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大秦钜子 > 第802章 儿大不由爹
“送上来的隧道规划我看了,三个方案。一个从山中开直洞,由中间至两头。一个从两端开孔,会于中心。还有斜向一道打入,算是第一个方案的变种。”
竹梅庄,桃梨苑。
身后书声,是今日的先生正
“我
“不是说这样不好。关键是你们
“选址为先。选址之后,以最小工程量确定方向,
“最好的方案是什么?隧道的石头取出来,山基不伤,或者加固,这才是方案。你们又不是穿山甲,一个随时会塌的隧道,挖得再漂亮有何用!”
十几个或长或幼的墨者们
自三年河间盘龙道竣工,关于雍境大道以及铁路桥和隧道的项目就提上日程,重心全部集中
时至今日,雍境大道于四月正式开工,拟以定北郡狼居胥县为枢纽,贯通西海、北海、大湖三大机耕工农区以及狼居胥、燕然两大矿产富饶区,自阴山关通入雁门,将雁门郡纳入盘龙交通体系。
但这条计划历时五年的大道与河间盘龙道是各自独立的,因为两大贯通科目不成,铁轨既穿不了群山,也跨不过大河,除非绕道西域,否则完全看不到联接的曙光。
这两个科目就是铁路桥与隧道。
其中桥的设计已经进入实质阶段,共振承压问题去年破解了,赵于役
然而隧道的设计却一直没有抓到关键,一帮子墨者天天想着怎么把洞打漂亮,百多人的项目组就没有一个人考虑过大规模开山之后,山体会松动崩塌的问题。
李恪一连驳回了二十几个天马行空的挖洞方案,今天实
吼完了,李恪舒坦了,手一挥把眼前的挖洞艺术家们统统轰走,又把
“老师霸气十足,叫学生不由遐想您领军之时,是否也是如此模样。”
“我领军时可不吼人。”李恪耸耸肩,“于役,你都十九了,天天陪着耳书徒费光阴,我意让你去平那,
赵于役眼睛一亮,随即又黯下去:“可是陛下和翁那……”
“陛下不是叫陇西侯来雍州做州牧了么,为师请他去求。”李恪一脸烦躁,“真是的,耳更喜法家,犹重权谋,让毋择公或冲做太子师多好,何必非要磕
说到这儿,师徒二人对视一眼,齐齐叹气。
自赵耳来了梅竹庄,李恪的小学堂开始授学。
他面子大,且性懒散,指望他一个人撑起十几个,后来上升至二十几个高门小孩的教学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所以美其名曰,桃李苑的教学准则是触类旁通。
李恪每三到五日主授一课,法、道、墨、儒、兵以及诸杂各有大家轮番教学,学宫也掺和进来,一年两辩,辩胜者要来这儿授讲三旬。
孩子们年岁渐长,接触的知识又宽,逐渐也生出了自己的偏好。
如旦的大儿子喜兵,小儿子喜道,沧海的两个小子一兵一墨,蛤蜊的小子姓夏,没得选,但
大秦太子仿佛天生就是法家的铁杆,虽不能以学士的标准来论,但至少勤学善思,尤
李恪隐约觉得这种偏向可能与他有关,只是有些不知该怎么告诉那小子,始皇帝之所以权谋治国,只因为他有无匹的力量为靠。
这就好比这几年出于无聊,李恪已经把慎子剑舞得风度翩翩,可若想跟旦比武斗技,旦依然可以让他双手双脚……
总之,对这位太子的教养李恪并不上心,只要他本性不坏,智力不缺,李恪觉得就足以对得起扶苏与辛凌。
他还是偏心地更重视自己的子女。
三子,二女。
六年,公输瑾又产一子,名逸。
逸者,安闲,隐居,小东西虽闹闹腾腾,但李恪和公输瑾都很喜欢这个名字,也不介意李家的嫡次子因名懒散,以后没个上进的心思。
七年,虞姬产下第二胎女儿,名妉(dān)。
妉者,同媅,乐也。李恪宠女儿是友人中出名的,华予就养得疯疯颠颠,也没人指望打一出身就赖
这是两个小的,剩下三个大的。
肇是长子,以承父业为志,吕雉的管束又紧,墨学、墨法、墨艺、墨武,样样皆,才十二岁已通过了少年营的毕业试,与赵于役合称钜子衣钵,是整个墨家
肃是次子,性子木讷些,不喜争,虽自幼聪慧,但也不知是肇这个哥哥的原因,还是李恪叫他学得太多的原因,居然有些书呆倾向,尤喜史书。
从他五岁《传》开始,李恪一直为他借各国宫史,大秦博士署中的
这孩子肯定是不会入墨了,至于会走到哪一步,李恪一点端倪都看不出来。
至于华予,没人能否定她是李氏的玉姝,琴棋书画,舞文戏墨,然而性格嘛……
大秦的女孩儿早熟得紧,她与黄冲的傻儿子似是有了恋情,可两人明明只见过五六面,李恪愁也,还不好问。
总归是儿大不由爹。
隐居的李恪这几年从幼儿园园长升格成小学校长,不几年又将成为中学班主任,那也将是他授学的顶点。
就这么和于役扯着闲篇,听着颂书,书苑外突有一声唤:“夏子
李恪明显愣了一下:“陇西侯?”
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