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 第64章 天地相朝
    在朱厚熜定下“嘉靖”二字年号之后,朝廷的百官都在等杨廷和的反应。



    可后者却云淡风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依旧待在文渊阁内写着票拟。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



    右佥都御史张丰山,听闻杨廷和对皇帝改拟年号一事反应平平之后顿感不妙。



    他原本想借首辅的东风,减轻张子麒的处罚,可眼下这想法倒是落了空。



    他准备好的一场大戏也只得无疾而终,张丰山心中颇有些不平,就来到了座师费宏的府上,大倒苦水。



    临近黄昏,在西斜的日光中张峰山敲响了柏木的大门。



    一重二急,铜制的门环和木门碰撞,发出厚重的响声。



    张丰山缓缓正了正衣冠,又抖了两下袖子,等着大门打开。



    “轰……”



    他掀起官服的下摆,一步迈进了院中。



    张丰山对着费宏行了一礼,苦笑道:“恩师啊,杨首辅如此做法,着实害苦了我啊!”



    他长叹道:“我遵照恩师的指示,联络大臣们准备一同上书赞同杨首辅所建议的年号,可现在我的人准备好了,但杨首辅却没了声响!”



    费宏眼睛一眯,听出了张丰山语气中埋怨的味道,正想出声宽慰又听到对方沮丧的话语,一时竟有些沉默。



    “恩师啊,如今西市青石板上血迹犹腥,学生我也难当这个出头鸟啊!”



    张丰山长吁短叹,言语中满是对皇帝的敬畏。



    费宏以为这个学生另有打算,顿时面皮一紧问道:“你打算放弃了?”



    “恩师所托,百官所望,学生又怎能放弃!”张丰山摇头叹道:“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费宏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他明白张丰山并不打算改换门庭,只是想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费宏收起了脸上戒备的神色,沉声道:“子敬你为官多年,当知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时机未至贸然动手不是智者所为”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张丰山,“当今陛下绝非庸碌之人,杨首辅更是顾全大局之辈,若是二者龙争虎斗,那朝局就乱了!”



    “还……”张丰山紧皱眉头,一脸惊疑不定。



    “恩师的意思是,我们要紧随陛下?”



    费宏摇了摇头,起身吐了一口浊气。



    “陛下虽然聪慧过人,但难免年轻气盛一时冲动乱了方寸,杨首辅老成持重往往后发制人。”



    他轻轻捋了捋胡须,“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字”——



    “等”



    话音刚落,张丰山脸上的颓丧之气一扫而空。



    “如此,学生心里就有底了!”



    很快他就试探性地问了一句,“礼争事关重大,要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那张尚书一案……”



    “嗯”费宏猛地转过身了,浑浊的眼神开合间透露出寒意。



    他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公是公私是私,国事家事岂能混为一谈?黑白之间自有论断,切不可因人废事!”



    “学生受教”张丰山一脸恭敬,应道:“只是朝廷上替张尚书说话的官员不少,学生以为可以借此同他们联合,却不想已经落了下乘,还好恩师及时提醒。”



    一阵寒暄之后,张丰山行色匆匆离开了费宏的府邸。



    费宏却在大堂内待了很久,直到金乌从万岁山完全坠下。



    “张德,去替我查一查张丰山,看看他和张子麒有什么关系。”



    “记住,暗中进行不可走漏了风声。”



    “是,老爷。”



    ……



    朱厚熜坐在乾清宫内的紫檀木椅上,饶有兴致地翻看着《明太祖实录》。



    他一边读着,一边瞧向了桌案上的大明宝钞。



    一两的大明宝钞,印着的正是朱元璋的头像。



    这是一张端庄的圆脸俊像,开国之君的威严显露无遗。



    “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朱厚熜轻声道。



    他亲自在太庙看过朱元璋的长相,确实是一个英武的老人,绝非民间所流传的猪腰鞋拔脸。



    更何况孝宗,还有兴王,大明历代的帝王长得都不差,很显然老朱的基因很优秀。



    朱厚熜靠在木椅上,将《明太祖实录》卷在手中轻轻地敲着。



    “吴元年十二月戊申”朱厚熜自语道。



    就是从这一天起,关于洪武皇帝的相貌记载有了微妙的变化。



    他微微侧身,朝着一旁的麦福问道:“朕听闻铁观道人曾经给太祖相过面,麦大伴可知此事否?”



    麦福摇了摇头轻笑,“民间有此流传,但臣也不知真假。”



    他缓声道:“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



    “哈哈哈”朱厚熜忍不住笑出了声,麦福也跟着笑了起来。



    “何谓天地相朝?不就是鞋拔子脸吗!”



    他猛地站起身,将《明太祖实录》重重拍在桌上。



    “帝王相就能称帝王?太祖以卑贱之身成千秋伟业,又何须后人牵强附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目光微凝望向窗外,感慨道:“金陵虽为古都,但若无孝陵,何谈帝王卧地。”



    朱厚熜郑重地拿起一两的大明天宝,正色道:“朕要以此画正视听,黑白之间绝不能混淆,无论何种原因,事实就是事实!”



    他吩咐麦福道:“太宗皇帝曾留下密旨,放任民间流传太祖帝王相的图纸,让百姓都以为朱皇帝是和刘邦一样的奇人!”



    “朕却以为不妥,洪武皇帝建元之功足以彪炳史册,这道旨该废了!”



    少年的声音回响在乾清宫内,他要一点一点地改变,大明所留存的积弊。



    “谨遵上谕!”麦福应道。



    就在此时,黄锦带着一盒东西走进了乾清宫。



    他先是对着朱厚熜一礼,然后双手将黄花梨盒子递了过来。



    “主上,这是臣近几日在京城收集的钱币。”



    “哦”朱厚熜顺手接过木盒将铜扣打开,目光一扫过里面的钱币。



    他拿起里面的一枚方孔铜钱细细端详,过了良久,长叹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



    黄锦也言道:“唐朝已经过去多年,但这开元通宝却依旧流通,实在令人感慨呀!”



    朱厚熜点了点头,用手拨弄着盒子里的铜钱。



    随着叮叮当当的声响,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他眼前。



    元丰、元佑,天圣、熙宁。



    他粗略地看了一下,这盒子中除了大明的铜钱以外,就属宋朝的最多。



    他将盒子放在桌案上,目光又看向一旁的大明天宝。



    心中不经思索,这天宝又能用多久?



    一个王朝的统治寿命结束,但属于它的经济惯性却依然存在,这货币就是最好的见证。



    他神色变得坚定,朗声道:“大明不绝,天宝永存!”



    喜欢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请大家收藏:()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