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家父朱元璋 > 第25章 内阁与军机处(加更)
    斟酌片刻后,他开口道:“陛下可筛选出有才之士,共数余人,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协助陛下处理政务。”



    然而还没等朱棣往下说,郑裕却斥责道:“你这还不是复辟中书省制?”



    “陛下,燕王意图重启丞相制,颠覆朝堂,遮蔽圣意!”



    “臣愿死谏!恳请陛下不要重蹈覆辙。”



    不少人都纷纷出列,与郑裕同列,道:“臣附议!”



    朱元璋对这些官员冷眼以待,但却又奈何不了,毕竟人家是借着进谏的原因怼自己,总不能全都拉下去宰了吧?



    正头疼时,却听见朱棣开口。



    “朝堂议事,岂容你们在此混淆陛下判断?是非对错,皆有陛下定责,尔等如此,莫不是逼宫?”



    这一顶帽子扣下去,把跟随郑裕一同附议的数位官员吓得不轻。



    郑裕更是满脸怒容,道:“荒谬,我等见不惯燕王颠覆朝堂之言,所以出言进谏,何来逼宫一说?”



    朱棣返京之后,本就是担心会引起朱元璋的疑心,所以才处处低调行事。



    现如今朱元璋既然把他留在京师,又任职都察院,朱棣的顾虑就少了些。



    反正朱元璋亲口说,只要他说出心中所想,交出水泥的制作方法,便准他就藩。



    一念至此,朱棣开口道:“你如此咄咄逼人,话里话外都是说我朱棣颠覆朝堂,那便待我说完。”



    “你若能挑出毛病,届时,我任你打骂污蔑又何妨?”



    郑裕冷哼一声,目光灼灼的看着朱棣。



    没了他的打扰,朱棣捋清思绪,将自己心中所想一一道出。



    “陛下可选有才之人十余人,设立机构,这些人中,部分人可掌有意见之权,即六部呈上的奏疏,统一送至此机构处,由部分人手持朱砂笔,留下见解,再呈于陛下。”



    “此为,票拟权!”



    见朝堂之上的人都在思考,朱棣顿了顿,继续道:



    “但这些人不可手握大权,六部奏疏中,区分轻重缓急,轻缓一应奏疏,先行送至这些人手中,而重急一类,应密封,不经由无关人等,直达陛下。”



    “陛下若对重急一类奏疏有所困惑,可召集这些人集思广益。”



    “陛下若有旨意,不可经过这些人宣读,应直达六部,这些人仅仅做到上呈下达的作用,手中绝不能有任何私权。”



    “如此,陛下每日朝务可减轻许多。”



    “另外,我大明近年来频繁受漠北扰边,常有战事,凡是军务,需密封并直达陛下。”



    “陛下可另选能人,设立专门商讨军务等紧密事宜的机构,凡涉及军务等紧密事宜,可与之商议,下达皇命,若有泄露,则清晰可循!”



    郑裕听完之后,本想第一个出言阻止,可话到嘴边,却发觉自己根本挑不出一点毛病。



    他犹豫半晌,最终,犹如一个斗败的公鸡,垂下头颅。



    但也有不甘心的官员道:“敢问燕王殿下,陛下圣明,此方法自然用得,但若有幼帝,掌有票拟权的臣子混淆圣听,该当如何?”



    朱棣还没回怼,就见朱元璋动怒道:“混账东西,我大明何来的幼帝一说?”



    但他只是动怒,却并未惩罚此人。



    毕竟古往今来,有过太多年幼的皇子登基称帝,被臣子架空的例子。



    但此种情况,重要的根本不是臣子干政,而是继承制度的原因。



    立嫡立长,所以才会出现幼帝的情况。



    但这关乎朱元璋的底线,加上凭心而论,若是朱棣当了皇帝,也不想最后皇位是其他一脉的亲人,毕竟人在没想通之前都有着私心。



    所以他拱手道:“这个问题,恕儿臣没有想出如何解决。”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幼帝上位奸臣干政,实则与你所提的策略无关,前朝还奉行宰相制,不一样有着奸臣干政的例子?”



    他将视线看向刚才那个出言质疑的官员,道:“你刚才所说,不过是投机取巧,若没点真才实学,就给咱滚回家种地去吧!”



    那人脸色灰败,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而朝堂之上的其他官员,纷纷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连李善长,也觉得朱棣所言利大于弊。



    至此,朝堂再无反对之声。



    朱元璋没去管落魄的郑裕等人,对朱棣笑着问道:“既然是老四你提的,那这两个机构的名字,便由你来定。”



    朱棣拱手答道:“儿臣愚笨,依儿臣之见,当为内阁和军机处。”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所提的内阁制度乃是清朝的,与明朝历史上的那个,有着极大差别。



    不会再出现内阁首辅干涉朝政的情况。



    而军机处,同样也是取自清朝。



    朱元璋大笑两声,标儿说的果真不错,老四这小子,心有沟壑!



    “既然如此,传咱的旨意,设内阁,令曹国公李文忠、四辅官、韩国公李善长入内阁,称内阁大学士。”



    “设军机处,令郑国公常茂、申国公邓镇,平西侯沐英、永昌侯蓝玉等兼任军机处要职。”



    随着旨意下达,被圣旨提及到的官员纷纷领旨谢恩。



    其余官员也附和道:“陛下圣明!”



    朝会在百官的附和声中结束,朱棣却被朱元璋留了下来,来到了乾清宫。



    刚一进来,朱元璋就没好气的道:“老四,你过来!”



    朱棣心头一紧,这一幕让他有些眼熟。



    见朱棣站在原处不动,朱元璋瞪着眼睛道:“咋了,咱还叫不动你了?”



    朱棣慢慢的挪着步子靠近。



    刚一靠近,朱元璋猛的脱下脚上的鞋,朝着朱棣身上就是一鞋印。



    朱棣连忙躲开,他就说怎么这么眼熟,小时候他闯祸,朱元璋就是这么揍他的。



    他一边在殿里绕着圈跑,一边回头对追他的朱元璋道:“爹,儿子给你献上了良策,你还打我做什么?”



    朱元璋举着鞋子在后面追。



    “小兔崽子,要不是今天你自个在那打盹儿犯了忌讳,怎么会被咱逮到机会,吐露这个良策。”



    “还骗咱你朱老四没想清楚,去了北平才会上奏疏给咱!”



    “兔崽子,你给老子站住,今天咱不教训教训你,你怕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爹,轻点,轻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