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乱世能臣左宗棠 > 终于可以自行奏报
太平军
朝廷下旨,命曾国藩派军援浙。
曾国藩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让左宗棠独当一面的时机到了,于是毫不犹豫便向朝廷拜

曾国藩的折子是《左宗棠定议援浙节制诸军折》。
曾国藩的折子这样写道:
帮办军务,太常寺卿臣左宗棠,久驻广信,距贼较近。其平日用兵,取势甚远,审机甚微。近日屡与臣等书函,毅然以援浙为己任。督臣庆端、抚臣王有龄亦奏请左宗棠统军入浙。臣等往返熟商,即请左宗棠督率所部,进援浙江……左宗棠现驻广信,距臣国藩安庆行营相隔千余里。若一入浙境,相去弥远,声息难通。遇有转奏请旨之件,诚恐耽延贻误。以后该处一切军情,应由左宗棠自行奏报,以昭迅速。是否有当,伏候谕旨遵行。
折子拜
鲍超、刘松山二将都是湘军出了名的虎将,为使左宗棠能大显身手,曾国藩不得不忍痛把刘松山这只猛虎赠给他。
如果曾、胡相交是披肝沥胆,那么曾、左相交就可称肝胆相照了。
十几日后,朝旨飞递安庆和广信两地。旨曰:
前已明降谕旨,令曾国藩节制浙江全省军务,并令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该大臣自不能不统筹兼顾。况安庆已经克复,湖北、江西军情,亦有起色。自不至有顾此失彼之虞。曾国藩随奏帮办军务太常寺卿左宗棠,其平日用兵,取势甚远,审机甚微。近日屡与臣等书函,毅然以援浙为己任。督臣庆端、抚臣王有龄亦奏请左宗棠统军入浙,即请左宗棠督率所部,进援浙江。并将驻防徽州之臬司张运兰,驻防广信之道员屈蟠,驻防玉山之道员王德榜,参将顾云、段起各军,及副将孙昌国内河水师,均归左宗棠就近节制调度等语。著曾国藩即饬左宗棠带领所部,兼程赴浙,督办军务,浙省提镇以下,统归调遣。浙江军务著杭州将军瑞昌帮办。曾国藩又奏:左宗棠现驻广信,距臣国藩安庆行营相隔千余里。若一入浙境,相去弥远,声息难通,遇有转奏请旨之件,诚恐耽延贻误,以后该处一切军情,应由左宗棠自行奏报,以昭迅速等语。准左宗棠自行奏报。钦此。
不要小看“自行奏报”这四个字,他等于赋予了左宗棠与巡抚同等的权力。接到圣旨,左宗棠哽咽不能成语。他万没想到曾国藩的心胸这么宽大。
左宗棠出山以来,为张亮基办过文案,又为骆秉章拟过奏稿,却从不曾为自己拟过折子,如今,朝廷终于赐给他这个权力了,他可不能轻易放过机会。
他决定给朝廷上一篇奏折,一为谢恩,同时也是向朝廷汇报眼下浙江的局势。

伏念臣一介寒儒,未谙戎务,仰蒙先皇帝特达之知,由举人迭次拔擢,授太常寺卿、帮办军务。每思殚诚瘁,以图一报。兹复蒙皇上恩命,督办浙江军务,自恨才力庸下,未能匡时济变,仰副恩知。然当全浙鼎沸之时,何敢稍事诿延,自干咎戾?
折子随后又对局势作了分析:
惟浙江全省自金华、严州、处州失守后,绍兴、宁波、台州相继沦陷,局势全非。由江西入浙之道,遍地贼氛……以江、浙现
左宗棠接着谈了浙江局面变坏的原因:
查浙江军务之坏,由于历任督抚不知兵,始则竭本省之饷以济金陵大营、皖南各军,图借其力以为藩蔽,而于练兵选将之道漫不经心。自金陵、皖南大局败坏之后,又复广溃卒,縻以重饷,冀其复振。卒之兵日增饷日绌,军令有所不能行,以守则逃,以战则败,恩不知感,威不知惧,局势愈益涣散,遂决裂而不可复支矣……
折子拜

浙江巡抚王有龄一面向朝廷告急,一面派人向曾国藩求援。王有龄焦头烂额,每日都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和侍王李世贤两部人马,越战越勇。今日取江山,明日兵
太平军连续攻陷苏州、常州、嘉兴、诸暨等城。浙省诸城失守、复、再失守,如此循环,生灵涂炭。杭州城解围又被围,被围又解围。王有龄忧愤弥深,操劳过度,竟然一病不起。十月,随着余杭、绍兴等地相继被攻占,饷源断绝,援师阻隔,杭州“成孤注无可解救”。管如此,王有龄与众将官依旧竭忠良,以一城当百万军,坚守达两月之久。
十一月二十八日凌晨,李秀成、李世贤率五万太平军对杭州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