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玖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我带歪了曹营风气 > 第56章:子丰,全仰赖你了!
    “不好说,”陈群想了很久,才无奈苦笑道:“子丰,你是明白的,时值多事之秋,家中老者与子弟,都欲避难于外,无争于世,若是日后平定乱世了,还肯启用我陈氏子弟,自然是极好。”



    “若是不能,则在山中作著办学,亦能延续家族百年,就算是眼下最好的结果了,我陈氏,自我父开始,便已思退,不敢再插手当世朝堂政事。”



    “明白了,喝水,”荀稷举起了水碗,来得颇为仓促,条件较为简陋,彼此也不需这般拘于礼节,陈群也是笑着附和,不再多言。



    曹纯虽然还想问,但是不愿太着急的冒犯这些士人,于是也作罢不答。



    陈群心中明白,荀稷这人洒脱,向来不会威逼他人,或者说,他威逼的时候别的人都不知道,至于郭嘉、戏志才他们,那是关系好才这般威逼,已经不会失礼了。



    自己和荀稷的关系,倒是还没有到那一步,要说荀氏,陈群最敬佩的人还是荀彧。



    呆了一会,陈群先行离去,荀稷和曹纯送他出了大门,回来的路上曹纯问道:“先生为何不再多劝一番?”



    “劝也没用,眼下世族都是明哲保身,已经深陷其中的,则是尽力辅佐,以图大业,家中若是还有子弟在学,学成之后必然不会轻易去投效某处,都是在观望。”



    “这局势,不明朗,只能观望,待明朗之后,方才敢投效一方,”荀稷面色郑重,耐心的和曹纯解释,“那时候,虽说没有一开始跟随这样的元老之功,但却胜在稳固,不会风雨飘摇,将自己的命搭进去。”



    “眼下最怕的,尚且还不是自己的命,怕的是把整个家族都搭进去。”



    “那,那为何荀氏,就敢这番支持我家大兄呢?”曹纯犹豫了一会,还是着重问出了心中不解,听荀稷的意思就是,士族看菜下酒,不会轻易出手。



    但依照现在荀氏的支持,感觉已经是举家倾力相助了。



    而他们来的时候,曹操不过是刚刚得到入驻东郡的一个资格,甚至还不算稳固。



    荀稷嘴角一样,自信的道:“因为我早已看清了局势。”



    “不必再找别的了。”



    主要是离家近。



    不然我就去找玄德了。



    荀稷心想道。



    他和自家义父、张郃、兄长荀彧,都说过一句话,他想追求的不是投效某人去尽力立功,以求得到倚重而壮大家族,而是找一個更加适于塑造的主公。



    塑造一个,他们乐于看到,天下人也乐于看到的主公。



    附近之人,其实曹公最为合适。



    因为他现在才刚刚起家,几经波折,在兖州站稳了脚跟,信奉的是霸道,不走王道,在乱世看重的不是人心,而是军力武力,善用的不是心术而是兵法。



    最重要的是,曹公在当世诸侯之中,恐怕是最为务实之人了,你不断的劝诫他一定要仁义,像宗正刘虞一样,仁爱待民,亲和待兵,行军打仗的时候心忧兵马日晒让他们停下来歇凉。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说出去可能曹操两巴掌就过来了。



    但是你和他说,仁义能换来巨量的财富,同时保留一点点狠辣让人知道你是曹操。



    那他就贼愿意干,有利益,有好处,还能有好名声,甚至我不撕破脸皮,装一辈子,就能成真,历史上还可以留下一位仁德君子、善兵之主的名声,大丈夫仁义就仁义一回,有何不可?!



    但是,若是去让刘玄德学会狠心,劫掠、烧粮,抛弃仁义做取舍,他非常难跨过那个坎,定然不会听。



    即便知道那样做能获得巨大利益,他也会弃之不顾,只求心中仁义。



    故此,荀稷心中知晓,玄德这样的人很有魅力,值得人敬重,仁义他可修行一辈子,便是向圣而去。



    但他不想选这样的人去鞠躬尽瘁,苦心孤诣的谋划,毕竟还有自己长远的计划和目的。



    至于袁绍……



    挤不进去。



    荀稷想到这就麻了。



    这个年代的士族儒生,算能够进入冀州范围内的,不是在袁绍麾下,就是在去投效袁绍的路上,以至于门槛越来越高,现在到了非海内名士根本面都见不到的地步了。



    去了也是文学掾警告,要你就干着,等一个机会慢慢出头,不要就滚蛋。



    而且为了郭嘉,他们还加了不少莽夫宿卫,谁再骂,就叉出去。



    说到这些,曹纯虽然遗憾,但心中也是明了,只是觉得可惜。



    “别急,”荀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兄长此次来的功绩,其实已完全足够了,回去之后必然会被委以重任,主公收下的青州兵,会在这段时日精编为精锐。”



    “日后若是有战马,还会设立一支骑军,若是新军,必然是兄长来统帅。”



    “真的?”曹纯蓦然眼眸一亮,面露兴奋的追问道:“这,何以见得啊子丰?”



    “你是宿卫统领,宿卫,乃是日夜守护之人,此等人非重信不委任,兄长在主公心中的份量,难道你还不明白吗?宛若典韦之于我也!”



    曹纯:“哦!!”



    他听得此言,简直是心花怒放。



    ……



    “他真这么说?!”



    鄄城。



    而今已是十日之后,荀稷等在一日前刚刚回来,曹操亲自去迎接,大宴了一夜。



    而后今日,便请来了曹纯询问一路之中的见闻。



    听到荀稷说出“典韦之于我”这番话时,长长的叹了口气。



    “兄长为何叹息?”



    “不好要了,”曹操咋舌道:“本来打算,把典韦慢慢调任到我军中来,为我宿卫的……”



    “子丰这小子,怕不是故意说这话给你听,让我打消念头的吧?”曹操反复踱步,觉得遗憾无比,像典韦这种马术超绝,陆上无双的猛人,他觉得当世罕见。



    更加难得是,典韦出身穷苦,居然也能习得马术,那在战马上的英姿,简直比边境马背上长大的那些人还熟稔,他太馋了。



    “罢了,”曹操忽热又一笑,“这次,所获颇丰,不提就不提,你与子丰这一趟,真是带来了太多好消息了。”



    “兖州之中,大势可为!”



    真是全仰赖子丰,这下局势可太明朗了。



    天降荀氏于我曹操也!