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袁世凯发迹史 > 六 众矢之的
光绪十年十二月十三日(1885年1月28日),一名侍卫慌慌张张闯进吴大澄的钦差行辕,称袁世凯早起突
吴大澄刚离开,朝鲜兵曹判书金允植走进来。兵曹判书相当***的兵部尚书。金与袁一直接触频繁,经常把王宫里的事情、日本人的动向以及李熙和闵妃的做法透露一些出来。金允植也是袁世凯
金允植诺诺告退,走出大门便仰天长叹:“都说倭人是魔鬼,哪知吴钦差比魔鬼还凶啊!袁司马这回可遇到大麻烦了!”金允植从袁世凯的脸色上推测,袁这次病得不轻,若医治不及时,很可能有性命之虞。金允植和吴大澄都被袁世凯伪装的假象给骗了,袁世凯其实什么病都没有。脸色蜡黄,是因为袁世凯往脸上抹了两遍黄纸水。袁世凯此时没太多心思,就想早离开这里。
翌日晨,袁世凯派人给吴大澄捎话,提出回国治病的要求。吴大澄碍于情面,只得来见袁世凯,说:“慰亭此时回国不合时宜,如果竹添又横生枝节可怎么办?还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吴大澄因为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办理,所以只好提前退席。为澄清事实,吴大澄郑重声明:“北洋李傅相尚没有批复寄来,袁司马到底是
一见吴大澄离开,金允植站将起来,把自己连夜草拟的《送慰庭归河南》一诗,当场朗诵了一遍,弄得吴兆有、张光前二人很是尴尬。诗曰:“名高人多嫉,功成众所忌,此事古今同,处世谅不易。曩直危急日,人皆歙手避,黜者怀首鼠,懦夫常惴惴。事定反觅疵,利**渐渍,遂将功为过,摧折丈夫志。君今浩然归,俯仰无所愧,天日照孔昭,贤才岂中弃。相见知不远,努力勉王事。”诗并不长,但却把吴兆有、张光前二人听得面红耳赤,几次想离席而去。金允植其实是想让吴大澄难堪,哪知把吴兆有、张光前捎上了,吴大澄反倒没有听到。
袁世凯此时已不管吴大澄说什么、怎么说,
光绪十年十二月十六日(1885年1月31日)早饭刚过,吴大澄到袁世凯打
吴大澄望洋兴叹,当天就把袁世凯不辞而别的事电告给李鸿章。李鸿章回电,命其从速返回。因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即将赴华,与中国交涉中日冲突问题,兼筹两国间“善后事宜”。上授李鸿章全权代表,负责与伊藤谈判。李鸿章调吴大澄回国筹备一切。
得知袁世凯
袁世凯回到陈州,先卖地把军营欠款堵上,又陪于氏回了趟娘家,这才乘船赶往旅顺来看望堂叔袁保龄,但袁保龄此时并未
伊藤博文到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