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我,大汉使臣,请万邦赴死 > 第88章 这样的盛世,不要也罢
    刘彻看着一名身着绣衣的小吏疾走进宫中,将一卷帛书递给春陀。



    这一幕刘彻看的有些羡慕。



    自己虽然是天子,但皇家大部分的隐秘力量,依然掌握在太皇太后手里。



    比如这监察天下的绣衣密使。



    春陀打开帛书,立刻神情巨变,颤声道:“太皇太后,陛下,安国少季与大牢内与宁成,廷尉瑕辩论法家精要。”



    这话一出,刘彻和窦漪房都变了脸色。



    宁成与廷尉瑕的矛盾他们是知道的。



    或者说,他们的矛盾甚至有皇家鼓动的影子。毕竟朝堂之上,法家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分割法家,不让其拧成一团是帝王的基本操作。



    只是,安国少季和宁成与廷尉瑕辩驳法家精要?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与法家扛鼎人物辩经?



    “结果呢?谁输谁赢?”



    刘彻没想到,安国少季除了军略与勇武外,居然在法家之术上,能与当世两名顶尖的商君门徒辩论。



    难怪韩安国称赞安国少季军政双绝。



    既然有辩论,那就有输有赢。而刘彻从小到大,最关心的就是输赢。



    春陀对着帛书,难以置信的读道:



    “宁成跪伏称师,廷尉瑕吐血昏迷。”



    此言一说,刘彻和窦漪房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一脸震惊。



    宁成什么人?商君门徒,大汉第一酷吏,让所有权贵闻之丧胆。战战兢兢。



    廷尉瑕虽然在法家理论建树上不如宁成,可也是皇家第一忠犬。连战功赫赫的周亚夫都能逼死。



    这样的人,居然一个称师,一個吐血?



    “安国少季与宁成,廷尉瑕辩论了什么内容。”



    春陀仔细阅读了书吏记载的内容,豆大的冷汗不断往下滴落。“其间言语,多有不敬。臣不敢读。”



    “读”



    刘彻和窦漪房倒是一齐开口。



    春陀颤颤巍巍的将几人的对话一一复述。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高祖也好,项王也好。世间根本没有所谓的天命,谁能借的最多的万民之力,谁就能定鼎天下。”



    “你们这些商君门徒从来不知道。”



    “从来不是商君成全了这天下,而是天下万民给了商君机会。”



    ....



    安国少季的理论,融合了后世理论和九世轮回的经验。



    在不同人耳中,却是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样在不同的立场下,窦漪房和刘彻更是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廷尉瑕呢?”



    “在太医丞处接受救治。”



    “没有死就去做事,用最快的速度,将安国少季的罪名定下,择日处斩。”



    双眼虽然不再清明,但窦漪房脸上的杀意却是丝毫不加掩饰。



    “皇祖母勿要动怒。”刘彻一把拦住了春陀,随后跪倒在了窦漪房面前,“安国少季此人,堪称生而知之,洞悉世事,有大气运,是为汉家祥瑞,万万不可斩杀。”



    “糊涂!”窦漪房此刻却是一点面子都没给刘彻留,“你当祖母看不到安国少季之才吗?这种人太过可怕,不是你能驾驭的了的。”



    “昔日父皇能驾驭故安侯,能驾驭晁错,能驾驭周亚夫,此皆国士,朕也可以。”安国少季的辩论,似乎一道亮光,串联起了刘彻从皇家学习的帝王之术,儒家之法,以及自己的思考。



    刘彻从这几句话中,似乎看到了万事万物运行的一角道理。



    刘彻的志向,比天高,比海阔。要创造万古未有之功业。



    而这份功业,必然需要万古未有之人才。



    安国少季这样的人物,绝对不能斩杀。



    “安国少季不是故安侯。”皇帝的忤逆,让窦漪房此刻有些恼怒,“无论故安侯如何批判先帝,甚至攻讦老身,但他对刘氏的忠诚却是昭昭在天。在任何时刻,故安侯都会守护我刘氏江山。”



