。



    贞观的群臣都瞪大了眼睛。



    不少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他们当朝的皇帝被天幕提及了,虽然是和后世的这位叫朱棣的一起被提及,但是,能上天幕,足以证明他们的陛下在后世至少是有名气的。



    虽然不知晓是美名还是恶名就是了。



    李世民也是面露喜色,只是,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他对自己所做的玄武门之变的事耿耿于怀,对于对孝道这些很是看重的古人来说,几乎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而这位朱棣也是一个在自己父皇去世之后造反登基的皇帝。



    他们俩都不是顺位登基,这是否……



    天幕不会是想要用这个由头来批判他俩一顿吧。



    想到似乎有这种可能,李世民也不禁有些紧张。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被臣子顶撞两句,最多生生闷气就过去了。



    这可是天下人都能看到的天幕,天幕说他不好,必然会引起极其不良的影响的。



    于是乎,在万朝观众们的期待中,在唐太宗和明成祖那不安的情绪中,视频开始播放。



    随着一阵阵动听的旋律响起,万朝古人都意识到了这是一首歌。



    【玄武门前,鲜血溅,杀兄囚父夺权。】



    【先皇殡天,出于燕,靖难而登宝殿。】



    李世民:“啊?”



    朱棣:“啊?”



    结果这首歌刚一开口,各个时期的李世民和朱棣惊了。



    别啊,天幕你是我哥,你别这么玩好吗。



    特别是刚刚被朱元璋教育了一顿的朱棣,此刻看着朱元璋那冷笑的表情,更是浑身一颤。



    “咱叫你杀兄囚父夺权!”



    ——啪。



    瞧见朱棣朝着自己这边看过来,朱元璋的皮带再一次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身上。



    “啊!~”



    “爹,那说的是唐太宗,不是我啊……”



    被冤枉了的朱棣很是委屈的带着哭腔说着,虽然,朱元璋是听出来了,但是就是想揍他。



    大唐。



    贞观群臣们都被这第一句的响雷给震的说不出话。



    虽然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天幕你怎么可以说出来嘛。



    而且是用这种欢快的语气唱出来……



    李世民有些恍惚,心中不安感在骤升。



    玄武门之变,就那么不可原谅吗?



    “呵呵……”



    被囚禁起来的李渊看着天幕,发出了几声似无奈又似嘲笑的笑声。



    看着天幕上的标题,他有些哀叹。



    后世的这个朱棣,好歹还是先皇殡天,才造反的。



    他这个儿子可是他还好好的呢,就把俩兄弟杀了,他这个老父亲也给囚禁起来了!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上的表述,只觉得后世这俩位有点东西。



    “杀兄囚父。”



    “造反。”



    “都是好儿子啊。”



    【虽然登基靠政变】



    【却贤德之名被传唱千年】



    大明。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显然对于天幕的这句歌词十分不屑。



    贤德?这小兔崽子也配?



    永乐时期,听到这里,悬着的心放下了些的朱棣认真的听着,知晓这首歌应该不是骂自己的朱棣,只觉得旋律都跟着优美了许多。



    大唐。



    “呼……”



    李世民松了口气,好像不是骂他的,这转折来的。



    下次天幕你要是想要夸朕,直接夸,咱能不能不要提玄武门。



    【威武雄健,通经典,皆是文武双全】



    【骑马射箭,陷阵前,无畏战意冲天】



    【扬我国威敌胆寒,拜赤县】



    【更治得盛世堪称明君圣贤】



    大唐。



    李世民的嘴角已经有些压不住了。



    “看来后世这位明成祖,哦不,明太宗深的后人喜爱啊。”



    不夸自己两句十分心痒的李世民,又不好意思自卖自夸,只好将朱棣好好的夸了一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天幕将他们俩放一起夸赞,他夸朱棣,也就相当于夸自己了。



    至于说为什么这位之前天幕一直将其称为明成祖的朱棣,为什么在这条天幕里又成了名太宗,李世民虽然不解,但是也没有纠结。



    反正先记住就行了,明成祖明太宗是一个人。



    魏征看着李世民那有些得意的表情,上前一步,刚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想想这首歌还没有唱完,算了,先让太宗陛下嘚瑟一会,一会再喷。



