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年望了眼太子。太子此时低着头,望着桌子上的茶盏。



    盛景年心下有些无奈。



    太子是想让他多出力?或者干脆和三皇子一样也出京去巡查?



    毕竟解决方法,朝臣肯定商量出来。



    这时候问他,想来是想他亲口说要出京的事情。



    盛景年下山的时候,便想着出京看看。



    但是没打算出去太长时间。



    毕竟宝贝闺女还等着他回去。



    可他要是应了太子的意思。



    有可能要十来天才能回。



    到时候又要进宫过年。



    这……



    他就是个闲散郡王爷呀~



    他幽怨的望着太子,并不接话。



    太子见盛景年许久不回话。



    抬眼望去,见自家表弟正冰冷幽怨的望着自己。



    也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尖。



    自己开口道:“景年,你也知道,本宫最信任你。



    三皇弟和四皇弟都亲自出京查看,等回来后,必然得了父王嘉奖。



    只有你做的比他们都好,才能盖过他们的功劳。”



    盛景年也是无奈。



    太子表兄和他关系最好。



    既然开了这口,他必然是要去的。



    不过,该有的要求,还是得提的。



    “太子表兄,景也有一事麻烦,等明年开春后,景又需要出京办事,希望到时候能帮忙说服外祖母和皇舅舅。”



    明年和严素、严墨一起下江南,时间肯定不短。



    离京太久,必定需要太后首肯。



    太子以为是什么大事。



    “就这小事,你说是给皇姑母寻药,皇祖母必定放你出去。



    放心吧,本宫肯定帮忙。”



    得了太子首肯,也是防止明年他又给安排其他事。



    从前关系好,时间多,帮忙办些事也无妨,但是盛景年现在需要自己的时间。



    太子得了满意的答复,便打算离开。



    “此时皇宫还进的去吗?”



    盛景年问道。



    太子尴尬的笑道:“景年,明日要是你太子妃表嫂问起,就说本宫是宿在郡王府。”



    好了,盛景年便知道,他将路上收的女子送给下属应该就是个幌子。



    这是下属给他安置在城中了。



    “注意安全。”



    “放心,暗卫跟着。”



    太子回了一句,便快步离去。



    盛景年不敢苟同。



    自己坐在了书桌前。



    研墨,想着怎么给长公主和严墨写信。



    自家娘亲倒是好说话,也能理解。



    但是严墨?



    想起那女子说到什么事情,要跟严墨直说。



    她能理解。



    盛景年沉思片刻。



    便打算实话实说。



    这次出京十几天。



    明年就能陪着严墨出京,他觉得严墨知道了,也会开心。



    想好了。写的也就快了。



    要不是太子会派属官跟着。



    他都想绕道回一趟百花谷。



    翌日,太后宫中。



    盛景年正陪着太后说话。



    “你母亲在别庄,东西可备的足够?”



    “外祖母不用担心,别庄靠着山,不缺炭。吃的也够。”



    皇太后还是忧心道:“那山上随便木材又烧不出银丝炭。还是给她送一些去吧。”



    盛景年连忙拒绝。



    “外祖母,别庄砌着火墙,并不用在屋里烧炭,母亲过的可舒坦。”



    当然舒坦,在屋子里,暖和的穿夏装都可以。



    还有可心的墨儿陪着。



    太后好奇道:“何为火墙?”



    盛景年给太后仔细介绍道:“想来是北方过冬的方式。



    有的人家是砌了火炕,平日里烧了,睡觉很热乎。富贵人家便将墙砌成中空的。



    中间烧了火,整个屋子都暖和。”



    太后闻言,也是开口说好:“这法子好,除了废柴火。这要是靠着山,倒是不怕。”



    太后倒也不担心长公主。



    却又开始担心盛景年。



    “景儿是去做好事,外祖母也不好拦着。



    这一万两你收好。算是外祖母出的一份力。”



    盛景年并不缺钱。



    他笑着将钱推回去。



    “外祖母有心,这钱孙儿给你补上。”



    太后偷偷给的,想来那几位出京的皇子是没有的。



    太后偏疼自己,却也不好让她为难。



    “景儿何必想那么多。”太后叹了口气。



    宫中势力,都在皇后和几家宠妃那。



    她这慈宁宫也不知道有多少眼线。



    这才在内殿给了银票这好收藏的。



    “外祖母不必担心。



    这可比边疆好许多。且还有不少人跟着。”



    盛景年宽慰太后。



    陪着太后用了午食才出宫。



    派了暗卫将自己和太后的手信给长公主送去。



    成木也去借调粮食。



    次日。



    城门一开。



    一支队伍便出了城。



    盛景年一路往宜州、同州而去。



    路上见到不少灾民,房屋倒塌,粮食被埋。



    他和同行的太子属官一起协助当地官府,赈灾救助。



    一走就是十几日。



    彼时带来的手霜和肉干早发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盛景年也跟着啃起了馒头。



    这日,赈灾告一段落。



    主要的还是要熬过冬天,等雪地化了,地变软了,才好重新建房子。



    盛景年协助当地官府、里长,村长,给房屋塌了的灾民先寻了住处。



    一般是和村里宽敞的老乡先挤挤。



    或者是空旷的祠堂、学堂。



    他还将从白管事那学的盘炕和火墙的方式宣传出去。



    之后留了一些钱财后。



    便往下一个县城而去。



    等到返程的时候,已经出去二十天。



    盛景年归心似箭。



    等到了京城,已经只有十日就过年了。



    太子见他带回来的消息也很是欣慰。



    三皇子和四皇子、六皇子早已回了京城。



    此次太子有盛景年帮衬,又得了皇帝夸奖。



    太子意气风发。



    真想和盛景年把酒言欢。



    却听他说要去接长公主。



    跟太后请了安,黄昏前出了城门。



    太子问随从:“景年什么时候这么黏皇姑母了吗?之前出征三年也没看出来,他有多想家。”



    要是真黏长公主,也不会搬到郡王府。



    太子随从怎会知道。



    只低着头,小声道:“兴许是快过年了,郡王爷想早日接长公主回来。”



    太子颔首,应该就是了。



    他也是对不住皇姑母,忘记替景年去接她了。



    等皇姑母明日回来,必得上门拜访。



    深夜,城外官道上,一辆马车徐徐前行。



    成木和四个暗卫轮流出去赶车。



    幸而有夜明珠照亮。



    除了冷,也算能正常赶路。



    等到了百花谷,已经是丑时。



    成八帮忙开了门,并没有惊动内院的三个主子。



    严素倒是听到了自己下人的禀报,知道盛景年连夜赶了回来。



    她看了眼睡着正香的严墨。



    她爹还真是疼她。



    不白费严墨这几天的惦念。



    喜欢穿成真千金,郡王妃只想带娃养老请大家收藏:()穿成真千金,郡王妃只想带娃养老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