    “安国少季有经世之才,守家国大义,心怀天下苍生,洞彻世间大势,一如当初商山四皓。但他这种人,唯独不会对天子尽忠。”



    “你若为明君,他能辅佐你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



    “但你若为昏君,他也能起兵伐天,屠戮我刘氏满门。”



    窦漪房一口气说了许多。



    她这一生见过许多人。



    哪怕身具绝世才华,却遗世独立,如商山四皓的人物,她也见过数人。



    而安国少季这种人比这些世外高人都要可怕。



    因为安国少季不仅才华卓著,而且没有底线。



    原本,窦漪房以为,安国少季只是一柄宝剑,伤人伤己,能用就用,用断则弃。



    现在看来,这那里是宝剑,明明是一柄神剑。



    用的不好,刘氏满门堪忧。



    窦漪房虽然年轻时犯过许多错,但她心中最重的,永远是自己的血脉。



    苍鹰郅都逼死景帝的皇长子刘荣。



    所有人不敢触景帝的眉头时,是窦漪房,顶着压力,顶着朝野的辱骂,逼着景帝杀死了视为左膀右臂的郅都。



    这件事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政治上的好处,但她依然做了。



    她窦漪房,不会让自己子孙,死在外人手上。



    安国少季和廷尉瑕辩论的话,让窦漪房彻底看清了这个人。



    没有安国少季,汉匈之战只是胜算低了些,家国治理差了些,百姓苦了些。



    一旦启用安国少季,或许天下极盛,但这盛世,可能与刘家没有关系。



    窦漪房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太皇太后的话,让刘彻陷入了沉默。



    儒生的背叛,让刘彻的自信,不似刚刚上位时那么的膨胀。



    如果是来甘泉宫之前,刘彻对自己能够收服安国少季,没有任何疑问。



    不过现在看到了安国少季与宁成,廷尉瑕的辩经。



    这样的绝世大才,让刘彻激动之余,也不得不思考其可能的威胁。



    刘彻想要击败匈奴,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在这一宏伟的目标性,安国少季堪称自己的绝世助力。



    但侯公活了一百多岁,安国少季万一像侯公那么能活。



    日后若是自己不在了,后世子孙昏聩,安国少季再为民请命,威胁到刘家后世子孙的帝位,又该如何?



    刘彻百转千结了好久,最终还是开口道:“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若能开创前古未有之盛世,即便天命不在刘氏,又有何妨。”



    听到刘彻的回答,窦漪房颤抖着抬起了手,指着刘彻道:“你在胡言些什么。这天下,是我刘家的天下。”



    “世世代代,万古不易”



    “春陀,送陛下回去。我不想看到这个刘氏逆子。”



    ........



    甘泉宫,天子殿。



    刘彻坐在卧榻上,想到太皇太后殿中发生的事情,依然有些恍惚。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太皇太后这么愤怒。



    这也是太皇太后第一次直接辱骂他。



    刘彻知道,自己是冲动了。



    但安国少季的才华,对任何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帝王来说,是必然要出手保全的。



    “韩安国,李当户,朕已经尽力了。”



    刘彻被愤怒的太皇太后赶出去后,一时间也有些无可奈何。



    将自己和太皇太后的对话,复述给了等待消息的韩安国与李当户。



    听到安国少季将宁成辩服称师,将廷尉瑕气到吐血时,韩安国和李当户纷纷口中满是赞叹。



    然而,等天子将太皇太后对安国少季的看法和杀心都说完后,整个天子殿都陷入了寂静。



    李当户面如死灰,连智计百出的韩安国都眉头不展,想不出任何办法。



    过了许久,韩安国才开口道:“所以,安国少季是死定了?”



    刘彻点了点头。



    没办法,连他这个天子都救不了的人,可不是死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