    “陛下圣明,想来在后人看来,陛下与这明太宗,想来都是不世出的明君。”



    长孙无忌适时的捧了下李世民,让他脸上的笑容更甚。



    大汉。



    汉武帝刘彻点了点头。



    “嗯,听起来是两位马上皇帝。”



    “做皇帝,没有拿得出手的军功,怎么行。”



    大明。



    永乐时期。



    和李世民一样,此刻有些洋洋得意的朱棣慵懒的坐在龙椅上。



    “朕日后做的如何?后人能将朕与唐太宗放在一起比较,至少……能得到父皇的认可了吧?”



    正值壮年的朱棣感慨万千。



    有此一条天幕相助,想来,这个时代很多对他阳奉阴违的大臣们,能够消停点了。



    洪武时期。



    听着这后续的歌词,朱元璋没有继续打朱棣。



    而是看了看他,沉默了一会儿。



    他认为天幕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



    那岂不是说,老四这个小崽子,造反做了皇帝之后,还做的不错?



    虽然李世民是政变登基,可朱元璋也是对李世民极其推崇的,自己的儿子,能够和李世民放在一起比较。



    即便是造反上位的,朱元璋也是有些高兴的。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并没有表现出来,依旧冷着脸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他更想知晓,自己的儿子朱标究竟怎么了,标儿做的不好吗?



    怎么会被朱棣攻破南京?



    自己给标儿留下那么多的文臣武将班底怎么会打不过老四?怎么想,朱元璋都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



    大清。



    乾隆看着天幕上的‘赞歌’,有些不满。



    “唐太宗的确文韬武略,是少有的明君、圣君,朕亦是自愧不如。”



    “可这朱棣怎么配得上?虽然在明朝皇帝里面这朱棣算得上是不错了。”



    “可即便真的要和唐太宗放在一起比较,怎么的也得是朕的爷爷才有的待遇,即便是把朕放在上面和唐太宗比比,那都比这朱棣合适!”



    自认为自己的功绩在几千年的皇帝中足以排进前四的乾隆,可瞧不上明朝的皇帝们。



    哪怕是朱元璋和朱棣加一起,那也比不上他。



    前朝皇帝比得上他的,唯有唐太宗和宋太祖二人罢了!



    【政治上虚心纳谏】



    【生活里厉行节俭】



    【开国疆四夷觐见】



    【盛况空前】



    【即位后天灾频发却能够安居乐业】



    【有雄师北上一战灭东突厥】



    【以人为镜才能够明得失查漏补缺】



    【水能载舟亦能瞬间覆灭】



    完全不知晓这几句是在描述谁的贞观群臣们。



    也只能捕捉到目前已知的一个关键词。



    “一战灭东突厥?!”



    东突厥可不是小国,李世民登基之初,还与东突厥做了一个白马之盟,李世民将其视为耻辱。



    而天幕上说他们将会在日后一战灭东突厥。



    这如何不让贞观的群臣们感到振奋。



    这一句是描绘大唐,那岂不是说这几句很有可能都是。



    贞观的群臣们开始研究探讨这几句,究竟是说的‘唐太宗’还是‘明太宗’。



    “天灾频发。”



    贞观的群臣们也都注意到了这个关键词。



    这岂不是说,李世民在位期间,特别是即位后不久,大唐有可能天灾频发?



    “任重道远啊……”



    虽然对于后人的称赞很是满足,但是李世民还是意识到了,这是天幕所描绘的,后世人印象中的自己所做的,而不是现在的他所做的。



    “众爱卿先看天幕吧,等到今天结束,开个晚朝。”



    意识到今天的信息量不会少的李世民,打算给自己,也给大臣们加个班。



    明末。



    “天灾频发…安居乐业。”



    崇祯的嘴角一抽,这两个词,怎么看怎么都不搭。



    他大明也是天灾频发,可是在天幕上,他可是坚持了十七年就亡国了。



    “唐太宗文韬武略,又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辅佐……”



    想到唐太宗的丰功伟绩,崇祯既羡慕,又觉得无可奈何。



    即便是认真的思虑考量,他也不觉得自己比得上唐太宗的能力。



    “大伴,去把唐太宗时期的史书拿来,朕想看看……”



    今天的奏折还没有批完,崇祯也打算加加班,完成工作之后,挑灯夜读吧。



    无法从天幕上得知如何拯救大明的崇祯皇帝,打算再仔细看看,唐太宗究竟是如何做的。



    【修大典将知识汇总几万册书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五征漠北使蒙古各部胆怯】



    【下西洋大量白银都流向国内倾斜】



    【屡次接见着周边外国使节】



    大唐。



    “这些想来,就是说后世的明太宗的了。”



    李世民看着这些听起来跟他更加不沾边的歌词,点了点头,这下几乎可以确定,上面的几句是描述他的。



    只不过,朱棣的这份。



    似乎……也有所可以借鉴。



    “修大典,下西洋?”



    没有第一时间理解究竟是如何做的李世民,只能继续关注下面的歌词。



    【英勇善战,天可汗,大唐盛世贞观】



    【强猛勇悍,破敌胆,一生南征北战】



    【……】



    【创业艰难,还需要,身边贤后相伴】



    【令人感叹,何幸也,伉俪千古流传】



    【神州锦绣的河山,负手观】



    【纵历经千年也有后人称赞】



    【……】



    【有才能又何必非要皇帝身为嫡长】



    【鲜血铸就的皇位也能辉煌】



    【盛世中问四方谁不惧我国威浩荡】



    【丰功伟绩也不负此生为皇】



    一曲描绘了朱棣和李世民功绩的曲子唱完了。



    大唐。



    贞观的群臣们在短暂的沉浸在这歌词描绘的辉煌功绩之中后,很快就又投入到了记录和分析工作中。



    这些毕竟是天幕所在时间的‘历史上’发生的事,不是他们这里已经发生的事。



    做好了,或许能够达成天幕所说的,甚至超越,那他们身为‘唐太宗’皇帝陛下的臣子,也能与有荣焉且留名青史了。



    如果做不好,那后果自不必多说。



    大明。



    永乐时期。



    朱棣已经流下了释怀的泪水。



    正因为‘得位不正’,所以他才拼命的想要做一个好皇帝。



    如今天幕如此赞誉,他只觉得此生足矣了。



    洪武时期。



    手中还拿着皮带的朱元璋沉默了。



    也被这天幕所描绘的功绩给震的七荤八素。



    他开始想象,自己的标儿,能否做到这一切。



    只是,只要一考虑这个问题,他就马上会想到另一个前置问题。



    老四这混蛋是怎么打到南京来的?



    他无法理解,无法理解啊!!!



    大宋。



    正在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感慨不已。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来,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后世之君,也有能媲美唐太宗的吗?”



    即便是天幕将这位名太宗和唐太宗放在一起对比,司马光依旧不觉得,这个叫朱棣的,比得上李世民。



    许多宋朝的文人,都觉得有些可惜。



    他们并不知晓后世这位名叫朱棣的皇帝,究竟做得如何。



    但是唐太宗的功绩,他们还是认可的。



    而且……如果要拿出一位在功绩和能力上差不多的皇帝放在一起讲的话,他们认为,应该将他们的宋太宗和唐太宗放在一起。



    “我朝太宗与唐太宗同样都是英主,为什么天幕不提啊……”



    “这天幕有失公允吧?”



    许多宋人感到可惜和不满。



    多好的机会。



    能上天幕的荣耀太大了。



    他们做梦都想,就算自己不能,那也想让他们的宋太祖或者宋太宗陛下上一次天幕。



    大清。



    “有才能又何必做皇帝身为嫡长。”



    “天幕此言深得朕心啊。”



    批阅完最后一份全是屁话的奏折,雍正皇帝起身舒展了下身子,笑呵呵的说道。



    与他具有同样观点的皇帝还有很多。



    比如,此刻已经登基的胡亥以及杨广。



    喜欢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请大家收藏:()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